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廖委員偉翔:(9時39分)謝謝主席。有請何部長。 |
1 |
主席:請何部長。 |
2 |
何部長佩珊:委員好! |
3 |
廖委員偉翔:部長好,部長早!這幾天剛過8點就已經飆破30度,到9點之後就過35度,請問部長今天上班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很熱? |
4 |
何部長佩珊:真的蠻熱的,相信委員也是這樣的感覺。 |
5 |
廖委員偉翔:真的蠻熱的,部長能夠感同身受真的很熱。 |
6 |
何部長佩珊:是。 |
7 |
廖委員偉翔:事實上,去年就已經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但是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服務機構的評估,今年有86%的機率會超過去年的紀錄,變成最熱的夏天,同時在臺灣又有都市熱島效應,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紅色的地方,北北基桃雖然行政區上沒有合併,可是卻變成一片夏日的高溫帶,在這個雙重夾擊之下,無論是長期在戶外工作的員工,或者是坐在辦公室上班的這些通勤族,都可以感受到炎炎夏日,而且我看未來只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我想要請問,對於高溫可能對於勞工所產生的傷害,部長有沒有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
8 |
何部長佩珊:跟委員報告,我們職安署在這方面已經有法規的修正,我請副署長來回答一下,好不好? |
9 |
廖委員偉翔:好。 |
10 |
林副署長毓堂:跟委員報告,這個部分在安全衛生的部分,現在我們在法規已經有規定,在戶外工作者,雇主對於他健康的保護措施裡面,包括要有遮蔭或是現場要有灑水降溫等等措施,還有一些健康管理的措施,這在目前職安法的附屬法規已經有明定。 |
11 |
廖委員偉翔:好,我知道,說得很好!制度方面,我大概都可以理解,勞工在外從事工作發生中暑還有熱疾病等等這些職業疾病,是不是可以罰款,對不對? |
12 |
林副署長毓堂:是。 |
13 |
廖委員偉翔:對,可以罰款,罰到15萬,但是我想要問的是這樣的罰款真的對雇主有督導的效果嗎?因為罰款基本上是須要等到職業疾病發生的時候才可以處罰,對不對?而且對於勞工已經產生的傷害有彌補的效果嗎? |
14 |
林副署長毓堂:跟委員報告,除了勞檢以外,其實目前在宣導及輔導面,我們也是積極在展開。 |
15 |
廖委員偉翔:好。部長,我要告訴你,根據去年一個消暑商機與夏天上工的調查,指出有93%的勞工贊同政府規劃高溫假的制度,資方中也有47%的公司贊成實施高溫假,此外,還有高達96%的戶外工作者支持每月補貼2,300元的高溫津貼,部長,所以無論是高溫假或是高溫津貼,都有這麼高的民意支持,我在想勞動部何時可以研議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可不可以讓本席或是本院1個月得到一個明確的回應? |
16 |
何部長佩珊:委員,高溫假這一個概念因為是針對戶外工作者,它也不是針對全面的勞動者,所以它可能有它的特定性,容許給我一些時間,我們來處理看看,我們來研究看看。 |
17 |
廖委員偉翔:好,我想要告訴部長…… |
18 |
何部長佩珊:因為針對部分的、特定的工作者,是不是用一個假,這似乎是值得考慮的。 |
19 |
廖委員偉翔:是,所以我說有沒有可行的方案?我想要跟部長說,因為你今天是負責勞動部…… |
