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2746
林岱樺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經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教育及文化三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Index | Text |
---|---|
0 | 林委員岱樺:(9時25分)有請副主委。 |
1 | 主席:請高副主委。 |
2 | 高副主任委員仙桂:委員早。 |
3 | 林委員岱樺:本席針對高階人才流失嚴重,我們的國際攬才政策僵化來跟您做個討論。有幾個討論的方向:我們政府是怎麼消極被動而導致高階專業人才流失,第二個是我們外籍移工的現況,以及現在國際上對於本國在世界人才競爭力的評比又是如何,重點在我們攬才!留才、攬才是兩件事情,攬才的關鍵門檻就是在課稅,就以臺灣跟新加坡做比較。本席肯定今天的修法方向,在攬才的部分,以體育專業人才為例,既然政府已經有較大格局去做這樣的修法方向,是不是以這個為基礎再擴大,在我們臺灣整個人口推估的基礎之上,我們對於攬才的部分是不是能夠更為大膽跟彈性?我有一個具體的建議。 |
4 | 我們來看政府的消極被動,這個也是媒體的報導,今年4月28號洛桑管理學院提到世界人才競爭力排名,新加坡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臺灣則是逐年下降,我們下降到整體的第二十名,當然它有一個細緻的排名,等一下我會提出來。 |
5 | 我們臺灣過去15年是所謂人才淨輸出國家,我們自己培養的理工跟金融優秀人才大量為美國、中國、新加坡、歐洲等國際企業所挖掘,除了攬才之外,留才的部分,我們對於他們留在臺灣繼續工作的可能性,雖不刻意阻止,但是積極度也呈現較低。 |
6 | 我們來看為什麼今天要提出修法,背景還是因為我們人才的淨輸出,理由有二,第一個低薪,第二個是移工政策。低薪的部分就以新加坡為例,全國員工薪資平均值是15.6萬臺幣,臺灣平均則是5.8萬,當然這個數字一定不能為臺灣所有國人所接受,但是本席就把它當作你們一個基礎數字平均薪資值來看。就算我以物價指數平減來看,在臺灣,員工收入平均購買力仍不到新加坡的一半。 |
7 | 在移工政策的部分,為什麼導致我們成為人口淨輸出呢?新加坡引進外籍人力的目的,重點是這個,副主委,新加坡引進的是新加坡自己不能做的事的人才,臺灣引進的外籍人力則是臺灣不喜歡或不願意做的事,差別就在這邊,這個決定了兩國後續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它的發展空間。 |
8 | 我們再來講到,因為有淨輸出,所以我們來檢視攬才的關鍵因素,當然因素很多,如何吸引人才的關鍵因素很多,我就以關鍵的減稅優惠來說,新加坡課外國專業人才的稅率是採高彈性、低稅率,而臺灣減稅是相對苛刻的,須同時符合好多條件,等一下我也提出來什麼叫好多條件才可以享有優惠。 |
9 | 我們再看鄰近國家怎麼樣積極辦理,韓國跟日本在東北亞,他們積極引進外國頂尖人才是繼新加坡之後,所以大家都看著新加坡;沒關係,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繼新加坡之後,他們針對哪些人才?他們針對半導體、人工智慧等尖端領域,為彌補韓國、日本因為少子化及產業國際競爭所需的理工人才,他們大幅改變留學跟移民政策,就是在留才跟攬才部分作相關政策的規劃跟法規的鬆綁。 |
10 | 我們看我們的外籍移工,本國是直接把所有的外籍移工一刀切分為白領跟藍領,這兩張圖全部都是官方數據,在藍領的部分,我用藍領這兩個字,不好意思!我就依你們勞動部所提供的,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移工的總人數突破75萬人,製造業47.8萬人、社福業23.4萬人,占最多,而營建業及農業的移工人數漲幅是最明顯的。 |
11 | 我們再看下圖,這個是近三年來外國特定專業人才,也就是所謂白領階級的申請跟聘僱人數,它是累計110、111到112年,也就是到去年年底的累計,在科技人才領域累計允許26個白領階級進來;然後經濟領域方面到去年年底才累計4,028人;在金融領域是296人。這個凸顯是說,我國的白領階級人才濟濟嗎?我也沒有答案,那麼我們就從這張圖來看,我們真的叫做人才濟濟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在世界人口競爭力的評比卻是「倒退嚕」的呢?新加坡總人口數在去年年底是592萬人,相當一個北北桃的總人口數,作為一個總人口數相對較少,也沒有資源的國家,顯現出新加坡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是更為辛苦的,但是它在國際競爭力上卻不亞於其他亞洲的國家,他們人口少,所以必須引進更多的外國專業技術人才,來提升他們的產業,當然它在課稅上就沒有太多的條件限制啦!而且課徵的稅率也比臺灣優惠。 |
