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64951
本逐字稿內容由 AI 自動生成,可能包含錯誤、遺漏或誤譯之處。請使用者務必與原始影片音訊內容交叉比對,以確保資訊正確性。另可參考立法院日後釋出的正式公報以取得最終權威版本。
蔡其昌 @ 第11屆第4會期交通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
|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 00:00:05,416 | 00:00:23,656 | 謝謝主席請次長跟署長請次長跟署長早次長早次長那個氣象法行政院的版本現在進度到哪裡 |
| 00:00:25,533 | 00:00:47,665 | 目前氣象署還在研議因為上次報到部裡有一些修正意見所以還沒到院嗎還沒有還沒有好那這個速度有沒有抓一個預期的時間報告預計在11月能夠預告預告預計預告兩個月收集意見以後修正再報部好 |
| 00:00:49,399 | 00:01:07,732 | 謝謝市長我想速度啦這個大家因為氣象局升格氣象署那其實相關的業務範圍到底未來的氣象署該怎麼去做事這個跟氣象法的修正會有很大的關聯那個署長上任多久了 |
| 00:01:10,387 | 00:01:27,955 | 1月到現在所以大概是10個月左右有一些問題其實像剛剛盧明哲委問到海嵐的問題那個流標已經太多次了所以你上來之後一定要積極解決這個問題 |
| 00:01:29,687 | 00:01:52,427 | 因為標不出去硬在那裡湊次數這是一件既無聊又讓人家看出這個政府不知道在幹嘛就已經流標12次你們也知道原因譬如說物價上漲等等的問題你們也曾經流標12次也修改了修改完之後也沒有人來標那這個不應該再 |
| 00:01:54,891 | 00:02:22,899 | 流標十三次十四次都是相同的問題 署長你懂我的意思嗎會做的我們就做 不夠錢我們就要說明不要每天去做一定的流標然後呢 給人家一直累積那個次數十二次 我先說這個我很怕接下來會有十三 然後不久就十四好不好 這個一定要看跟部裡面跟院裡面好好的來討論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做的 |
| 00:02:23,399 | 00:02:39,358 | 那你就讓他做到他可以標出去嘛好不好那那個另外啊像你先上一段時間譬如說剛剛有人有委員有去問到那個假帳號的事啊其實脆不是最嚴重的你們的IG啊那個2021年 |
| 00:02:42,420 | 00:03:09,910 | 這個帳號就開了用氣象 氣象署相關的名稱啊 Logo啊這個已經2021年的7月這個帳號就成立 就成立了所以呢 到今天為止這個我看這個還有2530位粉絲在上面那這個到底為什麼不處理啦就是到底是你們的問題還是給速發部速發部對IG一點辦法都沒有 |
| 00:03:11,580 | 00:03:15,982 | 蘇長你知道嗎 官委員報告我們氣象署有IG自己的帳號對 這個是你們的嗎TRAP是IG是嗎IG |
| 00:03:26,528 | 00:03:50,674 | 氣象署在IG有賬號你把所有的假帳號都清一遍好不好不管它在哪一個平台啦好 那回到這個修法的重點我想因為11月大概院版才會可能送到立法院來審查那我對氣象局 深隔氣象署我是期待滿深的 |
| 00:03:51,451 | 00:04:02,129 | 因為這個氣象我們的準確度應該相對比起10年前20年前應該準確度高很多以我個人的經驗因為我們 |
| 00:04:05,140 | 00:04:30,416 | 只幫要打球所以我們對於氣象報告的需求其實很大我們對於你的準確度更重要所以我們的聯盟的同仁跟我們署裡面都有密切的聯繫包括我們這一次台灣大賽的延賽也是依照氣象資料抓出在桃園某一天不會下雨 |
| 00:04:31,838 | 00:04:57,967 | 所以我們就一次的一次性的沒有每天延賽一次性的把它移到那一天好那這個所以你看對影響是一個職業運動的比賽但它影響著可能數萬個球迷他到底要不要前往或者他的關賽的這個體驗會不會受到影響所以它影響很大 |
| 00:04:59,164 | 00:05:18,679 | 署長 我們現在的氣象資料我們的預測譬如說對雨量的預測準確度你覺得可以預測多少個時間譬如說12小時24小時內預測是你覺得準確度是很高很高的 |
| 00:05:19,761 | 00:05:48,452 | 如果說以定量來看的話氣象署現在所預報出去的定量預報大概是未來48小時之內都會準確準確就不敢說百分之百啦大概多少99沒有 沒有那麼高百分之70的準確度應該有所謂的下雨跟定量的部分48小時大概70那如果24小時呢24小時會更高對 大概多少75到80左右那多少那12個小時呢 |
