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林委員倩綺:(9時11分)謝謝主席,我們立院同仁還有文化部的同仁,大家好。首先,我請文化部李部長,謝謝。 |
1 |
主席:有請李部長。 |
2 |
林委員倩綺:部長,剛才聽到您希望大家來支持您的預算,不過本席這邊有一些困難,因為我們追了你們辦公室很久很久,就是有關於相關計畫的一些細部內容,一直到現在本席都拿不到,所以我們就看能夠怎麼樣來支持。 |
3 |
首先,本席要跟您談的是人權博物館,本席在之前有質詢過,目前你們的主題展都聚集在白色恐怖時期,在許多的內容上你們也一直強化這樣的概念,但是依據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第三條,博物館應該推動當代人權理念的發展,本席之前也一直跟您提醒,關於各個歷史時期跟所有族群,本席提醒您先去確認一下學界在講的歷史時期是指什麼樣的階段,這個是時間性;另外一個是項目,就是婦女、新住民、原住民等等的多元人權議題應該要有一定的比重。因為這跟你們人權博物館組織法第三條的規定不符,所以我在這邊提醒,請你們不要再用行政命令來偷渡。 |
4 |
在不義遺址的定義上也有一樣的情形,我還是提醒部長,這個東西要涵蓋各個歷史時期的壓迫事件,不是只有某一個政權的錯誤,所以本席在這邊要提醒這個著重點應該是歷史敘述的客觀性、公正性,不能只是政治勢力的單方面操縱,因為文化已經是最後一片淨土了!在10月23號本席有質詢過,那部長答應在11月的展覽會做出一些改善,但是對於跳脫歷史的選擇性跟擴大歷史的展覽範圍,本席這邊好像有看到了一點點,但是不全然,你們在人權藝術節跟國際人權影展的部分有提升當代人權的比例,但是在展覽的部分,在5個裡面還是有4個跟白色恐怖時期有關。所以本席在這邊要提醒部長,您有承諾了,可能您對於整個的內容必須要再更細緻的處理跟控管。 |
5 |
你們在教育展示的部分,明年的推廣計畫總共有3,500萬,還比上年度增加了一些經費,本席認為,你們忽略各個歷史時期跟人權的議題,這個部分是你們必須要再有所檢討跟處理的,部長,您有什麼看法? |
6 |
李部長遠:我非常贊成委員的看法,因為臺灣的歷史經過幾百年之後,從殖民到國民政府來臺灣,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 |
7 |
林委員倩綺:謝謝,感謝部長常常都很贊同我的看法,但是我很希望能夠在你們實際的作為上看到您的承諾實現。接下來我跟您提醒一下公共藝術推廣的弊端,我想這個已經不是一個新議題了,長久以來,大家一直有在提公共藝術遭受少數特定代辦的不合理現象,那你們也知道監察院已經有對你們提出一些看法,我在這邊先引用監察院的原文:「文化部未積極覈實建置專家學者名單、多層次揭露資訊、將違規廠商及委員分別列入採購黑名單及除名、落實迴避及旋轉門條款」;你們的回應又一味的說「皆未接獲相關檢舉或明確違法事證」或「已於各甄選方式簡章範本第二十條皆訂有迴避條款」,這個回應其實是有點消極。所以本席在這邊給你一個數據,公共藝術的推動已經25年了,到110年為止,你們總共有兩千多件的設置,作品有五千多件,總經費已經快100億了,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興辦單位對於公共藝術的專業度令人懷疑,在整個執行過程當中,藉「行政代辦」之名,行「全部委辦」之實,從地方到中央都有,這個是蠻嚴重的。關於這個部分的統計數據,是不是就請你們自己看本席這邊所列出來的?本席在這邊要提醒,在110年就有公共藝術案共141件,84件委託代辦,58件集中在4家,比例很高,達41%。這個部分讓人家一直在懷疑,繪聲繪影,你們跟利益集團統籌及利益分配者好像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對這個部分本席要再提醒,這真的不是一個新的議題,您剛才說很希望能夠讓一些視覺的藝術家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不好意思喔!在這件事情上,你們看到視覺藝術家有機會嗎?他們甚至覺得自己要靠行才能夠拿到案子,這個部分有這麼多的批評,在環境上也造就了無數的公共垃圾、環境視覺的污染,那地方上也有很多的聲音,少數團體的壟斷,常常都只為了需要辦而辦,部長對這個問題了解多少? |
8 |
李部長遠:我了解,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最近有一個記者因為報導公共藝術的弊病而得獎,他的得獎感言就是他非常高興文化部已經了解公共藝術的弊病,而且已經修法。針對您剛才講的問題,我們最近開了一個公聽會,我們也正式修法公告,細節可不可以請我們的司長跟您報告? |
9 |
林委員倩綺:請你們做一個專案報告跟繳交書面報告。 |
10 |
李部長遠:是,沒問題。 |
11 |
林委員倩綺:我們要用獎項來收編人很容易,但是我們希望能夠處理系統性的問題。接下來本席想請教一下,您知道你們文化部在這個部分的專家學者資料庫有多少人嗎? |
12 |
李部長遠:我請司長說明。 |
13 |
周司長雅菁:現在資料庫的部分有400人,我們在去年開了非常多的公聽會,所以我們在今年8月的時候已經修法,也把剛剛委員所講的有關迴避、有關資料庫的問題以及有關這個執行小組…… |
14 |
林委員倩綺:司長,我問一下,請問在這裡面的藝術創作者有多少人? |
15 |
周司長雅菁:藝術創作者…… |
16 |
林委員倩綺:如果你覺得大家都是藝術創作者,那我們還有分類,藝術行政者呢? |
17 |
