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269
林俊憲 @ 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林委員俊憲:(10時59分)感謝雪公主席。本席邀請交通部王部長。 |
1 | 主席:王部長請。 |
2 | 林委員俊憲:我也請臺鐵。臺鐵在嗎?公路局長在嗎? |
3 | 王部長國材:林委員好。 |
4 | 林委員俊憲:部長,4月3日發生了花蓮大地震,4月10日有一塊落石在台9線160K的地方掉下來打到了火車,你知道吧? |
5 | 王部長國材:知道。 |
6 | 林委員俊憲:還好運氣好,那個石頭非常、非常大,砸中了臺鐵,幸好沒有人傷亡。 |
7 | 王部長國材:它是掉在軌道的旁邊,然後車子在行駛中去擦撞它。 |
8 | 林委員俊憲:好,但是那個地方就是台9線160K,臺鐵說那個地方不是落石區,你知道吧,臺灣經過地震以後,所有鐵公路沿線都做邊坡安全檢測。這次發生這塊大石頭的地方,臺鐵裡面是不列為落石區,但是很奇怪,公路局是把它列為落石區,是同樣一座山、同樣一個地方,台9線鐵公路是並行的,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一個單位說是落石區,一個單位說不是? |
9 | 王部長國材:我先初步說明一下。台9線是在鐵路的上面,所以台9它的邊坡,然後鐵路在下面…… |
10 | 林委員俊憲:所以不是嗎? |
11 | 王部長國材:等於是從…… |
12 | 林委員俊憲:掉到公路,不會再往下掉?再滾過去就到鐵路啦!一條在上面,一條在下面啊,你有規定石頭只能滾到公路就要停下來?如果公路以上是落石區,鐵路當然也是吧,這樣才合理吧?哪有可能同一個地方,公總說它那個邊坡是落石區,那臺鐵同樣經過啊! |
13 | 王部長國材:是。 |
14 | 林委員俊憲:就旁邊而已啊!兩條線上下平行的啊! |
15 | 王部長國材:是。 |
16 | 林委員俊憲:但又不是落石區。 |
17 | 王部長國材:的確,那個公路事實上等於在我們蘇花安裡面的和平到和中段。 |
18 | 林委員俊憲:你們要全部再去通盤檢討、檢測。當時就是發生了落石意外,因為地震,你知道臺灣現在地震恐怕越來越頻繁了。 |
19 | 王部長國材:是。 |
20 | 林委員俊憲:2022年臺東就6級多了,今年2024年花蓮就7級多了,上次大地震在臺南,2018年嘛!對不對?也是6級多大地震嘛!就算公路局把它列為落石區,那麼既然是落石區,公路局也沒有安裝落石警告系統,所以它沒有辦法預先偵測到落石,它也沒辦法去警告臺鐵。我來找一下,目前公路局的落石警告系統就做了大概這8個地方,是經費預算不夠嗎?還是要逐年安裝,還沒有安裝好? |
21 | 陳局長文瑞:跟委員報告,因為我們主要還是做防落石相關設施,告警的話其實就是先警告用路者,比如說前方的,不過有落石的地方,我們是先做邊坡的整治。 |
22 | 林委員俊憲:你們不要看這個是小事情喔! |
23 | 陳局長文瑞:是。 |
24 | 林委員俊憲:你們那個邊坡檢測都假的啊!同一個邊坡,臺鐵說不是落石區,公總說是,我就用這個案子給你參考。 |
25 | 王部長國材:是。我跟委員報告,的確…… |
26 | 林委員俊憲:而且這個地方確實發生損害了,還好落石沒有直接擊中車廂,也沒有導致火車翻覆或遊客有死傷,你懂我的意思嗎? |
27 | 王部長國材:我想這部分要跟鐵路和公路都要做個討論。 |
28 | 林委員俊憲:再來我談一下今天的主題,就是國六東延到花蓮這個問題,我記得以前高工局有估算過預算,好像3年前估8,800億,是不是這樣? |
29 | 王部長國材:大概8,000億左右。 |
30 | 林委員俊憲:8,000億嘛! |
31 | 王部長國材:對。 |
32 | 林委員俊憲:那是3年前,但如果以現在,我看要破兆了。3年來加上物調,再加上人工、物料的漲價,超級錢坑!重點是蓋得起來嗎?做得起來嗎? |
33 | 王部長國材:所以我們現在…… |
34 | 林委員俊憲:國民黨提的這個國六東延規定10年要完成,你知道雪隧12公里花了15年,在國六東延裡面最困難的就是能高山,能高山隧道幾公里?好像18公里吧! |
35 | 趙局長興華:17公里多。 |
36 | 林委員俊憲:17公里多,比雪隧還要長,雪隧花15年喔,能高山要花幾年? |
