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5408
邱鎮軍 @ 第11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邱委員鎮軍:(9時57分)主席好,我們一樣請彭部長。 |
1 | 主席:請彭部長。 |
2 | 彭部長啓明:邱委員好。 |
3 | 邱委員鎮軍:部長好。首先要謝謝環境部和經濟部到最後有聽進各界的聲音,比較務實地制定了碳費一般費率及優惠費率,但是我覺得,開徵碳費還是對我們的產業造成了非常重大的變數,所以各國都非常小心。本席昨天仔細看了環境部提供的報告,目前全世界只有75個國家實施、制定碳定價的制度,整個比例只占全球24%,不到四分之一,其中採徵收碳費的只有39個國家,大部分的國家都還在觀望。本席在想,會不會人家一講,我們就很努力地往前衝,結果衝到前面,一回頭,竟然沒有別的國家跟著我們走。你懂我的意思嗎?部長。我只希望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 |
4 | 當然,減碳是必要的,但是我們也要顧及產業生存的基本權益,不要自己國家在搞。我們的目的是在減少碳排,不要搞成好像是在收碳費,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減碳,這個最終目的請部長一定要抓緊,一定要站穩這個立基點,就是不要為了收費而收費啦,應該這樣講才對。 |
5 | 我看到韓國實質收費每公噸只有5.7元臺幣,但我國的一般費率高達300,優惠方案B也要100,當然,優惠方案A是50元,兩年調整一次,未來我看到的是上看上千元。重點是這些優惠條件,我們的業者到底有沒有辦法做到? |
6 |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其實委員剛剛說的都是重點,但是我也必須說,臺灣大概是亞洲第6個有碳定價的國家,所以我們其實是慢了。我們的確也會觀察會不會有不公平的現象,例如說像越南等東南亞有些國家的狀況(印尼有了),臺灣碳定價的話,還要看化石燃料稅,其實我們臺灣各項的化石燃料稅遠比日本跟韓國都來得低。韓國部分委員看到這個5.7是對的,但是韓國是進行總量管制的碳交易,它在市面上超過排碳的話,一噸的碳大概是18塊美金(五百多塊臺幣),所以其實我們都有衡量到各個國家的情況,日本東京證交所也有一個碳交易的價錢,也差不多是五百多塊臺幣,所以我們臺灣的這個價錢是剛剛好。 |
7 | 邱委員鎮軍:我知道部長你講的,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我要講的是我們臺灣現在的處境比較尷尬,在很多國際的組織裡面我們都是被排除的,他們是享有零關稅的待遇,但是我們臺灣呢?你看,兩岸的……APEC今年對臺取消了146項產品的優惠關稅,對我們的產業來講其實壓力是非常大的;另外,三年的電費連漲42%,對我傳統的產業已經形成非常不利的一個環境;如果再加上開徵碳費,恐怕會成為壓垮我們基本傳統產業,如石化水泥產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
8 | 我剛才也看到您的報告裡面有提到高碳洩漏的業者,當然我也收到陳情,希望在第一期對這些業者能夠百分之百的免費核配。本席認為,這些國內、國外因素都應該列入碳費制定的參考,我也看到環境部說,明年中應該也要比照歐盟正面表列公告高碳洩漏的行業別,請問部長,你同不同意將高碳洩漏的行業別百分之百來納入研議呢? |
9 | 彭部長啓明:請次長正式來回應。 |
10 | 施次長文真:委員好。我想我們在徵收的辦法裡面有提到,如果是高碳洩漏的產業,它的徵收排放量其實是可以打到兩折,那它的概念就很像其他國家的免費配額。我再跟委員報告,比如以歐盟來講,它的製造業是有免費配額,但是它的發電業是百分之百要到市場上去買排放量的。因為我們的制度是範疇一跟範疇二全部都要繳碳費,所以這樣換算下來,我們的排放量調整,讓它範疇一加範疇二的排放量可以打兩折,其實這個概念已經很接近歐盟給製造業的免費配額。 |
11 | 邱委員鎮軍:因為我看到歐盟他們有把這些都列入,還有日、韓對這些好像也都已經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規範,希望我們在制定標準的時候能夠參考他們的標準,好不好? |
12 | 施次長文真:是,有納入。 |
13 | 彭部長啓明:我也跟委員報告,其實歐盟或是日本、韓國的制度是走到總量管制的碳交易,這個對我們政府部門未來是比較好的一個作法,而不是像我們一個一個訂,對某一個產業這樣訂的話,其實這個標準是無法齊一的,所以其實我們未來真的也會走向總量管制的碳交易。 |