20 |
何部長佩珊:當然。 |
21 |
廖委員偉翔:不是經濟部和環境部,現在也不可能叫你去改變什麼大環境,這麼強人所難!可是過去其實也曾經有高溫假的議題,勞動部卻是以再研議的方式帶過,但我看面對現在極端氣候來臨,今年夏天搞不好會突破40度,這樣來講,很多勞工都是非常危險的,最近也看到,包含去麥加朝聖,死了幾千人,這真的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要請勞動部長對於勞工能夠多體諒一點,對於增加高溫假的可行性或是相關的部分,可以做出一個方案和研議。 |
22 |
何部長佩珊:委員,我想應該是要在職安的相關法規裡面去強化,我請職安署來檢討,好不好? |
23 |
廖委員偉翔:好。 |
24 |
何部長佩珊:就是要讓雇主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
25 |
廖委員偉翔:我告訴你,我們之前其實有看過勞動部被問過,不外乎你們大概就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國際上沒有先例,二來就是美國也沒有高溫假。可是我要告訴你,現在已經不太一樣了,因為許多中東國家,包含伊朗、伊拉克,這幾年都有放高溫假的先例,美國也發現一個數據,就是這3年來高溫死亡人數是過去15年的3倍,而且每年高溫死亡的人數高於颱風、洪水、龍捲風等天災的總和,以加州為首,也開始著手要制定高溫準則及高溫假的法令。 |
26 |
就以美國的情況而言,現在它也將勞工的勞動程度分為輕、中、重度三個不同等級,然後做出高溫工作準則,根據這個準則,他們輕中度的工作者在體感溫度低於攝氏38度以下環境時,重度的工作者在氣溫攝氏30度左右,每小時工作45分鐘,必須休息15分鐘,而且不少必須在高溫下戶外工作的企業簽訂合約的時候都附帶高溫的條款。所以總結來說,他國的經驗其實也都可以借鏡,就算高溫假不能夠一步到位,我們也是希望相關的規則是不是有更細緻調整和精進的空間。其實以上比較這幾個國內外的高溫假,都是希望我們部長可以為我們勞工再多著想一點,並且督促雇主能夠共情,讓勞工跟雇主之間有一個共同的溝通機制跟橋梁。 |
27 |
何部長佩珊:是、是、是,我來檢討職安的相關法規好不好? |
28 |
廖委員偉翔:好,那高溫假的部分是不是可以給我一個期限,大概是怎麼樣,是不是可以給一個方向? |
29 |
何部長佩珊:我覺得是從職業安全衛生的法規這邊來著手會比較有效,比較能立竿見影,你如果用假的概念,勞工也未必同意喔! |
30 |
廖委員偉翔:是,我剛剛有說沒有一定限制你要用什麼方式,所以你去檢討之後可不可以給本席一個…… |
31 |
何部長佩珊:好,我會給您這個報告。 |
32 |
廖委員偉翔:一個月左右可以嗎? |
33 |
何部長佩珊:好,謝謝。 |
34 |
廖委員偉翔:另外,回到今天的主題,上次許部長有說,大家、媒體問他說有沒有簽這個MOU,他當下說不會簽,結果隔天就簽了,為何? |
35 |
何部長佩珊:我想許部長當時……委員,MOU其實也是外交工作的一部分,都有它不得不的……有時候可能是善意的隱瞞啦!這個請您諒解。 |
36 |
廖委員偉翔:所以他隱瞞了是不是?是善意的隱瞞? |
37 |
何部長佩珊:我們外交工作真的滿困難的,真的請您諒解。 |
38 |
廖委員偉翔:所以你是說他是善意的隱瞞就對了?好,因為其實他當初是說可能跟外交部溝通上有落差啦!但是我想要說的是,請問新任的何部長是不是可以更透明、更加按部就班、不要善意的隱瞞國人? |
39 |
何部長佩珊:委員,我從來沒有善意隱瞞你們任何事情。 |
40 |
廖委員偉翔:對,所以我說可不可以請我們的何部長,未來可以透明…… |
41 |
