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張委員雅琳:(10時58分)謝謝主席,我們有請主委。 |
1 |
主席:有請陳主委。 |
2 |
陳主任委員東陽:張委員好。 |
3 |
張委員雅琳:主委早安。上次我在3月底的時候有問關於含氚廢水的事情,主要是因為我們針對於不同的東西有取樣頻率的規範,有些是每一季或是有些是半年取樣,但是我看到現在我的這個表裡面有一些取樣時間好像都已經超過半年以上了,甚至有一年沒有更新,請問原因是什麼? |
4 |
陳主任委員東陽:水試所的船今年上半年有一些故障,另外有些時候是海象的問題、天氣氣候的問題。我跟委員說明,其實我們最近做了一些很大的努力,我去拜訪國科會主委,它下面的法人海洋中心有海洋船──勵進號,因為勵進號是做學校老師、科研人員的科學檢測,而輻射偵測中心會有人陪同去取海水,所以會不定期的增加頻次跟點位,所以除了原來的107點以外,還會根據他們不同的船行程再去補足一些點。 |
5 |
張委員雅琳:所以大概是什麼時候會開始啟動這樣子…… |
6 |
陳主任委員東陽:我想很快,6月就會開始。 |
7 |
張委員雅琳:下次等我6月之後再去看到的時候,這些應該都會更新了,對嗎? |
8 |
陳主任委員東陽:是。 |
9 |
張委員雅琳:好。接下來問第二個問題,我上次也是一樣關心的,就是有關於經費的部分,今天有一個核安會的解凍預算報告,其實有一筆1,000萬原子能管理發展的經費要解凍,這裡面也包含到要給國原院的經費,在核安會113年的總預算裡面有29.46億,撥給國原院的經費是20.7億,其中補助隨同移轉之繼續任用公務人員等人事費用是10.94億。據我所知,接下來國原院不會再進用公務員,現在的公務人力會遇缺不補,日後都會視需求改用院聘人力,所以核安會的人事費補助就僅限於這些公務人力,之後改為院聘人員之後,是不是所有院聘人員的人事費都是由國原院自籌,也就是核安會過去補助給國原院的人事費用會逐年遞減,到最後一位公務人員退休就會歸零了嗎? |
10 |
陳主任委員東陽:這個是這樣子的,國原院現在是行政法人,跟財團法人是有相似的性質,但是原來國原院是核研所,他們全部都是公務人員,所以目前除了公務人員有相當大的量,大概應該是7比3,跟院聘人員…… |
11 |
張委員雅琳:對。所以主委,這一題我只是想要確認一下,剛剛講了,因為是行政法人,所以它要開始自籌,過去我們補助的這些人事費用,隨著公務人員退場之後,應該就不會再去補助了,是嗎? |
12 |
陳主任委員東陽:是的,但是我跟委員報告,部會跟法人通常的關係會藉由計畫,人員的薪水有一些是在計畫裡面付的,所以它可以編多少人員…… |
13 |
張委員雅琳:這就是計畫人力的部分而已,對不對?可是公務人…… |
14 |
陳主任委員東陽:對、對,而且計畫人力有不同的range、不同的職稱,他可以很高的,也可以是一般平常的計畫人力。 |
15 |
張委員雅琳:對,瞭解,我懂。這一題我主要是想要接續來問,因為我們必須要自籌了,可是我也看到國原院自籌經費卻是逐年在下降的,105年的時候有10.5億;到112年只剩下7.4億,接下來國原院可能要自籌10億喔!它才有辦法去支付現在的人事支出,所以我想要瞭解自籌款到底是為什麼下降了?如果它真的持續下降,核安會真的有辦法逐年減少這些人事的補助嗎? |
16 |
陳主任委員東陽:我先回答一下,這個逐年下降是有人離開、離職,大部分是退休,所以它是漸進式的,不會是一下子全部變沒有,委員聽得懂我的意思嗎?所以這個人事費會逐年遞減。 |
17 |
張委員雅琳:對,我知道。但是我們現在講的是自籌部分,因為我們需要有自籌能力,接下來你可能就不會再補助它這些公務人力了,所以現在自籌能力是逐年下降的,這個原因是什麼? |
18 |
高院長梓木:報告委員,因為我們原來從核電相關的部分得到比較多的計畫,就是相比於105年開始…… |
19 |
張委員雅琳:對。 |
20 |
高院長梓木:因為電廠也逐漸停止運轉,核一、核二停止運轉,我們一些相關的委託計畫也跟著萎縮。 |
