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陳委員菁徽:(9時23分)主席早、官員早、各位同事早。我請部長。 |
1 |
主席:請薛部長。 |
2 |
薛部長富盛:陳委員早。 |
3 |
陳委員菁徽:部長,今天各大報都是頭版,去年說今年第1季會拍板所有的碳費費率還有子法公告等等,但第1季現在只剩下4天就要結束了,所以很多業者都非常緊張,因為上次我們討論這件事的時候電費還沒漲。 |
4 |
薛部長富盛:是。 |
5 |
陳委員菁徽:現在電費要漲,碳費又不知道要收多少錢。上次我們建議您把CPI納入你們開審議會的內容,有納入,非常非常好。 |
6 |
薛部長富盛:是,跟陳委員報告,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也跟各位報告,在碳費審議委員會還沒有成立之前,環境部對外的確預告說希望3月底能夠順利討論出碳費的費率。但是在審議會成立之後,依照氣候法,費率決定的審議就是由委員會進行,所以也很抱歉跟我們當初的落差,當然環境部以一個主責單位去做規劃是應當的,但是執行面…… |
7 |
陳委員菁徽:那您昨天有討論到電費嗎? |
8 |
薛部長富盛:有,事實上也把大院所提的、上個禮拜在委員會有討論這個提案,也轉交給我們委員會參考,所以委員會才認為與其用喊價的方式馬上投票決定費率,還不如請環境部提供更周全的資料。 |
9 |
陳委員菁徽:很OK,但是第一次開會開了3個小時,結果你們的會議紀錄只有1頁,上面講到我們要用科學證據還有各國的數據,這是委員建議的嘛! |
10 |
薛部長富盛:是。 |
11 |
陳委員菁徽:但你也當過教授,有帶過研究生。 |
12 |
薛部長富盛:是。 |
13 |
陳委員菁徽:如果第一次開會還拿不出各國的狀況,這樣不是……也會被你罵吧? |
14 |
薛部長富盛:因為第一次的主要目的,是讓大家瞭解整個委員會的責任…… |
15 |
陳委員菁徽:所以第一次講各國的狀況,結果昨天第二次開會還在講下次要拿出日韓的狀況來參考。這些東西去年就可以整理好了,結果昨天還在討論說各國的數據都還沒有齊全。可是就像剛剛林委員質詢的,現在一蘭拉麵都漲價了,兩百九變三百一,所以很多企業主真的也會緊張,必須要把這些成本考量進去,明年的預算沒有辦法編。請問下一次、第三次審議會你們要討論什麼? |
16 |
薛部長富盛:我想就漸漸會進入到實質費率的決定部分,包括陳委員剛剛講的CPI、電費漲價以及央行升息等等,我覺得委員會都會把它考慮進去,反而我覺得沒有辦法在3月底以前決定費率不見得是壞事。 |
17 |
陳委員菁徽:全民都非常期待你們第三次的審議會到底可不可以訂出費率、徵收對象等等的子法。我覺得召委人真的太好了,去年召委就已經說我們要凍結,因為沒有辦法完備碳定價相關法規、配套,可是今天我們還是在討論一樣的問題,這個我想等一下會有非常、非常多委員繼續追問您,是否今天可以解凍,但目前看起來,去年凍結的原因跟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步,所以等一下也許很多委員還會陸續再問您吧! |
18 |
薛部長富盛:好。 |
19 |
陳委員菁徽:上次也講到,因為我是不孕症醫師,也是生殖醫師,而塑膠、塑料已經不只是污染環境的議題,它更是健康議題。 |
20 |
薛部長富盛:是。 |
21 |
陳委員菁徽:也被證實是影響現在不孕症居高不下的發生率,所以在未來……兩年前看到有175個國家齊聚肯亞,開始談論這個重要的國際法案。 |
22 |
薛部長富盛:是。 |
23 |
陳委員菁徽:今年底會推出全球塑膠公約,而且這具有法律約束力,從生產到消費到整個週期的條約,請問環境部現在有做什麼因應,關於今年年底會發布的全球塑膠公約之來臨? |
24 |
薛部長富盛:跟委員報告,事實上我們已經針對剛剛委員所提的塑膠公約,在2024年、今年年底會立法完成,朝向減塑的目標,環境部資源循環促進法也積極在推動,我們的草案也已經預告了。另,外包括一次性塑膠、源頭減量等等,環境部都有在進行。 |
25 |
陳委員菁徽:對,您提到一次性塑膠,2018年李應元署長就推出階段性策略說2030年我們要全面禁用塑膠袋、一次性餐具、飲料杯、吸管等等。當時臺灣非常驕傲,環保團體都表示肯定,覺得政府終於做對事情了,我們可能會成為全球第一個管制塑膠吸管的國家。結果去年8月,我們突然把目標變成手段說限禁用不再是唯一的方向,並且提出2050淨零轉型「資源循環零廢棄」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說我們現在中長期的推動重點是減少50%。請問這樣算不算是政策跳票? |
