iVOD / 157093
沈伯洋 @ 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沈委員伯洋:(9時29分)謝謝主席,有請外交部田次長,謝謝。 |
1 | 主席:請田次長。 |
2 | 田次長中光:委員早。 |
3 | 沈委員伯洋:次長好。因為這個算是在審外交部預算之前,僅有的幾次詢答機會,但是因為今天剛好在樓下也有一個比較嚴重的選罷法的衝突,所以我可能不會用太多的時間,因為現在如果人民罷免的權利都被剝奪的話,我想我們的民主制度大概也很難維繫啦! |
4 | 但是,我們還是針對這樣的一個主題以及跟預算相關的來問一下。第一個,因為今天的題目是在講臺美貿易跟科技合作架構,但是就我自己的理解,有一些東西在談的時候大概外交部也沒有辦法講,又或者今天就算我們知道了,站在那邊如果把它講出來的話,搞不好生意都談不成,所以這一個就次長自己決定要怎麼回答就可以。但是我想要問的尤其是跟晶片有關的事情,當然拜登有宣布了,他要提供66億美元的直接資金補助台積電在亞利桑那,這個我覺得不是什麼很大的一個問題,但問題在於說,我們現在只要任何跟這個有關的消息,其實假消息這邊特別多。也就是我們今天排定這個題目之前,就已經有大量的,不管是跟台積電相關的、跟什麼相關的,這種類似的假消息,變得非常非常的多,我認為外交部要特別的注意。我以前幾天國安局的一個例子,前幾天我們在跟國安局長討論的時候是在講拜習會,因為媒體就直接寫在頭版,說拜習會有提到賴清德、有提到反臺獨等等之類的。當然,這是一個官方文件的直接造假,因為公開的資訊就是沒有嘛!但是,如果當時我們的講法是「一定沒有」,那對方又可以咬著這一點說搞不好我們在私底下有,中國的官媒就硬要講私底下一定有,所以這個時候會陷入一個套套邏輯。 |
5 | 那時候局長有說,他們的重點其實會擺在比如說每一次有這種公開的場合,中國只要跟別的國家談,它自己都會出一個稿,然後每次出一個稿都跟內容不一致,所以我們不用特別強調是這一次,但是我們可以跟大家講歷史上它每一次都不一致,所以請大家不要輕信中國官方的說法,這樣就算它之後再流出什麼樣的說法,對我們來講,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傷害。所以像這一次新加坡的事,外交部也有做一些回應,說可能有提、可能沒有提,但其實比較好的作法有可能就是直接告訴大家,中國每次只要講出來的東西,每一次都跟我們實際的狀況不符合,所以這一次請大家要謹慎以對。這樣的話就會讓新加坡這件事,不管它講了什麼東西出來,至少我們也都立於不敗之地啦!所以我覺得這點可能要稍作一下提醒。 |
6 | 後面這一件事情,就是Starlink,Starlink有沒有遷出臺灣?其實最早是有外媒在報導,然後裡面就有提到幾家臺灣的公司,說有可能要叫我們撤出臺灣,其實裡面它也有跟我們臺灣的三家業者求證,但這三家業者也講沒有,現在沒有這一回事。所以照理說它是一個很平衡的外媒報導,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我們就看到大量的,像我們現在把它附在PPT上面的,這一類的假消息很多。次長,你可以看到,第一,蘋果跑了;第二,英偉達也撤了,第三,高通也動了,有沒有?它列了一堆。而我們去看它這個源頭,MyGoPen他們也有在網路上做闢謠,我們就可以發現雖然路透社一開始發布,但它一開始蠻正常的,但後來聯合早報開始就把它變成有點誇張,內容上面已經有點偏離了。然後接下來就是內容農場,11月6號網易就把它越講越誇張,講得好像跟這次選舉有關係,但那一篇報導跟選舉根本是無關的事情,它是在選舉之前的。網易就移花接木,移花接木完之後,微博的魯國平先生就發文,但我記得還不只他,反正一堆微博的帳號就大量散播,散播完之後就回到剛剛講的Facebook上面,所以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造謠產業鏈。以往大部分來講,這個造謠的產業鏈可能針對民生議題或國防相關的,但現在針對經濟的、外交的已經越來越多了。我知道外交部本來就有在盤點,一開始在外交學院,連學員上課的時候都會講這些東西,但現在就有可能需要跟國人直接說,這個產業鏈長什麼樣子、跟原始的報導到底差距有多少,然後做幾個sample告訴大家,以後只要一出現就可以告訴大家,他們每一次這一類的文章都跟原始的訊息重疊只有百分之十而已,有百分之九十根本就是不實的資訊。現在可能會越來越多,畢竟美國剛選舉完,日本也剛選舉完,現在算是一個比較動盪不安的時代,那再加上今年我們自己內部要修不管是財劃法、選罷法這一類的爭議,在這種動盪不安的時候,其實假消息還有陰謀論是最容易散播的,所以希望外交部接下來可能要特別注意這一塊。 |
