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5674

盧縣一 @ 第11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盧委員縣一:(10時4分)主席,有請部長。
1 主席:請何部長。
2 何部長佩珊:委員好。
3 盧委員縣一:部長早。部長,你先回想一下,每年工傷死亡的人數大概是多少?
4 何部長佩珊:300左右。
5 盧委員縣一:對,一年大概320,我看去年是320。
6 凱米颱風過後,我們有兩個族人在都市因為工作而死亡,我先跟你報告,有一個是9月24日在苗栗泰安鄉工作的時候,被一噸重的大石掉下來打中,後來被帶回我們南投信義鄉。他是一個沒有結婚,家裡也沒有父母親,只有兄弟姐妹的原住民青年。我要講的問題最主要是,後來發現他沒有投保。每次颱風都會發生這些問題,工會為此有在努力,後來跟雇主達成協商,可能是賠180萬。我剛剛講了,因為他的身分的關係,在職災保險的申請當中並沒有受益者,因為他沒有父母親了,也沒有結婚,只有兄弟姐妹,所以一定是兄弟姐妹幫他安葬,可是這些費用就沒有人可以申請到。這個部分可能要請部長看看怎麼處理。
7 何部長佩珊:勞保的單身者死亡後的給付問題?
8 盧委員縣一:對,沒錯。
9 何部長佩珊:委員,這個問題我很重視,確實也有很多工會朋友在跟我反映。
10 盧委員縣一:這是9月24號發生的,接下來還有一個是在10月1日颱風來襲的時候加班,結果墜落了,這個雇主很有良心,先賠了500萬(這是雇主自己拿出來的),然後工地險有200萬,團體意外險200萬,一共拿了900萬,也就是說,還沒有加上勞保的給付,就已經拿到900萬。相較於另外那位的180萬,實在是十萬八千里。我的意思是說,你要知道這個來龍去脈跟相關的比較和差距,因為同樣是族人失去生命,不要說族人啦,國人失去生命,不同的家庭得到的待遇有如天壤之別!
11 另外一個是目前還在跟雇主協商的,0403地震發生時,他在臺中梨山工作,結果石頭掉下來砸到他,他住了一段時間的加護病房之後過世了,這個案例目前一毛錢都沒有領到,還在跟雇主協商,最近要召開協調會,還要找我過去。
12 何部長佩珊:謝謝委員,辛苦了。
13 盧委員縣一:我的意思是,像這種勞工死亡的案例還是希望勞動部可以主動積極地介入,不然有些人是180萬,有人是900萬,有人是完全沒有領到。大家同樣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面,因為在不同地區工作,遭受這樣不平等的待遇,我是覺得應該儘量去避免,好不好?
14 何部長佩珊:好。委員,其實職災保險現在比較普遍,比起勞保,大家保得更多;我們來宣傳一下這方面的權益。
15 盧委員縣一:希望你們能更全面地去瞭解一下個案的特殊性,好不好?
16 何部長佩珊:好。
17 盧委員縣一:接下來要從112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來看我們原住民的勞動參與率,我們先看一下,15到24歲還有55歲以上原住民的勞動參與率反而比一般民眾還要高,也就是說,真正需要工作的25歲到54歲這群人的工作機會是比全國民眾低的,所以這個部分可能要去想辦法來解決,因為25歲到54歲正值需要工作的青壯年也是比較有體力的時候,他的勞動參與率卻比較低,可以嗎?
18 何部長佩珊:好,我們來瞭解。
19 盧委員縣一:反而是比較高齡或者是比較低齡的勞動參與率比較高,所以會發生意外也是有它的道理。
20 何部長佩珊:是、是、是。
21 盧委員縣一:還有就是我們大部分從事營建工程業、製造業、住宿及餐飲業,可是住宿及餐飲業好像都是part time的工作。因為我們幾乎都是從事臨時性的工作,針對這個部分,勞動部在計畫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提升他們的專業領域,而不是永遠都在看門、洗盤子等等,如果他們可以受到較好的教育,或者是說受訓以後可以變成領檯或櫃檯人員,甚至成為領導階層,不是永遠都在做那些比較低階的工作。我認為部長應該想辦法幫原住民青年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嗎?
