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811
陳培瑜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陳委員培瑜:(12時41分)好,謝謝主席,請部長。 |
1 | 主席:請部長。 |
2 | 陳委員培瑜:好,謝謝薛部長。 |
3 | 薛部長瑞元:委員好。 |
4 | 陳委員培瑜:好,部長辛苦了。我們時間有限,我們來談一下,在整個食安事件當中,其實我們辦公室一直在研究營養午餐的相關法規,我們發現整個食安事件當中有一個角色可能都被大家忽略了,就是食品技師,我先簡單確認一下,部長,你應該知道食品技師的角色,對不對? |
5 | 薛部長瑞元:我知道。 |
6 | 陳委員培瑜:好,我們來看一下,根據現在有的資料,食品科食品技師在整個國家考試當中是有兩千五百多位,可是在專業的換發執照執業的部分,他們的人數卻是0,部長,你知道這個狀況的原因是為什麼嗎? |
7 | 薛部長瑞元:這我就不清楚。 |
8 | 陳委員培瑜:因為現在相關的法規當中,他們沒有辦法成立第三方機構、沒有辦法作為單獨驗證的機構,他們必須要受僱於私人企業、民間團體或是政府機關,其實這個現象很有問題,後續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事情。 |
9 | 食品安全管理目前分成三級品管制度,如同這個投影片上秀出來的,第一個階段是食品業者必須自主管理;第二個階段則是透過第三方驗證機構進行查核;最後才是政府稽查。可是我們來看一下到底誰要進入第三方驗證機構的查核,在相關法規裡面規定的是在這個紅色框框裡面,例如說,資本額3,000萬以上或者是相關的食品添加業,這些其實都是比較中大型的公司規模。 |
10 |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問題到底是什麼?其實全臺灣目前登記的食品業者總數有六十幾萬家,可是可以進到我的投影片說的第二層,被第三方驗證機構查核登記的食品業者目前只有626家,也就是說,六十幾萬家比較626家,其實有將近99.9%的民間業者必須進行自主管理,也就是說,整個食品業者的管理,有這麼多要依靠他們。部長,聽到目前為止,你覺得有哪些問題? |
11 | 薛部長瑞元:其實第三方驗證機構也就是第二級品管這個部分,是國內相當欠缺的。 |
12 | 陳委員培瑜:目前有4個。部長,跟你報告,有4個驗證機構。 |
13 | 薛部長瑞元:但是這個要建立公信力不是那麼容易。 |
14 | 陳委員培瑜:好。可是我剛剛已經跟部長報告了,回過頭來看,其實現在光是到111年年底,已經有兩千多位食品科食品技師經過國家高考,可是若照現行法規,他們又沒有辦法進行單獨的執業驗證,所以我就直接說,有沒有機會?目前所有食品技師都受僱在企業之中,他們就是要拿出自己的良心,然後檢舉他們的老闆,或者部長,你覺得會有什麼可能性?如果他們檢舉這個老闆,可能他們自己會失業,或者是他們的老闆可能為了防堵他們,雖然根據法規的規定請了他們在裡頭工作,可是也可能不讓這些食品技師接觸核心,把他們當成橡皮圖章。 |
15 | 其實我們在跟食品技師接觸當中,我們都認為,如果最後只讓業者自律可能就會出現類似這樣的狀況,所以我們想要請衛福部考慮一下,可不可以像土木技師、會計師這樣有簽證的制度,讓食品技師也可以具備第三方驗證?這樣會更客觀、更公正,同時更有量能為食品安全把關。 |
16 | 薛部長瑞元:我覺得是這樣,如果你要食品技師單獨去做簽證的話,他恐怕還是避免不了剛剛委員提到的狀況,就是食品廠的老闆給他壓力。 |
17 | 陳委員培瑜:但是我剛剛已經說了,我知道部長您的擔心,但是目前他們都被受僱在企業、政府或民間團體裡面,可是像土木技師、會計師因為有第三方的驗證機構,他們自己也要受到相關法規的規範,目前臺灣對於食品技師簽證制度沒有相關的規劃報告,但是其實從2007年就已經有很多業者,包含食品技師,還有很多在意食安的民間團體一直提出這個訴求,因為今天時間有限,是不是可以請衛福部在三個月內提出建立食品技師簽證制度規劃報告?有沒有機會? |
18 | 薛部長瑞元:三個月我不知道能不能弄出來,因為這個牽涉滿大的,第一個,我個人認為不是由這些食品技師去做簽證就好了。 |
19 | 陳委員培瑜:是,當然。 |
20 | 薛部長瑞元:應該是要有機構。 |
21 | 陳委員培瑜:是。我剛剛說目前有4個機構。 |
22 | 薛部長瑞元:在機構裡面要有二級品管的機構。 |
23 | 陳委員培瑜:對,目前二級機構有4個。 |
24 | 薛部長瑞元:現在就是說,這個機構要能夠取得民眾的信任,這樣簽證才會有效。 |
25 | 陳委員培瑜:沒錯。 |
26 | 薛部長瑞元:目前有的這4個機構是否就能夠得到民眾的信任? |
27 | 陳委員培瑜:我覺得目前他們得到民眾的信任度應該是有的,可是他們目前負責的量能就是那六百多家,假設我們還要提出更多,他們的量能是會有困難。 |
28 | 薛部長瑞元:這個部分最大的問題真的是這樣,以前有GMP,我們曾經嘗試去建立食品GMP的制度,後來一個頂新的油的案子就整個沖垮了。所以要建立信心非常困難,要把它打掉非常容易。 |
29 | 陳委員培瑜:我們再來討論食品技師跟建立信心之間跟機構的關係,或者是第三方簽證在臺灣的可能性,我們再跟衛福部來討論。 |
30 | 薛部長瑞元:所以我不敢跟委員答應說三個月就能夠把這個事情完成,但是我們可以開始啟動。 |
31 | 陳委員培瑜:好。這個部分我們辦公室也會持續再跟衛福部討論,好,謝謝部長,謝謝主席,謝謝。 |
32 | 主席:好,謝謝陳培瑜委員的質詢。 |
33 | 接下來我們請李坤城委員進行質詢。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00 |
---|---|
meet_id | 委員會-11-1-26-10 |
speakers | ["王育敏","陳昭姿","林月琴","陳菁徽","廖偉翔","蘇清泉","黃秀芳","劉建國","涂權吉","王正旭","林淑芬","盧縣一","洪孟楷","徐巧芯","楊曜","羅智強","黃珊珊","陳培瑜","李坤城","張嘉郡","楊瓊瓔","蔡易餘","陳瑩","李彥秀","王鴻薇","徐富癸","陳冠廷","邱鎮軍"] |
page_start | 203 |
meetingDate | ["2024-04-01"] |
gazette_id | 1132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23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環境部、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臺灣菸酒股份有 限公司就「蘇丹紅、小林製藥紅麴原料以及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等重大食安事件之檢討與策進作 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23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