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2841

劉建國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劉委員建國:(12時26分)謝謝主席,有請部長。
1 主席:請彭部長。
2 彭部長啓明:劉委員好。
3 劉委員建國:部長好。部長,你算是第二任的環境部部長,先向你恭喜,然後也請教部長,前一任的薛部長就職差不多一年的時間,環境部之前就是環保署,為什麼要把環保署升格成為環境部,部長知道嗎?
4 彭部長啓明:我知道的是,之前有環境資源部,是更多、更廣泛的,然後升格成環境部,當然它就必須在業務職掌裡面能夠跟更多職員有一個合作,所以目前就環境部來說,包含他們的職能、職掌,還有預算都有顯著的提升。
5 劉委員建國:可以具體、簡單、扼要、重點式的說明嗎?為什麼要把環保署提升、升格為環境部?
6 彭部長啓明:當然我認為這是責任的開始,因為環境部必須做的工作就比以前的署還要來得多很多。
7 劉委員建國:多了什麼?
8 彭部長啓明:例如說空、水、廢、土、污要更明確,甚至有加了氣候變遷在裡面,所以我個人認為,環境部已經有一點像是環境與氣候部的這種感覺,跟過去的環保署是完全不一樣的。
9 劉委員建國:我還是期待部長可以再多瞭解一下,並不是責任的開始,原本環保署也有責任,不會說環保署之前沒有責任,現在變環境部才是責任的開始,應該不是這樣,好不好?
10 彭部長啓明:是。
11 劉委員建國:你知道環保署變成環境部,是在哪一個召委的時候把它升格起來的嗎?
12 彭部長啓明:就是劉委員當召委的時候。
13 劉委員建國:你們為什麼都要這樣笑?開會要尊重一點。
14 請問部長貴庚?
15 彭部長啓明:我53歲。
16 劉委員建國:比楊委員還年輕很多。為什麼要這麼問,因為我有拜讀你接受媒體的一個採訪,你有特別提到,上任後有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要推動環境部的數位轉型,還有高階主管乃至科長都必須上數位轉型的課程,目標是一年後的能力要能夠「被民間挖角」,沒有錯吧?
17 彭部長啓明:是。
18 劉委員建國:這是一個理想,要把理想轉成實際的行動,你有去test嗎?我們剛剛講到,已經擴大了這樣一個服務及政策執行的量能,所以針對重要的高階主管,應該是指所謂的司署單位主管,那本來是科長……
19 彭部長啓明:對。
20 劉委員建國:部長知不知道司署主管平均年齡多少嗎?
21 彭部長啓明:如果是主管的話,大概是59歲。
22 劉委員建國:所以還大你的年齡有6歲以上,對不對?
23 彭部長啓明:沒錯。
24 劉委員建國:然後你還希望他們趕快去進修學習,然後主管要專精相關的數位AI大數據的知識,甚至到一年後的能力要能夠「被民間挖角」。
25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其實他們都很優秀,但是我也發現他們被很多事情綁住,像我自己本身也用到很多AI的工具,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熟悉,甚至主管熟悉了以後,在帶領我們部屬的時候,可以用到更多的工具,讓我們的同仁不要那麼的辛苦,我們是為了要用這種工具為主,至於會不會寫程式,其實現在ChatGPT就會幫我們寫程式了,所以其實各位委員不用那麼擔心,我相信大家有這個能力。
26 劉委員建國:我沒有擔心,而且我也不反對,依照這樣的一個平均年齡,要來讓他們做這些事情,坦白講,如果願意自我提升,然後願意再進化自己,當然是好事一樁。
27 但是我要讓部長看一個數據,這是公務人員近三年離職的人數,不含退休跟解僱,109年是1,969人、110是2,192人,一直到111年是2,469人,去年的數字至今還沒有出來,為什麼會這個樣子?這是面對到少子化的衝擊,所以如何去招攬比較年輕的人才、留住年輕的人才,這是所有部會要面對的重要課題,這部分的離職率這麼高,然後持續往上攀升,我們部長又期待經過相關的數位轉型課程,讓各位可以一年後的能力能被民間挖才,這個有一點衝突跟矛盾,對與不對見仁見智,但是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有這樣的狀況在發生。過去民間人力銀行在做相關分析後發現,曾經被認為鐵飯碗的公職,現在出現這種逃離潮,這是政府必須面對非常重要的課題,包括如何去做相關的因應。所以在部長你的帶領之下,要在環境部中提升數位能力,我想應該要廣泛針對基層人員給予相關進修的資源,改善升遷的環境,反而會比較來得實際,你認不認同?