26 |
薛部長富盛:跟委員報告,我們當然有一些理想、期待去推動,但是也因為臺灣一些特殊的環境,在推動上面也碰到一些阻力。譬如當我們要減塑,傳統市場、攤販等等,事實上也造成一些挑戰,原因是我們也必須顧及民生使用的便利性,所以這一點當然也需要全民共同努力。 |
27 |
陳委員菁徽:所以我們應該叫做修正目標吧? |
28 |
薛部長富盛:是,可以…… |
29 |
陳委員菁徽:不是把目標變成手段? |
30 |
薛部長富盛:是,所以並沒有說不推動,請陳委員諒解。 |
31 |
陳委員菁徽:所以全球現在在減塑,我們本來是模範生,現在反而是開倒車。既然你提到了減少50%,裡面就包括零售業的包裝減量,還有上次我們提到的循環杯嘛? |
32 |
薛部長富盛:循環杯,是。 |
33 |
陳委員菁徽:只要是購物節,部長到超商就可以看到這樣子的畫面。當然您規範資本額在一定金額以上的業者、電商業者等,這都很好,可是其實像這樣子在超商販賣,有很多是大平臺上的小店家,比如微電商等等,他們的交易量有時候雖然看起來不大,但是整個加起來是很大的。我在這邊也要提醒部長,您是否應該規範這些微電商在大平臺上也要使用綠包裝? |
34 |
薛部長富盛:是,我想陳委員講到重點,基本上我也請我們部內的同仁要盤點這些包裝裡面材料、包材的使用,到底哪一部分占最大宗,事實上反而是中小型電商,包括我剛剛講的攤販跟…… |
35 |
陳委員菁徽:這邊給部長一個建議,因為你們都已經有管制大的平臺嘛!二十幾家。 |
36 |
薛部長富盛:是,那個反而很容易推。 |
37 |
陳委員菁徽:其實他們那邊一調就調得出來下面小電商的交易量,所以你應該要從大的平臺上面去做源頭管理。 |
38 |
薛部長富盛:是,沒錯,謝謝委員。 |
39 |
陳委員菁徽:好,再來我也很想問,上次我們兩個討論循環杯,網路已經有22.6萬人看了,所以大家很關心你的後續。循環杯你補助了半年,後來就沒有繼續補助,請問原因為何? |
40 |
薛部長富盛:是不是請我們同仁來回答循環杯的補助部分。 |
41 |
賴署長瑩瑩:跟委員報告,那是我們推動初期的試辦,後來就用法令強制的方式來做。 |
42 |
陳委員菁徽:你補助的期間,門市借杯總共有7家,所以我們做出了26萬個循環杯,花了一千多萬,活動借杯為0喔!上次您給的業報,這些循環杯總共被借用34.7萬次,除起來每個杯子才用一點多次耶!這樣跟一次性的塑膠杯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
43 |
薛部長富盛:這一點的確有挑戰。 |
44 |
賴署長瑩瑩:跟委員報告,我們除了這個補助,也有補助地方政府來做,像桃園市在職棒或是一些賽事上都有在做。 |
45 |
陳委員菁徽:所以本席建議您應該把它改成封閉式的場域,而不要繼續在流動性的場域使用循環杯了,然後去比較一下這樣成效是不是很好、是不是有變好,然後再來決定是不是要繼續推動這個政策,以免像我們這樣不符合國外市場的塑膠袋用量非常多。 |
46 |
所以這個就是您提到的,當然,你可能很難達到禁用,但是我們至少要達到持平啊!我們從2000年到2020年,塑膠袋的用量是激增35%耶!每個人每年平均使用780個塑膠袋,比歐盟每人每年使用198個多出4倍,所以我們現在不但改變目標,還快要放棄了嗎? |
47 |
薛部長富盛:委員提供這個資訊也跟我剛剛講的一樣嘛!就是傳統市場、攤販這些,使用的塑膠袋量真的太高了,但它就是很方便…… |
48 |
陳委員菁徽:因為時間快到了,請您稍微看一下,之前行政院有針對你用什麼單位做為標準提出審查意見,覺得你們不應該再用一個、一個。本席在這邊做最後的建議,經濟部其實源頭就有數據顯示塑膠袋內銷的量是多少,這只是塑膠袋喔,不包括吸管、杯子等等,從100年到112年,就從14萬噸成長到20.8萬噸,這是源頭,而其實源頭就是污染的開始,如果從源頭就可以管理的話,後面就可以不用這麼累。這是本席給部長的最後一個建議。謝謝。 |
49 |
薛部長富盛:好,謝謝陳委員。 |
50 |
主席:謝謝陳菁徽委員。 |
51 |
接下來請劉建國委員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