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3190

陳永康 @ 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22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陳委員永康:(9時46分)主席,有請國安局蔡局長。
1 主席:請蔡局長。
2 蔡局長明彥:謝謝主席,陳委員好。
3 陳委員永康:局長你好。我想前面兩位委員的重點都關心在我們的國安,至於國安機制裡面如何運作、如何把不同的資訊做整合,然後分享,尤其是提供國安會參與重要關切問題的資源、反應時間、人力負荷,這些東西我想很多委員都在關心,我現在提供的是一個方法論,也並不需要局長現場做回答。我們來看一下,尤其是2024 A利劍演習,我們從媒體、從客觀、從公情、從不同的管道,我們收斂產生出來的結果讓大家來分享一下。
4 蔡局長明彥:好,謝謝委員。
5 陳委員永康:第一個,各位看一下這張圖,是一張衛照圖套疊了臺灣,有領海基線、有12浬,還有在我們東邊日本的與那國島、宮古島那些相關的基地,以及海峽中線。如果我們參與重要會議的國安單位,包括陸委會、國防部,如果國安局甚至是其他部會,我們沒有一個基礎的共同圖像,都是個人的判斷,就會產生因為位置的誤差,而造成估算的誤差。
6 我們再看下一張,這是民航局的國際航路圖,本島、外島全部在內,包括空軍的訓練空域,這都是來自公情。中國大陸這一次的利劍演習,雖然叫做示意區,但是你發現他的位置是可以校正,只是沒有發布操演區的經緯度。這一次根據公情公開顯示,我們國軍掌握的各個演習區域,包括水面艦、包括海警、包括空中的機,這個動作出來,報紙有登,各個不同領域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我們再看下一張,這張是大範圍的圖,不只是臺海的周遭,包括南海、包括東海,民航的航線、503航線、中共發布的演習區,當時整個大區域的氣象,因為颱風要來了,這次國防部公布的操演區,我們統統經過校正,可是我們是非常肯定國軍能夠保持他的操演兵力,就是都拒止在24浬之外。但是國防部標示出來它的演習區,跟中共發布的區域範圍,如果用圖形比較套疊,發現有不一樣的地方,這個不談對錯。所以產生的結果,我們根據CSIS馬上做了一篇,左邊是中共發布的,右邊是我們國防部發布的,所以範圍有所落差,那麼如果以局裡面的角色來看,把兩個圖套疊,我們就知道內部我們的解釋為什麼要產生這個落差,是因為反制媒體戰或者是心理戰,或者有其他的文攻武嚇,它的作為可以幫忙做解套,所以精準圖資、正確判斷,智慧用兵要操之在我。
7 下面我們就用方法論、收斂的方法來解釋這次的演習,我們先看東部戰區發言人表示,它是檢驗戰區聯合作戰的實戰能力;演練的項目包括聯合海空戰備警巡、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聯合精打要害目標等。那麼一體化的聯合作戰,這是在中共來講,實際上是許多年度演習計畫,這個並不代表是它的犯臺計畫,但是是文攻武嚇的一個手段跟方法,所以我們看它的本質、特徵、核心、目標、基礎是什麼。它的三個步驟以戰役規則實現整體的整合力量,制定聯合作戰計畫,它一面在演練、一面在精進,所以並不是一般媒體想像中的有訓、有演就轉戰,根本不可能,那是外行。因為一個作戰計畫、戰役計畫,沒有3個月時間作準備,預期後面兩個禮拜的大型天候變化,這個計畫不可行。以戰術的規則來驗證末端的監控,要計劃制定聯合作戰的行動規則;活用規則控制作戰行動,這就到底下末端的小部隊,這一次出來的部隊規模實際上並不大。
8 我們講到灰色地帶,它執行聯合利劍2024A的原則是不設限,沒有發布禁航區、沒有影響到國際航道,也沒有動手,也沒有實彈射擊或做海上的臨檢。那麼統戰的策略是灰色地帶的行動、隔離封鎖、武力攻臺「三項行動」,這是它的念頭、它的想法,將來會做常態不定期穿插行動,就是變成4個new normal常態化。可是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圖像,不同的單位……比方講我們在國安會開會,國防部、國安局或者陸委會、外交部,你沒有一個共同圖像,是各個參謀提供你長官的論述,就是論述方法可能套疊出來的現象並不是一個coherent,不能夠統一的。同樣就是我們常常講對方利用灰色地帶行動,灰色地帶的行動基本上就是避免軍事衝突,但是威懾武嚇產生消耗型、無止境的消耗戰。那反過來檢討,我們自己的灰色是什麼?第一個,法律不周延,這個是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一版,就是美國在海洋法公約裡面的執法論述跟無害通過(innocent passage),跟我們中華民國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同樣對於南海的定義,我們當年政府的論述跟美方的解讀也有落差,我不談對錯。至於反介入與國際理論,因為很多的國家,包括我們的海軍現在都有這本叫Code for Unplanned Encounters at Sea(CUES),這個是unclassified,你都可以看得到,所以利用這本裡面的內容,透過MOFA、透過國防部、外交部以及陸委會,大家對這上面有一個共同的認知,我想對於局裡長期的情勢判斷是有幫助的。