28 彭部長啓明:其實就我接觸到我的同仁的經驗,舉例來說,我來自民間,我們平常下班就不會LINE來LINE去的,可是我發現我們公部門都很辛苦,我很替他們感到委屈啦!所以我是希望有更好的工具,讓我們在工作上不要那麼的操勞,有一個比較好的生活。另外,希望他們的素養、能力提高,畢竟他們都非常優秀,到民間去可能都是一個高階主管,而且民間的待遇也都很好,所以我個人來說的話,數位轉型就是給他們一個很好的鼓勵,他們具有像民間一樣的才能,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鼓勵的措施,有這種公私的交流,當然對於我們政府發展是一件好事。
29 劉委員建國:對,所以我是支持啊!但是可不可以全面去做這樣的思考,尤其是基層的公務人員,更應該給他們更多這樣一個學習的資源跟課程,多多鼓勵!甚至連約聘僱都應該鼓勵他們可以去參與高普考,讓政府可以留住更多人才,甚至在你環境部培訓一段時間,真的有達到這樣一個level的時候,他有被民間挖角的能力的時候,我們也留住一定比例的人才,就不會一直有這種離職人潮出走的狀況。
30 彭部長啓明:我相信離職人潮的部分,除了社會上外面的工作機會比公部門好很多之外,當然還有一些制度上的東西,委員提到的這個建議,其實賴總統,還有現在的卓院長,就是所謂的AI內閣,當然那個不是人工智慧內閣,但是就我所知道的,像卓院長也都去上了AI的課,我們很多部會首長也都在上人工智慧的課,我認為未來每個人都要去學人工智慧、數位轉型,這是必要的。
31 劉委員建國:對啦!所以我支持、我不反對,但是我是覺得應該從基層、從更廣的面向來做,不是只有這些主管級的來面對這樣一個課程的訓練。
32 彭部長啓明:我會從兩個部分來做,一個是主管要學什麼,譬如說我不會要主管他們要會寫程式,他們會進行一些數據分析……
33 劉委員建國:如果局長、署長要寫程式,你也應該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啊!
34 彭部長啓明:他們有的很厲害,我知道啦!
35 劉委員建國:他們也可以直接跟部長一樣來做帶動,但我還是希望給基層、給約聘僱有更多一個學習的資源啦!
36 彭部長啓明:沒問題,這個我會來做。
37 劉委員建國:好。另外,我再請教部長,你就任環境部有一個滿大的任務,就是所謂淨零碳排還有碳費的問題,在你接受訪問的時候,你有說碳費進度接下來一定要加速前進,然後也要特別注意氣候變遷形成的通貨膨脹問題,致力不讓其成為社會的負擔,這個非常重要,但是我覺得不是只有「加速」,可能要「立刻」,為什麼?過去我們都在講藍領是勞工階層,白領在坐辦公室,現在出現一種叫做綠領的新名詞,部長應該知道吧?
38 彭部長啓明:知道。
39 劉委員建國:這是因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以及碳費所產生的新興職業,我們民間現在有自辦的永續管理師、碳資產管理師還有碳交易師等等的認證課程,但是這有經過環境部認證嗎?
40 彭部長啓明:其實這是屬於他自己的學習,環境部不會去做認證,當然有些可能民眾想要自己學的特別多,我們也都尊重,但是我們提醒民眾要慎選,因為這些課程除了碳的盤查跟驗證,特別是驗證的部分,因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必須來我們部內受訓之外,其他大多數都是民眾自己去學習的,我們都尊重,但是提醒民眾要慎選。
41 劉委員建國:謝謝部長提醒民眾要慎選,請問部長,如果要去上課,我該如何慎選?
