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1220

柯志恩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柯委員志恩:(9時50分)謝謝主席,我們請潘部長。
1 主席:好,有請潘部長,謝謝。
2 潘部長文忠:召委好。
3 柯委員志恩:部長好!410教改大遊行,我們先來檢視一下。30年過去了,當時所揭示的四大主軸:「制定教育基本法」,達到了;然後「推動教育現代化」,目前正在進行;「落實小班小校」,我必須要說這真的是少子化的結果。我覺得最大的災難還是來自於最後一點,也就是今天我們的重點,到底廣設大學是不是走錯路?
4 本席在大學教了27年,前面10年都在師資培育,所以是一路跟著教改的路程過來,當時所揭示的最大部分,部長還記得嗎?一個很大的口號,希望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能夠快樂學。還記不記得?根據本席的經驗,快樂學的結果就是安樂死,這完全是毋庸置疑的,學生的壓力有因此降低嗎?部長,有嗎?
5 潘部長文忠:跟召委報告,確實家長對孩子的期待都很高,只要學校有比較在排所謂的……
6 柯委員志恩:我知道家長對教育一向是華人非常重視的,但快樂學,學習沒有所謂的快樂,當時標示的快樂學,我告訴你,就是安樂死,怎麼樣的死法,我們來看一下。你看吧!大學造成文憑貶值,我想剛剛很多委員都提過了。因為教改30年,很多人就開始去問李遠哲院長,然後他認為碩博士滿街跑不是他的問題,廣設大學跟他無關。我現在只想請問部長,因為你即將要離開,你認為教改失敗的部分跟李院長完全都沒有一點相關嗎?
7 潘部長文忠:當時整個教改的會議其實是有相當多國內各界所共同組成的審議會……
8 柯委員志恩:是,非常多的學者專家,沒錯,部長,我知道是這樣沒有錯,但這不是我講的,你可以講的非常圓滑,畢竟你是一個非常寬厚的人,但這是李登輝前總統講的,他說:臺灣失業率高,就是因為教改失敗,而李遠哲該為教改負責。這是李登輝前總統講的。李院長認為這個跟他無關,但就像你剛剛提到的,事實會說話,2002年在他主持的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中,他公開主張要廣設大學。然後在最重要的921教改諮議會成立時,李院長主持會議,非常多學者專家可能都呼應他的說法,因為他一言九鼎,他建議把高中職比例從3比7,提高到現在的9比1,甚至取消比例限制,而且要把專科改為科技大學,這些都完全寫在資料上,也就造成今天廣設大學最大的緣故。但是我必須要說,廣設大學造成M型化更加嚴重,部長不要告訴我說這樣可以讓更多學生考試壓力解除,可以讓大家的競爭力更高,到目前為止,沒有!所以我還是認為,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歸咎於李遠哲院長,但他責無旁貸,事實會說話。
9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人人上大學、一縣一大學。剛剛非常多人都提到了,從1994年的大學有23所,到2021年變成126所,而我們以前引以為傲的所謂技職,目前為止已經完全是直線降落,這些部長都很清楚吧!而且技職目前每個人都是拚升等,最重要的實作部分,老師已經完全不care,大家都去拚升等,你告訴我,這會增加學生的競爭力嗎?我們來看一下,這完全是非常的民粹,那時候的大學生有30萬,目前為止,大學生有81萬,2016年更到100萬。你看看這是我們現在的大學生,臺灣有這麼多大學生,幾乎可以算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然後你看看我們現在的人口,1994年還有32萬,現在大概就是13萬,從32萬變成13萬,剛剛部長已經否定了,你說不會有60所倒閉,也不會有40所倒閉,你們目前預警跟專輔的學校……
10 潘部長文忠:應該說沒有這方面的推估啦!
11 柯委員志恩:沒有這方面的推估?所以事實上幾所大學目前也不知道,但未來五年絕對不會是40所,也不會是60所?部長,你們總會有這個推估吧!不會有40吧?還是連40都有可能?還是50或60?家長要有警惕啊!請問部長會是多少?
