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49289

蔡易餘 @ 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蔡委員易餘:(13時9分)謝謝主席,有請部長。
1 主席:請部長。
2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
3 蔡委員易餘:部長好。部長,針對幼教教保員,去年教保員的教保費從900元提高到2,000元,當時很多教保員都認為這是爭取很久,而且也就兌現了當時蔡英文總統的政見。但是隨著這幾年基本工資調高,漸漸地準公幼教保員的薪資跟他們付出的勞力,基本上不成正比,因為教保員要顧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情,我們也希望把他們帶學童的比例,朝向1比12來邁進,今年我們也提高了教保員的薪資,要隨著公務員加薪4%,提高1,200元。
4 但是我知道從去年開始,有很多委員,包括張廖萬堅委員,也都有找部長談,今年調整1,200元,事實上準公幼的教保員跟私校的還是有落差,還是會有同工不同酬,而且準公幼教保員的感受就是他們還是屬於低薪一族,付出這麼多的勞力,結果他們的薪水是這個樣子,變成他們無法久留在他們的職場。部長,你也說今年4月就要針對準公幼教保員的待遇來提出檢討,那你們現在的方向是怎麼樣呢?
5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就如剛才委員所說的,這幾年我們接續在調高教保費,還有同步跟進軍公教的調薪,都是在最近這一段時間,因為確實要留得住我們教保同仁在幼兒園,我覺得合理的薪資待遇調整一定要持續進行。剛才委員提到的應該是準公幼、非營利、公幼跟私立的部分,其實準公幼的待遇應該都比私立的相對地有保障,因為那個是跟政府合作的。
6 蔡委員易餘:當然、當然,保障一定是比較好。
7 潘部長文忠:現在就是即將在8月進入第三個階段的合作契約的訂定,這一次在這一方面,因為各界包含委員也都關心,在第三階段要跟準公幼訂約的時候,我們現在正在討論的就是,對於教保同仁的薪資待遇,在這方面,也希望能夠在這一次的議約裡面,來做這方面的處理。目前正在討論的過程。
8 蔡委員易餘:目前還在討論要訂約?
9 潘部長文忠:對。
10 蔡委員易餘:一訂下去就是兩年嘛?
11 潘部長文忠:三年。
12 蔡委員易餘:一訂就是三年,所以我想,在這一次訂約的時候,有一個合理的價格,因為基本工資都……
13 潘部長文忠:前面那兩項都不是在議約範圍,我們就是外加,就是教保費……
14 蔡委員易餘:就是教保費是外加的,我們現在是談薪資。
15 潘部長文忠:對,那現在進入到薪資,就會在第三期做議約的時候,我們這方面希望……現在當然也跟這些教保團體在討論,我也希望大家共同去支持,因為政府一定會支持這些參與的相關預算,那他們要反映在照顧教保同仁的薪資待遇,所以目前在進行協調討論的過程。
16 蔡委員易餘:好,那我想這部分就是繼續努力啦。
17 潘部長文忠:是。
18 蔡委員易餘:第二個議題,這個問題也是很大,就是我們的雙語政策,因為我在去年接到好多教師跟我陳情,說我們的雙語政策事實上是給老師過大的負擔,要求他們使用英語去進行教學,比方說他可能是教物理、教數學,甚至是教其他的科目,但是他用英語去教育學生的時候,事實上這對他來說是雙重的負擔,而且對於學生在除了英語以外的其他學力的展現,事實上反而是不好的,所以我們這個雙語政策,會不會課予老師使用英語教學過重的義務?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落實我們的雙語政策?
19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這就是我為什麼說教育部一定要跟縣市同一步調跟目標,剛才委員所提的數學等等幾個自然的這些領域,都不是在我們推動部分領域去進行的項目,但有些縣市可能在這上面有一點求好心切。
20 蔡委員易餘:常常就是這樣,我接到的陳情就真的很多。
21 潘部長文忠:對,所以這個就是我說為什麼要對……因為我們現在在推的都是一些比較日常的,包含有一些領域,可能在這個學科上面是可以用比較日常互動的方式來進行。
22 蔡委員易餘:對,我們應該是要給他們有英語的環境,但是這個環境不應該是在每一個學科都使用英語教學。
23 潘部長文忠:這個絕對不會要到每個學科,而且現在也聽取地方學校基層的意見,甚至在部分領域,學校在提計畫的時候,可以不是用這種核心的概念,比如說利用課間社團等等,讓孩子有應用、接觸的機會。
24 蔡委員易餘:落在社團我想這是滿正確的方向。由於時間關係,有機會跟部長再討論,雙語政策一定要成功,這是讓臺灣走向國際很重要的一塊,好不好?
25 潘部長文忠:好。
26 蔡委員易餘:好,謝謝。
27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謝謝。
28 主席:好,謝謝部長。
29 接下來林德福委員、林德福委員、林德福委員。
30 林沛祥委員、林沛祥委員、林沛祥委員。
31 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
32 王美惠委員、王美惠委員、王美惠委員。
33 林俊憲委員、林俊憲委員、林俊憲委員。
34 邱志偉委員、邱志偉委員、邱志偉委員。
35 何欣純委員、何欣純委員、何欣純委員。
36 翁曉玲委員、翁曉玲委員、翁曉玲委員。
37 張嘉郡委員、張嘉郡委員、張嘉郡委員。
38 游顥委員、游顥委員、游顥委員。
39 請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22
meet_id 委員會-11-1-22-2
speakers ["柯志恩","陳培瑜","洪孟楷","吳沛憶","萬美玲","范雲","葛如鈞","郭昱晴","羅廷瑋","陳秀寳","林倩綺","林宜瑾","吳春城","張雅琳","鄭天財Sra Kacaw","楊瓊瓔","羅智強","王鴻薇","蔡易餘","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呂玉玲"]
page_start 251
meetingDate ["2024-03-04"]
gazette_id 1130801
agenda_lcidc_ids ["11308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08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