12 | 今天國發會職掌人力資源發展,既然主管人力資源發展就必須協調,請看下面這張圖,2023世界人才競爭力的評比,左邊是棒狀圖,右邊新加坡這張圖是分得比較細緻一點,它在人力、人才、競爭力方面有分為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及人才的準備度這三個面向,我們在吸引人才與留住人才是第二十一名;然後在投資跟發展人才我們排名第二十三名;人才以及人才的準備度,我們是排名第十九名,其實是不高的,那就呼應到到底我們是不是白領人才濟濟,而導致我們不需要去延攬國際人才,講白一點就是獵人才。 |
13 | 我們再看課稅制度,這是關鍵,我們現在的作法是兩部法律─外國特定專業人才減免所得稅法第三條,跟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就是今天討論的法條。外國特定專業人才減免所得稅的辦法是講資格,因工作而首次,你必須是第一次來到本國的專業人才,過了5年之後來第二次,沒有了,那麼你必須要怎麼樣課稅呢?你必須平均每年住滿一百八十五天+幾乎是三百六十五天的一半以上,並連續五年,這五年當中課稅課百分之三十,第五年之後,必須要薪資所得超過三百萬,假設薪資所得四百五十萬,我就四百五十萬扣掉三百萬之後,一百五十萬的一半是七十五萬,才能免計綜合所得稅。 |
14 | 我們來看新加坡在一年內的受僱有分60天以下、60天至182天、183天以上,一年來工作天數在60天以下的,是免短期薪資所得扣稅的;60天至182天是適用15%的稅率;半年183天以上是總收入的15%或淨收入的22%,這邊是放重點,「特例」是指如果外籍工作者擔任公司董事的話,一律採用稅率22%。在本國,如果沒有符合外國專業人才延攬,以現況來講,他的稅率百分之四十或四十五。 |
15 | 我們就以今天的修法,體育專業人才的部分為例,本席是肯定的啦!所以是不是以這個為案例,你們針對高階專業人才引進的相關修法會研擬優惠,來提升我國的產業競爭力,既然你都可以為了體育專業人才來做這樣的放寬,表示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氣度了。我就直接建議,在本國人口推估的基礎上,這個很重要,我相信副主委您是資深的公務人員,對於你們本身有這個網站很清楚。 |
16 | 主席:不好意思!林委員您的時間已經超過3分鐘,可不可以…… |
17 | 林委員岱樺:所以在這個基礎上,針對白領階級的外國專業人才,請國發會比照新加坡的攬才政策,大幅度地放寬資格,特別針對投資者、專業經理人或專業技術人員,他的課稅、居留等攬才條件,提升國家經濟及產業的競爭上,在3個月內提出具體執行方案,才能符合本內閣「行動創新AI內閣」的期許,這個副主委怎麼看? |
18 | 主席:副主委是不是就…… |
19 | 林委員岱樺:那麼就3個月內提出來吧? |
20 | 主席:按照林委員的建議好不好? |
21 | 高副主任委員仙桂:沒問題、沒問題。 |
22 | 林委員岱樺:好,謝謝!3個月內,謝謝! |
23 | 主席:林委員的時間已經超過太多了,我還是要請各位委員能夠精準地掌握一下時間,謝謝! |
24 | 邱委員志偉:主席,我可以作提案說明嗎? |
25 | 主席:你不用提案說明就直接詢答了,現在不用提案說明,大家時間很寶貴,因為今天登記的人很多。 |
26 | 請邱委員志偉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76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1-1-19,26,22-1 |
speakers | ["邱議瑩","王定宇","羅美玲","陳亭妃","林岱樺","邱志偉","楊瓊瓔","萬美玲","賴瑞隆","鄭天財Sra Kacaw","呂玉玲","陳菁徽","葛如鈞","謝衣鳯","林宜瑾","陳秀寳","張啓楷","林月琴","洪孟楷","黃秀芳","陳培瑜","張雅琳","郭昱晴","范雲","王正旭","吳沛憶","徐欣瑩","蔡易餘","鄭正鈐","劉建國","陳昭姿","張嘉郡","莊瑞雄","盧縣一","邱鎮軍","蘇清泉","林淑芬","陳超明","廖偉翔","羅廷瑋"]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4-05-22"] |
gazette_id | 1134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49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經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教育及文化三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一、本院委員羅美玲等 20 人擬具「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二、本院委員王定宇等 16 人擬具「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增訂第二十一條之一條文草 案」案;三、本院委員邱志偉等20人擬具「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 |
agenda_id | 11349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