42 彭部長啓明:基本上這些課程,我個人認為都是一個綠領,我有跟我們同仁討論過,未來這個綠領到最後就業的橋接,是不是有一些更好的建議,這是我們未來可以來思考、來推動的,因為目前上了課也不見得有工作機會,這個就會造成年輕朋友的失望,所以這個部分……
43 劉委員建國:你沒有答復我如何慎選。
44 彭部長啓明:關於慎選,基本上,第一個,要有一個合理的價錢,所以現在目前有一些基金會已經開課了,它是很有歷史的,而且很有公信力的,我就建議可以去;如果有一些可能只是為了要來碳交易,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這樣一個市場環境,那就請民眾要特別注意……
45 劉委員建國:我給部長看了一個案例,好不好?這位陳姓會計師,他有會計師的執照,他已經報名參加民間機構的ESG淨零永續管理師的培訓課程,他付了24萬,事後發現該機構沒有經過國際組織認證,無法核發相關的證照,花了一大筆錢,卻只換來一張結訓證書,無助於轉職,所以他不夠慎選?
46 彭部長啓明:沒錯!
47 劉委員建國:沒錯?
48 彭部長啓明:這個東西就是一個結訓證明,因為你去學習這個東西,沒有一個國際的機構會給你這樣的證照。
49 劉委員建國:是,所以他就是不夠慎重,也不夠慎選?
50 彭部長啓明:對。
51 劉委員建國:好,所以他當到會計師,還會變成這樣……
52 彭部長啓明:基本上,這個東西其實要看……
53 劉委員建國:第二件案例,森林系大四的王同學想考取淨零碳權相關證照,因為學校無相關課程,所以到外面機構上課拿到上課證明,所以只能安慰自己上課證明至少可以當作求職的敲門磚,所以他也不夠慎選?
54 彭部長啓明:基本上,我們國家環境學院、部內都有開放相關的課程,所以像這位大四的同學其實可以來上我們部內相關的課程,也不會花那麼多錢。
55 劉委員建國:所以到你們部內上相關的課程,上完之後,可以有認證?
56 彭部長啓明:有證明。
57 劉委員建國:這也是叫證明,跟陳會計師拿到了證明,道理是一樣的啊!
58 彭部長啓明:我們是公部門的證明。
59 劉委員建國:所以公部門的證明就是會超越過民間的證明?
60 彭部長啓明:這其實還是要從它實際上的量能來看,基本上這個是市場機制,像有人去彈鋼琴一個小時一萬塊,有的是一小時五百塊,這個就看個人的需求,我們沒有辦法去限制人家做什麼。
61 劉委員建國:但是如果依你這麼講,你們是公部門,總是優於民間所辦的相關的課程,那會有一窩蜂的人都跑到你們這邊來喔!你們能夠承載嗎?
62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其實有些民間機構辦的課程也非常的不錯,但我們是公部門,例如說我們公部門提供給年輕朋友的價格可能會比較低……
63 劉委員建國:不是!不是!部長,我要跟你表達的應該不是這樣啦!誠如你講的所謂的慎選,像陳會計師這個例子就是他不夠慎重的選擇,才會發生花了24萬,卻只有得到一個所謂的結訓證書,若是來到你們公部門,就不用花到24萬嗎?
64 彭部長啓明:不用!
65 劉委員建國:對嘛!那他可以得到什麼跟陳會計師不一樣的證書?
66 彭部長啓明:公部門的……
67 劉院長宗勇:環境部的結業證書……
68 彭部長啓明:結業證書。
69 劉委員建國:你們叫結業證書,他們叫結訓證書,差異就是環境部頒的這個證書優於民間的那一張證書嗎?
70 劉院長宗勇:對……
71 劉委員建國:這還對喔?
72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這些ESG相關的部分,大家就是一頭熱啦!但是我必須透過委員讓大家知道,目前國際上並沒有一個標準的證書,沒有!當然你可以去拿到一個什麼永續學院發的,那是大學開設的,就是一個碩士的學程……
73 劉委員建國:所以經過這些淨零碳排相關的課程、認證、品質等等,環境部要不要來面對,然後看看如何來做納管?
74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兩個部分,一個是ISO的查驗證要符合我們氣候變遷因應法,這個我們其實有納管,例如說我們的查驗證的人員,大概有100多人,那個是有納管的,他要來上課;但如果是去上所謂ESG相關的課程,那就屬於個人自願的學習,當然我們有額外開一個課程,就是關於瞭解淨零或氣候變遷等等的。
75 劉委員建國:就是瞭解,對不對?
76 彭部長啓明:對。
77 劉委員建國:上完了就是拿一個結業證書,是嗎?
78 彭部長啓明:沒錯,現在大概都是這樣。
79 劉委員建國:你們跟人家收多少錢?
