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洪委員孟楷:(9時17分)主席謝謝,麻煩請文化部李部長以及教育部國教署署長。 |
1 |
主席:請彭署長和李部長,謝謝。 |
2 |
李部長遠:委員好。 |
3 |
洪委員孟楷:好。部長,我先請教一下,本席有看到從6月 8號開始,我們因應花蓮0403地震再加碼1,200元的文化幣。請教這個文化幣,因為本席看了半天,當然為花蓮復興、振興,這個是美意啊!所以現在是符合資格16歲到22歲的年輕朋友,從6月8號開始可以到花蓮去領取文化幣? |
4 |
李部長遠:對。 |
5 |
洪委員孟楷:但有沒有限定要在花蓮使用? |
6 |
江司長清松:報告委員,的確我們現在只要持有文化幣資格的人到花蓮去,在當地他才可以領到文化幣。 |
7 |
洪委員孟楷:可以領? |
8 |
江司長清松:是。 |
9 |
洪委員孟楷:但是沒有限花蓮使用? |
10 |
江司長清松:一定要限在花蓮使用。 |
11 |
洪委員孟楷:有嗎? |
12 |
江司長清松:有。 |
13 |
洪委員孟楷:你們上面的規範沒有寫到限花蓮使用啊!你們上面的規範是說優惠方式是跟原有的文化幣合併使用,換言之,會讓外界以為你只要去領取完,就可以在全臺各縣市使用。說清楚! |
14 |
江司長清松:是,這個我們會說清楚。 |
15 |
洪委員孟楷:所以就是限花蓮使用? |
16 |
江司長清松:是。 |
17 |
洪委員孟楷:所以6月8號加碼的文化幣1,200元,在今年的 6月8號一直到年底,可以到花蓮領取並在花蓮使用? |
18 |
江司長清松:是。 |
19 |
洪委員孟楷:就是要振興花蓮的文化、觀光發展,是不是? |
20 |
江司長清松:對,文化產業。 |
21 |
洪委員孟楷:好,OK,謝謝。部長,這個是好事,我們一起努力讓各縣市……也讓花蓮的鄉親可以感受到我們相關部會的用意啦! |
22 |
回過頭來,今天主題是國家語言發展法,其實從2019年通過之後到現在3、4年的時間,部長上任1個月左右,我想你應該也很瞭解,到底文化跟教育兩個衝突的部分,我們國家要怎麼樣去做推廣?在國家語言發展法裡面,定義當然很良善,本席也認同應該要鼓勵所有的語言,但目前為止,我們所訂定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到底國家語言有多少? |
23 |
李部長遠:目前我們有7種。 |
24 |
洪委員孟楷:廣義的…… |
25 |
李部長遠:廣義的有7種。 |
26 |
洪委員孟楷:只有7種嗎? |
27 |
李部長遠:譬如華語,大家最常講的華語,還有臺灣台語、臺灣客家語、臺灣原住民語,然後還有平埔族語、馬祖語,還有手語,就是我們在法律上面大致上把它分類,大概是這樣。 |
28 |
洪委員孟楷:但是一般來講,其實本土語言規定國小有52種,有閩南語、閩東語、臺灣手語、客語,客語還有不同的腔調,光腔調就可以分6種;原住民語,不同的族語還可以分到42種,更不要講國小還再加入新住民語,新住民語還有7種不同的新住民話,所以夯不啷噹加起來是59種。這樣子對於我們國家語文的發展來講,我們有那麼多推廣的資源嗎?因為本席特別看到我們的主管機關是文化部,但主管機關文化部其實只針對台語、馬祖語跟臺灣手語,這3個是你們主責的方向,是不是? |
29 |
李部長遠:是,剛剛您講到我們在國家發展語言裡面,因為本來就有客委會還有原委會,他們各自負責自己的部分,剩下留給我們的部分就是台語、手語還有馬祖語。至於您剛才講那麼多的語言在各小學如何實施,是不是請教育部來回答?因為我們文化部好像沒管到…… |
30 |
洪委員孟楷:好,沒問題,我先請教教育部,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之後,大家就講這有可能會更加侵蝕教育現場的教育資源,還有師資的部分到底有沒有辦法補齊。到目前為止,我剛剛特別看了一下教育部今天的報告,寫得也是洋洋灑灑,但是最重要的現在師資缺額到底還有多少並沒有出現在裡面,是不是說明一下? |
31 |
