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林委員沛祥:(11時9分)謝謝主席,有請陳世凱部長跟桃機楊董事長。 |
1 |
主席:請陳部長、楊董事長。 |
2 |
陳部長世凱:委員好。 |
3 |
林委員沛祥:部長、楊董事長。從你們今天的報告,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企圖心、甚至野心的桃園機場公司!因為桃機公司2024年的預算是負22億,到了2025年居然就可以正收60億,在這中間還要付15億的所得稅,這是預算書裡面寫的。這樣精算起來,等於桃園機場在一年之間的獲利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四百,一年之內從負債22億,直接跳到正資產60億收入,請問我們是怎麼做到這個事情的? |
4 |
楊董事長偉甫:跟委員報告,今年就已經轉正了。 |
5 |
林委員沛祥:轉正多少? |
6 |
楊董事長偉甫:今年最後稅前盈餘,我們估計大概會到七、八十億。 |
7 |
林委員沛祥:請問一下,我們今年桃園機場的總人次大概是多少? |
8 |
楊董事長偉甫:大概會四千四百多萬,上看到4千500萬。 |
9 |
林委員沛祥:2023年呢? |
10 |
楊董事長偉甫:3,535是實際的數量。 |
11 |
林委員沛祥:實際的數量?所以1月到7月,我們拿到的數字到底是2,700萬,還是1,500萬的人次?因為我這邊有兩份報告,資料完全不一樣。從今年1月到7月,桃園機場到底是1,500萬人次,還是2,700萬人次? |
12 |
楊董事長偉甫:應該不只1,500萬。 |
13 |
林委員沛祥:所以是2,700萬人次。我們再看來臺灣750萬的觀光人次,中間經過桃園機場的有多少? |
14 |
楊董事長偉甫:因為我們的旅客人數裡面,有包括觀光跟我們國人的進出,詳細的數字,我們還在分析。 |
15 |
林委員沛祥:這750萬的國外觀光客裡面,有多少是從桃園機場轉機,或者是從桃園機場來到臺灣的? |
16 |
楊董事長偉甫:轉機的旅客大概三、四百萬左右。 |
17 |
林委員沛祥:我想請問部長,明年的觀光人次預計是多少?今年預計1,200萬,可惜沒有辦法達標,今年到最後應該是750萬左右。那明年呢?現在就應該為明年準備。 |
18 |
陳部長世凱:報告委員,如果要設定明年目標的話,我跟觀光署是希望今年沒有達到的目標,他們今年設定是1,000萬,沒有達到目標,我希望明年可以達到。 |
19 |
林委員沛祥:是1,000萬還是1,200萬? |
20 |
陳部長世凱:他們今年有修正到1,000萬。今年的這1,000萬沒有達標,我希望明年要達標,明年要做到這1,000萬的目標。 |
21 |
林委員沛祥:根據我所查到的資料,全臺灣差不多九成到九成五左右的國際旅客,都是從桃園機場入境,如果是這樣的話,以目前這個數字來推算,也差不多是720萬到700萬。你說桃園機場現在有幾萬人次?四千多萬嗎? |
22 |
楊董事長偉甫:跟委員報告,明天可能是我們今年超過四千萬的日子。 |
23 |
林委員沛祥:所以要再多加700萬? |
24 |
楊董事長偉甫:4,400萬是總運量,到今年年底,我們本來訂的目標是4,500萬,明天如果到達4,000萬,到了年底可能跟4,500萬的差距就相當小了,也有可能會超過,還要看後面的這個時段。 |
25 |
林委員沛祥:明年你們的預估是多少? |
26 |
楊董事長偉甫:4,723。 |
27 |
林委員沛祥:我想請問這個數字怎麼來的?因為2019年的時候運量曾來到這個程度,所以你們就設定這個程度嗎? |
28 |
楊董事長偉甫:不是,疫情之後掉下來,開始在復甦階段,復甦階段是很難預估的,所以剛開始復甦的時候,速度會比較快,我們看到其他國際機場的統計數字也是慢慢地就會減緩。明年的4,723是我們現在訂的目標,疫情之前的4,868、4,869是我們曾經到達的高點;我們自己努力的目標是…… |
