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張委員雅琳:(11時53分)謝謝主席,我們有請鄭部長。 |
1 |
主席:好,我們請鄭部長。 |
2 |
鄭部長英耀:委員好。 |
3 |
張委員雅琳:部長好。首先,我想我們上個禮拜有青鳥行動,街道上面各式各樣年輕人的創意,學生們自主地在全臺灣發起了這樣表達自己意見的聲量,創意無限,我想這應該都代表說我們過去這幾年在做兒童表意權這件事情,其實是有得到一個不錯的成果嘛!對不對?我想就是說,我就會針對兒童表意權這件事情持續來做一些討論,因為其實在聯合國有規定兒童是有權利去參與公共事務,在2022年的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其實也有提到,我們中央應該也要提供這樣子的機會給年紀較小的兒童參與,兒童權利公約裡面保障的兒童其實是未滿18歲以下的兒童跟少年,因為我們希望可以更早地讓他們參與,這樣子他們長大的時候才會有更好的政策討論的表現,但是我看了一下,其實當時也有建議教育部的人權工作小組應該要來增加兒少代表,但我看這個名單是18歲以上,都沒有12歲以下,所以我想要瞭解在這一端,我們從2022年國際審查到現在也將近快要一年半的時間,這個進度現在是怎麼樣? |
4 |
吳司長林輝:跟委員報告,我們已經完成了設置要點的修改,將來會加入兒少代表,不過在新聘委員的部分,目前還在作業中。 |
5 |
張委員雅琳:這個作業大概什麼時候會完成? |
6 |
吳司長林輝:應該在完成改組之後就會有兒少代表。 |
7 |
張委員雅琳:所以改組是什麼時間?可以直接給我一個時間點嗎? |
8 |
吳司長林輝:應該在8月份左右。 |
9 |
張委員雅琳:8月份,好,我希望在8月份之後,我就可以看到18歲以下的兒童一起來參與這些政策的討論。 |
10 |
下一題,還是回到我自己過去在民間所關心的,就是兒童遊戲權這件事情,2023年特公盟這個民間組織採訪了北高兩地的兒童,這是小孩自己說的話,他說下課跟放學後或是假日都沒有時間遊戲,因為他下課的時候可能要補寫或罰寫,或者是老師會要求他完成體能作業,這個體能作業其實跟SH150非常有關係,因為SH150希望孩子培養運動的習慣嘛!但是學校通常就是叫他們跑操場跟跳繩,所以他的大下課時間就要去完成這項作業,他就沒有時間去玩耍。再來,他自己說他的上學時間比大人的上班時間還要長,他放學之後可能要去安親班或者是留在學校的課後班,所以他不太有時間遊戲,不太有時間遊戲其實是非常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
11 |
在2013年吳佩昌醫師也做了一個研究,他說每天增加80分鐘的戶外活動可以將近視率減半,這是有顯著的差異,他也在世界衛生組織去發表這些研究報告,所以我想要瞭解在這件事情上面,第一個,我們可不可以先檢討SH150的執行方式,在學校落實的面向是不是可以有一些調整?第二個,在新竹有一個叫做課後運動班,我們是不是可以來規劃一個課後遊戲班,讓學校可以來參考,增加遊戲的時間?第三個,在結論性意見裡面也有講到,我們應該要去強化家庭教育中心的功能性,讓家長瞭解休息、遊戲和休閒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每年要辦理120場次。針對這三點,不曉得部長可不可以給我一些回復? |
12 |
鄭部長英耀:我非常同意委員所提的,遊戲事實上對學生創意的想像跟創意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那也不容否認,我們過去大概都認為「業精於勤荒於嬉」,尤其是少子化後,家長們都很擔心他的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我想這個部分我們會積極地透過跟家長的分享,把更多科學研究的證據讓家長知道,給小孩子有一些喘氣的空間,包括讓老師也很清楚地理解到,下課10分鐘或者課後對學生的發展及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 |
13 |
張委員雅琳:對,沒錯。 |
14 |
鄭部長英耀:讀書以外,事實上身體的健康更重要,而且能夠保持得更長,人生的發展是馬拉松,它不是一個短暫的時分。 |
15 |
張委員雅琳:完全同意。我想部長跟葉次長應該都非常瞭解,世界經濟論壇一直在講未來20年、未來30年會消失的工作,但是有哪些工作是無法取代的,其實跟遊戲非常有關係,所訓練出來的能力跟創意這件事情是非常有關係的,所以我想要請部長給我一些具體的回應,如果現在沒有辦法也沒有關係,至少我們認同這個方向,但我們可不可以先檢討SH150落實在學校裡的狀況?因為在結論性意見也有說我們要去抽查。再來,課後遊戲班如果要成立的話,需要給予一些原則性嗎?或是一些指引等等的,這部分是不是可以來做一些規劃?第三個,現在家庭教育中心的120場次,規劃的進度跟執行的成效又是什麼?這個部分會後給我資料就好了,大概什麼時候?是現在就有資料,還是會後大概多久會有這個家庭教育的資料? |
16 |
鄭部長英耀:事實上我們現在課後的照顧安親,也不見得只是學科,它還有運動,有藝術表演各方面,相對是活潑的。 |
17 |
