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7579
陳培瑜 @ 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陳委員培瑜:(9時48分)謝謝主席,有請吳主委。 |
1 | 主席:請吳主委。 |
2 | 吳主任委員誠文:陳委員好。 |
3 | 陳委員培瑜:主委早安。我想要快速跟主委說一下關於3C跟AI的議題,我認為有沒有機會由國科會來帶頭發起相關的研究,怎麼說呢?我們來看一下,其實已經有很多的數字,包含在美國已經先出版了,這本書在3月底一出版就造成轟動,主要是它收集了非常多的資料在談從2010到2018年,美國大學生的憂鬱症、過動、厭食症、社交倒退、睡眠剝奪、注意力碎片化都可能跟3C還有social media有關。當然有很多的研究論文,或者是很多的數字都在談這件事情,但是這個不是在臺灣的研究,都是在美國或者是歐洲,他們開始看這件事情,甚至影響到大腦發展。 |
4 |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臺灣自己有的研究是什麼呢?其實我們知道國科會一直有在支持KIT資料庫這件事情,我們是知道的,我們前一陣子也跟老師們開過會,我們非常感謝國科會給予這個支持,關於臺灣幼兒的部分,拉出裡面研究的資料,從3C來看,其實那個研究是我們臺灣自己的研究,他們就發現,3C對於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還有整體發展狀況,都有明顯的負面影響,而且這是用我們臺灣的小孩發展資料所做的本土研究。在相關的數字裡面,老師們也提出來一個很重要的建議,而且不是只有KIT資料庫的老師們提出來,已經有非常多專家學者都在呼籲這件事情,我們臺灣如果沒有自己本地的資料,我們其實對於臺灣的孩子自己的認知發展、閱讀學習、情緒管理、社交技巧,到底相關的數字如何影響了他們,而這個影響對於未來教育部、文化部所有跟孩子們有關的部會在做相關政策的時候,其實我們背後沒有一個科學的論證來支持我們,我們現在所有的政策都比較像是補破網式的來做這些事情。主委,你覺得國科會有沒有機會可以針對臺灣0到18歲的兒少使用3C,或者是AI現在發展的困境,做相關的基礎研究,支持臺灣的專家學者做自己臺灣本地的研究? |
5 | 吳主任委員誠文:報告委員,我非常認同這樣的提議,我會請我們會內的同仁開始研議推動這樣的研究計畫。 |
6 | 陳委員培瑜:太好了!除了我剛剛說KIT之外,有沒有機會在三個月內提供相關研究規劃報告就好了? |
7 |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沒有問題。 |
8 | 陳委員培瑜:好,謝謝主委,我覺得我們要共同來支持我們臺灣的兒少,有科學論證非常的重要。 |
9 | 我們來看另外一件事情,這個事情比較悲慘,主委,這兩天大家都在談十二強,開始有很多新聞媒體告訴我們,其實這中間情蒐占了很大量的工作,感謝政府給了相關的資源跟支持,精準運科非常重要,主委,你在很多場合都說過,你以前是運動員,我相信你絕對也是支持運科的發展,對嗎? |
10 |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非常支持! |
11 | 陳委員培瑜:好,那我們來看一下,運科發展當然就要有運動研究的計畫跟專案,這個是國科會所支持的運動科學研究,可是,主委,我想要告訴你一件事情,會不會在這些運動科學研究的現場,如果計畫主持人剛好是有權力的教練或者是老師,他可能就因著這個研究,在研究的現場當中有上對下的權力關係,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情。有一個案例我想給主委看一下這個大學生。 |
12 | (播放影片) |
13 | 陳委員培瑜:主委看得出來他在被抽血,對不對?這個是我們國科會精準運科執行現場,這個是師大女足的同學,他自己來跟我陳情,他也說,在這樣的質詢臺上,他願意放他的影片,因為他說所有參與研究的同意書是在研究做完、抽血都抽完之後,他們才簽下同意書,他們是被迫的,他們遭到什麼樣的待遇呢?我來跟主委說,一是寒暑假由師大女足教練要求選手配合教練跟教練的好友教授進行相關實驗長達數年,甚至有些人本來是國手,為了這個研究還被配合長達半年的時間不要訓練,因為他們要做對照,有訓練跟沒有訓練。再來,還有連續14天配合抽血,每天抽三次,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做到晚上九點,不願意配合就扣畢業學分,等一下我給主委聽相關的錄音。如果這個大學生又是因為體育生進到這個校園裡頭,他的畢業學分其實掌握在那個教練手上,而在抽血初期甚至沒有醫事人員的資格在進行抽血,還有研究補助受試者的經費,還被教練以隊費的名義回收。主委,這是我們國科會支持的運動科學研究。主委,你一定不知道這個事情,我也不知道,我是大學生來跟我陳情才知道,我們來給你聽一段錄音。 |