14 | 邱委員鎮軍:另外,有些業者其實在2005年就已經跟經濟部有合作,投入大量經費推動自願減量的工作計畫,到後面減碳的成本越來越大,但現在基準年我們卻定在2018到2022年,我們現在是這樣訂,讓業者很難達到這個條件,造成不公平,因為這些人是早期響應政府推動減碳的業者,我覺得政府應該要給他們多一點保護,因為他們先做了,他們是響應政府的政策才做了,這部分是不是能夠考量進去,當作是給他們一個獎勵,這樣可以嗎? |
15 | 施次長文真:跟委員報告,在2005年之後,有一些業者跟經濟部還有當時環保署有合作做自願減量,當時他們做比技術標竿要好的減量成效,我們有發給它一個類似減量憑證,其實我們收費辦法裡面是可以允許它使用,以某一個比例來抵它的徵收排放量,所以這是有納入…… |
16 | 邱委員鎮軍:對啦!標準還沒出來嘛? |
17 | 施次長文真:有,已經出來了。 |
18 | 邱委員鎮軍:到時候我希望你們能夠把這些考量進去。 |
19 | 施次長文真:有,謝謝委員。 |
20 | 邱委員鎮軍:剛剛有講到我們臺灣要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最有效的減碳方法您覺得是從哪裡開始? |
21 | 彭部長啓明:最有效減量方法還是節能,節省各種冰水主機各方面電力的改善,那個是最大宗,所以我們現在跟經濟部在合作做深度節能的工作。 |
22 | 邱委員鎮軍:剛剛次長也提到,歐盟的電力供應者是要繳碳費的,我們臺灣是不用,對不對? |
23 | 彭部長啓明:要,大概是占1,000萬噸左右。 |
24 | 邱委員鎮軍:台電要嗎? |
25 | 彭部長啓明:台電要,1,000萬噸左右。 |
26 | 邱委員鎮軍:台電也要繳,已經訂了是嗎? |
27 | 彭部長啓明:他們自己發電供自己用的那個部分要繳,但是1億噸的部分不用。 |
28 | 邱委員鎮軍:但是供民生的就可以扣掉? |
29 | 彭部長啓明:就是所謂企業發電,它用的電乘以它的排碳係數,那個就要繳碳費,企業自己要付。 |
30 | 邱委員鎮軍:那台電呢? |
31 | 彭部長啓明:台電大概是1,000萬噸,它自發自用的、自己產生的,還有輸配電產生的那個部分大概1,000萬噸,那個要付。 |
32 | 邱委員鎮軍:但是供給民生的那個就可以不用? |
33 | 彭部長啓明:基本上那個是它自己用的,那個其實占它所有的營收比例的……因為台電的減碳績效很好,我們有算過,它要繳的大概是5億左右。 |
34 | 邱委員鎮軍:我們知道啦!其實電力供應在我們臺灣大概有24廠,在五百大碳排量中占了45%以上,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為了要能夠有效的減碳,我覺得這部分應該也要好好的來斟酌一下,這樣對其他的業者才比較公平,當然,如果是涉及到民生的,我當然也贊成,因為它是配合政府一些政策,尤其是台電,它有一些是可以有彈性的,至於其他業者如果不是針對這個部分的話,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公平對待,這樣可以嗎? |
35 | 彭部長啓明:好,可以,謝謝。 |
36 | 邱委員鎮軍:好,謝謝部長。 |
37 | 主席:謝謝邱鎮軍委員發言。 |
38 | 接下來請蘇清泉委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32 |
---|---|
meet_id | 委員會-11-2-26-3 |
speakers | ["黃秀芳","陳昭姿","林月琴","王育敏","廖偉翔","邱鎮軍","蘇清泉","盧縣一","劉建國","王正旭","涂權吉","陳菁徽","柯志恩","李坤城","高金素梅","鄭天財Sra Kacaw","賴士葆","王鴻薇","牛煦庭","洪申翰","楊瓊瓔","張啓楷","廖先翔","羅智強","張智倫","林淑芬","洪孟楷","楊曜","黃健豪","賴惠員","陳瑩","葉元之"]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4-10-14"] |
gazette_id | 1138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83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環境部部長、經濟部就「台灣的碳費收費標準決議」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83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