12 潘部長文忠:我剛才跟前面的委員也報告過,我說現在教育部反而是很緊密的在管控各校的財務、教學品質跟招生狀況。
13 柯委員志恩:但是有很多學校已經退場了,剛剛萬委員也特別提到,你剛才已經承諾他說它們只要一退場,你們就會給它最好的安置,對不對?部長,你剛剛有特別提到嘛!
14 潘部長文忠:學生的部分一定是這樣子。
15 柯委員志恩:到目前為止,你看去年有16所,目前要專案安置的學生大概一千多人,但是部長知道嗎?1,516個學生當中,有249個人是遭退學的,意思是在被安置的學生當中,有16.42%是退學的,一般大專院多少人被退學?7.42%,這邊卻有百分之十六點多,被安置的學生的比例反而這麼大,為什麼?有沒有想過它的原因?而且你們所安置的學校是弱轉弱,部長,我給你幾個證據來看一下:稻江管理學院在2020年你把它安置到首府跟大同技術學院,就這兩個學校,要嘛就是即將要停辦了;南榮科技大學,你把它安置到這幾個學院,包括環球、大同都已經退場了,你把一個弱勢的學校安置到一個更弱勢的學校,讓他們退學比例又更高。請問對於這一千五百多個學生,你有做到照顧的責任嗎?數據還是會說話,部長。
16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當然學生在入學跟轉學這方面也有我們覺得比較合適的方式,應該是考慮教育的公平性,後續我想我們會注意,因為現在更多的學校……
17 柯委員志恩:你們是應該注意啊!像剛剛已經有提到大漢技術學校的學生大一、大二有80人,目前還在進行當中,問題是學生寫信到部長信箱,表達他們自己的焦慮,因為學校叫他們開會,程序照教育部的走,然後開會、簽字,問題是學校告訴他們,大三、大四可以繼續留下來,但是大一、大二,你叫他們怎麼辦?他們可以轉,問題是要轉到哪裡?如果你們把他安置轉到的地方又是弱轉弱,他們未來的前途要嘛就是被退學,要嘛根本就是不曉得到哪裡。而且你看到新的學校,有很多課程的銜接,包括一些證照的考核,他們都沒有辦法,你就讓這些學生完全沒有任何的依靠。他們寫信到部長信箱,請部長看一下,好不好?負責部長信箱的人,請你看一下,好不好?然後反映給學校都沒有下文,大漢技術學院的學生已經來跟我們反映了,部長,請你好好重視這個問題。而且說實在的,私校的老師是公保,勞保還有六個月的資遣慰問金,非自願的還可以去申請,但是公保的老師哪裡有?然後你們的強化介聘平臺,你說要給他們一些職場訓練,你們的平臺設在哪裡啊?部長,你知道這些私立學校老師的介聘平臺設在哪裡嗎?
18 潘部長文忠:這是委請金屬工業發展中心……
19 柯委員志恩:拜託!私校老師的介聘平臺你把它放在金屬工業發展中心,你有好好宣傳嗎?去哪裡找?教育部的介聘平臺跑到金屬中心!
20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個宣導我們可能會持續,因為我所掌握到的確實也有相當多的老師有參加這方面的課程。
21 柯委員志恩:介聘多少位?
22 潘部長文忠:介聘確實成效不是那麼好。
23 柯委員志恩:當然,你放在什麼金屬中心,然後告訴我有幫助這些私校老師,更不要說……
24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有一些就是到產業界,為什麼會請……
25 柯委員志恩:我知道,但是你的宣傳……
26 潘部長文忠:這是經濟部所屬的單位。
27 柯委員志恩:你們的宣傳實在是太差了,所以介聘的效果一點都不好,好像有做這件事情就沒有好好想別的事情。而且說實在的,在私立學校的年資裡面,特別是中南部,老師服兵役的兩年年資,國立大學都可以採計,私立大學卻沒有,所以我覺得以公私立來說的話,真的是大差別,你要不要也給這些私立學校的老師一個交代啊?兩年差很多欸,特別是他們都要退場的,有沒有這些年資差很多。部長,你要不要在你下任之前,好好幫助他們一下?
