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193

林月琴 @ 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月琴:(9時22分)有請我們的環境部部長跟經濟部次長。
1 主席:來!部長、次長請。
2 薛部長富盛:林委員好。
3 林委員月琴:再生能源發展確實是4年前小英總統連任時提出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4年來,我們也看到再生能源確實有成長,不過也面對到國際跟國內的一些問題。在國際上,市場對於減碳的規則越來越嚴格,當然也會影響我們臺灣綠電的成長,所以始終跟不上國內經濟的成長速度;國內呢?目前的確在中央部會努力之下,再生能源是連年成長,可是也面對到興建過程當中,民眾、民間不同聲音的反對及質疑。首先請問次長,因為過去你也擔任過能源局局長,目前本席辦公室到經濟部官網上查到的資料顯示,2025年再生能源比率、占比要到20%,可是現在看起來大概只有15.2%,王部長2022年受訪時表示2025年沒有辦法達標,甚至要拉到2026年。在此可不可以請次長跟國人解釋,臺灣目前到2025年、2030年,再生能源的目標是什麼?
4 林次長全能:2025年我們設定了20%的發電目標,主要是整個併網建置好,這在2025年年底可以做到,但是發電要到20%,要到2026年的10月,因為併網到發電有一段時間,但會隨著時間而增加,這樣的情形我們認為目標是沒有改變,而且我們現在所掌握的也是會如期達成。
5 林委員月琴:那2030年呢?
6 林次長全能:2030年我們主要會以現在比較成熟的太陽光電跟離岸風電為主而往前邁進,太陽光電從2026年起,每年會有2GW的設置,離岸風電每年會有1.5GW的設置,朝這樣的面向到2030年來達成我們所設定的目標。
7 林委員月琴:跟前面的昭姿委員一樣,我們從立法院預算中心拿到這份針對再生能源的專題研究資料,的確從2021年到現在,我們的再生能源一直是落後的。這個圖表就顯示整個能源署規劃的目標跟政策白皮書提供的數據已經有很大的落差,而實際上的發電量落差更大,經濟部的回答是說因為廠商回流及國際大廠商來臺投資,造成用電量大增,分母變大。事實上,本來就已經是落後的,所以這一點我大概只同意一半,因為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來,再生能源的占比是下降的,請教次長,臺灣距離再生能源目標到底落差有多少?目前解決的方案有哪些?要在哪些地方更努力?
8 林次長全能:剛剛委員問到2025、2030,一直到2050,事實上我們是以不同的時間點來檢視再生能源的發展。我剛剛也很明確回復委員,2025年我們一定可以達到設置的併網量,2026年10月發電量就會達到這個占比。往2030年、2050年來看,事實上,除了現在成熟的太陽光電跟離岸風電之外,我們也一直在看臺灣的最好潛力,譬如地熱,但地熱因為有一些探勘上的技術要建置及突破,所以這個會朝2030到2050之間來落實。
9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我們還有很多的生質能,是大型化的生質能,這個部分要靠技術精進,但因為我們還有一些時間,就是從2030到2050還有一些時間,我們可以透過技術的精進,把大型生質能部分做大,這個部分我們有相關的執行計畫在進行後續的推動。
10 林委員月琴:好,臺灣這幾年再生能源大概是有往上成長,尤其太陽光能跟風電的成長是有目共睹,這個成長數據,我想能源署比我更瞭解,但接下來看看我們遭遇到什麼問題?像風電部分,就是漁獲量會減少,所以漁民抗議。當初講說設置這個魚會靠近,事實上反而是漁獲量減少,而且相關噪音也干擾了鯨豚,因而造成死亡,還有國際物料的問題。這邊談的事實上是生態跟漁、農業的一些問題,至於太陽光電部分,我自己的家鄉是苗栗,環團就非常關注我們的石虎重要棲地是否適合興建太陽光能,這也引發民間不同的見解。贊成方覺得可以活化荒廢已久的茶園跟雜木林,而且兼顧環保,可是反對方覺得砍樹種電的方式,破壞石虎的棲地,將造成無法回復的情況,甚至還有地景的相關問題。所以想問一下薛部長,有關環評認定標準,你們的修正方向目前進度為何?預計要找哪些團體?我剛剛提到地景,就是景觀問題,而你剛剛在報告時也提到,修訂標準裡有一個一定面積或設置容量的規定,這點,我也想就教。
11 薛部長富盛:是,給林委員報告,剛剛講的是針對太陽光電部分,離岸風電部分,事實上,我剛剛的簡報裡也有提到,離岸風電是任何一個案場都要做環評,而且環評非常嚴謹。我們有21個委員,另外還有初審委員,都是專家學者,包括生態學家,包括技術還有其他領域的專家,針對委員剛剛提到、關切的問題,他們都會非常嚴格的要求開發單位必須滿足包括環境保護的……
12 林委員月琴:在太陽光電部分,針對地景這一塊,你會找哪些團體討論?