37 | 趙局長興華:跟委員報告,這個還要再評估。 |
38 | 林委員俊憲:還要再評估嘛! |
39 | 王部長國材: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
40 | 林委員俊憲:而且能高山那個地質很脆弱的,什麼岩盤啦、湧泉啦等等,挖個雪隧死了13個人,我看能高山這種難度會更危險,對不對?同時為了要東延到花蓮,那個橋墩要架很高,因為它才可以通過高山嘛!我看你的計畫裡面估算,這非常可怕,臺灣第二高,附近的南投國姓鄉那個橋墩70公尺,就是橋墩高有23層樓,現在國六如果東延,到霧社就將近1,150公尺,比國姓還要高很多,所以橋墩恐怕一定會破100公尺,100公尺是30幾層樓高的橋墩,然後還要再估算它能不能抵擋天災、強震,而且它也不是直接就做那麼高,而是要慢慢、慢慢、慢慢讓那個車子爬坡上去,所以這個工程有相當高的一個困難度。 |
41 | 我看這個計畫,傅崐萁委員都拿歐洲,尤其是瑞士的鐵路隧道來做比較,瑞士的山脈都是古老山脈岩盤,那個非常穩定,但臺灣不一樣,臺灣的中央山脈是新生的山脈,尤其像能高山這種,中央山脈的地質是片岩,一片一片的,那個很脆弱,挖下去很容易整個崩塌下來,所以困難度絕對是遠高於瑞士隧道。因為要挖隧道就要把岩盤破壞掉,因為它整個都是石頭,要把它挖起來嘛!雪隧的岩盤覆蓋高度大概是750公尺,國六這個都超過1,000公尺,各位可以想一想當時挖雪隧挖了十幾年,挖得很痛苦,現在限定國六到花蓮要10年完成,這哪有可能啦?而且又經過了丹大野生動物保護區、能丹野鳥棲息地,光是環評就要做到何年何月了?所以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限期完成?而且是一個破兆的工程,蓋下去如果蓋到一半蓋不起來,蓋下去以後安全性的考量,這是一個超級錢坑法案,不要這樣亂搞啦!對不對?現在花東公路最重要的是趕快去做蘇花安,蘇花改做好了嘛!所以趕快去做蘇花安,趕快把它做好啦! |
42 | 王部長國材:是。 |
43 | 林委員俊憲:這才是花蓮人回家安全的路,對不對? |
44 | 王部長國材:對。 |
45 | 林委員俊憲:這個已經在做的要趕快去做,包括地方的溝通,蘇花安光一個高架,居民就反對了,反對就沒辦法,但它稍微一修改就經過國家公園,環評就卡在那裡了,更何況整個國道六,這個環評恐怕更複雜。所以我是覺得政策一定要考量現實面,還有它的可執行度,否則都沒辦法啦!好不好?我提幾點來跟大家做參考、交換意見。 |
46 | 王部長國材:好,謝謝委員。 |
47 | 林委員俊憲:好,謝謝部長。 |
48 | 主席:謝謝林俊憲委員的發言。 |
49 | 下一位請何欣純委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42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3-7 |
speakers | ["陳雪生","李昆澤","傅崐萁","蔡其昌","游顥","林俊憲","何欣純","陳素月","林國成","魯明哲","林沛祥","黃健豪","徐富癸","廖先翔","王世堅","許宇甄","麥玉珍","邱若華","鄭天財Sra Kacaw","洪孟楷","林憶君","黃仁","許智傑","陳培瑜","沈伯洋"] |
page_start | 291 |
meetingDate | ["2024-04-17"] |
gazette_id | 1133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30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交通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就「花蓮地震公路、鐵路、空運、海運應變機制」進行專題報告,並 備質詢;二、審查委員傅崐萁等53人擬具「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案 |
agenda_id | 11330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