14 | (播放錄音) |
15 | 陳委員培瑜:主委,你聽到了吧? |
16 | 吳主任委員誠文:謝謝委員,我們一定會調查,會依照我們的辦法來處理。 |
17 | 陳委員培瑜:甚至有對話紀錄,主委,我資料都可以給你。 |
18 |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 |
19 | 陳委員培瑜:我覺得這個事情讓我們非常痛心,我們的大學教授、教練是用這個方法在對待我們的選手,快速的給你看一下對話:教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實驗,連器材都不用,最慘的是沒有地方可以講。我自己的小孩現在就在念大學,如果我的小孩是運動選手,他在學校現場遭遇到這樣的待遇,主委,你心情作何感想? |
20 |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覺得這個非常不應該,我也非常痛心。 |
21 | 陳委員培瑜:對,而且我剛剛講了,他為什麼這麼害怕?他忍了很多年才決定講出來,因為後來實在是被抽血太痛、太不舒服了,他告訴教練:我可不可以不要再配合抽血了?然後他也寫了一些個人的心情在IG上,就被教練恐嚇要退學,然後他連現在此時此刻,他到底可不可以畢業,他都不知道,所以他想算了,那我就找立法委員陳情,他才願意講出來,可是就算他願意講出來,他的學姐、學妹都不見得願意敢站出來講,因為畢業的權力掌握在教練手上,掌握在這個研究案的計畫主持人身上。 |
22 | 最後我謝謝主委快速的回應說你們會積極的調查,我覺得要給學生、要給這些選手一個公道,不能我們一邊在檯面上慶祝十二強冠軍,但我們卻私底下有這麼多相關的計畫,我也就直接說了,它是師大相關類型的計畫,如果國科會這邊對於這個計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們需要更多的資料,歡迎來找我們辦公室討論,我們有非常多的資料,我覺得這件事情真的非常痛心。我想國科會在後續,我們當然願意支持所有的運科計畫,但是我們必須認為符合研究倫理,符合上對下的關係是對的,而不是有這樣的問題,好嗎? |
23 |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謝謝委員。 |
24 | 陳委員培瑜:謝謝主委,謝謝主席。 |
25 | 主席:謝謝陳委員,謝謝主委。主委,請回座,謝謝。 |
26 | 接下來請陳秀寳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84 |
---|---|
meet_id | 委員會-11-2-22-10 |
speakers | ["萬美玲","洪孟楷","柯志恩","林倩綺","陳培瑜","陳秀寳","張雅琳","葛如鈞","羅廷瑋","吳沛憶","郭昱晴","葉元之","吳春城","林宜瑾","楊瓊瓔"] |
page_start | 241 |
meetingDate | ["2024-11-28"] |
gazette_id | 11310803 |
agenda_lcidc_ids | ["11310803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及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4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行政院主管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附屬單位預 算案;四、審查114年度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預算案;五、審查114年度行政法人國家 太空中心預算案(僅進行詢答) |
agenda_id | 11310803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