80 劉院長宗勇:一天1,000塊。
81 劉委員建國:一天1,000塊,總共要上365天?
82 劉院長宗勇:沒有!沒有!我們有五類的班,然後就是兩天到五天的班,是這樣子的。
83 劉委員建國:所以就可以領得結業證書?
84 劉院長宗勇:大學生憑學生證是不用錢,他只要保證金、考試及格就……
85 劉委員建國:所以我拿了這張證書,這是環境部頒給我的,我花了這筆錢之後,我就可以叫做碳交易師,我就可以叫做……
86 彭部長啓明:沒有!沒有!碳交易師,目前沒有這樣的東西,所以基本上要慎選。
87 劉委員建國:不然現在民間有的叫做永續管理師,還有碳資產管理師,還有碳交易師,然後都來你環境部上這些課程,花了三、五天,花了三、五千,之後我是經環境部認證的,可以嗎?
88 彭部長啓明:也不是這樣說……
89 劉委員建國:可以嗎?不然我就直接在我的名片上面寫我是經過環境部認證的什麼師,認證了什麼沒有寫,只有寫經認證……
90 彭部長啓明:我們有開證明而已,沒有認證,因為這個東西要到這樣的水準,則是另外一個像會計師這樣的行業,目前全世界都還沒有針對氣候變遷的一種職業的執照。
91 劉委員建國:對,所以我才希望部長可能要立刻面對這個事情,包括民間所舉辦的相關的課程,跟這樣的一個範圍有關係的,應該要準備予以納管。
92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其實就是臺灣社會對於ESG一頭熱,熱到有點過熱了,所以引發很多民間希望用這個方式來上課……
93 劉委員建國:所以環境部該不該把關?
94 彭部長啓明:我會跟我們同仁來好好討論一下。
95 劉委員建國:他為什麼一直笑?
96 劉院長宗勇:跟委員報告,這個事情因為主要涉及類似以前外面補習班的模式,就大家競爭的關係,才造成這樣的結果,不過,我們開班的目的只是為了提供現在綠領人才需求的殷切,所以我們希望以這個部分去平衡這個市場。至於剛剛部長提的,現在是有幾個機構,未來我們可能會跟他們做一些協商,瞭解大家的運作模式,誠如剛剛部長提到的,這個品質高低事實上是差滿多的。
97 劉委員建國:不是,教育部應該有針對這些補習的場合去做相關的瞭解,甚至人家有在做相關的一些管理,因此,環境部針對淨零碳排相關的這些課程,應該也要擔起相關的責任吧!
98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我有特別跟我們院長討論到,我們應找一些口碑、聲譽比較好的、做得不錯的,我們一起來研商,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好的綠領制度。
99 劉委員建國:要建立一個好的綠領制度,基本上還是要朝向環境部來做相關納管的範疇處理,還是不行?這個要講清楚。
100 彭部長啓明:納管是可以,但是我是建議公私協力讓這個制度能夠稍微完整一點,的確我從民間來,外面是有這些亂象,甚至也有人花了30萬,剛才的24萬還不是最多的,我們的確有發現這樣的情況。
101 劉委員建國:對啊!針對這個事情,因為部長剛就任,而且你又從民間來的,所以更知道這種亂象,那你當了部長之後應該想想如何積極面對這個事情,好不好?
102 彭部長啓明:好,我會跟我們院長來研議,再跟委員報告。
103 劉委員建國:好,1個月時間,好不好?可以吧?
104 彭部長啓明:可以。
105 劉委員建國:好,謝謝,謝謝主席。
106 主席:謝謝劉建國委員的發言。接下來請鍾佳濱委員、鍾佳濱委員、鍾佳濱委員不在。
107 接下來請楊曜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82
meet_id 委員會-11-1-26-17
speakers ["黃秀芳","蘇清泉","林月琴","陳菁徽","王正旭","涂權吉","王育敏","楊瓊瓔","鄭天財Sra Kacaw","黃珊珊","陳瑩","牛煦庭","洪孟楷","洪申翰","羅智強","林楚茵","廖偉翔","徐欣瑩","林淑芬","劉建國","楊曜","陳昭姿","邱鎮軍","盧縣一"]
page_start 217
meetingDate ["2024-05-22"]
gazette_id 1135001
agenda_lcidc_ids ["11350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環境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50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