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邱委員若華:(11時41分)主席好,有請部長。 |
1 |
主席:請王部長。 |
2 |
王部長國材:邱委員好。 |
3 |
邱委員若華:部長好。桃園機場南跑道年度歲修,僅仰賴北跑道起降,多架班機起降延誤、改時,嚴重衝擊機場秩序,桃機跟交通部也坦言衝擊超乎預期,請問部長,這是管理失能,對被延誤旅客的賠償金額估計是多少?航空公司索賠估計多少?這些都是國庫的損失,預計什麼時候可以統計出來? |
4 |
王部長國材:現在還沒有談到這個。現在是先調查,因為航空公司跟它的乘客先來,他們整個處理完以後,我會請桃機公司找航空公司來算一下,再決定後續怎麼處理;這個都還沒有算出來。 |
5 |
邱委員若華:都還沒算出來?OK,好,那請再提供本席書面資料。 |
6 |
王部長國材:好。 |
7 |
邱委員若華:謝謝部長。 |
8 |
管理失能不只是國庫的損失,桃園機場是我們國家的門面,國際旅客還有外籍航空公司怎麼看待這次的事件?這次機場管理失能傳到國外,對臺灣是負面的,本席想請問部長,對於這次的事件,旅客還有航空公司是怎麼看待的? |
9 |
王部長國材:的確啦!這次我覺得機場公司這邊的警覺性不夠,就是說已經知道那一天要有這麼多的航班,應該是航班的分散,還有相關的航空公司是不是已經更改班次等等的要先確定。我想這次也讓桃機做一個澈底的檢討,現在是南跑道,下半年是北跑道,在北跑道的部分,他們應該把所有的標準作業程序都做出來。 |
10 |
邱委員若華:這次是提前54個小時預告嗎? |
11 |
王部長國材:蛤? |
12 |
邱委員若華:請問部長這次預告的時間。 |
13 |
王部長國材:它是2月21日告訴各個航空公司,我們覺得這個時間也不夠,因為如果旅客已經訂了飛機,航空公司要變更也很難,所以我是覺得這個通告應該要更早。我們現在整個檢討的情形是說3個月前就應該公告,不只營業者,包括消費者,就是旅客也要公告,讓他們心裡有所準備。 |
14 |
邱委員若華:OK,好。 |
15 |
這次機場南跑道歲修造成航班大亂,交通部坦承整修規模較往年大,而且沒有注意到交通量,這也凸顯出機場管理的問題。去年在英國Skytrax全球機場評比中,桃園機場從第67名跌到第82名,距2019年最好的第13名滑落了69個名次,請問部長,有哪些因素造成這次評比成績大幅下滑?有哪些改進的action呢?或者是有哪些項目可以在短期內讓我們看到改善的成果? |
16 |
王部長國材:我跟邱委員報告,在2023年,除了Skytrax以外,英國還有一個媒體叫做BusinessFinancing,在它的評比當中,桃園機場是全世界第9名。Skytrax是從旅客的感受來看這個機場,2023年他們的調查應該是在該年度的前面,這段時間就是疫情期間。跟委員報告,那時我們機場很多免稅店是沒有開的,而且因為防疫,也做了很多管制。事實上我在幾個月前有到機場,跟他們討論過桃園機場在Skytrax的排名為什麼降這麼多,他們也有幾個方向在處理。當然,也不能說好像桃園機場做得很好,我覺得全世界的機場都在競爭,包括像這次3月3日的問題,我想機場要改善的地方還非常的多,最重要的是機場應該透過這次的學習…… |
17 |
邱委員若華:不好意思,我這邊先打斷你。您提到競爭,在2021年7月11日,蘇貞昌前院長在視察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主體土建工程時,就表示機場是國家的大門,是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資源,請問部長,第三航廈目前的興建情況如何? |
18 |
王部長國材:第三航廈現在還是在115年完工,然後我們會陸續從北廊廳、主航廈到南廊廳,意思是說,雖然是115年做完,但是我們北廊廳會先開放登機,所以應該是再1年左右,第三航廈的北廊廳已經可以登機了;第三航廈全體完工是在115年。 |
19 |
邱委員若華:115? |
20 |
王部長國材:115年會完工,是! |
21 |
