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933

牛煦庭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8次會議

Index Text
0 牛委員煦庭:(9時7分)謝謝主席、各位早安。近日因為403花蓮大地震,有非常多的房屋被貼上紅單、黃單,要求住戶暫時不要使用,等到補強完畢之後再回家居住,但是老舊建物因為地震或災害受損貼單之後,如果我們只是期待一味的補強,但沒有意識到老舊建物是否該有合理退場機制的話,那麼老屋結構脆弱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們真的有辦法再面對一次強震的挑戰嗎?我要提醒大家,本次地震天王星大樓過去就曾經被認定是黃單建築,即便經過了補強,仍然在這一次的地震不幸傾斜倒塌,因此只有補強而沒有提升耐震力,在下次地震來襲之際,還是會有很大的風險,因此我們應該正視老屋退場的機制。
1 目前臺灣推動危老都更主要面對誘因不足、溝通不易兩大問題,如果我們的政府沒有魄力編列大量的預算、投入大量的資源,政策也只會寸步難行,現在的重點應該是在紅單、黃單之後,該如何說服住戶,面對房屋老舊結構耐震不足的問題。現在各地的縣市政府有很多都更已經有1、2、3、4、5、6、7、8件去了,但是顯然除了臺北市以外,在其他地方很難再有進展,因為以目前的政策規劃面跟資源面來推估,現在我們地方政府只能提供諮詢跟說明,但顯然沒有能力,當然不用講有強制力去說服住戶啟動都更程序。即便啟動都更程序,中間繁瑣而且挑戰重重的溝通過程也會曠日費時,以致於這些老屋危樓在短期之內,恐怕很難看到改變的可能。
2 本席今天要借用國是論壇的時間,在此呼籲我們的政府應該要積極推動公辦的防災型都更,第一,我們要建立權利變換的合理機制,大幅提升住戶的參與誘因。第二,我們要建置中繼的防災住宅,提供受災戶或者是防災都更的都更戶有一個生活品質OK的暫時居所。我們也希望政府利用都更達成改造居住環境的使命,結合鄰近的公有地併案來做更新,對於整個都市區域進行再造。第三,如果這個過程無利可圖,我們也希望政府摒棄零出資、百分百自償的觀點,而大量投入預算來具體支持,以上,謝謝。
3 主席:謝謝牛煦庭委員的發言。接下來請登記第4位羅委員智強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2
meet_id 院會-11-1-8
speakers ["韓國瑜","陳冠廷","張智倫","牛煦庭","羅智強"]
page_start 49
meetingDate ["2024-04-09"]
gazette_id 1132001
agenda_lcidc_ids ["11320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第8次會議紀錄
content 國是論壇
agenda_id 1132001_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