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陳委員秀寳:(10時39分)謝謝主席。請潘部長。 |
1 |
主席:好,部長。 |
2 |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 |
3 |
陳委員秀寳:部長,早安。部長,今天的主題其實是針對教改,我們從1994年的410教改大遊行催生成立了410教改聯盟,當時有很多項的教改訴求,包括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以及制定教育基本法等。當然,經過30年,我們再回顧當時的訴求,以現在的環境改變,我們再來看會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的理解。部長,您在教育部長的職位7年多,是歷屆教育部長任職紀錄最長的,本席對您的認真勤勉真的非常肯定,在您即將卸任的時刻,請問您對新任部長有什麼期許?或者應該這樣說,您最期望哪一個政策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
4 |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的肯定,教育工作真的很龐雜,從學前到終身教育,要單獨說哪個,其實我認為都很重要。這幾年雖然事情好多、好繁雜,但是我覺得應該要同時兼顧。我想委員也知道,像在教文會討論的幼兒園生師比問題,這也是長期以來的問題,應該要體恤教保同仁的辛苦,像這樣的工作,我們開始啟動,已經有七成左右,但是還有後面要持續進行,我是舉這樣的例子,學前重要,那你說後面的終身學習重不重要?高齡的長者馬上有這麼多,這一些教育部這幾年在同仁一起努力之下,其實也都建立了一定的機制,只是我一直都相信教育是要不斷從現況檢討有哪些還不夠,有哪些應該再去做,不斷地滾動修正,才不會有所偏廢。 |
5 |
陳委員秀寳:本席在上週針對教改30年的問題就教林明裕次長,林次長認為只要明星高中還在,就很難降低學生的升學壓力,部長的想法呢? |
6 |
潘部長文忠:委員,確實啦!我們都當過父母,也知道父母的心,總是孩子好能夠更好,這是父母永遠的期待,我們自己也當然如此,所以在升學這件事情上,其實臺灣不管哪個階段教育提供的量,應該都是充分的,在少子女化後更是充分,但只要學校還是我們過去所謂的明星學校這樣的稱呼,事實上就是…… |
7 |
陳委員秀寳:所以部長也是這樣看,就是如果明星學校還存在,孩子的升學壓力一定就會…… |
8 |
潘部長文忠:這個部分不只是孩子本身,我想有時候就是一種期許,所以這種情況…… |
9 |
陳委員秀寳:其實對家長、對學校老師來講也都是這樣子。總的來說,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我們的教育,不管是在課綱的研擬還是改革,本席都希望以學生為主體的立場是不會變的。 |
10 |
潘部長文忠:是。 |
11 |
陳委員秀寳:我再請教部長,在少子女化現象的衝擊之下,去年大專院校有和春技術學院、中州科技大學、台灣首府大學退場了,今年還有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及東方設計大學停辦,你們的報告裡面提到東方設計大學停辦之後,占地9公頃的校園已經由高雄科技大學向教育部申請接收,會成為高科大第6個校園,而且規劃作為「高科大產學合作園區」,這個部分教育部支持嗎?核定了沒有? |
12 |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因為現在退場後的校產一定要做好的公益使用,當然這裡面包含地方政府、公立學校、中央政府都可以依需求思考,這個區域因為高雄科大最近在產學拓展上是蠻積極的…… |
13 |
陳委員秀寳:所以教育部是支持的? |
14 |
潘部長文忠:如果學校有提出清楚的規劃,他們目前是有表達需求,但是我們當然希望學校不能只是取得用地,至於要如何善用…… |
15 |
陳委員秀寳:核定了嗎?現在的進程是已經核定了吧? |
16 |
潘部長文忠:應該。基本上,在行政院跨部會會議裡得到的是同意這個方向。 |
17 |
陳委員秀寳:是同意的,那請問部長,如果高科大產學合作園區的模式是可行的,位在南彰化的明道大學今年也要停辦,本人覺得非常可惜,而南彰化有中科二林精密機械園區,也是臺灣非常重要的產業聚落,如果教育部跟彰化師範大學可以善用明道大學校區的這個優勢,是不是也可以評估規劃彰師大產學合作園區?讓原本高教的場地就繼續用於教育用途,您的看法如何? |
18 |
潘部長文忠:委員,當然後續經營主體本身的評估是很重要的。有關委員這個想法,因為彰師大有好多是在產學這方面,如果他想參考高雄科大的模式,我想教育部當然會支持。 |
19 |
陳委員秀寳:所以如果彰師大有這樣的規劃,你們也是會支持,也是會贊成? |
20 |
潘部長文忠:對,但是他一定要提出規劃,千萬不能只是想趕快拿到校地,卻什麼也不做,這樣反而會讓校地閒置。 |
21 |
陳委員秀寳:另外,以中州大學為例,其實原本是有考慮規劃成社宅或長照據點,但報告上提到校地經由內政部承接,根據瞭解,會規劃成民防訓練基地。請問部長,如果以中州大學這個校地利用來講,民防訓練基地有確定了嗎? |
22 |
