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7213
陳培瑜 @ 第11屆第2會期財政、內政、經濟、教育及文化、交通、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Index | Text |
---|---|
0 | 陳委員培瑜:(14時8分)謝謝主席,有請教育部鄭部長。 |
1 | 主席:請鄭部長。 |
2 | 鄭部長英耀:委員好。 |
3 | 陳委員培瑜:部長午安。在今天前瞻的這個部分,我想要談一下學校運動設施跟社區化的部分,這個部分目前我們要給予教育部高度的肯定,尤其您在7月份跟全國各縣市教育局討論相關議題的時候,部長,你也做了宣示,全民運動推展的第一步,絕對是要讓校園成為社區運動的新據點。這是很棒的理想,但是現實真的很骨感,骨感的地方來自哪裡呢?就是常常很多時候學校不願意借校園,他們認為有管理的問題,有收費的問題,還有如果不合理的收費,可能也會變成運動社區化推動的一個很大的門檻。 |
4 | 這邊我要提醒部長,其實在教育部裡面,教育部自己有一個「教育部主管學校運動設施設置開放管理及補助辦法」,部長,這個辦法最後一次修正是在107年,也就是到目前為止已經6年了,其實相關的辦法法規執行的狀況跟適當的修正一直都沒有進度,這個部分配合前瞻計畫,我要在這邊友善的提醒部長,我認為這件事情在面對未來運動部的升格,教育部還是要有所承擔,好嗎?謝謝部長。 |
5 | 鄭部長英耀:謝謝委員的提醒,我們來努力。 |
6 | 陳委員培瑜:好,謝謝。部長,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絕對不是我們在內政委員會選罷法的事情,今天是非常重要的國際兒童人權日,我們現場有非常多大人,應該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國際兒童人權日。部長,我今天放的這個照片,是最近這兩天,有一個國小棒球隊教練要求小朋友在馬路上「鴨子走路」,你覺得這是體罰還是訓練?這不僅有交通問題…… |
7 | 鄭部長英耀:我想它真的是一個比較不宜的…… |
8 | 陳委員培瑜:比較不宜而已嗎?部長。 |
9 | 鄭部長英耀:我簡單來講就是,不能用訓練的…… |
10 | 陳委員培瑜:可是在你們教育部的相關法規裡面,體罰學鴨子走路叫做體罰耶,部長,你看那邊。 |
11 |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我的意思是說不能用訓練的名詞來…… |
12 | 陳委員培瑜:來美化這個體罰,對不對? |
13 | 鄭部長英耀:對、對、對。是。 |
14 | 陳委員培瑜:好,謝謝部長。你剛剛那句話就是我要說的,不可以把體罰美化成訓練,但是部長,未來在體育署升格成運動部之後,我們看到目前的規劃是你們可能在打算要把體育班交給運動部,但是我要問,如果現場又出現像這個狀況,學鴨子走路會不會又變成未來教學現場的法外治權?只要出現不當管教,會不會到時候我們的運動部又用舊的思維,跟現場的教練口徑一致,把這個認為是訓練?部長,你怎麼看後續分工的問題? |
15 | 鄭部長英耀:我想這個體育班,事實上,它的教學還是在學校裡邊,包括體育老師這個部分也都是…… |
16 | 陳委員培瑜:業務的分工確定會在教育部嗎?部長。 |
17 | 鄭部長英耀:這個員額也都是在教育部。 |
18 | 陳委員培瑜:確定喔?員額也是,好,那我等一下再來跟你討論。 |
19 | 鄭部長英耀:是。但是在未來,他如果有違反教學上的一些倫理規範,那當然學校還是會先召開教評會,然後送…… |
20 | 陳委員培瑜:但是你剛剛說主管業務會在教育部,對不對? |
21 | 鄭部長英耀:是。 |
22 | 陳委員培瑜:好,那我們等一下來往下看。部長,我在上個月,我們分別辦了兒少運動政策跟適應體育,我們其實也很擔心,因為我們看到運動部目前的規劃有一個適應運動司,那我就很好奇,學校裡面因為推動普特融合,普特融合這個問題就會引發,適應體育的事情到底是歸運動部適應運動司還是歸教育部國教署? |
23 |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基本上只要是體育教學這一個部分,都是教育部。 |
24 | 陳委員培瑜:好,體育教學都歸教育部,好,那我們來往下看會發生什麼問題呢?如果都是歸教育部,很多校園當中假運動訓練之名的事情,我們希望教育部未來要承擔起更重的責任。前兩天也有公務員投書說國教署跟體育署的命運大不同,這裡面談到人員的問題、經費的問題、資源的問題。也就是說,目前規劃運動部本部300人、全民署100人,可是未來在我們教育部本部,學校體育到底要怎麼編制?在那個公務員的投書裡面就提到,如果最後學校的體育變成只有一個小小的名額10個人一個科,因為現在規劃成一個科,10個人要負責全臺灣三千多所中小學的學校體育業務,又回到以前那個體委會的年代,這樣會有問題耶,部長。 |
