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8667

張嘉郡 @ 第11屆第2會期第16次會議

Index Text
0 張委員嘉郡:(9時4分)副院長、各位兄弟姐妹,大家早安。英文是孩子開啟世界的鑰匙,也是進入職場的必備核心競爭力,中文更是我們的根本,2030雙語政策立意良善,但是卻缺乏完善的規劃,投入了百億的預算,表面宏大,但是師資配套與資源分配都不均,導致政策推行混亂,成效遠未達標,學生與教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之下,被迫應付這場雙語實驗,教育現場因此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這樣的結果必須被檢討,也必須改善。師資的短缺、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是政策落實的最大障礙,偏鄉學校長期面臨教師不足,特別是合格的雙語教師更是稀缺,有限的資源往往過於集中在少數地區,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進一步地擴大,政府未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卻強行推動這個政策,只會讓弱勢的學生成為政策的犧牲品。
1 教育部在政策推行上的態度令人失望,從2030雙語政策到最近的班班喝鮮乳,一再發生配套不足的問題,所有的壓力被層層轉嫁到學校跟教師身上,卻未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持,這種冷漠的執行方式,只會讓教育現場更疲於奔命、疲於應付,在增加老師壓力的同時,也沒有辦法照顧到學生。政策不能只是由上而下的指令,教育部應加強與教育現場的溝通,真正傾聽學生、家長、教師的聲音,回應基層的需求,讓學生成為政策核心,而非追逐KPI數據或虛假的政策亮點。
2 我呼籲教育部應該全面檢討2030雙語政策,回歸教育本質,提供足夠的師資訓練與資源挹注,同時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兒少的感受與需求,讓政策成為學生學習的助力,而非阻力。教育是百年大計,絕對不能草率行事,我們期待政府放下表面功夫,為臺灣的孩子打造一個平等且充滿希望的未來,謝謝。
3 主席:謝謝張委員。
4 接下來請許宇甄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96
meet_id 院會-11-2-16
speakers ["江啟臣","麥玉珍","張嘉郡","許宇甄","羅智強","林倩綺","張智倫","陳菁徽"]
page_start 491
meetingDate ["2025-01-03"]
gazette_id 1141001
agenda_lcidc_ids ["11410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第16次會議紀錄
content 國是論壇
agenda_id 1141001_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