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271
羅智強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羅委員智強:(12時36分)主席,有請次長。 |
1 | 主席:次長。 |
2 | 林次長騰蛟:羅委員好。 |
3 | 羅委員智強:次長好。我看到教育部的報告,我們講特教的問題,要改善師生比、相關人員的薪資待遇,還有以急件來處理校園的無障礙空間。這些當然都是對的方向,但是我要跟次長說,有些部分好像沒有針對現行的問題來因應,比方說我舉個例子,從2009年到2022年,特教生人數成長的比例是多少,你知道嗎? |
4 | 林次長騰蛟:特教學生的人數比例,因為包含我們通報以及特教法相關的規定,這個部分大概都…… |
5 | 羅委員智強:我這邊得到的數字是22.7%。我想請問次長,這13年間,特教生的來源結構有沒有什麼樣的改變?有什麼樣的改變? |
6 | 林次長騰蛟:我請我們吳司長。 |
7 | 吳司長林輝:大部分的障礙類別差異不太大,但是對於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以及自閉症這個部分,人數有顯著的增加。 |
8 | 羅委員智強:對,事實上這13年間,雖然特教生的總數成長,但是身體障礙的部分,包括智能、視覺、聽覺等等等是下降。可是心理障礙,包括情緒行為、自閉症、學習障礙占比大幅增加,從35個百分點變成是67.3個百分點,其實這個變動不能說很小,是滿大的變動。 |
9 | 面對8萬名心理障礙特教生,教育部國教署110學年度一共只提供了1,651次心理諮商服務。即便是在地方政府提供服務的部分,也只有10.4%是心理諮商服務。其實我現在要強調的是,特教生的結構已經不一樣,所以教育部應該要花更多的資源、心力去因應心理情緒障礙的特教生,可是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是明顯不足,能不能請教育部這邊能夠真的去針對最新的狀況,尤其是特教生那個比重的改變,應該有一個相應的做法吧? |
10 | 林次長騰蛟:謝謝羅委員的提醒,因應特教學生結構的調整和改變,以及針對目前學生一些新的問題,包含心理適應的相關問題,這個部分我們會持續來關注,挹注相關的資源以及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能來做一個處理。 |
11 | 羅委員智強:謝謝次長。剛剛我有聽到黃珊珊委員在質詢有關於特教生師生比的部分,現在師生比是多少? |
12 | 林次長騰蛟:由各縣市自行去規定。 |
13 | 羅委員智強:我舉幾個數字給您聽。特教老師人數增加,但是2022年這1萬5,293位身心障礙特教老師,有高達26%是代理老師。也就是說,這1萬5,000個特教老師有15個百分點不是特教的合格教師,是一般的合格教師,有些甚至不具備教師資格。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師生比當然很重要,但是這麼嚴重的師資問題,我覺得教育部可能也要認真地看待。 |
14 | 林次長騰蛟:是,跟委員報告一下,委員的數據資料是111年啦! |
15 | 羅委員智強:是。 |
16 | 林次長騰蛟:主要是因為當時候有包含幾年的疫情,所以有些縣市就停辦教師甄試。如果以去年最新的資料,目前的代理教師比例是20%,未來我們會持續督導縣市政府來降低這個比例。 |
17 | 羅委員智強:好,我覺得很多特教的問題,尤其老師的問題,請再多多費心,以上。 |
18 | 林次長騰蛟:好,謝謝羅委員。 |
19 | 主席:謝謝兩位。 |
20 | 接下來請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不在。 |
21 | 邱志偉委員、邱志偉委員、邱志偉委員不在。 |
22 | 請何欣純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54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2-4 |
speakers | ["柯志恩","萬美玲","洪孟楷","陳培瑜","葛如鈞","吳沛憶","郭昱晴","張雅琳","葉元之","林宜瑾","羅廷瑋","范雲","吳春城","王鴻薇","陳秀寳","林倩綺","黃珊珊","羅智強","何欣純","黃捷","楊瓊瓔"] |
page_start | 393 |
meetingDate | ["2024-03-21"] |
gazette_id | 1131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701_00007"]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教育部列席就「落實特殊教育法配套措施及普特融合教育實施概況」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 詢 |
agenda_id | 1131701_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