29 |
林委員沛祥:4,869是歷年來最高的。 |
30 |
楊董事長偉甫:對。我們現在自己內部努力的目標是希望能夠百分之百的恢復,但這部分還有一些待觀察的地方。 |
31 |
林委員沛祥:如果我們要恢復,甚至超前到4,800萬以上的話,比較務實的方法,第一個就是第三航廈什麼時候可以全面啟用? |
32 |
楊董事長偉甫:以目前的進度估算,我們在2027年開始運轉,所以工程施工目前正在趕工當中,希望2026年能夠工程完工,因為要有半年的時間進行試運轉的階段。 |
33 |
林委員沛祥:所以,如果你們要能夠確切地破4,869這個障礙的話,可能要等到2027年才可以? |
34 |
楊董事長偉甫:如果明年的4,723可以達到,後年4,869就一定會過。 |
35 |
林委員沛祥:不過在同時間,來臺的觀光人次,變成是部裡面你們也要…… |
36 |
陳部長世凱:觀光人數也要增加,當然我們整體的運量也要增加。 |
37 |
林委員沛祥:第二個,因為本席曾經在國外留學,也在國外任職過,我知道有一塊,不知道交通部、桃機有沒有考慮過,將大型國際會議中心設在機場附近這樣的構想,有這樣構想過嗎?因為臺灣的地理位置,剛好是在東亞的中心點,我知道像香港、上海、東京,他們是因為自己有自己的產業,似乎對於大型會議中心,都必須到臺北的世貿,或是南港展覽館,舉辦大型會議。如果可以省掉這半小時到一小時車程,直接把大型會議中心留在機場附近,或者是中小型的會議室留在機場附近,是不是會有更好的發展呢? |
38 |
陳部長世凱:報告委員,您的這個想法其實非常的好,我剛剛有詢問過桃機公司,他們確實也有在評估。 |
39 |
楊董事長偉甫:我們也有在評估在這樣的範圍裡面,但是還沒有定案。 |
40 |
林委員沛祥:如果是大型會議像NVIDIA黃仁勳來的時候,的確需要大型的場館,但很多時候只是兩邊忽然需要見個面,只是過來開會,其實這樣的客源是有的。我記得以前兩岸相對比較緩和的時候,我們國際會議也比較多,當然我這邊也必須強調,上次我提過,有關直航點如果能恢復的話,兩岸的客源不管是觀光客還是臺商回來,會方便很多;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他們並不是要入境,並不是要直接進來臺灣,並不想直接到世貿,而是單純的想在機場附近的一個點見面,能夠實質上展開會議的話,對他們來講是非常便民的事情;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金源開拓,部長,您認為呢? |
41 |
陳部長世凱:我認為這個是非常正面,也該做的事,桃機公司也確實有在考慮這件事,只是現在還沒有定案,因為桃園機場是我們的主要機場,主要機場旁邊應該要有會展中心,或是會議中心的這個設置,對很多國際旅客來講,會是一個方便的事情。對於這個部分,桃機公司也確實有在研議,之後研議的狀況,可能也會把委員的建議…… |
42 |
林委員沛祥:我為什麼特別提這一塊?我記得像其他機場公司經營的時候,在客運上面很重要的一塊,不會只是一般來的觀光客,老實講…… |
43 |
陳部長世凱:商務客層也有。 |
44 |
林委員沛祥:shopping這個東西,在旅客的習慣上面,他必須在機場附近停留久,所以那是另外一種附加值價值出來的商城;但若講到會議中心,會有人因為臺灣的地理位置環境,或因為轉機的方便,而特地跑來這邊開個會,之後再離開。我在國外也看過有這樣的商機,桃園機場公司現在已經是公司化經營,以營利為主的話,這一塊商機就不應該放過,這樣可以一方面增加我們的人次,一方面也增加我們的獲利能力。 |
45 |
陳部長世凱:是,沒有錯,委員的建議非常的好。桃機公司這邊也會做研究,之後再跟委員報告他們研究跟討論的過程。 |
46 |
林委員沛祥:謝謝。 |
47 |
陳部長世凱:謝謝委員。 |
48 |
主席:謝謝林委員。接下來請游顥委員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