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62875
林月琴 @ 第11屆第3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00:00:09,094 | 00:00:16,879 | 博愛座的概念源自於對蔣介石的紀念為民國65年台北市公車業者為追屍已故 |
00:00:17,509 | 00:00:45,945 | 前總統蔣介石44週年共同協議開始的措施其後在民國102年的時候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修法規定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立博愛座提供給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並比例要達到總座位的15%因此有了法源依據而後交通部也在106年的時候據此訂定了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 |
00:00:47,647 | 00:00:49,170 | 整體落實生權法第53條的規定 |
00:00:50,646 | 00:01:18,015 | 不過近來發生的博愛座之亂其實社會已經爭議了一段時間其中令人擔憂的現象在於爭議事件在媒體所呈現的多半出現的是老人硬逼著年輕人要讓座而發生衝突這樣的訊息在世代間會造成老青兩個世代各自受傷的結果一方面營造老人依老賣老不講理的形象同時也營造年輕人自私冷漠的樣貌 |
00:01:19,811 | 00:01:41,497 | 讓座本來是出自於乘客間的善意但是因為不讓座而擴大為惡意的解讀甚至造成世代間的爭議這應該不是當時提出法律修正案的委員的想法我認為不讓座應該要設置但是在法律上跟民眾的認知上有各自有調整的必要對有善意的人來說大眾運輸工具 |
00:01:43,097 | 00:02:05,334 | 不需特别设立博爱座也会自动让座而当民众不让座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善意而极有可能他也有需要这个座位据这样的观念我认为身权法规定的博爱座应该定义为优先座强调因为身体不是有需要也就是因为身体不是有使用需要的人优先使用 |
00:02:05,894 | 00:02:21,836 |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樣的需求出現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隨著法律的修正對預期媒體的宣傳這樣的新觀念可以及時讓民眾獲得產生出新的見解跟新的社會共識敬請各位委員支持以上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