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442

劉建國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劉委員建國:(9時35分)謝謝主席,有請部長。
1 主席:請薛部長。
2 薛部長富盛:劉委員好。
3 劉委員建國:部長好。
4 部長,昨天有召開第二次的碳費審議會嘛?
5 薛部長富盛:是,第二次。
6 劉委員建國:有沒有什麼新的結論?
7 薛部長富盛:新的結論就是委員他們覺得與其馬上用投票去決定一個費率,沒有考量到整個客觀的環境,以及用科學為基礎,他們希望環境部可以提供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實施碳費的情況做為他們的參考,同時也希望我們把2030年的目標、減碳的做法,提供委員更詳細的資料,他們再來做討論。
8 劉委員建國:有沒有討論到第一波碳費開徵對象應該是預定製造業和電力業,年排放2.5萬公噸的部分?這個有嘛!對不對?
9 薛部長富盛:是,裡面有談到2.5萬噸是不是減免的部分,環境部有提供給他們,對有一些已經有高風險碳洩漏係數比較低的部分,就不應該再享有2.5萬噸免稅額的部分,所以這個已經有修正了,以前是認為排碳大戶2.5萬噸全部減免,現在也沒有了,現在要看情況,我們是從……
10 劉委員建國:所以是針對2.5萬噸的碳排放戶嘛,對不對?
11 薛部長富盛:對。
12 劉委員建國:這應該是包括製造業和電力業,對不對?
13 薛部長富盛:是、是、是。
14 劉委員建國:請部長看一下這則新聞的標題「綠色通膨推升房價,5年內再飆15%?調查:碳費增加營建成本引憂」,你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15 薛部長富盛:事實上環境部已經在之前至少……
16 劉委員建國:對不起,我先請教一下,它沒有在第一波嘛?
17 薛部長富盛:對。他們刻意在掀起不必要的恐慌啦,環境部有以新聞稿去駁斥,我們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和其他研究單位幫我們估算了一下,大概是0.5%到1%左右……
18 劉委員建國:0.5%到1%,對不對?
19 薛部長富盛:對啊!
20 劉委員建國:它講15%。
21 薛部長富盛:所以事實上是利用這個機會想要去漲價,我覺得……
22 劉委員建國:部長講不到1%,但是營建業者講15%,這不叫誇大不實叫什麼?
23 薛部長富盛:大家都知道,臺灣房地產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土地成本,這事實上是最高的,其他營建成本才占大概30%左右,所以不應該把所有的漲價都說成是因為碳費,因為碳費到現在都還沒實際收取啊!
24 劉委員建國:對嘛!所以這是司馬昭之心,我們大家都很清楚嘛!公部門環境部或是內政部當然有對外做一些說明,不過我覺得力道還是不大……
25 薛部長富盛:是,我們來改進。
26 劉委員建國:如果按照你們的說法是0.5%到1%之間,他們可以一次講到15%,差了15倍甚至30倍,我覺得這是誇大不實的廣告。臺灣整個房價已經紛紛擾擾這麼長時間,現在又有碳費的徵收,但它也不是第一波的碳費開徵對象,竟然可以做出這種事情!這實在是很離譜啦!所以我還是請部長加大力道,不要像之前的機車定檢費,環境部好意沒有讓人民從口袋掏出半毛錢,甚至還搞到讓立院同事去誤會這個事情,我覺得這樣就是很不好嘛!
27 目前來講,第一波開徵對象的全國家數應該是在472左右嘛?
28 薛部長富盛:比那個還多。
29 劉委員建國:還多一點點?
30 薛部長富盛:我們的數據應該是550左右。
31 劉委員建國:550?
32 薛部長富盛:對,因為我們是把廠和家數兩個算在一起。
33 劉委員建國:所以不是472,是550,對不對?
34 薛部長富盛:是。
35 劉委員建國:不管是472或550,反正都沒有所謂的營建和建築,對不對?
36 薛部長富盛:對。
37 劉委員建國:應該是這樣嘛!因為你們很清楚地提到,碳費影響混凝土的成本增加約3.2%,鋼筋應該是2.8%,如果以一般鋼筋混凝土的價格而言,平均是3%,以鋼筋混凝土占總營建成本三成來計算的話,碳費對建築成本的影響約為0.9%,就誠如剛才部長講的0.5%到1%,就是不會大過1%嘛!對不對?
38 薛部長富盛:對啊,事實上是這樣子啊!
