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黃委員珊珊:(11時13分)好的,謝謝,我請莊部長。 |
1 |
主席:有請莊部長。 |
2 |
莊部長翠雲:委員好。 |
3 |
黃委員珊珊:是,部長好。我們在總質詢的時候,我有提出幾個問題,跟財政部有很大的關係。第一個就是稅制改革,包括當天我所提出的印花稅、娛樂稅、貨物稅,以及我最關心的,大概也是你知道的,碳稅定價機制。當天院長承諾會針對這個部分提出相關研議,我想知道目前這個部分你大概什麼時候可以給本席一個完整的相關的規劃報告? |
4 |
莊部長翠雲:跟委員報告,對於委員關心的稅制改革,我們都很佩服。有關綠色也就是碳稅的部分,那天也提過碳費先行碳稅在後,委員也特別提到不能以後再研議,應該現在就要研議,這部分特別跟委員報告,我們也一直在收集有關國際間對於課徵能源稅跟碳稅的國際資料。 |
5 |
黃委員珊珊:我需要的是時間。 |
6 |
莊部長翠雲:另外我們也委託了臺北大學進行碳稅銜接碳費、併同檢討貨物稅制可行性的研究。這個研究預估會在今年的11月30日完成,我相信這個研究可以對我們提出很具體的建議。 |
7 |
黃委員珊珊:你先把你現在在做的事情給我一個時間表,我只要你的時間表,內容的部分我都知道你們在做些什麼。 |
8 |
莊部長翠雲:是。 |
9 |
黃委員珊珊:所以我需要的是什麼時候可以提出這個報告給我?第二個就是有關碳稅,到目前為止,去年環境部有答應1個月提出來,但是只用了200個字,我不知道你的報告會不會只有100個字? |
10 |
莊部長翠雲:可行性研究的報告會在11月30日完成,如果委員需要一個比較完整的報告,可能要到年底。您如果要知道我們現在在做什麼,我們可以把現在進行的情形跟您…… |
11 |
黃委員珊珊:碳稅跟碳費的過渡期,我們沒有時間再等,所以你說報告要到年底才能出來,如果按照這個時程,的確是有點慢了,但是我還是認為稅是國家的工具之一,碳費、碳稅是當然跟環境有關,如果可能,在這之前我們有很多的稅制可以同步做一些相關的規劃可能會更好一點。部長,我希望在年底的時候會看到完整的計畫,但是我希望1個月內先至少把相關的時程表,不會是需要3年、5年才能完成碳稅的規範,不會吧? |
12 |
莊部長翠雲:碳稅今年才開始,明年課徵,這個部分環境部也正在做相關細節的一些作業。 |
13 |
黃委員珊珊:我同意,財政部雖然不是氣候變遷的主責機關,但是我認為碳稅本身就是一種工具,像我們在產創條例的部分,可以用稅額扣抵來引導產業轉型,同理產創條例,目前減碳也可以成為所謂的減稅項目之一,就好比居住正義用房屋稅、各種稅制來協助居住正義的完成。 |
14 |
莊部長翠雲:是。 |
15 |
黃委員珊珊:也就是說,稅在你的手上,你可以協助各機關達到政策目標的效益,會比其他各機關自己徵收相關碳費來得更好也會更有效,你同意嗎? |
16 |
莊部長翠雲:租稅確實也是一個政策工具。 |
17 |
黃委員珊珊:所以今天第一個重點就是時間,我希望能在1個月之內給我一個完整的時程表,不管你們要做什麼,請把時程表給我。 |
18 |
莊部長翠雲:我們會把要做的事情跟相關的時程提給委員。 |
19 |
黃委員珊珊:第二個就是我剛剛講的,當稅制成為你的工具之一,在企業減碳的活動裡,這些所謂的投資抵減,或者把減碳的成果當成在稅制上比照居住正義、比照其他的稅制改革可以給企業相關的優惠,成為一個獨立的項目來提供企業朝向減稅的方式,我的意思是,淨零碳排氣候變遷不會只是環境部的工作,財政部作為稅制的主管機關,應該有相當的武器、相當的工具可以協助更多企業進行產業轉型及淨零碳排,而不是只是單純等環境部提出需求,這件事情我相信部長,以你的遠見,應該可以往這個方向做規劃。 |
20 |
莊部長翠雲:是。另外,經濟部也在考慮引進產創條例,然後把有關投資抵減放進去,我們也會一起參與,我想這個部分都是大家共同努力。 |
21 |
黃委員珊珊:我希望這個也納入在你未來的稅制改革裡,在氣候變遷跟企業抵減方面應該有一個整套的辦法啦!不會只有環境部一個部門在講啦! |
22 |
莊部長翠雲:是,有一個聯結性,瞭解。 |
23 |
黃委員珊珊:這個部分,麻煩也請在2個禮拜之內給我一個跟企業減稅、投資抵減相關的規劃。 |
24 |
莊部長翠雲:是,因為產創條例是經濟部主政,我們可以跟他們聯繫以後看有什麼資料可以提供給委員。 |
25 |
黃委員珊珊:我的意思是,財政部在淨零碳排的路徑上有可能要更主動一點。 |
26 |
莊部長翠雲:是。 |