張委員雅琳:部長,那個是社團,但是課後班的部分,因為我自己之前也在小學擔任會長,我跟其他學校有討論,我發現大部分的人都差不多,都是學校會讓小孩留在班上寫功課或做一些小肌肉的運動,因為老師覺得放出去玩耍他會比較難控管,所以這是現實上面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部長回去可以跟署長再做一些討論,看看實際面上我們可以怎麼樣來處理。 |
18 |
鄭部長英耀:好,謝謝。 |
19 |
張委員雅琳:因為時間有限,我想我們會後再約個時間來詳細討論好了,謝謝。 |
20 |
鄭部長英耀:是。 |
21 |
張委員雅琳:下一個問題,因為孩子在戶外空間的遊戲時間不足,其實你待在室內最常使用的東西就是手機,網路成癮這個問題應該大家都非常清楚,而且學生成癮的程度是比一般上班族還要來得高,而且是逐年加深。有非常多的報告都在說網路成癮帶來的一些身心疾患,例如美國兒科醫學會就有講,它會影響到學生的睡眠品質,如果減少運動會造成肥胖,也有可能造成語言發展遲緩、注意力缺失症的問題。 |
22 |
我在之前的院會也有講到,我們應該要積極地去做一些相關的建設,像奧運,以前傳統的奧運跟現在的奧運,它的比賽項目有很大的差異,像霹靂舞都進來啦!還有衝浪,2028年洛杉磯奧運還有腰旗美式足球,其實是日新月異,活動也越來越有趣。我是希望我們可以做這件事情,但是在4月16日給我的回文是說,根據112年運動現況調查,青少年13歲到17歲運動人口比率達到93.8%,對於住家附近運動場所之充足度比率達到69.3%,大部分的人好像也都有一些運動的項目,這樣看起來,好像我們並不需要做這件事情耶!但真的是這樣子嗎? |
23 |
同樣是在今年的報導,「臺灣兒少不愛動」,如果我們前面講都有在動,那這個報導不就打臉我們剛剛講的嗎?我們就是不愛動啊!從2018年到現在,我們的身體活動量都是F等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量,我們根本只有22%的國中生達標,高中生甚至只有13.6%,我覺得我們缺乏運動場域的規劃,而且這些特殊性、有趣性是相對不夠的。我想請教部長,或是署長來回答也可以,現在是不是應該真的要認真地回去研擬相關的可行性方案?因為在這件事情上面就是不及格啦! |
24 |
鄭部長英耀:謝謝委員的提醒跟指導,我非常同意我們怎麼樣透過許多年輕人更喜歡的這些,譬如說極限運動、衝浪…… |
25 |
張委員雅琳:對,沒錯。 |
26 |
鄭部長英耀:臺灣是一個海洋國家,譬如說我們有更多的水域活動的推展,這個我們來努力,不會讓年輕人或學生覺得只是打球或是停留在陸地上的運動。我們會努力來跟地方政府協調,許多的公共空間能夠release,能夠釋放出來,然後大家來合作,看怎麼樣去提供青少年或是小學生一些更有趣的運動空間。 |
27 |
張委員雅琳:好,謝謝部長。因為我前面講的就是時間嘛!時間不夠,所以我們必須要清出一些時間來,包括跟家長去溝通,有一些時間讓小孩去運動,但是時間有了,場地就要準備好,所以這部分再麻煩部長跟署長,因為署長也知道我一直非常關心這個題目。 |
28 |
再來是自殺率的問題,回到青少年自殺率,根據臺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張書森教授所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它說校園學生自我傷害常見的相關因素,精神疾病是排名第一,第二個是家庭關係問題,不管是在自殺或自傷都超過了六成,所以這個數字其實是非常需要被關注的。 |
29 |
根據教育部的研究,我們自己的統計數字啦!學生自殺跟自傷的整體趨勢是上升的,可以看到這條線是持續上升的,尤其我們來看喔!10歲到19歲蓄意自殺的死亡率也是上升的,過去我們可能想的是大學生,但是我們忽略了國高中生這一條線也是在增加的,針對這一點,我覺得現在孩子已經生得很少,每一個孩子我們真的都要好好傾全力來照顧。 |
30 |
我知道衛福部針對15歲到30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年輕朋友,他們會提供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讓每個人有3次免費的心理諮商,我想從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到,不只是15歲以上,連15歲以下的青少年都是需要的,所以是否教育部可以跟衛福部一起來研擬,讓15歲以下的青少年也能夠得到免費心理諮商的幫助?請部長回答。 |
31 |
鄭部長英耀:我想我們會跟衛福部來合作,看怎麼樣適時地對這些小學生提供一定程度的心理支持力量。 |
32 |
張委員雅琳:這部分的研擬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可以來做進一步的討論? |
33 |
鄭部長英耀:我們內部儘快來做,因為這是有價值的一件事情。 |
34 |
張委員雅琳:儘快,我們可以抓1個月嗎?大概什麼時間?您說個時間好了。 |
35 |
吳司長林輝:這個部分可能會涉及到整體的規劃,還有財源籌措,是不是可以給我們3個月的時間? |
36 |
張委員雅琳:3個月嗎?好,那就3個月的時間,謝謝部長,謝謝主席。 |
37 |
鄭部長英耀:謝謝。 |
38 |
主席:謝謝。本席在這邊宣布,在羅廷瑋委員質詢完畢之後,我們就來處理臨時提案。 |
39 |
接下來請吳春城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