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0122

Field Value
IVOD_ID 150122
IVOD_URL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0122
日期 2024-03-20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 委員會-11-1-22-4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str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會議資料.屆 11
會議資料.會期 1
會議資料.會次 4
會議資料.種類 委員會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0] 22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0]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會議資料.標題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影片種類 Clip
開始時間 2024-03-20T10:55:28+08:00
結束時間 2024-03-20T11:02:01+08:00
影片長度 00:06:33
支援功能[0] ai-transcript
支援功能[1] gazette
video_url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b8deaa01a2e7f19229a9086a15e224a52577149e9af75248f8ba9b0039caa7a66cd266f8d9728b05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委員名稱 吳春城
委員發言時間 10:55:28 - 11:02:01
會議時間 2024-03-20T09:00:00+08:00
會議名稱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事由: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3月18日、20日及21日三天一次會))
gazette.lineno 443
gazette.blocks[0][0] 吳委員春城:(10時55分)謝謝主席。有請院長。
gazette.blocks[1][0] 主席:好,院長。
gazette.blocks[2][0] 廖院長俊智:吳委員早。
gazette.blocks[3][0] 吳委員春城:院長好。今天我要跟你探討一個很重要的議題: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迷霧。臺灣明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院長知道嗎?
gazette.blocks[4][0] 廖院長俊智:我知道。
gazette.blocks[5][0] 吳委員春城:你知道?
gazette.blocks[6][0] 廖院長俊智:是的。
gazette.blocks[7][0] 吳委員春城:中研院能夠提出關鍵的解方,請看這一個圖,我跟您報告,以2010年為中線看,往前30年,1970年的時候,臺灣的人口長這個樣子,是很標準的金字塔型,當時年齡的中位數是19.3歲,65歲的老人占人口的2.9%,兒童0到14歲占39.7%。我們往後看,到2040年,其實這已經走到這裡,迫在眼前,長成倒金字塔型,我們的年齡中位數變成52.4歲,65歲以上占30.1%,一半的人超過50歲,14歲以下的兒童變成只有占10.2%,這個叫做人口大翻轉,院長知道這件事情嗎?
gazette.blocks[8][0] 廖院長俊智:是的,我知道。
gazette.blocks[9][0] 吳委員春城:中研院是我們國家最高的智庫,有把這個放在你的研究裡面嗎?
gazette.blocks[10][0] 廖院長俊智:我們確實有研究人員對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特別是社會所的研究人員,還有……
gazette.blocks[11][0] 吳委員春城:我有看了你們去年的研究報告,臺灣明年就要進入了,但是你們去年研究報告的重要成果沒有一篇是有關超高齡社會研究的方案。沒關係,等一下,我要告訴院長,中央陷入超高齡迷霧,亟待高齡大論述,這是現在各部會的狀況。昨天在院會的總質詢,我問了陳院長,他都深表認同。第一個,勞動部中高齡的定義就是45歲,我覺得太離譜。老人福利法定義65歲就是老人,現在65歲到底是夕陽還是日正中天呢?我們行政院的高齡科技只剩下養生、養病。我看到中研院有生技論壇,大概都是注重養生,就是醫療方面的議題而已。交通部把75歲視為危險分子,要吊銷他的駕照。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的預算只有3.4億,60歲以上現在有600萬人,所以平均一個人1年57塊臺幣的教育預算。數位方面,我們的數位落差不在偏鄉,而在臺北市的中央,高齡者的數位落差達到60%。企業界也是跟隨政府的腳步,針對65歲以上投放的廣告只占行銷費用的5%。根據消基會所做的調查,80%的高齡者在消費過程當中受到歧視。這是整個、全面性的,中央到底是怎麼了?