22 何部長佩珊:好,委員,我們其實都有跟部落和地方政府合作,為原住民開設這種比較專業技能的職訓專班。
23 盧委員縣一:8月1日我看到一則新聞說要取消僑外生從事白領專技工作評點配額上限,以後他們也可以從事旅宿業清潔、訂房、接待、所屬餐廳外場工作,這些工作就會跟我們原住民的工作重疊,所以是不是能夠比如說保障或者是有一些比例……
24 何部長佩珊:有設比例。有!我們有針對原民保障比例喔!是、是、是。
25 盧委員縣一:最後一個就是,我們目前常常聽到有關原住民高山嚮導工作的危險性,我的想法是,都沒有人在關心這些人。我要先說,他們的收入可能相對比較高,一天有4,500到5,000,可是常常會被山友臨時取消出團,或者是因為颱風而無法出團,然後就會發生沒有履約的事情,所以是不是應該有一個所謂的高山協作員的簽約格式?勞動部是不是可以幫他們想辦法解決?第二個是他們這些工作比較沒有人願意幫他們保險,所以他們在從事這些工作會相對沒有安全感,還有就是救難工作的時候會叫他們去,結果卻沒有給他們任何一毛錢,好像那就是義務性的,所以這個部分是不是也應該納入?換句話說,要救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他們,可是卻沒有給他們相對的收入和保障。
26 何部長佩珊:好。
27 盧委員縣一:第三個是我上次質詢環境部的時候有講到,山上很多垃圾,還有比如說我們要去看有沒有人在盜採珍貴的木材,而這些從事高山協作工作的人並不是每天都有工作,所以就可以把這些人聘為農業部或者是環境部的高山工作人員,因為那些地方平常也不是那麼容易到達,只有他們可以去,所以這些人無論是工作合約或者是未來工作的保障,比如說他投保的部分等等,都沒有人在幫他們想辦法,所以我想說勞動部其實可以優先來去想這些高山協作員未來工作的一個取向,因為會越來越多人從事高山的活動,而且他們確實也是揹負了那麼多,這是很重要的工作啦,目前有一個高山工作指引是希望他們的揹負重量不要超過30公斤,這個30公斤也不是很合理,因為他們一定是先從重的開始,然後每天的消耗一定會有嘛,一定是從50公斤開始揹揹揹,然後下山的時候就變成大概十幾公斤嘛,所以這個高山工作指引就是沒有實際參與的人去訂的,你要去看他們實際……
28 何部長佩珊:是,這個我們來檢討,因為我們有一個職業安全衛生的高山協作指引,可能裡面有不合時宜的部分,我們來檢討。
29 盧委員縣一:好,請把實際從事這個工作的族人請來,請他們一起討論。謝謝部長。
30 何部長佩珊:謝謝委員。
31 主席:謝謝盧縣一委員發言。
32 接下來請王正旭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30
meet_id 委員會-11-2-26-4
speakers ["黃秀芳","王育敏","陳昭姿","林月琴","陳菁徽","廖偉翔","盧縣一","王正旭","林淑芬","涂權吉","郭國文","羅智強","麥玉珍","洪孟楷","劉建國","楊曜","鍾佳濱","陳瑩","蘇清泉","邱鎮軍","楊瓊瓔"]
page_start 363
meetingDate ["2024-10-17"]
gazette_id 1138601
agenda_lcidc_ids ["11386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勞動部部長就「如何提升移工問題諮詢與申訴處理效能,並重視與建立移工的社會支持系 統」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邀請勞動部部長、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就「如何有效提升國內薪 資水準,落實保障政府機關單位內勞工之權益」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86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