何部長佩珊:當然、當然,我對委員會都會盡我所能。 |
42 |
廖委員偉翔:上次也有問過,你們說網路上有造謠說引進10萬印度移工是假訊息,那我想要請問一下,這次簽訂之後,你們預估我們大概會有多少的印度移工,或是你們預估有什麼想法、有多少量? |
43 |
何部長佩珊:委員,我們剛開始真的是會非常非常小規模,我剛才有講過…… |
44 |
廖委員偉翔:大概? |
45 |
何部長佩珊:先從1,000人開始。 |
46 |
廖委員偉翔:先從1,000人開始? |
47 |
何部長佩珊:對。 |
48 |
廖委員偉翔:有沒有時程?預估說…… |
49 |
何部長佩珊:也沒有時程,甚至這個都要大概一年、一年多以後才看得到。 |
50 |
廖委員偉翔:所以一年多以後會先1,000人,然後預計可能兩、三年之後,如果辦的還OK,就擴大一萬人、兩萬人,這樣嗎? |
51 |
何部長佩珊:當然要逐步進行啊!因為我們過去也有失敗的案例,像以前蒙古的合約就失敗了。 |
52 |
廖委員偉翔:對,我等一下就要跟你提這個。 |
53 |
何部長佩珊:因為這牽涉到對方來這邊能不能適應。 |
54 |
廖委員偉翔:好、很好,所以回到今天的主題,我想要說,無論是勞動部補充,或是移工引進國多樣化的前提之下,我們當然也算是樂觀其成啦! |
55 |
何部長佩珊:謝謝。 |
56 |
廖委員偉翔:但是印度對於臺灣來說,我們彼此的文化差異很大,也有很多適應的空間,所以想要請教部長,有沒有相關的溝通機制可以讓主僱之間都可以瞭解彼此生活習慣、文化和宗教的差異? |
57 |
何部長佩珊:當然,這是很重要的,而且事前可能就要先瞭解,我們本來就有諮詢會議,把雇主團體跟移工團體還有包括我們各方的利益代表都找來。 |
58 |
廖委員偉翔:本席認為這部分很重要,因為雇主方面應該也要多加的宣傳,彼此尊重。 |
59 |
何部長佩珊:是。 |
60 |
廖委員偉翔:因為當初蒙古移工來臺灣的困境就是包含語言困難、對臺灣的氣候跟飲食適應不良,所以導致開放後的第5年就直接歸零,所以這部分也要提醒部長,想要問部長的是,我們在外籍移工引進的這些硬體條件,其實無論是時程、開放程度或是薪資上,都很難比得過現在的日、韓、香港、新加坡,但大家都說我們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有更多的人文關懷或是開放的心胸,是不是才更有機會可以長長久久的跟印度合作。 |
61 |
何部長佩珊:是,這個反而是我們的優勢啦!因為我們臺灣對移工的溫暖、對移工這樣的包容。 |
62 |
廖委員偉翔:我把這個部分拿出來提醒你們,這個部分很重要,不管是雇主和移工之間的溝通,我們應該要建立一個好的溝通機制,以及文化教育上面…… |
63 |
何部長佩珊:是,好,謝謝委員提醒。 |
64 |
廖委員偉翔:不好意思,最後一題,我們勞動部部長還有長照司的祝司長,目前看護移工的政策有沒有問題?日前副司長有說衛福部已經著手規劃要將外籍看護納為長照的照服員,請問部長或司長,這個新制度明年會不會上路? |
65 |
何部長佩珊:這是移工團體的訴求,衛福部它只是回答…… |
66 |
祝司長健芳:中階。 |
67 |
何部長佩珊:中階,就是所謂的中階技術人力,您知道中階這個東西嘛!中階的技術人力能夠轉照服員,可以來研究這個事情。 |
68 |
廖委員偉翔:所以可以研究,你們還沒有決定會不會做,對不對? |
69 |
何部長佩珊:沒有,我們雙邊都還沒討論,那是移工團體的訴求啦!所以衛福部是因應這樣的呼籲,它有在思考這樣的方向而已,我們雙邊還沒有討論。 |
70 |
廖委員偉翔:好,謝謝。 |
71 |
主席:時間的關係,謝謝廖委員。接下來我們請王正旭委員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