gazette.blocks[11][1] 行政院去年提出超高齡社會對策,這些是它的大綱──長照、無障礙、憂鬱症、生死學、預立醫療決定、健康美食,我不曉得這是從哪裡提出來的。我問陳院長說這些你應該是適用者吧?因為看他的年齡嘛!院長說他都不需要。我說你都不需要,你規劃這個給誰用?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整個中央、政府對超高齡社會完全想像錯誤,為什麼?因為他們還活在1970年的認知裡面,臺灣已經邁向2040年了,政府完全沒有知覺,這是誰的責任?這是思想上出問題啊!
gazette.blocks[11][2] 再來,我們現在的撫養比是4比1,到2057年會變成1比1啊,接下來就是被撫養者會超過工作人口,對於整個崩潰的社會我沒有看到政府有什麼解方。我們今年的社福預算已經超過8,000億,8,000億只能照顧15%的失能者,另外85%的800萬人只能自生自滅,這是在幹什麼?所以長照不只是照顧,而是要照亮,因為我們長壽時代來臨,現在我們60歲退休的人口達到600萬人,這600萬人退休以後,政府沒有政策、沒有產業,政府只能做社福扶持,昨天衛福部薛部長也說我們的社福已經失靈了。
gazette.blocks[11][3] 所以我現在要跟中研院討論,其實這裡就是我們的思想出問題,我們需要一個大論述,中研院不只是做學術研究,我們當然不能干預學者們的研究自由,但是應該要知道臺灣已經進入這樣的情況,這是一個重大議題,但是顯然在中研院還沒有把它視為重大議題,有在做,就插花做一點,這應該是重要的。13年前你們有做人口政策,但是現在已經變化很大,所以這件事情中央政府需要中研院這些學者們,你們有5,000多位的研究人員,能夠針對如何因應超高齡社會,聚焦勞動力如何解放、消費市場如何活絡、活化資產這個面向提出一個整套的計畫,可不可以?謝謝。
gazette.blocks[12][0]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gazette.blocks[13][0] 主席:謝謝吳委員,謝謝院長。
gazette.blocks[13][1] 接下來請陳培瑜委員。
gazette.agenda.page_end 392
gazette.agenda.meet_id 委員會-11-1-22-4
gazette.agenda.speakers[0] 柯志恩
gazette.agenda.speakers[1] 洪孟楷
gazette.agenda.speakers[2] 羅廷瑋
gazette.agenda.speakers[3] 吳沛憶
gazette.agenda.speakers[4] 葛如鈞
gazette.agenda.speakers[5] 林宜瑾
gazette.agenda.speakers[6] 陳秀寳
gazette.agenda.speakers[7] 郭昱晴
gazette.agenda.speakers[8] 萬美玲
gazette.agenda.speakers[9] 張雅琳
gazette.agenda.speakers[10] 吳春城
gazette.agenda.speakers[11] 陳培瑜
gazette.agenda.speakers[12] 謝衣鳯
gazette.agenda.speakers[13] 范雲
gazette.agenda.speakers[14] 吳思瑤
gazette.agenda.speakers[15] 葉元之
gazette.agenda.speakers[16] 林倩綺
gazette.agenda.page_start 341
gazette.agenda.meetingDate[0] 2024-03-20
gazette.agenda.gazette_id 1131701
gazette.agenda.agenda_lcidc_ids[0] 1131701_00006
gazette.agenda.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gazette.agenda.content 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gazette.agenda.agenda_id 1131701_00005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13.42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0].end 16.61909375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SPEAKER_01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16.68659375
transcript.pyannote[1].end 17.34471875
transcript.pyannote[2].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start 21.31034375
transcript.pyannote[2].end 24.61784375
transcript.pyannote[3].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3].start 25.07346875
transcript.pyannote[3].end 31.40159375
transcript.pyannote[4].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4].start 32.04284375
transcript.pyannote[4].end 36.10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5].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5].start 36.46409375
transcript.pyannote[5].end 42.10034375
transcript.pyannote[6].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6].start 42.53909375
transcript.pyannote[6].end 52.66409375
transcript.pyannote[7].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7].start 53.11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7].end 57.72659375
transcript.pyannote[8].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8].start 58.18221875
transcript.pyannote[8].end 102.68159375
transcript.pyannote[9].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9].start 103.35659375
transcript.pyannote[9].end 114.47721875
transcript.pyannote[10].speaker SPEAKER_01
