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李委員彥秀:(11時41分)可不可以請薛部長? |
1 |
主席:請薛部長。 |
2 |
薛部長富盛:李委員好。 |
3 |
李委員彥秀:部長好。26日,也就是昨天,我們召開第二場碳費率的審議會,本來是要提出最後的調整機制,公布碳費費率的相關調整內容,但最後還是再一次跳票。其實這件事跳票已經不是第一次,本來112年就要推出,但最後還是延期。昨天的說法是要等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公布才有辦法估算,114年才開始繳碳費。 |
4 |
不管現在遊戲規則是什麼,包括剛才提到臺版的CBAM,看起來,其實我們很多法規好像都還沒有準備好。這裡面就牽涉到幾個問題,包括接下來的遊戲規則是什麼?無論是大型的企業界、產業界,或是中小型企業,現在完全不知道未來碳費的徵收規劃和方向到底會怎麼處理?包括產業界也會產生幾個問題,例如相關的產業佈局、機器設備的佈局等等,到底要怎麼調整?如何營運?其實這些都牽扯在裡頭。去年蔡英文總統去參加碳權交易所的揭牌典禮…… |
5 |
薛部長富盛:碳權交易所,在高雄。 |
6 |
李委員彥秀:她特別提到要把低碳和零碳的挑戰化為新的機會和商機,但是所謂的機會、商機到底是什麼?現在還沒有看到。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他們不知道整個邏輯和方向是什麼,也就無所知道之後的遵循方向,所以現在產業界對未來徵收碳稅或碳費,普遍都面臨碳焦慮。臺大風險中心連續兩年的公正轉型意識調查,五成受訪者完全不清楚政府的淨零政策到底是什麼?你們的方向及實際內容到底是什麼? |
7 |
八成的受訪者更是認為淨零排碳的政策應該關注更多的中小企業;有六成四的受訪者擔心會有物價上漲的問題,無論是碳稅或碳費,最後可能會有綠色通膨的問題。有50.4%的民眾擔心公司會經營困難而倒閉,因為這些可能都會有營運成本,或是需要和相關法規配合,另外還有貸款的部分,因為他們必須貸款。所以各家公司和企業界能不能承受未來碳稅、碳費徵收之後的挑戰? |
8 |
現在經濟部在網站上,包括電子郵件、LINE@,都有相關內容,這都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本席也特別去看LINE@等網站內容。部長,你有沒有看過? |
9 |
薛部長富盛:沒有。 |
10 |
李委員彥秀:你沒有看過,對不對?如果是中小企業點進去看,真的不知道未來因應淨零轉型的過程當中,對碳稅或碳費法規的配合,政府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支持和援助?如果打電話進去問,中小企業的老闆該怎麼遵循?你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援助?本席覺得他也說不出來。你同意本席的說法嗎?本席可以當著你的面馬上打電話問。 |
11 |
薛部長富盛:李委員表示的是部分民眾或企業的聲音,環境部會予以重視,我們欣然接受指教。 |
12 |
李委員彥秀:這是經濟部應該給的答復。因為這個議題是跨部會的,不管是經濟部也好,或是環境部也好,其實都有責任。 |
13 |
薛部長富盛:經濟部應該也有一些想法,環境部也在努力。 |
14 |
李委員彥秀:法規到底是什麼?未來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我們遵循的方向是什麼?未來我們的產業佈局、機器設備、上下游可以做什麼樣的調整?這不是法令一公布就可以馬上調整的,企業、產業界也要有因應和佈局的時間。 |
15 |
薛部長富盛:是的,的確如同李委員所說。事實上這方面的資訊非常豐富啦!他們不會不曉得要怎麼轉型,因為低碳或是淨零…… |
16 |
李委員彥秀:雖然資訊豐富,但是法規必須一致啊!他們必須有一個可以遵循的方向,現在包括什麼時候要徵收,你們都一變再變,規劃的內容到底是什麼?也不清楚。 |
17 |
薛部長富盛:沒有李委員說的這個情況。所有這次要接受碳費徵收的對象,這兩年,甚至是三年前,就已經得到通知,要求他們去做碳盤查,事實上那時候…… |
18 |
李委員彥秀:你們的法規內容怎麼調整?部長,包括中小企業,雖然你說第一階段不徵收,但是…… |
19 |
薛部長富盛:對啊!中小企業第一階段不會徵收。 |
20 |
李委員彥秀:但是臺灣有13%的中小企業是靠外銷,營收將近3兆元,未來有沒有足夠的資源能了解遊戲內容、規則,包括之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本席覺得這些都非常重要。他們到底清不清楚政府可以給予多少資訊和資源?包括本席剛才說的LINE@圖片,或者打專線電話詢問,因為每個中小企業營運的方向都不一樣,產業也不一樣,不管是經濟部也好,環境部也好,你們能直接面對他的問題嗎?能回答到哪個程度? |
21 |
薛部長富盛:我想這一塊…… |
22 |
李委員彥秀:一切都不一定嘛!所以你不要說已經給他們兩、三年的時間。雖然給他們兩、三年準備的時間,但是到底要準備哪些東西?你們有沒有說的很清楚?本席只是提醒,因為今天發言的時間不多。 |
23 |
薛部長富盛:好,謝謝。 |
24 |
李委員彥秀:接下來還有綠色通膨挑戰的問題,因為民眾也會擔心,未來徵收碳費或碳稅會不會增加通膨的問題?會不會有直接的影響?後續行政部門有沒有什麼工具可以抑制通膨?如果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我們確定要走,有沒有其他工具可以運用?因為現在電價一漲,通膨已經很嚴重,如果你們明年又要收碳費,到時候又引發綠色通膨呢?本席支持要做這件事,也覺得應該要做,但你們有沒有工具可以運用? |
25 |
薛部長富盛:所以李委員,我們不要一直站在負面的角度,看待沒有在3月底以前公布碳費費率這件事,從某一個角度來看,這樣不是正好符合剛才李委員說的,我們應該考量將來是不是會有綠色通膨,以及電費漲價會不會對企業界造成影響。 |
26 |
李委員彥秀:部長,本席覺得這件事情如果要做,這些都不能當作藉口啦!你不要拿現在的通膨問題當藉口,因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我們要和國際接軌。 |
27 |
薛部長富盛:好,謝謝李委員支持。 |
28 |
李委員彥秀:你現在提的這件事情,就是你們的藉口。 |
29 |
薛部長富盛:沒有。 |
30 |
李委員彥秀:因為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重點是你們已經準備兩、三年,到底準備了什麼?何況你們今年還不斷拖延。 |
31 |
薛部長富盛:因為大院也是去年1月份才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環境部以前的…… |
32 |
李委員彥秀:關於氣候變遷,現在國際上都在準備啦!你不要說立法院去年才通過,因為環境部已經準備這麼久,卻什麼都沒做,那也真是離譜。這是全世界的趨勢,立法院光是討論碳稅、碳費,已經討論幾年了? |
33 |
薛部長富盛:是啊!已經討論很久,2020年就提出修法。 |
34 |
李委員彥秀:你不要說立法院何時提出修法,你們才是主責的環境部,難道行政部門都在等立法院做嗎?真的莫名其妙! |
35 |
薛部長富盛:不是的。 |
36 |
主席:謝謝李彥秀委員。 |
37 |
接下來請洪委員孟楷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