潘部長文忠:這個部分是確定的,因為內政部是很清楚的表達它的需求,我跟委員報告,行政院跨部會平臺是由副院長來主持,都會請各相關公家部門、學校來做需求評估。 |
23 |
陳委員秀寳:當然以各部不管是內政部或是衛福部,有場地的需求,以院長的看法可能會覺得就去評估,但是以教育部的看法,你們會不會覺得其實對退場的校園還是應該朝社宅或是長照據點會更具有公益性? |
24 |
潘部長文忠:委員,當然社宅或其他有些還是有其主政的單位,比如像社宅也是內政部在思考。其實教育部對這樣的訊息幾乎是廣發給各相關部會,原因就是如果這個地域……當然社宅也有社宅的需求考量,因為委員也知道…… |
25 |
陳委員秀寳:因為在地民眾本來也以為這個會去規劃成社宅或長照據點,後來知道有這樣的結果之後,他們蠻驚愕的。在他們認定中,退場的校園不就是應該比較有公益性的場域來利用,為什麼會變成是民防訓練的基地?當然這個不是部長能夠去決定的。對於這個退場的場地,如果各部門有需求提出來,也許院長有其他的考量,但是本席會覺得結合在地民眾的意見,退場的這些校園還是應該用在比較有公益性這樣的運用,會比較符合民眾的期待。 |
26 |
潘部長文忠:是,委員,這個公益性一定是……只是面向不同而已,比如像剛才內政部他們用做民防的訓練,其實還是公益使用,只是委員可能更希望能聽到在地民眾的聲音跟訴求,說如果這個不錯的退場校地能夠再增建一部分的社宅。我也跟委員報告,這部分委員可以反映地方的需求,目前社宅本來也有中央跟地方的籌建,如果說在這一方面,委員也可以把這樣的訊息給主管的部會…… |
27 |
陳委員秀寳:好,謝謝部長。接下來本席要針對高教公共化的議題來就教部長。根據統計,低收入戶子女進入頂尖大學的比率,從2009年統計到2014年都在1%以下,進入公立大學的比率最高也只有0.7%至1.2%。由此看來,公立學校的學生,其家庭社經背景會比較高。根據教育部111年度教育統計資料顯示,高中職畢業生就讀公立大專院校大概占35%,就讀私立大專的學生占了65%,研究統計資料都是指出,經濟不利及比較弱勢家庭的學生反而就讀私立大學的比較多。根據這個部分的數據本席要請教部長,為什麼公立大學沒有辦法招收更多來自經濟、文化不利及弱勢家庭的學生? |
28 |
潘部長文忠:委員,當然入學有相關的機制跟所設定的一些規範,這畢竟是入學的一個模式,也考慮到其公平性。教育部為什麼在這些年推委員所提到的願景計畫,就是有一些家庭經濟各方面比較弱勢的孩子,我們有個一年大概一千多名的機會希望能夠扶助就讀公立,尤其是國立學校,包含大專校院的機會,也就是希望在這上面能夠提供…… |
29 |
陳委員秀寳:對,部長,您提到願景計畫,我們今年願景計畫的總申請名額有幾個? |
30 |
潘部長文忠:我請司長跟委員報告一下。 |
31 |
朱代理司長俊彰:跟委員報告,一般大學跟技職校院加起來,每年核定名額大概是1,000到1,200位左右,這是個人申請,但是還有不同的管道在繁星的部分也有名額。 |
32 |
陳委員秀寳:個人申請是550個名額,是嗎? |
33 |
朱代理司長俊彰:對。 |
34 |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說幾個管道加起來大概是1,000到1,200。 |
35 |
陳委員秀寳:比去年增加了7個校系跟13個名額。如果以弱勢家庭的學生及家庭比例來看,願景計畫的名額應該要再提高,現在550個個人申請名額的申請狀況是已經都提出來了嗎? |
36 |
潘部長文忠:目前應該正在進行中。 |
37 |
朱代理司長俊彰:5月會辦理。 |
38 |
陳委員秀寳:正在進行中。 |
39 |
潘部長文忠:甄試在…… |
40 |
陳委員秀寳:部長覺得這樣的名額夠嗎?會不會再逐年提高名額? |
41 |
潘部長文忠:委員,因為今天這個議題碰到少子化,我們就碰到好多好多面向的問題,但是讓經濟弱勢等的家庭有機會透過政府的一些政策去就讀公立、國立的學校,我認為這是一個我們講的社會流動等等可以透過教育的政府政策啦!但是就整體的名額到什麼程度,可能也要整體評估一下。 |
42 |
陳委員秀寳:這邊我跟您提願景計畫,接下來跟您討論教育部的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期提到提升高教公共性有2個機制:一個是完善就學協助機制;第二個是透過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原住民學生入學,營造友善的族群環境。這部分本席希望要落實高教的公共化,除了提供學雜費的補助之外,其實應該有完善的、相關的友善措施,我們要讓教育真正是成為能夠翻轉階級的助力,所以在這一塊為什麼會說比較弱勢家庭的學生就讀公私立學校的比例,我們必須從這裡面去討論出弱勢會更弱勢,以及社經背景比較高的、比較容易進入公立學校這些原因來協助弱勢家庭的學生,可以藉由教育的力量反轉,部長,你同意嗎? |
43 |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這個提醒,我想我們這幾個機制可能需要再做一些補強、強化的措施。 |
44 |
陳委員秀寳:好,謝謝,因為主席站起來了,我的時間到了,謝謝。 |
45 |
潘部長文忠:謝謝。 |
46 |
主席:謝謝。接下來請羅廷瑋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