28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部分我們再研究一下。
29 柯委員志恩:你研究一下再好好處理。接下來我要說的是M型的部分,以現在來說的話,這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嚴重的問題,你看看我們現在說要讓學生快樂學,結果私校的就讀率九年增加了25%,簡直是瘋狂的爆發當中啊!你知道近十年來國中生少了25萬人,私立學校的就讀率卻多了25%,這代表什麼?公立學校竟然已經經營到……目前為止,特別是割喉案之後,所有家長都往私立學校送,教改30年卻反而讓M型化越來越嚴重,部長,你有沒有正視這個問題?
30 潘部長文忠:針對私校,尤其是國中的部分,其實各界也有很多的討論。
31 柯委員志恩:那你有沒有任何的方式?當然以目前的法令,你也沒有辦法做任何的限制,但重點在於你必須要去思考,你不能叫家長、你不能叫學生,包括這些……你看為什麼要選擇?臺灣國中生每七個人就有一個念私立學校,真的是匪夷所思!為什麼教改30年之後,你讓私立學校的人數超過美國、超過日本,你知道問題到底在哪裡?部長,問題在哪裡?所以我剛剛說快樂學、安樂死,可是這些學生把他送到私校去以後,更是辛苦啊!
32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認同你剛才提的,但是國民教育的階段,如果讓臺灣再回到當時義務教育沒有成立的那個時候,小六學生就是要補習,現在的私中……
33 柯委員志恩:我不要跟你講那麼遠……
34 潘部長文忠:委員,現在的私中看到的就是臺灣非常被扭曲的孩子成長過程。
35 柯委員志恩:這就是教育系統需要負起責任啊!因為被扭曲了啊!
36 潘部長文忠:因為私中用聯招模式擇優,而不去盡國民義務教育,所以大院當時要修私立學校法,可不可以讓孩子是受到合理義務教育的過程……
37 柯委員志恩:部長,你是歷期最久的,你應該有所作為啊!你真的以為每個家長都很希望把孩子送到私校嗎?如果公立經營得很好的話,我為什麼要讓孩子進到私校?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在你七年半的部長任內讓M型化越來越嚴重。我肯定你其他的作為及辛苦,但是M型化在教改30年當中,你不得不承認讓臺灣M型的社會越來越嚴重,讓整個競爭度沒有因此提高,然後讓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啊!
38 潘部長文忠:我想我即將卸任,但是對於私校法國中階段這一種小聯考的方式,我一直抱持非常清楚的立場,我也希望大院的委員能夠共同支持修法,讓臺灣的教育回到義務教育真的就是義務教育,而不是把所有學業最優秀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然後又號召這是辦學最好,我認為義務教育不應該是如此。
39 柯委員志恩:我也不認為應該是如此,所以你說……
40 潘部長文忠:修法一定要在大院來努力。
41 柯委員志恩:問題是你當了七年半了。
42 潘部長文忠:現在本來就有版本,上個會期……
43 柯委員志恩:是,然後呢?
44 潘部長文忠:只是大院委員們的意見分歧……
45 柯委員志恩:所以是以大院的意見為意見?
46 潘部長文忠:意見是分歧的,我應該跟委員報告,目前是……
47 柯委員志恩:那我們就會好好做下來,在你下任之後,我也承諾我們就把這一部法好好的修完,讓學生真的能夠學習,起碼是有效果,但我絕對不會講快樂學,學習都要付出代價、付出努力的,不要再用這個口號。
48 潘部長文忠:委員,孩子正常的學習,我覺得這是一個成長為正常人格非常重要的事情。
49 柯委員志恩:好,謝謝部長。
50 潘部長文忠:謝謝召委。
51 主席:謝謝召委、謝謝部長,接下來換我質詢。
52 主席(柯委員志恩):請陳培瑜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66
meet_id 委員會-11-1-22-8
speakers ["柯志恩","萬美玲","洪孟楷","郭昱晴","陳培瑜","吳沛憶","林倩綺","陳秀寳","羅廷瑋","葛如鈞","林宜瑾","張雅琳","葉元之","吳春城","范雲","張嘉郡","羅智強","徐欣瑩","牛煦庭","廖偉翔","莊瑞雄","劉建國","王鴻薇","陳冠廷"]
page_start 99
meetingDate ["2024-04-17"]
gazette_id 1133001
agenda_lcidc_ids ["11330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教改30年廣設大學及技專升格如今面臨整併退場之問題及對策」 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30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