彭署長富源:跟委員報告,本土語在國小、國中兩個年級跟高中以一年級為主,這樣的需求目前已經培養了2萬3,600位師資,從第一年可能有1萬3,000名左右逐年實施,現在實施到最高年級數的時候會是9個年級…… |
32 |
洪委員孟楷:我們全臺灣預計需要多少師資? |
33 |
彭署長富源:以現在的師資是夠的。去年是最滿的時候都夠,現在我們已經多培養了5,000名,當時跟委員報告…… |
34 |
洪委員孟楷:你們培養的是指拿到資格,但是有真的進入到媒合所有學校嗎?因為到目前為止,本席也看到有媒體報導說師資不足,所以有逾百所高中其實高一沒有開課,即便是到今年,也有50所以上的學校是高一沒開課,到高二、高三才開課,所以就是不想要排擠師資,等於是沒有辦法重疊使用嘛! |
35 |
彭署長富源:跟委員報告,111學年剛開始實施的時候的確是逐月,甚至到後來是逐兩週、逐校幫忙瞭解,所以到最後8月中的時候,在111學年開學前的兩週,我們開全國校長會議的時候都逐縣市盤點,那個時候桃園還有幾所學校萬美玲委員有關心,都處理完了。後來因為有第一年的經驗,到112學年基本上老師的數量已經滿足,到今年要為113學年準備的時候,現在已經有遠超過當時的師資需求數,我們是逐月在處理中。 |
36 |
洪委員孟楷:好,我確認一下,到目前為止,因為現在是6月,明年9月新開學…… |
37 |
彭署長富源:今年9月。 |
38 |
洪委員孟楷:今年9月新開學的時候,不管是國小、國中、高中,我們國家語言發展的師資都是足夠的? |
39 |
彭署長富源:是,我們會…… |
40 |
洪委員孟楷:全臺灣各學校? |
41 |
彭署長富源:全臺灣各學校在施教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老師,而且我們還輔以直播共學這樣的一個制度,所以整體而言…… |
42 |
洪委員孟楷:本席有看到你們有這樣的制度,但重點在於你們的師資除了閩南語以外,還有客語、原民語,這些都足夠嗎? |
43 |
彭署長富源:在這樣的一個…… |
44 |
洪委員孟楷:這些還是有相關的問題。 |
45 |
彭署長富源:委員所要垂詢的部分,基本上實體師資的部分,局部的像原民語有42個語系,難免有一些比較細的部分會跟原民會合作,目前我們準備的直播共學的老師也超過800位,所以可以在線上,在當場的實體那一端有老師跟學生一起,線上有優秀的族語老師可以一起來輔以教學。謝謝委員。 |
46 |
洪委員孟楷:好,我再請教部長,就您這樣所看到的,因為您是新任的文化部長,針對國家語言的發展和培養,在你心目中認為它到底是教育工作還是文化工作? |
47 |
李部長遠:應該兩者都是吧!因為我們戰後出生的孩子從小在推廣華語的過程中,我覺得語言是一個滿自然的東西,然後它本身是越自然越好,但是不應該用語言本身來箝制所有的思想,譬如說推華語、不准講台語等等,我是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所以現在國家讓每個語言都平等發展,客家語、原住民語等等,台語也流失得很厲害,我覺得回到這樣的狀態下,今天走到這個地步是一個在文化上非常平衡、健康的狀態。 |
48 |
洪委員孟楷:我理解,我也同意相對來講所有的語言都是大家溝通的工具,能夠溝通是最重要的,對不對? |
49 |
李部長遠:嗯。 |
50 |
洪委員孟楷:所以目前為止,我自己看到的是,我們也不會因為獨尊哪個語言而背棄哪個語言。 |
51 |
李部長遠:對! |
52 |
洪委員孟楷:另外,部長剛剛也提到自然,就是大家在使用上習慣成自然,所以這些語言用詞也會來做使用,是不是這樣? |
53 |
李部長遠:對,譬如說最近黃仁勳在台下講話的時候是用英語夾雜台語,他也試著講華語,那就是一種語言嘛!我覺得語言會隨著不同族群進來之後而修改,這當然是一種文化,譬如說日本人統治臺灣的時候,台語就會加上一些…… |
54 |
洪委員孟楷:譬如說台語的打火機發音是lài-tah,很多人就說它其實是日文的ライター,源自英文的lighter…… |
55 |
李部長遠:對、對。 |
56 |
洪委員孟楷:英文、日文,之後再變台語,是這樣的一個感覺嘛!是不是? |
57 |
李部長遠:所以語言涵蓋的文化性是非常強大的,希望我們的小孩子可以懂多一點語言,這是滿好的。 |