7 | 我們在看預算的時候也會特別針對這一塊,因為預算上面,譬如不管是在原來的新進人員訓練,或者外交人員在外交學院的課程又或者平常的應對方式,目前教育訓練所花的預算大概多少,然後有沒有特別針對這種,譬如不管是國外的、中國的、臺灣內部的造謠產業鏈長什麼樣子。同仁一定要熟悉,因為每一個同仁遇到的狀況可能不太一樣,有些可能就只跟他的業管業務相關,他對於這個造謠產業鏈卻不熟悉。那他出去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講錯了,到最後其實都會變成破口,對方又可以拿這件事情來操作。我在這邊特別跟次長提醒一下。 |
8 | 最後一個問題,現在選罷法對我來講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因為財劃法要通過了,之前我們在跟國防部討論財劃法的時候就說,國防部最有可能,當然最差狀況兩千九百多億,好一點的狀況,我看900億、1,000億被拿掉都跑不掉,國防部會變得不好運作。但我認為外交部也有可能首當其衝,他們如果要把6,000億從中央拿到地方,地方上社福那種的,他們不敢去動,要動一定動一些純中央的事務,國防、外交最適合,所以除了國防之外,外交可能會被大砍特砍,就跟你說現在請你重編,畢竟現在6,000億要拿下去了,又或者往後一年實行,明年要編下一次的時候跟今年編的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所以不知道外交部現在針對這件事情有沒有什麼評估?就關於預算有可能會短少這件事情。 |
9 | 田次長中光:謝謝委員指教。現在部裡所推動的是總和外交,那麼提出了幾大計畫,包括固邦跟榮邦,這個計畫基本上都很需要財政的支援,先說明。 |
10 | 沈委員伯洋:一定的。 |
11 | 田次長中光:如果財劃法通過以後,我們對一些國際組織或者交流的活動,勢必會受到影響、會減少,邀請外賓來的次數跟人數也會受到影響,國際合作、國際援助都需要經費去支持的,還有駐外館有的時候要買館舍,這個部分是我們的一個長期計畫。因為在那些對我們友好的國家,我們希望能夠買館舍,代表我們跟他的關係長久,不必付大量的租金,所以以上提的這些部分都會受到影響。對於所謂總合外交也好,或固邦、榮邦的計畫,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12 | 沈委員伯洋:說真的,我們的外交如果像剛剛講的,不管是交流之類的或者設備的購買,這些如果做不到的話,中國會最開心,而我們現在就面臨中國那麼大量的打壓。但是我也要提醒,假設現在他們的腦筋是想要動外交的預算,這非常有可能,就算把財劃法往後一年施行,是2026才發生這樣的事情,那2025就一定會有鋪天蓋地對外交部的攻擊。他一定按照剛剛次長講的,譬如他跟你講交流,他就一定要污名化你的交流,他就用一年的時間一直告訴你,這些交流都沒有用、這些交流都亂花錢。再來,譬如外館的一些設備,他就開始跟你說,我們發現誰、誰、誰,內部人員爆料指出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時候他都會名正言順的把外交部這些預算全部拿掉。為什麼剛剛前面要提到那麼多事情?因為他如果真的要動到外交的預算,鋪天蓋地的陰謀論會針對外交部而來,而且從國內、國外都一定會有,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比較良好的應對機制,不然的話,我們沒有辦法面對接下來的處境。 |
13 |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要趕快下去了,就先講到這邊,謝謝主席,謝謝次長。 |
14 | 田次長中光:謝謝委員。 |
15 | 主席:謝謝沈伯洋委員。田次長請回。 |
16 | 接下來,請羅美玲委員上臺質詢。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22 |
---|---|
meet_id | 委員會-11-2-35-15 |
speakers | ["林憶君","沈伯洋","羅美玲","黃仁","徐巧芯","林楚茵","陳冠廷","陳永康","馬文君","王鴻薇","賴士葆","洪孟楷","楊瓊瓔","葉元之","王定宇","洪申翰","邱志偉"] |
page_start | 273 |
meetingDate | ["2024-11-20"] |
gazette_id | 113101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01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外交部部長、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報告「美國總統大選後,對於推動台美貿易及科技建 立合作架構之影響」,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101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