邱委員若華:針對這次事件,對民進黨政府施政相挺的財經專家謝金河也感嘆,臺灣的經濟力大有進展,不過機場建設卻落後,他也向新任總統賴清德喊話,說這也許是未來施政很好的著力點。過去8年也是民進黨執政,部長對謝金河先生的發言有何感想? |
22 |
王部長國材:事實上桃園機場在疫情前的表現算還不錯,你可以看到108年它在全世界很多評比都是前面的,當然,在疫情這段期間,他們像一些跑道還有一些航廈的推動都是一直往前,這次我覺得是對這樣一條跑道起降沒有警覺心,我個人是覺得這個是要檢討,並沒有辦法用這一天來否定整個桃園機場他們的努力,但是我覺得3月3日這一天的事情是我們必須痛定思痛來檢討的。 |
23 |
邱委員若華:好。機場跟觀光有非常大的關係,臺灣的觀光好像還在原地踏步,這部分有被盤點出幾個致命傷,包括景點特色不足,還有重視短期補助、忽視長遠的規劃、嚴重缺工、旅遊費用高,現在的困境不只影響海外來臺旅遊的意願,許多國人也認為出國比國旅好。根據交通部觀光署112年的統計,出國旅客總共有1,179萬5,834人次,來臺旅客卻只有648萬6,951人次,影響到臺灣的觀光產業,這是什麼樣的問題呢?為什麼會這樣子、數字差這麼多? |
24 |
王部長國材:我請署長來回答。 |
25 |
周署長永暉:我們開放國境的時間點也比較晚。其實我們應該分兩個部分來談,一個是外國客來臺灣,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的國民旅遊,國旅的部分我們在去年其實已經超越了我們民國108年,也就是2019年的標準,今年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挑戰恢復到疫情之前。全球的分析也是這樣,有保守值和樂觀值,也就是2024年事實上是樂觀值,保守值是到2025年回到2019年的標準,這個部分我們當然也希望能夠開闢更多的亮點…… |
26 |
邱委員若華:署長,回到標準的話,人數大概會是多少?目標數是多少? |
27 |
周署長永暉:2019年是1,187萬人次,我們還是以這個標準來努力。 |
28 |
邱委員若華:因為疫情之前臺灣每年觀光人數都是超過千萬人的嘛! |
29 |
周署長永暉:是。 |
30 |
邱委員若華:現在日本還有亞洲國家的觀光人數都已經回到疫情前的標準了,交通部觀光署去年訂的目標其實當時連民進黨立委也認為不高,要達到目標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你們可以提出具體的方案嗎?就是在針對我們發展臺灣觀光這一塊? |
31 |
周署長永暉:是,我們大概應該還是要跟國際的發展趨勢一致啦!所以我們現在對臺灣的強項裡面有幾個,就是生態旅遊跟部落旅遊,還有就是我們希望能夠倡議所謂的MICE,就是順道旅遊,也就是會議之後的休假旅遊的部分,所以…… |
32 |
邱委員若華:不好意思,打斷署長。因為去年的時候部長有說過,去年12月8號的時候,部長有說過不管今年陸客會不會來,都希望可以達成1,200萬人次,這個是怎麼算出來的? |
33 |
王部長國材:這是我們的目標,就是恢復到疫前的水準,因為去年的600萬也有100萬是陸客,後來我們就用其他地方補回來。 |
34 |
邱委員若華:好,那馬上第一季觀光統計出來之後,希望可以提供書面資料。 |
35 |
王部長國材:好。 |
36 |
周署長永暉:是,謝謝。 |
37 |
邱委員若華:這邊我們也看到,從桃園市鄭文燦前市長到現任的張善政市長,都在積極申請全國第14個國家級的風景區─北橫國家風景特定區,請問後來行政院協調的如何? |
38 |
周署長永暉:這個部分大概已經有初步的一個想法,但是因為主要有二個部分,一個就是有些原住民的部落還是要經過部落會議的討論。第二個是我們相關單位的橫向協調,譬如說有一些是林業署的拉拉山遊樂區…… |
39 |
邱委員若華:我們希望可以儘快。 |
40 |
周署長永暉:對,還包括石門水庫是不是應該納在裡面,還有一些涉到國防部的,像是慈湖這些部分。 |
41 |
邱委員若華:好,謝謝署長,謝謝部長。 |
42 |
主席:邱委員發言完畢,現在請蔡其昌委員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