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367
麥玉珍 @ 第11屆第1會期經濟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麥委員玉珍:(11時45分)謝謝主席,我們有請國發會主委。 |
1 | 龔主任委員明鑫:麥委員好。 |
2 | 麥委員玉珍:好,主委好。要請教一下,因為我們在臺灣新住民,剛才有很多人就關心我們新住民跟移工,但是我們現在新住民在臺灣已經60萬人…… |
3 | 龔主任委員明鑫:是。 |
4 | 麥委員玉珍:加上我們的新二代、移工,還有僑生,廣義的新住民總數將近200萬人,顯示新住民是臺灣社會重要的一分子。但是行政院卻沒有一個統籌新住民事務的部會,所以新住民的業務會落在各部會。比如說就是簽證要到外交部,還有取得國籍居留要到移民署,還有就是職業訓練就要勞動部。而我們在總質詢的時候,行政院院長有說定期跨部會召開會議,但是這樣沒有要特別建立一個機構。但依據我們內政部每5年一次的調查,107年就有調查報告說,新住民需要照顧需求,要設立一個專屬的機構,是排第2,代表臺灣新住民期望有一個專屬的機構來去整合各方的資源。 |
5 | 隨著新住民越來越多,在社會變遷,所以相關的政策需要與時間,目前都有這樣子的需要。而且我們常講的,臺灣是民主自由的燈塔,應該是更重視新住民的權利,而不是用一句話,就是說「部會已經滿了」來應付我們。所以我想問負責組織調整及綜合規劃的國發會有什麼看法,請主委回答。 |
6 | 龔主任委員明鑫:報告委員,我想法律上的限制的確是現實是如此啦!所以現在先以會報的形式,新住民的會報形式,每半年召開一次,看看統合新住民有什麼樣的相關政策,需不需要做一些改進來做一些討論。那是不是要成立一個機關,我想這個就牽動到整個行政院的組織調整,它所牽涉的事情就比較多啦! |
7 | 我想委員的想法,我們也會轉陳行政院,後續如果組織調整,看能不能一併來思考這個部分。我非常同意新住民在臺灣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二代,也是臺灣非常重要的中堅力量。怎麼樣讓新住民跟臺灣更好的融合或是更好的發展,這個事我完全贊成。 |
8 | 麥委員玉珍:好,謝謝我們主委。因為這樣子的話,我們就等於說我們的主委有這樣子的一個組織要去調整,因為所有的組織都是需要再來成立,對不對? |
9 | 龔主任委員明鑫:對。 |
10 | 麥委員玉珍:在103年我們的國發會才成立嘛!對不對?移民署也是在96年才有的,我們的海委會也是在107年才有。所以說這個部分是有機會來做調整,還有成立這樣子的一個部會,讓更多的人受惠,也讓更多的新住民、新二代可以去做資源整合,讓人才可以再發揮。以上,謝謝我們的主委,對我們的新住民,國外的人在臺灣一個機會來為我們臺灣服務。以上,謝謝。 |
11 | 龔主任委員明鑫:謝謝。 |
12 | 主席:好,謝謝麥玉珍委員。 |
13 | 接下來我們請高金素梅、高金素梅,高金素梅委員不在。 |
14 | 伍麗華、伍麗華,伍麗華委員不在。 |
15 | 劉建國、劉建國,劉建國委員不在。 |
16 | 好。登記發言的委員除不在場者外,其餘均已發言完畢,詢答結束。 |
17 | 另外有楊瓊瓔委員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書面質詢和未及答復的部分,請相關單位於一週內以書面答復並副知本會。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42 |
---|---|
meet_id | 委員會-11-1-19-5 |
speakers | ["邱議瑩","邱志偉","張啓楷","謝衣鳯","鄭天財Sra Kacaw","呂玉玲","陳超明","陳亭妃","鄭正鈐","楊瓊瓔","賴瑞隆","張嘉郡","黃國昌","黃珊珊","何欣純","蔡易餘","陳培瑜","麥玉珍","黃仁","劉建國"] |
page_start | 193 |
meetingDate | ["2024-03-25"] |
gazette_id | 11319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9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經濟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非營業部分關於行政院主管:行政院國家發展 基金、離島建設基金、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及促進轉型正義基金(詢答);二、處理或審查 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國家發展委員會及所屬主管預算凍結案等7案 |
agenda_id | 11319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