周司長雅菁:那個資料庫其實不是藝術創作者的資料庫,那個藝術資料庫是要做公共藝術的時候要成立執行小組…… |
18 |
林委員倩綺:當然不是,你們那個是學者專家的資料庫嘛!你們藝術創作者大概兩百多人,藝術行政者大概一百多人,那你們的這個比例,很多都沒有空間性藝術創作、社會雕塑理論、公共藝術評論、藝術史還有藝術理論等,你們知道這個公共藝術相較於其他藝術的不同,是不是有更多需要公共性的部分? |
19 |
周司長雅菁:因為這個資料庫是視覺藝術類的資料庫…… |
20 |
林委員倩綺:謝謝司長,我的時間有限,我跟你們提醒,專家學者的廣泛性是非常重要的,那委員人數少,重複性又很高,請你們廣納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部長,你對這部分能夠承諾嗎? |
21 |
李部長遠:不但承諾,我們已經在做,非常感謝委員有看到這件事情的問題,其實我個人也發現問題很嚴重,所以我們已經修法了。 |
22 |
林委員倩綺:好的,那接下來我再提醒部長下一個問題,也請你承諾。 |
23 |
李部長遠:好。 |
24 |
林委員倩綺:不好意思,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公共藝術,你覺得這個公共藝術怎麼樣? |
25 |
李部長遠:我想每個人對美學的看法都不太一樣。 |
26 |
林委員倩綺:本席告訴你,你們常常說在地化、本土化,然後又常常去中化,你們知道這些材料還有這個公共藝術是怎麼來的嗎?是誰製作的嗎? |
27 |
李部長遠:我其實從頭到尾沒有覺得我們臺灣有去中化這個議題。 |
28 |
林委員倩綺:好,謝謝,我希望以後在你們的業務上我們不會看到去中化的議題。 |
29 |
李部長遠:是。 |
30 |
林委員倩綺:這些公共藝術是從大陸廈門進來的。 |
31 |
李部長遠:是喔? |
32 |
林委員倩綺:這其實是工業品而非藝術品,這個就如同你講的,我們在藝術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這樣的情形,你覺得臺灣這些青年的視覺藝術家、空間藝術家還有希望嗎?本席在這邊要提醒你,公共藝術設計的範圍很廣,針對文化資源的業務,本席也提醒,明年你們也編列了不少、五億多,您剛才也提到希望我們支持地方文化館、博物館,還有相關的經費,但是我們要看到你們能夠讓我們支持的誠意。在你們已經執行了好幾年、4年100億的匯聚臺流文化黑潮,公共藝術在這裡面擔任很大的角色,可是這個部分如果沒有讓我們感覺到心安,你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支持? |
33 |
最後我要提醒一下,今天我們提到很多關於TaiwanPlus,你們捅的婁子應該都知道吧!在內容的部分,不要再跟我講這是藝術的創作性、大家的創意。58億的經費讓我們成為國際間的一個笑話,我想也不在話下,但我們先講一下效度。你們要達標100萬,但是目前只有15萬的下載,所以你們的效度如何?三年多已經燒了二十幾億、快三十億,成果卻如此。部長,你覺得這個還需要留嗎? |
34 |
李部長遠:其實我們有對外解釋過,這些數字都跟實際情況有差別,我們的流量有兩億多。 |
35 |
林委員倩綺:你們留著再去跟審計部解釋吧!今年7月審計部的報告已經點名臺灣的TaiwanPlus跟計畫目標未符,所以你們應該要在內容上更加深檢視,還有收視率及社會的反響跟6家無線電視臺的排名,你要看看嗎? |
36 |
李部長遠:可以啊!可以看。 |
37 |
林委員倩綺:你到底知不知道啊?是我們在幫你們蒐集資料,還是你們…… |
38 |
李部長遠:你說排名,是不是? |
39 |
林委員倩綺:是啊。 |
40 |
李部長遠:它主要是在國外的落地。它是一個英語頻道,不會跟國內的頻道來競爭。它主要是在國外,包括北美、印度、馬來西亞及歐洲。 |
41 |
林委員倩綺:所以你覺得這個數量是OK的嗎?這個percentage是OK的嗎?這樣的名次是OK的嗎? |
42 |
李部長遠:我沒有注意到跟國內比的名次。 |
43 |
林委員倩綺:只要到國外,一切都可以隨便搞,是嗎? |
44 |
李部長遠:倒不是。像公共電視的收視率本來跟商業臺比就非常吃力,但是它的品質比較高,這一點我會督促公共電視。 |
45 |
林委員倩綺:品質比較高? |
46 |
李部長遠:有,真的比較高。 |
47 |
林委員倩綺:品質比較高? |
48 |
李部長遠:對。 |
49 |
林委員倩綺:你不覺得很偏頗嗎?本席今天沒有時間就內容來跟你談,但是對於社會的多樣性跟相對公共性、非偏頗的內容,我覺得文化部應該更審慎的檢視。至於公視,你們應該更加的檢討,本席就有看到許多內容,讓本席感覺到很訝異。有的時候,我們都要深刻的去了解一下,在國會裡面發生的劇本是不是公共電視提供的?我先講一個數據,你們有37.3萬的訂閱者跟其他的無線電臺也沒有差別,雖然你說辛苦,品質又比較高,但是本席看到內容,有的時候還蠻令人詫異的。針對這個部分,本席希望你限期改善。 |
50 |
最後提醒昨天本席有提到前瞻計畫的嘉義文創園區,我們會繼續追這個美術館的庫房、藝文體驗空間跟中小型劇場,本席會在年底請文化部一定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間跟進度,謝謝。 |
51 |
李部長遠:謝謝委員關心這幾個題目,我們都會繼續加速進行。 |
52 |
主席:部長請回。謝謝林倩綺委員。 |
53 |
接下來有請洪孟楷委員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