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柯委員志恩:(9時30分)謝謝召委,我們請李遠部長。 |
1 |
主席:有請李部長。 |
2 |
柯委員志恩:部長好。在歷任文化部長當中,你在文化領域工作可以說是最久的,資歷也最完備,所以你剛上任的時候,我認為你在內閣當中還算是非常亮眼的一個。但是部長,我要老實說,對於你的這個業務報告我還是有點失望,因為我看不到小野的理念,不要忘記,我是看你「蛹之生」長大的,好不好?我沒看到你的理念,你幾乎就是把史哲的33頁濃縮改成19頁。像你最近提到華視,希望能夠用民股把它買回來,而且你對華視未來的轉型最能夠著力,因為你曾經在那邊工作,可是我沒有在你的業務報告中看到任何一項,我們認為可能你剛上來,所以你只能就現有的部分做一些刪減,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而且我為什麼要特別提出來?因為我很想看看你的想法,歷年來文化部被認為是一個撒錢的大部,沒有看到太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政策,所以部長,在框架下面,你會不會覺得有志難伸?我希望不會有,可是到目前為止,你有嗎? |
3 |
李部長遠:報告委員,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政黨屬性,然後我不管早期在中央電影公司、國民黨的電影機構裡做了8年,或者在柯文哲…… |
4 |
柯委員志恩:部長,你講話快一點,我問題很多。 |
5 |
李部長遠:OK,好。我的所有經驗都不受政治…… |
6 |
柯委員志恩:好,非常好,反正你就不會有框架的限制,你的意思就在這個地方。 |
7 |
李部長遠:對。 |
8 |
柯委員志恩:好,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因為我剛剛特別提到在影視文化方面,我們對你有非常高的期待。那我們來看一下,最近最紅的就是泰勒絲在新加坡,他一週幾乎可以創造5億美元的收益,這不會只是單一的團體,而是整個新加坡傾全政府之力來促成這樣的一件事情。目前來說,臺灣有一些場地、臺灣有這樣子的一個經驗,臺北和高雄都極力要去做,但這不是單一市政府就有辦法的,新加坡是用政府之力來做這件事情,所以部長,你要不要把泰勒絲當做你的工作項目? |
9 |
李部長遠:我還沒想到要請泰勒絲來。 |
10 |
柯委員志恩:因為他未來2年當中有可能到臺灣來,所以你現在沒有想到他,我提醒你,好不好? |
11 |
李部長遠:我還沒想到。 |
12 |
柯委員志恩:你可以把它當做是一個很大的工作目標,因為這沒有文化部涉入的話,很難有辦法達成。 |
13 |
接下來,因為賴總統特別在鄭南榕的紀念會上說,他要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洗滌。我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因為很多時候大家認為中正紀念堂牽涉到轉型正義,要來轉型,所以就傳出文化部在研議要撤掉裡面的三軍儀隊。這是在你擔任部長之前傳出來的,我不曉得是不是上一任部長把這件工作交接給你,還是你們這些一級主管在沒有經過你允許之下,就放出這樣的一個訊息?部長,你可不可以做個澄清?而且過去也曾經提過這樣的意見,最近又提出來,當時的國防部長認為撤掉是不宜的,但是我們現在的國防部長已經換成顧立雄,或許你可以內外彼此配合,這件事情會成形嗎? |
14 |
李部長遠:其實中正紀念堂對我來講,我一直覺得民眾的休閒跟擴大他的休息更重要。我覺得你對於威權的看法,什麼樣代表威權?那個銅像的存在是不是威權?儀隊是不是代表威權?我覺得見仁見智。我很不喜歡那種形式的東西,所以您剛剛講的我沒有聽過呢! |
15 |
柯委員志恩:很好!我也完全贊同,不用賦予任何一個建築物太多意識形態的意義,所以我只是提醒,因為已經開始放出這樣的訊息,所以目前為止,這不是你首要的工作就對了。好! |
16 |
接下來是我們剛剛提到的,為什麼我要特別提到這件事?因為大家都把中正紀念堂當做轉型正義的一部分,那我們現在來看看文化部真正的正義到底在哪裡?我們先看臺文館,我不曉得部長知不知道臺文館提出限制性招標的理由?我等一下再跟你討論這裡面目前有多少舞弊,因為它陷入了抄襲的風波,每年都給抄襲廠商使用限制性招標。請問部長,你知不知道臺文館提出限制性招標的理由是什麼? |
17 |
李部長遠:通常在公家機關,限制性招標還是一個公開對外…… |
18 |
柯委員志恩:我懂啊!這都在採購法裡面,我完全可以同意,但他們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是基於專業服務、技術服務、資訊服務或社會服務?這在你們的條文上是基於哪一個部分? |
19 |
李部長遠:您問得非常對,所以這件事情基本上我們已經把前七年的招標過程交給政風處處理。 |
20 |
柯委員志恩:喔,你們交給政風處處理了? |
21 |
李部長遠:而且他們已經下到臺南去看過了。 |
22 |