transcript.pyannote[10].start 114.51096875
transcript.pyannote[10].end 123.80909375
transcript.pyannote[11].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1].start 124.12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11].end 141.05534375
transcript.pyannote[12].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2].start 141.93284375
transcript.pyannote[12].end 157.87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13].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3].start 158.26784375
transcript.pyannote[13].end 202.41284375
transcript.pyannote[14].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4].start 202.71659375
transcript.pyannote[14].end 219.45659375
transcript.pyannote[15].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5].start 219.92909375
transcript.pyannote[15].end 228.11346875
transcript.pyannote[16].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6].start 228.45096875
transcript.pyannote[16].end 231.18471875
transcript.pyannote[17].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7].start 231.53909375
transcript.pyannote[17].end 248.32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18].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8].start 248.73471875
transcript.pyannote[18].end 252.02534375
transcript.pyannote[19].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9].start 252.26159375
transcript.pyannote[19].end 255.90659375
transcript.pyannote[20].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0].start 256.21034375
transcript.pyannote[20].end 256.68284375
transcript.pyannote[21].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1].start 257.23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21].end 264.56346875
transcript.pyannote[22].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2].start 265.59284375
transcript.pyannote[22].end 273.33846875
transcript.pyannote[23].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3].start 273.37221875
transcript.pyannote[23].end 276.39284375
transcript.pyannote[24].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4].start 277.28721875
transcript.pyannote[24].end 295.46159375
transcript.pyannote[25].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5].start 295.91721875
transcript.pyannote[25].end 296.27159375
transcript.pyannote[26].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6].start 296.81159375
transcript.pyannote[26].end 306.29534375
transcript.pyannote[27].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27].start 306.48096875
transcript.pyannote[27].end 390.43409375
transcript.pyannote[28].speaker SPEAKER_01
transcript.pyannote[28].start 388.07159375
transcript.pyannote[28].end 388.81409375
transcript.pyannote[29].speaker SPEAKER_01
transcript.pyannote[29].start 389.65784375
transcript.pyannote[29].end 390.40034375
transcript.pyannote[30].speaker SPEAKER_01
transcript.pyannote[30].start 390.43409375
transcript.pyannote[30].end 390.88971875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14.685
transcript.whisperx[0].end 17.106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今天我要跟你探討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33.194
transcript.whisperx[1].end 49.553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迷霧臺灣明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院長知道嗎我知道你知道是的中研院能夠提出關鍵解方看這一個圖院長跟你報告這個臺灣以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53.457