27 |
黃委員珊珊:你用你的稅制工具,可以協助各機關,在這條道路上因為稅制的幫助,推動業務會更方便。 |
28 |
莊部長翠雲:是,瞭解。 |
29 |
黃委員珊珊:第二個就是,今天有很多的公股行庫都在現場,我想請問部長。 |
30 |
莊部長翠雲:是。 |
31 |
黃委員珊珊:現在全世界相關的比較裡,我們臺灣的銀行,目前為止有一個原則是金融控股公司的資產越大競爭力就越強,是不是? |
32 |
莊部長翠雲:目前來說國際間確實有,大者恆大。 |
33 |
黃委員珊珊:沒錯,而且目前為止我們中華徵信所好像提出過,臺灣的金控只需要9家,而我們現在所有的銀行都沒有辦法排到全球前百大,主要是因為資產狀況超過10兆的只有2家,只有富邦跟國泰。現在我們的公營行庫最好的、最大的大概就是臺銀,但是現在臺灣公股銀行的資產市占率跟民營的銀行、民營的金控差很多對吧? |
34 |
臺灣現在的金控有14間,獲利前三名的都是民營,公股銀行裡面表現最好是兆豐,但是成績只有富邦的一半。部長,如果照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公營行庫不要說國際競爭了,現在連國內競爭好像都已經輸了,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有什麼樣的解方? |
35 |
莊部長翠雲:跟委員報告,有關獲利的部分,我們也一直在督促我們的公股行庫能夠做努力。不管是金控的雙引擎、銀行的雙翅膀,我們都希望他們在現有的強項裡能夠再拓展另外一個強項,然後提高獲利。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公股行庫也擔負相關國家政策的一些任務,譬如青安貸款。 |
36 |
黃委員珊珊:我同意,所以公營行庫有不同的面向、有不同的政策責任。 |
37 |
莊部長翠雲:是。 |
38 |
黃委員珊珊:但是同樣還是必須要爭取到更多的獲利跟相關的市占率。 |
39 |
莊部長翠雲:是。 |
40 |
黃委員珊珊:現在公營行庫輸給民間的金控,然後我們又不斷地推動民間金控併金控,所以富邦併了日盛,民營就更大,我們的公營行庫競爭力又會更弱,這種狀況有沒有考慮過或者讓我們的公營行庫有聯盟連線,各自不同的長處做配搭,甚至在保障員工權益的情況下考慮公公合併呢? |
41 |
莊部長翠雲:是,委員說得很好,其實因為公股行庫他們各有不同的強項,是跟他們長久以來的歷史跟一些專業的投注有關係,可以做聯盟,也可以做連線。 |
42 |
黃委員珊珊:公公合併的規劃呢? |
43 |
莊部長翠雲:至於公股公公合併的部分,我們認為就是要看雙方的企業文化、經營策略、優勢的互補以及市場定位、員工的安置以及據點的裁撤等等,要從各個面向來討論。 |
44 |
黃委員珊珊:我同意啦! |
45 |
莊部長翠雲:不管怎麼樣,但是都必須要公開透明,而且要符合市場機制,這個方向要確定。 |
46 |
黃委員珊珊:我同意,從國內競爭的角度、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公營行庫還有公營金控競爭力現在遠遠不如民間,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如果站在財政部的立場,幫國家多賺點錢,增加我們公營行庫的國際跟國內競爭力,可能會是財政部很重要的任務之一。 |
47 |
莊部長翠雲:是,我覺得是。 |
48 |
黃委員珊珊:公公合併之前有討論過嘛!所以也一樣請給我一份針對目前所謂公營行庫、公營金控尚未合併之前,在各自不同的戰略合作上、各自不同的強項方面如何發揮綜效的規劃。 |
49 |
莊部長翠雲:是。 |
50 |
黃委員珊珊:第二個就是假設要合併,我們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案?在保障剛剛講的員工權益、符合政府的政策前提之下,其實我們要增加一個可以跟民間金控競爭的公營行庫。 |
51 |
莊部長翠雲:是,好,這個部分我們會提出報告給委員。 |
52 |
黃委員珊珊:1個月之內給我初步的報告,好嗎? |
53 |
莊部長翠雲:好,是的。 |
54 |
黃委員珊珊:謝謝部長。 |
55 |
莊部長翠雲:謝謝委員。 |
56 |
主席:謝謝黃珊珊委員質詢,接著我們請李坤城委員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