| 00:05:49,484 | 00:05:56,694 | 12個小時的準確度如果說12小時來看的話準確度一定會更高可能到七八十 八十應該有 |
| 00:05:58,072 | 00:06:21,736 | 那未來一個小時未來一個小時的準確度如果說從外延的角度來看的話準確度大概也可以到達如果會不會下雨這樣子會不會下雨準確度可能可以到達八九十有但是那個量就不見得我知道我知道雨量要下多少不見得但是如果說用外延的話準確度的確是很高好 署長 |
| 00:06:24,328 | 00:06:49,687 | 這個氣象的資料我們判斷裡面氣象署的所有的設備就我們判斷從48小時24小時12小時我們對於雨量的判斷是不是這些儀器我們氣象署本身就可以具備還是我們還需要去譬如說什麼太空中心啊國外的需要買這些相關的訊息嗎 |
| 00:06:50,820 | 00:07:14,914 | 光雨量部分的話一定是在氣象署裡面有兩個系統可以觀測一個是地面的觀測地面觀測是天上下下來的雨那地面觀測站現在全台灣的雨量站大概1300多個雨量站所以是相當的密的但是每一個雨量站跟每一個雨量站的距離可能還有5公里不等的這個距離這些距離的地方沒辦法偵測到我們可以用氣象的雷達 |
| 00:07:15,874 | 00:07:38,185 | 來去做這些偵測那目前氣象署呢有四顆長程雷達有三顆降雨雷達目前這些都會是同步的在運作所以在判斷會不會下雨的情境來看的話要結合地面的雨漿站跟我們的雷達來對那這個基本上我們現在預報就是靠地面的氣象站跟雷達對不對現在目前是的那 |
| 00:07:39,225 | 00:07:49,220 | 如果要讓他更準確全世界的這個氣象的這些觀測的器材或者方法裡面氣象署有沒有更精進的作為 |
| 00:07:50,239 | 00:08:18,070 | 我們現在剛剛在講的這些雷達基本上都是在都會區的雷達那個觀測的距離是比較短的可用的資料可能是150公里以內可是我們對於山區的降雨是相當的沒有太多的技術在裡面第一個 山上的雨量占就比較少像這一次在馬太安溪的上游根本就沒有雨量在那裡所以這一部分在高山這些地形比較特殊的地方的降雨我們將來是必須要去克服的 |
| 00:08:18,610 | 00:08:33,664 | 那這些克服有不同的情境的克服我們現在的想法就是有一些移動性的雷達在比較高脆弱區比較高需要這些氣象資料的時候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移動式的雷達去克服我們目前的雷達所觀測不足的這些死角 |
| 00:08:34,366 | 00:08:58,186 | 署長這些就是說整個科技進步它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其實都跟在給這個政府或者企業做決策的時候你越準它的決策就效率就會越高包括民眾最在乎的包括颱風架等等那這些都是變成現在都是各縣市首長在 |
| 00:08:59,867 | 00:09:24,818 | 很重要他要再決策到底要怎麼來做很重要的依據所以這方面的精進我想如果署裡面還有機會應該可以再來精進那最後一個小問題就是說我們目前跟氣象我看一下我們跟了氣象相關的公司來合作應該大概十幾二十家有那這些要不要收費目前我們的創新試用方案裡面是沒有但是要回饋 |
| 00:09:26,338 | 00:09:54,321 | 他回饋你什麼他用了我們的資料第一個我們資料不見得那麼準確他用了這些資料的時候有誤差存在在裡面這誤差有沒有一些校正的機會他必須回饋給我們好第二個他用這些資料的一些使用度的情況譬如說他背後有客戶嘛對他跟客戶的使用度的一些意見要調查回來讓我們改善我們氣象署提供的服務的這一些長遠來看署長長遠來看你規劃未來跟民間的氣象公司合作你覺得要不要收費 |
| 00:09:55,923 | 00:10:18,368 | 政府本身的基本的投資這一部分是政府的投資因為牽扯到很多房災很多這些都是基本的投資至於說資料提供給氣象業者再去營利的這一部分有關必要的這一些公本的費用還是必須要由對方本席建議還是應該要好好的研議是…你看你們氣象局要投資設備人力又不足 |
| 00:10:19,602 | 00:10:42,231 | 那所以呢你要想辦法因為氣象開始變成產業了他已經不再是早期我們氣象局的概念裡面那基礎資料民眾大家共享然後這是政府提供應該要的可是進階的數據甚至氣象公司運用在可能很多的決策上面他需要去做這些很精密數據的參考那 |
| 00:10:44,793 | 00:11:04,709 | 氣象署如果能多一些營收想辦法有一個機制怎麼去法制化怎麼有一個機制我覺得對你們的量能包括研究量能包括人員不足的問題其實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一些答案這樣好不好因為時間的關係好謝謝委員謝謝好謝謝蔡提昌委員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