柯委員志恩: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相關的報告資料?因為你看,它連證據也都是偽造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廠商從2017年到現在已經獲得37項政府補助,金額從460萬到1,460萬,總共得到七千多萬的補助,其中臺文館就占了1,259萬,所以有關臺文館的管理高層,你認為誰該負責? |
23 |
李部長遠:這個事情我們已經處理過了,第一是由政風處直接去查七年來的整個招標過程,第二是臺文館本身也提出要懲處這個承辦人員,另外是首長、副首長也自請處分。所以我在這裡跟大家講,我來到文化部第一個就遇到這個問題,這等於是送給我一個禮物,因為文化部會發生這種抄襲事件,對我來講非常痛心,因為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們臺灣要有自己的IP,這個IP包括剛剛我講到的電影也好、文學也好、動漫也好…… |
24 |
柯委員志恩:好,部長,既然政風處去查,希望它最後給我們一個非常清楚的報告…… |
25 |
李部長遠:這個沒有問題。 |
26 |
柯委員志恩:因為我今天要特別提到的是,不管是抄襲問題,或是我剛剛所提到的限制性招標的問題,抄襲方面包括這個主視覺,當然,每個人都說是要去跟這個法國藝術家致敬。像你剛剛說到韓劇,我覺得「致敬」這個部分就像韓劇「淚之女王」裡面有很多婚紗鏡頭是要對「愛的迫降」致敬。還沒有開始講就要跟人家「致敬」,你不覺得這有抄襲之嫌嗎? |
27 |
李部長遠:你是說哪一個? |
28 |
柯委員志恩:我說我們賴總統就職典禮的主視覺。你果然沒看過韓劇,完全沒有進入到我們的…… |
29 |
李部長遠:這個我好像很難評論它有沒有抄襲耶! |
30 |
柯委員志恩:總而言之,這個東西見仁見智,所以他剛剛就已經特別提到,當我們認為有抄襲的時候,這個單位就馬上告訴我們:我們是在向藝術致敬。其實這是沒有辦法說服我們的! |
31 |
回到我剛剛說的限制性招標,目前引起最大爭議的就是「1624」這部歌仔音樂劇,我不管它的內容,只管它的經費,部長,你可以從這個地方來看,你們說完全沒有排擠其他補助,但我還是要指出來,你們文化部動用兩個項目,一個是有關表演藝術的輔助推動,你們編列了三億多,但光是補助這個劇就占了四分之一;你們動用的另外一個部分是傳統藝術推廣計畫,在這個計畫當中,這部劇就占了二分之一的補助款。你怎麼可以告訴我說它完全沒有排擠其他藝術團體的使用呢?怎麼可能呢? |
32 |
沒關係,我還是要部長回應。 |
33 |
李部長遠:OK,好。我先回到這個戲,這個戲我沒有看過,但是…… |
34 |
柯委員志恩:部長,請你針對它的預算、經費的限制性招標的部分來說明。 |
35 |
李部長遠:據我瞭解,這個案子是傳藝中心直接來跟文化部申請,它所用的費用不如外面所講的那樣排擠了其他的費用。 |
36 |
柯委員志恩:但是一齣戲兩天燒掉8,600萬,對於這樣的製作,你剛剛還特別提到我們的資源分配,你們花了8,600萬去做這樣的處理。從文人的角度來看,每個藝術團體都渴望得到很多補助,你覺得為這樣一個音樂劇燒掉這麼多錢合理嗎? |
37 |
李部長遠:其實「1624」是一個非常大的特例,因為它配合臺南建城400年,以我個人做過戲劇的經驗,我昨天晚上特別把「1624」這本書整個看一遍,因為我沒有看過這個表演,可是書裡面有非常多我的朋友,他們的反映都非常驚訝,覺得包括…… |
38 |
柯委員志恩:如果文化部提供給其他人員的經費可以有這麼多,我完全同意,我現在只告訴你,當你在有限制的經費之下,分配給他們這麼多,燒掉這麼多錢,然後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屬於限制性招標。所以本席還是強烈希望部長能在最快的時間當中,把這部「1624」所有的花費項目上網公告(如果覺得這麼沒有排擠到其他部分的話),並且在三天之內提供評審委員的名單,可不可以? |
39 |
李部長遠:可以,我想我們…… |
40 |
柯委員志恩:我覺得這個部分你們還是要追查清楚。 |
41 |
李部長遠:我想我們做得到,包括所有的經費怎麼花費,還有整個過程如何…… |
42 |
柯委員志恩:對,你們上網公布這些經費,因為有太多人質疑這個部分。然後是有關評審、審查的名單,私下交給我來處理。 |
43 |
李部長遠:OK,三天我們做得到,因為自己內部也對這件事情有點覺得被誤會。 |
44 |
柯委員志恩:很好啊!就趕快來做一些澄清啊!最重要是有非常多其他的文化團體對這件事情是很有想法的,這些都是你很關切的文化團體。 |
45 |
李部長遠:我懂、我懂。 |
46 |
柯委員志恩:還是一句話,當你經費有限的時候,應該做最好的分配,而不是獨鍾說「這個很好」。你要是有上百億的經費、上千萬的經費,要多做這個,我沒有意見!更何況它兩天就燒掉8,600萬,所以本席強烈要求,我需要你們把所有的細項全部告訴我一下。 |
47 |
李部長遠:是,這點我們一定做到。 |
48 |
柯委員志恩:另外,我對部長期待最多的就是你未來如何看待華視公共化這件事情,距你當初離開18年後,現在再次回到這樣一個位置上面來,在你當初離開和這次回來裡面,對於公廣集團所有的管理和它未來的走向,我希望你能提出一個最務實的做法,你現在握有權力,你是有辦法做到的。我們拭目以待! |
49 |
李部長遠:謝謝。 |
50 |
主席:謝謝柯志恩召委,部長請回。 |
51 |
我們接下來請洪孟楷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