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3237
張雅琳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張委員雅琳:(11時4分)謝謝主席,有請次長跟主委。 |
1 | 主席:好,我們請次長跟主委。謝謝。 |
2 | 張委員雅琳:我先請教次長,大家都一直不停地在問AI,因為這也是賴總統的政見,我們要發展AI,可是很多報告都在講,AI的用電量非常高,今天有非常多委員也都非常關心我們真的有準備好嗎?因為企業要發展、經濟要發展,電就要準備好。次長剛剛其實也說了,我們都有在準備,那我可不可以請次長再做一些詳細的說明,我們怎麼做這些準備跟預估?謝謝。 |
3 | 林次長全能:是,我剛剛提到我們每年都會做未來用電的需求預估,現在已經做到2030年。每一年的用電需求除了用GDP的成長預估之外,最近也把半導體的發展跟AI的發展加進去。也就是說,除了GDP的成長之外,也把半導體這個用電可能發展得比較快的產業,還有AI的部分都加進估計每一年用電需求的參數裡面。 |
4 | 張委員雅琳:瞭解。這個部分我剛剛前面都已經有聽到,這個電源的規劃是什麼?大家很擔心,我們雖然好像都有算,這個電源是怎麼樣分配?是不是有需要用到核能?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請……如果我們現在做這些規劃,可不可以再做一些說明? |
5 | 林次長全能:是,需求推估出來之後就規劃供電的狀況,每年的供電我們發現需要建新的電力的時候,目前為止,我們都是擴大綠能以及燃氣電廠的投入,另外一個是將燃煤的部分逐漸降下來,目前電力發展的配比是這樣子。但是為了淨零的發展,事實上,我們在氫能的發展目前投入了一些示範、運行的實驗在進行中。另外一個部分,未來火力電廠要碳中和,需要用到CCUS,我們就在國營事業做相關的投入。 |
6 | 張委員雅琳:瞭解。好,次長,我想直接這樣問好了,其實我也從網路上面看到台電有做相關的規劃,看起來在高峰期好像也都能夠持續供電,我們也有長期電源開發的規劃。我就想問一下,我看到你們發了最新的新聞,說新增的燃氣機組扣除除役的機組後,到2030年會淨增加910萬瓩,光是燃氣就足以滿足用電成長的需求,再加上再生能源還有儲能裝置,我們還可以再增加到4,042萬瓩。這個是正確的數字嗎? |
7 | 林次長全能:是,這個我們正在做。 |
8 | 張委員雅琳:好,我想再確認一下,大家都非常關心缺電會影響經濟發展,現在到2030年,我們已經把AI跟半導體的部分都放進去了。 |
9 | 林次長全能:是。 |
10 | 張委員雅琳:好。我想要再確認一件事情,我在網路上面看到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的董事長建議讓核二、核三延役,核一、核四廠址剷平,並且引進芬蘭OL3這個新型的核電廠。我想要請問主委,你認同這樣的主張嗎? |
11 | 陳主任委員東陽:站在核安會的立場,我不能夠對能源政策表態,是不是留給經濟部回答? |
12 | 張委員雅琳:不好意思,我就直接問細節好了,我查到OL3的資料,他原本說15年,但是工期延宕,前前後後花了18年,一個反應爐的成本也從最初的30億暴增到110億歐元,整個成長了80億,似乎跟我們從網路上面的新聞得到的數字有點落差。再來,也有說美國設計的第一座小型模組反應爐(SMR)即將在2015年上線,但是到現在、此時此刻都還沒有上線,已經拖延到2030年,成本也大幅增加,而且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發表的期刊,SMR產生1單位的電力就會產生更多核廢料,比原本傳統的反應爐高出30倍。這部分我想跟主委確認,我得到的資訊是正確的嗎? |
13 | 陳主任委員東陽:應該是正確的。 |
14 | 張委員雅琳:好,接下來繼續請教,既然看起來現在所謂的新技術好像沒有辦法解決核廢料的問題,我們就回來看現在核廢料的處理,畢竟這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現在的核燃料池已經爆滿了,因為早期做這些評估的時候過於樂觀,並沒有足夠容納40年核廢料的存放空間,加上過去也沒有環評。從這一張圖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現在燃料池已經差不多了,甚至像是核一廠還有724束,核二廠還有1,248束都是沒有辦法拿出來的。我也有看到新聞說核一的部分好像今年年底就可以啟動了,對嗎?但是我想要問,現在只是核一,還有核二,核二的進度在哪裡? |
15 | 許副總經理永輝:目前來講,我們在最終處置這一塊的確遇到了一些問題。目前台電公司也積極處理,希望能夠從中期貯存這一塊因應。 |
16 | 張委員雅琳:對,現在核二的進度呢?現在還沒有辦法找到最終處置的地方嗎?還是還在申請中?還是怎麼樣?可以說明嗎? |
17 | 許副總經理永輝:核二室外乾貯的部分,目前正在等法院調解。這樣的話,如果…… |
18 | 張委員雅琳:對,跟新北市的調解,對不對? |
19 | 許副總經理永輝:對,調解,跟新北市調解完以後,後面可能需要花兩年到三年的時間。 |
20 | 張委員雅琳:二到三年的時間,所以這個部分我們還需要二到三年處理,對不對?好,中研院的研究或是世界上談這件事情都有講,核能發電最大的阻力其實是放射性廢棄物的最終處置場,不管是從技術的角度或者是從安全性這件事情,它都是我們要不要用核電最艱難的決定。畢竟從這上面所有的資料可以看到核一廠、核二廠都已經屆期,核三廠已經超過申請延役的期限,現在也沒有辦法解決最終處置場的問題。其實中研院的建議書也有提供意見,說我們還有其他能源,就像剛剛講的再生能源、減碳的選擇、儲能設備,這都可以解決企業需要用電的問題。我希望主委一定要努力,以專業的角度幫所有人民的安全把關,因為核能安全一定是最高指導原則。這一點拜託主委,可不可以給我肯定的答復呢? |
21 | 陳主任委員東陽:好,核能安全是所有核能運轉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核心。 |
22 | 張委員雅琳:對,這部分請台電或是主委一定要以這個把關,因為這攸關所有人民的安全。謝謝。 |
23 | 主席:好,謝謝。接下來請范雲委員。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96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2-14 |
speakers | ["柯志恩","洪孟楷","葛如鈞","葉元之","洪申翰","陳秀寳","萬美玲","郭昱晴","吳沛憶","林宜瑾","張雅琳","范雲","羅廷瑋","張嘉郡","陳培瑜","張智倫","林倩綺","羅智強","吳春城","楊瓊瓔","翁曉玲"] |
page_start | 343 |
meetingDate | ["2024-05-29"] |
gazette_id | 11352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5201_00006"]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核能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東陽及經濟部次長列席就「展望全球核能發電趨勢,我國核電廠 延役推動現況暨發展新型核能成為永續能源之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52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