58 |
洪委員孟楷:好。部長,我請教,不曉得您之前有沒有看到一則新聞,它報導一個小朋友的聯絡簿上面寫「鞋子不換估計是不行的了」,結果老師把「估計」兩個字劃起來,寫上「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那您怎麼看? |
59 |
李部長遠:我不太能想像這個老師這樣批,我不太能想像啦!因為在…… |
60 |
洪委員孟楷:您會使用「估計」這個用詞嗎? |
61 |
李部長遠:我會啊!因為我覺得就像我剛剛有講到…… |
62 |
洪委員孟楷:很自然嘛! |
63 |
李部長遠:我們這一整代的人都是從小接受華語教育的,所以我們的用字、用語就是很自然會用我們熟悉的,包括我們小時候學文言文嘛!然後我們學…… |
64 |
洪委員孟楷: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
65 |
李部長遠:我們每一代人的語言都會變啦,我們每一代人的語言都會變。 |
66 |
洪委員孟楷:所以部長您自己怎麼看?網路上有兩派論戰,覺得現在中國大陸也好,或是說華人圈也好,有一些用詞是兩岸交流之後大家越來越有在使用的,譬如說「小鮮肉」,以前臺灣並沒有這樣的用法…… |
67 |
李部長遠:對、對。 |
68 |
洪委員孟楷:可能對岸用得比較多,但是現在大家好像習以為常,甚至媒體報導也都直接寫「小鮮肉」。還有「接地氣」…… |
69 |
李部長遠:對、對、對。 |
70 |
洪委員孟楷:「接地氣」,甚至我們的前閣揆蘇貞昌也很常說自己是最接地氣的人,對不對?那您怎麼看這樣的一個狀況?包括「閨蜜」、「碰瓷」…… |
71 |
李部長遠:是、是。 |
72 |
洪委員孟楷:這些感覺好像也都是兩岸交流之後,大家越來越會使用的。 |
73 |
李部長遠:我必須強調,文化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所以包括新住民來臺灣,他怎麼樣吃一條魚都會改變,因為兩岸開放之後,一些熟悉的語言來到臺灣,不知不覺變成臺灣的語言…… |
74 |
洪委員孟楷:部長會不會擔心這樣子有文化統戰? |
75 |
李部長遠:我不覺得,我覺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融合,政治是一回事,文化是一個包容性的,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去說這個是怎樣,我排斥它,這個是不對的!我剛剛一直強調,文化是最自然的事情。 |
76 |
洪委員孟楷:同意!其實本席之前有幸也擔任過地方的文化首長,我那個時候就一直強調一個概念:文化就是一群人在一段時間裡面的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薰陶,變成習慣成自然,自然變文化,而逐漸自然地形成。所以絕對不用去互相影響或排斥,而是怎麼樣能夠融入,讓一群人大家有一個集體的共識,我想這才是文化的真締和本意,是不是? |
77 |
李部長遠:是!文化應該是加法,而不是減法嘛! |
78 |
洪委員孟楷:是! |
79 |
李部長遠:我們歷朝歷代都會想把前面的推翻,譬如說國民政府來了就把日本的東西推翻,再來又怎樣、怎樣,我覺得文化一定要用加法,它才會很豐富,臺灣今天之所以珍貴,就在於它的多元,經歷過不同文化的洗禮。 |
80 |
洪委員孟楷:民進黨政府上任之後應該沒有想要把之前的政府給推翻吧? |
81 |
李部長遠:應該沒有吧! |
82 |
洪委員孟楷:我們一起努力啦!其實我同意部長講的文化是加法啦!既然是加法,我們就是海納百川、包容,其實臺灣最自豪的就是多元文化,能夠讓文化更多元、更自由、更民主、更開放,我想這是我們臺灣寶貴的地方。 |
83 |
李部長遠:是! |
84 |
洪委員孟楷:我們一起努力。謝謝部長。 |
85 |
李部長遠:謝謝委員。 |
86 |
主席:謝謝洪孟楷委員,部長請回。 |
87 |
接下來請陳培瑜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