transcript.whisperx[2].end 59.72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從2010年為中線來看往前30年台灣1970年的時候台灣的人口長這個樣子很標準的金字塔形當時年齡的中位數是19.3歲然後65歲的老人占人口2.9%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77.226
transcript.whisperx[3].end 90.891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兒童0到14歲占39.7那我們往後看到2040年其實這已經走到這裡迫在眼前的長這個倒金塔形我們的年齡中位數變成52.4歲65歲以上占30.1那這邊一般的人超過50歲那14歲以下兒童變成只有占10.2%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103.624
transcript.whisperx[4].end 122.58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這叫做人口大翻轉 院長知道這件事情嗎是的 我知道那我們的中央研究院是我們國家最高的智庫 有把這個放在你的研究裡面嗎我們確實有研究人員對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特別是社會所的有一個研究人員還有這個 是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125.743
transcript.whisperx[5].end 139.483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那個我有看了你們去年的研究報告因為台灣明年都要進入了你們去年的研究報告沒有一篇重要的成果沒有一篇有關這個超高齡社會的研究的方案沒關係等一下那我要告訴院長這一個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143.316
transcript.whisperx[6].end 154.59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中央陷入超高齡迷霧期待高齡大論述現在這個是各部會的狀況昨天在總質詢院會我問了陳院長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158.594
transcript.whisperx[7].end 172.781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他都深表認同第一個我們的勞動部中高齡的定義就是45歲那我覺得太離譜那我們的老人福利法定義65歲就是老人現在65歲到底是夕陽還是日正中天呢
transcript.whisperx[8].start 174.122
transcript.whisperx[8].end 189.111
transcript.whisperx[8].text 我們行政院的高齡科技只剩養生養病我看到剛才中研院有生技論壇當然都是注重養生就是醫療方面的議題而已交通部把75歲視為危險份只要吊銷他的這個駕照
transcript.whisperx[9].start 190.572
transcript.whisperx[9].end 217.49
transcript.whisperx[9].text 教育部中生教育師對於預算只有3.4億3.4億那我們60歲以上先有600萬人平均一個人一年57塊臺幣教育預算數位部我們的數位落差不在偏鄉而在臺北市的中央我們高齡者數位落差達到60%企業界也是跟隨著政府腳步針對65歲以上的投放的廣告只佔到行銷費用的5%
transcript.whisperx[10].start 220.031
transcript.whisperx[10].end 247.937
transcript.whisperx[10].text 而消基會所做的百分之八十的高齡者在消費過程當中受到歧視整個的全面性中央到底是怎麼了整個的然後包括行政院去年提出來的超高等社會對策提出的就是這些這是他的大綱長照無障礙憂鬱症生死學育育醫療健康美學這些我不曉得這是哪裡提出來的我問院長這些你應該是試用者嘛他的年齡嘛
transcript.whisperx[11].start 248.777
transcript.whisperx[11].end 275.807
transcript.whisperx[11].text 那院長說他都不需要那我說他都不需要你規劃這個給誰用啊這個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整個的中央整個政府對超高齡社會完全想像錯誤為什麼因為他們還活在1970年的認知裡面以為台灣社會是活的台灣已經邁向2040年了政府完全沒有知覺
transcript.whisperx[12].start 277.495
transcript.whisperx[12].end 295.165
transcript.whisperx[12].text 這是誰的責任這是思想上出問題然後在這個撫養比這個是社會未來我們現在是4比1到2057年會變1比1接下來就是被撫養的會超過工作人口整個崩潰社會我沒有看到政府有什麼解方
transcript.whisperx[13].start 297.066
transcript.whisperx[13].end 316.868
transcript.whisperx[13].text 現在政府我們進來的社會預算已經超過8千億8千億只能照顧這個15%的失能者另外85%800萬人就自生自滅那這是在幹什麼所以呢長照不只是照顧而是要照亮因為我們長壽時代來臨現在60歲我們退休的人口有到達600萬人
transcript.whisperx[14].start 318.81
transcript.whisperx[14].end 331.346
transcript.whisperx[14].text 這600萬人退休以後政府沒有政策沒有產業所以這部政府只能做社福扶持這樣的這部分前天昨天的那個社福部 薛部長也說我們的社福已經失靈了
transcript.whisperx[15].start 333.749
transcript.whisperx[15].end 362.504
transcript.whisperx[15].text 所以我現在要中研院其實這裡就是我們的思想出問題我們需要一個大論述這個是中研院不只是做學術研究做學者我們當然不能干預他們的研究自由但是應該要台灣已經進入這是一個重大議題但是顯然在中研院還沒有把它視為重大議題有在做就插花做一點這樣子這應該是重要13年前你們有做人口政策但是現在已經變化很大
transcript.whisperx[16].start 363.004
transcript.whisperx[16].end 388.345
transcript.whisperx[16].text 所以這件事情這個中央政府需要中研院這些學者們你們有五千多位的研究人員然後能夠針對這個給政府提出如何因應超高齡社會然後勞動力消費者整個活化資產這個面向提出一個整套的計畫可不可以好謝謝謝謝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