21 |
張委員雅琳:對,就變少了。 |
22 |
高院長梓木:對、對,萎縮了大概兩成到三成,兩成多,這幾年都維持大概7.4億。 |
23 |
張委員雅琳: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接下來要面對…… |
24 |
高院長梓木:接下來我們還是會努力,就是想辦法再去找其他的,像新能源或者其他輻射應用的、核醫藥物應用的經費,提高核醫藥物供應的量,來爭取自籌經費的營運。 |
25 |
張委員雅琳:瞭解,我有一個建議,院長也可以聽聽看,因為你們畢竟還是一個研究單位,你們需要接各部會的一些計畫,像剛剛您說的這樣子,但我也知道,好像在爭取案子的時候會遇到一些阻礙,譬如說,可能別人會覺得你們是不是夠專業、你們的專業跟其他的領域是否有相關,我覺得大家對國原院其實還不夠熟悉,我不太知道你們平常研究出什麼樣子的成果,所以我就去看了一下你們現在的著作數量,你們的數量其實是持續在下降,70%有關的研究都是院內報告,可是我查了你們的網站,也沒有看到院內報告的查詢系統。你們現在大概有500位的研究人力,可是每年發表的部分,大概就是國內外的期刊、會議論文、海報等等的數量,卻還是逐年下降的,你可以看到我們所做的這張表,所以第一個,發表量減少,為什麼都是院內報告?院內報告是可以公開給大家來瞭解國原院的嗎?或者是,為什麼這5年,你們對於國際論文的發表還是在持續減少的?甚至是在院內的發表系統,扣除掉機密文件之後,是不是都可以讓大家公開參閱?我覺得這樣才可以讓大家更瞭解國原院,對你們在自籌經費才會有幫助,是不是可以請院長來回復一下? |
26 |
高院長梓木:報告委員,我們的院內報告有些是跟一些單位,像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委託我們做一些實驗,這個都是機敏性、要簽保密協定的,台電或者是…… |
27 |
張委員雅琳:但這是占很大的數量嗎?因為這個…… |
28 |
高院長梓木:占一部分的數量。 |
29 |
張委員雅琳:一部分,大概是占…… |
30 |
高院長梓木:部分的院內報告,大概有7成左右是一般的報告,但是放在網路上部分,院內的報告是希望能夠透過整合的方式再公布在外面,不然這7、8百件要來搜尋也滿困難的,但是…… |
31 |
張委員雅琳:好,我瞭解了。因為聽起來院內還要再努力,看怎樣把它公開嘛,你們是不是可以鼓勵大家多投國際的一些期刊進行院外的發表,因為回到重點,你們就是要自籌,那自籌一定要有一定的研究實力,讓大家可信,所以這部分你們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機制來鼓勵大家呢? |
32 |
高院長梓木:相對於10年前核研所最興盛的時候,在福島事件之前,員工總共有1,500位,包括支援的人力,但是現在剩不到1,000位,相對這個數量也逐年在減少,但是我們會要求比較高品質,我們希望投稿的時候要重視品質,impact factor比較高的我們會鼓勵,感覺上應該是要投影響力最大的期刊,我們再來鼓勵,或者是專利,如果一昧的投,卻沒有應用價值,我們現在也把這個…… |
33 |
張委員雅琳:我想你們也很難一昧的投,因為其實國外期刊也不是那麼的好投,對不對? |
34 |
高院長梓木:是。 |
35 |
張委員雅琳:你們還是要鼓勵大家儘量去投啦!畢竟你們還是要提供公信力,不然你們就是會遇到自籌款的問題,因為我還是非常擔心,就像我一直以來都會說,其實我非常關注研究人員可不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薪資,因為這些東西就是跟這個環環相扣,所以這部分一定要來持續地努力;而院內的報告要怎麼樣公開,我們會後會持續來追蹤,謝謝。 |
36 |
陳主任委員東陽:謝謝委員。 |
37 |
主席:我們接下來請葉元之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