13 薛部長富盛:這個不是我想找哪個團體,因為我們的環評委員是有很嚴謹的審核機制,由各個公民團體、學者專家,以及相關部會代表所組成,我去年8月份上任的時候,事實上正好是那一屆環評委員屆期,所以又重新選另外一批。
14 林委員月琴:我覺得前端還是要蒐集民意,瞭解他們碰到的一些問題點,而不是自己閉門造車……
15 薛部長富盛:有,有,這塊我們持續在做。
16 林委員月琴:這邊本席有三項政策建議,就是可不可以從爭議比較少的政策加強執行,也就是屋頂型光電這一塊,是不是可以提高誘因、增加預算來投入,畢竟這個部分抗議的人比較少,執行的可能性也比較高,是不是可以做這樣的考慮?政策建議二是希望能夠擴大儲能系統,但這儲能系統要跟社會大眾溝通,因為社會大眾對於消防各方面都有一些疑慮,所以是不是應該考慮?還有就是大型案場的建置經驗比較缺乏,如何整合人才,我覺得這也是要去做的。最後一點就是在公民電廠這一塊,經濟部很重視這個部分,想請教次長公民電廠現在推動的狀況是什麼?
17 林次長全能:電業法本身就是開放綠電可以設發電廠,這些公民電廠大部分都是以再生能源發電為主。我跟委員報告,這有很多都是設太陽光電,你剛剛提到小型的太陽光電我們要給予鼓勵,我剛剛也有提到,在躉購費率上,我們給小型的屋頂型的躉購費率就維持比較高的電力收購費率,我想這個部分主要就是要鼓勵他們能夠更願意來設置這種小型的屋頂型,而且是以公民電廠的方式來設置。
18 林委員月琴:未來是不是可以研議?賴副總統在這次的政見當中也提到要信保基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這一部分?
19 林次長全能:我們會來考慮,然後請能源署來努力。
20 薛部長富盛:好,我們來努力。
21 林委員月琴:好,謝謝。
22 薛部長富盛:謝謝。
23 主席:接下來請陳菁徽委員進行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04
meet_id 委員會-11-1-26-7
speakers ["王育敏","陳昭姿","林月琴","陳菁徽","涂權吉","邱鎮軍","黃秀芳","王正旭","鍾佳濱","王鴻薇","謝衣鳯","鄭天財Sra Kacaw","林淑芬","廖偉翔","陳秀寳","徐巧芯","劉建國","張啓楷","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陳瑩","洪孟楷","楊曜","蘇清泉","陳冠廷","盧縣一"]
page_start 325
meetingDate ["2024-03-21"]
gazette_id 1131801
agenda_lcidc_ids ["1131801_00010"]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環境部部長、經濟部、農業部、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就「加速推動 再生能源對國土環境之影響及環境影響評估認定標準修訂進度」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1801_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