那麼演習時間雖然只有兩天,它是中央軍委會下面東部戰區,檢視解放軍執行海空聯合戰備巡邏、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制以及聯合精準打擊的能力,它是在持續精進、在練習,但不是犯臺計畫。另外就是結合了海警,執法行動、聯合巡邏、快速反應、應變處理,這個比較面臨挑戰就是我們講law enforcement,我們的海巡署跟對方,我們希望在low end的部分還是要保持能夠對話溝通,就像用CUES一樣。所以我們看到外面的一般情報或者是公情,或者媒體報導講述的就是要全程演練、奪島演練,這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它是對我們不停的施壓,後面的科目也會不一樣,所以它實際上做的是一種表象的認知作戰,那我們就不要被認知作戰誤導去做誤判。
9 各位看下面這個國防部公布的圖,實際上這個下面就是我們長年來面臨到的中共的文攻武嚇,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其次伐交不只是斷你的國家友邦,同時包括你的海纜、對外聯絡,這個是communication;其次伐兵就是消耗你的戰力,去看看你的作戰計畫是不是周延完成;最後才是所謂的攻擊兩棲進犯。實際上它只是威懾武嚇、軍演困臺,持續利誘國際孤立,美中角力的過程中持續施壓,它希望動搖你的國家生存重心。剛剛很多同仁講到了這個想定我們國家沒有想到,我特別要提醒如果我們沒有一個Joint 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JCOP),如果由貴局來提供,那麼在國安會層級,包括行政院的國土安全部,比方講現在所有的高壓電塔超高壓配線,在辦公室有這些圖嗎?我相信它沒有。電話協調的時候,說龍崎的配電廠超高壓345千伏、161千伏,幾個變電器跳掉了,什麼時候能夠修復?沒有人能回答,國土辦也不會回答。
10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模擬的一個scenario,今年在3月14、15,我在政大國關中心是諮詢委員,亞太安全中心我們辦了一個國際性的兵棋推演,國外參加的人員有60位,27個是來自耶魯大學的資深教授、研究員,我們看一下一個想定發展出來,這次中共用所謂的遠程的火箭兵、火箭軍導彈,如果兩棲要進犯,但是沒有做,所有演習的過程中間所謂的進、圍、鎖、擊、毀斷,真正它要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在後面那個圈圈,它的目標是在48到72小時癱瘓你的民生社會結構、電力系統、燃油、海纜、通訊,剛剛都講了,銀行金融、飲水、化工、電子、空中運輸、地面運輸、醫療體系,我們怎麼樣恢復?可能貴局在這個題目上面,集合大家把這個問題找出來,在這個問題能夠找到最好的solution,強化我們的社會韌性,另外再來談國軍的防禦。這個東西我很願意跟貴局的研究人員做討論,提供一個方法論,因為這裡面還要結合資料庫,如果大家只是取單一現象、單一的scenario想定,就來問問題,這個時候找不到一個解決的方案,以上的這個東西提供局長參考,看局長有什麼意見。
11 蔡局長明彥:謝謝委員提供非常專業對於這次共軍演習的分析,在整個共軍演習的過程當中,事實上就像委員剛剛所提到的,重點是在於恫嚇,它並不是要啟戰。同時除了軍事上演訓的恫嚇以外,我們也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他們海上灰色地帶的操作,特別是在外離島的水域,另外還有認知作戰的操作,這次在兩天演習的過程當中,中共的認知作戰大概聚焦在幾個部分,包括疑美、疑賴、疑軍,也就是在質疑國軍有沒有自我防衛的能力,對於這種複合式的威脅操作,我們覺得會是未來中共對臺持續恫嚇的主要威脅手段。
12 第二個部分非常感謝委員提醒,我們要來注意所謂的共同運作圖像或共同情報圖像(COP或CIP),這也是我們目前跨部會在進行整合作業的主要重點。謝謝委員的提醒。
13 陳委員永康:好,我們共同努力。
14 蔡局長明彥:謝謝委員。
15 主席:謝謝。接下來請黃仁委員上台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4
meet_id 委員會-11-1-35-22
speakers ["馬文君","羅美玲","洪申翰","陳永康","黃仁","陳冠廷","林楚茵","徐巧芯","王定宇","賴士葆","沈伯洋","王鴻薇","洪孟楷","張啓楷","林宜瑾","林憶君","楊瓊瓔"]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4-05-29"]
gazette_id 1135301
agenda_lcidc_ids ["11353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2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蔡明彥、外交部、大陸委員會報告「第十六屆總統就職後國際暨兩岸情勢發 展對我國安之影響」,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53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