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3711
牛煦庭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牛委員煦庭:(10時42分)謝謝主席。環境部部長、環管署署長有請。 |
1 | 主席:請彭部長,還有顏署長。 |
2 | 彭部長啓明:牛委員早。 |
3 | 牛委員煦庭:部長早安。今天看到這個專題報告,本席覺得很高興,因為環境部不只注意到垃圾處理最終去化問題,也注意到了暫置問題,這是本席非常關心的一件事。根據環境部統計資料顯示,近五年一般廢棄物的總生產量超過千萬公噸,與此同時,針對一般廢棄物的暫存量,從21萬公噸翻了四倍來到84萬公噸,處理量減少了5.85%,而一般廢棄物的妥善處理率從98.85%降到93%。從圖表裡面可以看到紅色的折線圖部分就是垃圾暫置量,從圖表的角度看起來好像很少,這叫圖表微幅、選區巨量,什麼意思呢?右邊這張圖顯示目前全臺灣有超過一百座的垃圾暫置場,也就是基於垃圾清運的動線、人力、資源等等困境,必須把垃圾暫置在某些場域,然後再送到最終的去化場所。在二、三十年前臺灣的發展還沒有那麼完整時,可能是都市的近郊,周邊荒煙蔓草沒有人,就把它放在那裡算了。但隨著都市化的推進,大樓、重劃區開始蓋起來後,這就變成最麻煩的鄰避設施!部長,我今天之所以特別要提這一點,就是因為本席的選區龜山有個大埔垃圾轉運站,這照片是我們用空拍機拍的。由於桃園的焚化爐最近在歲修,所以暫置大埔的壓力就會大幅增加;當壓力大幅增加時,我就因為這件事被人家罵死了,這個大埔就是標準的以前是城市近郊,現在周邊都是大樓的狀況!沒辦法,遇到這種狀況我們總是要面對、總是要處理。今天看到環境部說垃圾暫置是一個問題時,本席很高興,所以趕快來跟部長做一個研討。既然部長已經注意到全臺灣有這麼多的垃圾暫置場,且垃圾的暫置量也上升,請問現在中央針對這樣的結構問題,有沒有任何的措施來做處理? |
4 | 彭部長啓明:報告委員,我們有5個新的焚化爐正在興建,預期它的容量會到700萬噸。你剛才提到的龜山,現在正在轉運,等於是正在去化當中,只是還要一點點時間。 |
5 | 牛委員煦庭:你剛剛說所投入的資源都在末端去化,也就是把末端的量做大,那麼相對來講,垃圾的處理速度會變快,暫置的壓力就會降低。其實很多暫置是基於距離,但我發現環境部有多元垃圾處理計畫,當中有一筆預算可以處理這件事情。桃園市政府本來想要申請一筆預算,把這裡加蓋或什麼的,可是我認為不可以!為什麼認為不可以?這在大樓旁邊,一旦加蓋,那麼轉運站就走不了!這絕對不是周邊居民要的。所以我希望這個多元垃圾處理計畫,除了是末端的處理之外,在中途的轉運上能不能做靈活的調度,看如何順利轉運,好讓轉運站退場?其實只要增加清潔隊的人手、增加垃圾車的數量,讓轉運的過程順利,就不用因為收不完而影響垃圾的清運,從而必須要有暫置場。不知道環境部願不願意做一下多元思考?也就是說,針對一百多座暫置場的退場計畫予以一定的預算支持跟政策協助?請部長回答一下。 |
6 | 彭部長啓明:我請署長來說明。 |
7 | 牛委員煦庭:可以,這是我請他來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8 | 顏署長旭明:報告委員,垃圾的暫置場實際上只有53座,而全國營運中的掩埋場是107座,所有營運中的掩埋場都是衛生標準掩埋場,有污水處理設施。針對轉運這件事,我們很願意跟地方政府……這真的是地方政府主責…… |
9 | 牛委員煦庭:雖然是地方政府主責,但我們希望中央可以提供預算跟政策的支持,好不好? |
10 | 顏署長旭明:是,我們會來…… |
11 | 牛委員煦庭:我們來研討這件事,可以嗎? |
12 | 彭部長啓明:可以。 |
13 | 牛委員煦庭:希望會後可以跟環境部來詳加研討,跟桃園市政府開個會來處理。第一,希望可以增加垃圾車車輛,增加清潔人員,協助地方政府做這件事。第二,講到去化,這點我跟前任部長有講過,應該要有區域聯防機制,因為個別縣市沒辦法處理焚化爐,必須周邊縣市一起合作處理。當然,可以讓地方自己去談合作處理的事,但地方自己談沒有誘因!一樣,我希望中央設定誘因,凡是各縣市不管藍的、綠的,只要願意做區域聯防的,中央可以就相關預算補助或什麼的,提供多一點政策誘因,讓區域聯防機制可以常態化。第三,本席要花點時間講的是,我們發現末端處理的經費很高,因為要蓋焚化爐。可是在前端處理的經費上落差非常大,也就是圖表上綠色部分,這一點我希望可以做有效的調整。現在大家都在講垃圾減量,而最有效的措施叫做專用垃圾袋。請問新部長上任之後,這個要不要推?是全國推,還是各地方推?有沒有想法? |
14 | 彭部長啓明:基本上大多數已經完成了,現在就只剩下最後一哩路,也就是市場。但我跟同仁討論之後認為不要硬推,因為要改變生活習慣…… |
15 | 牛委員煦庭:壓力很大? |
16 | 彭部長啓明:壓力很大!我們會想一個更好的方式來解決。 |
17 | 牛委員煦庭:兩種做法:第一個,中央全國推的阻力很高,這點本席理解;第二個,鼓勵各地方先行,然後慢慢擴散。但同樣的邏輯,如果要鼓勵地方推,那麼中央請給地方優惠、誘因跟預算的支持,讓地方在推的時候門檻降低,這樣才會有比較大的誘因去推動,然後從源頭做起,源頭其實就是可以上升的地方,補貼地方政府來鼓勵、試辦,也蒐集經驗,讓政策能夠慢慢落地,這是本席的希望,好不好?今天這三個訴求,都是希望中央給予地方一定的支持,來解決垃圾暫置問題,也希望部長可以提供好的解決方案,我答應過主席不能浪費太多時間,謝謝。 |
18 | 彭部長啓明:謝謝牛委員,我們會來努力。 |
19 | 主席:謝謝牛煦庭委員發言。我們現在休息10分鐘。 |
20 | 休息(10時48分) |
21 | 繼續開會(10時59分) |
22 |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請林淑芬委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18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6-20 |
speakers | ["黃秀芳","盧縣一","陳昭姿","林月琴","陳菁徽","邱鎮軍","蘇清泉","王正旭","賴惠員","牛煦庭","林淑芬","廖偉翔","洪申翰","劉建國","陳冠廷","林俊憲","陳瑩","葉元之","楊曜","王育敏","鍾佳濱","涂權吉"] |
page_start | 131 |
meetingDate | ["2024-06-06"] |
gazette_id | 1136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60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環境部部長就「廢棄物暫存量逐年攀升,廢棄物處理政策短中長程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 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60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