39 劉委員建國:所以這篇報導說是15%,實在是太離譜了,有夠「夭壽骨」!不能放任這種業者在那邊漫天喊價啦!所以本席要再度請部長加強這個力道。
40 薛部長富盛:好,謝謝劉委員的提醒。
41 劉委員建國:在我們還沒有開始徵收營建的碳費時,可以做哪些事情?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所統計,建材及營造階段的碳排放只占26%,有高達74%都是跟建築物的能源使用相關,就是建好以後,簡單說就是這樣,對不對?所以從聯合國的報告可以知道,一棟房子的碳排不是在蓋的時候,而是蓋好之後所產生的熱和能源。但是我這邊有一個數據要再跟部長討論。
42 薛部長富盛:好。
43 劉委員建國:臺灣從民國89年開始推動綠建築標章,累計到今年2月,共通過4,486件的綠建築標章,其中公部門的建築有綠建築標章的是2,988、將近3,000件,但是民間建案獲得標章的只有1,498件,不到公部門建案的50%。所以現在是只有公部門需要綠色標章,民間都不需要嗎?我知道這是內政部的業管,但是身為節能減碳的主管部門,環境部也不能……
44 薛部長富盛:跟委員報告,事實上是有一點相關,也不是完全沒有關係,因為我們在推動淨零綠生活,其中有一個指標就是綠建築以及節能建築的數量,所以未來環境部應該會在所謂「食、衣、住、行、育、樂、購」這一塊當中「住」的部分,把綠建築標章、節能的標章納進去考量。
45 劉委員建國:對啦!我是在提醒部長,剛才部長很OK啦,就是也知道環境部不能置身事外,對不對?
46 薛部長富盛:是。
47 劉委員建國:所以要承擔起來,然後是不是跟內政部好好地來看怎麼樣溝通。從89年到現在耶!你看,將近24年的時間,民間才1,498件,公部門來到快3,000,我覺得落差實在是太大了啦!
48 薛部長富盛:是,有努力的空間。
49 劉委員建國:第三件要跟部長就教的事情是……
50 薛部長富盛:不敢。
51 劉委員建國:部長應該有到便利商店去買過東西吧?
52 薛部長富盛:不多啦!
53 劉委員建國:不多?現在可能會更少,希望部長這幾天多多去幾趟。我們在103年的時候為了節省紙本發票的浪費,在各大超商、賣場都使用電子發票,電子發票到底可不可以回收?還是要丟到垃圾桶?
54 薛部長富盛:電子發票是熱感應紙,事實上是不利於回收。
55 劉委員建國:對,不可以回收。
56 薛部長富盛:最好是數位,直接在手機用app的方式。
57 劉委員建國:app載具。
58 薛部長富盛:對,應該鼓勵這樣子。
59 劉委員建國:部長有掌握這個狀況嗎?
60 薛部長富盛:是,大概瞭解。
61 劉委員建國:你知道雲端發票的比例現在來到53%,但是有47%的人還是拿到感應紙。
62 薛部長富盛:是,我們應該……
63 劉委員建國:我們現在即便用載具或將發票存入信用卡,但是各大賣場、超商還是會將交易明細或簽單印出來,然後消費者不要的話才拿去丟,其實會變成怎樣?只是消費者拿去丟還是店家拿去丟而已啦!就這樣的差別。
64 薛部長富盛:對。
65 劉委員建國:我給你看一下體積,這是我們的感熱紙,對不對?
66 薛部長富盛:對。
67 劉委員建國:這是我們以前的傳統發票,你看這兩個體積、面積、物體大小,這一個上面有明細、下面是發票,再來是廣告。
68 薛部長富盛:對,我們資源循環署來檢討一下,如何跟財政部來共同合作,減少使用熱感應紙,因為它事實上對環境是不友善的。
69 劉委員建國:不可回收就是讓消費者或是讓店家丟掉,對不對?
70 薛部長富盛:對。
71 劉委員建國:傳統的還可以回收,是不是這樣?
72 薛部長富盛:是。
73 劉委員建國:現在這兩樣的比例各多少?署長知道吧?
74 薛部長富盛:數據、比例倒是……
75 賴署長瑩瑩:我知道有一部分還是在使用這個熱感應紙。
76 劉委員建國:請我們環境部跟經濟部好好來做一個研議,好不好?是不是短期之內可以降低這樣的使用比例?
77 薛部長富盛:好。
78 劉委員建國:畢竟我們從107年推到現在,綠色標章是從89年到現在,所以一個要跟經濟部溝通,另外一個要跟財政部溝通。還有這種誇大不實、假借碳排放使得房價飆升的事情,要跟內政部溝通,這三件事情請部長是不是可以在短期內、一個月內,好不好?可以有一些具體的溝通、未來推行方式跟相關的進展給委員會做參考吧?謝謝部長。
79 薛部長富盛:好,OK,謝謝劉委員。
80 主席:謝謝劉建國委員。
81 接下來請盧縣一委員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54
meet_id 委員會-11-1-26-9
speakers ["黃秀芳","林月琴","陳菁徽","劉建國","盧縣一","陳昭姿","邱鎮軍","涂權吉","廖偉翔","王育敏","蘇清泉","王正旭","林淑芬","洪申翰","李彥秀","洪孟楷","黃珊珊","羅智強","黃國昌","陳冠廷","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牛煦庭","楊瓊瓔","張嘉郡","陳瑩","楊曜"]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4-03-27"]
gazette_id 1132102
agenda_lcidc_ids ["1132102_00002","1132102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環境部部長就「邁向碳有價時代,碳費擬定時程表及碳費審議委員會之相關內容」進行 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二、處理或審查中華民國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環境部主管預算凍 結案49案(含報告事項45案及討論事項4案)(前接第一冊)
agenda_id 1132102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