25 |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我們事實上不是一個科,我們是用一個組在體育署…… |
26 | 陳委員培瑜:沒有,我是說學校的部分喔?在教育部的國教署。 |
27 | 鄭部長英耀:學校教育,是。 |
28 | 陳委員培瑜:那一個組預計會有多少人? |
29 | 彭署長富源:報告委員,現在用一個組的方式來運作它的時候,有組長、副組長、專門委員…… |
30 | 陳委員培瑜:多少人?有多少人? |
31 | 彭署長富源:這樣整個加起來有二十多個。 |
32 | 陳委員培瑜:二十多個。來,署長,你當署長很久了,這個公務員投書我相信你一定有看見,你的幕僚一定會幫你收集,他講的現象就是學校體育現場的事情如果這麼多,而且加上部長剛剛承諾,適應體育也會在教育部,體育班也會在教育部,然後學校的球隊這些也都會在教育部,有了這些業務,再加上學校立場的體育運動推動都在教育部,二十幾個這樣可以承擔嗎?目前的體育署就已經有很多狀況沒有辦法解決,我們如何期待未來一個組就可以解決這麼多問題,我認為大大的不宜。我認為人員跟配置的資源都太少,如同那個公務員的投書一樣,未來他們會不會變成工作量超大,但是人員超少?所以我這邊積極的建議,審慎評估體育班業務與適應體育業務應保留於教育部可能性,希望不要造成第一線分工的困難…… |
33 | 主席(楊委員瓊瓔代):好,謝謝。 |
34 | 陳委員培瑜:再來,運動部成立的過程當中,相關的業務只要歸到國教署的,都請國教署積極的規劃相對應的人力資源配置。以上兩點建議,我們希望在兩週內可以收到相關的報告,可以嗎? |
35 | 主席:好,謝謝,請相關單位回復委員。 |
36 | 彭署長富源:謝謝委員。 |
37 | 陳委員培瑜:兩週內喔!謝謝署長,謝謝部長,謝謝主席,謝謝。 |
38 | 主席:好,謝謝。他沒敬禮啊?你們怎麼都沒敬禮? |
39 | 陳委員培瑜:我有敬禮喔! |
40 | 主席:有、有、有,很禮貌。這不是立法院的規矩嗎?來,謝謝。接下來請李柏毅委員,請上臺詢答。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12 |
---|---|
meet_id | 聯席會議-11-2-20,15,19,22,23,26-1 |
speakers | ["陳玉珍","林德福","吳秉叡","李坤城","陳亭妃","賴瑞隆","林宜瑾","郭國文","賴惠員","賴士葆","洪孟楷","顏寬恒","萬美玲","王世堅","蘇巧慧","王美惠","張雅琳","柯志恩","王鴻薇","陳超明","陳菁徽","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李昆澤","黃秀芳","吳沛憶","林月琴","郭昱晴","陳秀寳","陳培瑜","李柏毅","張智倫","李彥秀","黃健豪","徐富癸","張宏陸","謝衣鳯","楊瓊瓔","劉建國","范雲","游顥","林倩綺","王正旭","何欣純","羅明才","鄭正鈐","王育敏","葛如鈞","邱志偉","羅廷瑋","盧縣一","吳春城","黃珊珊","林俊憲","黃國昌","蘇清泉","陳昭姿","蔡其昌","張嘉郡","陳素月","邱議瑩","葉元之","邱鎮軍","蔡易餘"] |
page_start | 67 |
meetingDate | ["2024-11-20"] |
gazette_id | 11310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0301_00003"]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財政、內政、經濟、教育及文化、交通、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相關部會首長就「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特別預算執行情形及成效」進行專 題報告,並備質詢;二、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 5 期特別預算案 (114年度)」(僅詢答) |
agenda_id | 11310301_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