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65734
本逐字稿內容由 AI 自動生成,可能包含錯誤、遺漏或誤譯之處。請使用者務必與原始影片音訊內容交叉比對,以確保資訊正確性。另可參考立法院日後釋出的正式公報以取得最終權威版本。
林倩綺 @ 第11屆第4會期第10次會議
| Start Time | End Time | Text |
|---|---|---|
| 00:00:00,549 | 00:00:27,848 | 改革校士會議 停止濫訴鬥爭守住良善校園 保障教師尊嚴少子化已經讓全國面臨少班級 少學生 少教師的三重壓力但是在第一線的教師卻在制度的負荷下被壓垮本席今天要談一個被學界教師點名的問題校士會議制度性失靈必須要正視 必須要改革甚至應該評估廢除 |
| 00:00:30,009 | 00:00:58,092 | 校士會議的原意是要讓校園有一個處理申訴與校務討論的平台但是實際運作下完全變成爛訴平台經常是沒有門檻沒有保障被檢舉者的程序正義結果就是匿名的投訴氾濫輕易發動調查而被投訴的教師必須要花時間精神去證明自己沒有做過的事甚至要面對多輪的調查申訴與審查這樣的制度真的公平嗎 |
| 00:00:59,273 | 00:01:26,533 | 現行的規範下只要是一收到指控一封匿名信一個教師就要面對數個月或數週的壓力要準備證據要接受訪談還要等待調查結論調查員要投入時間行政人員也疲於奔命結果事後證明了清白以後呢教師已經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甚至影響家庭人際教學評鑑這不是零成本而是沉重的人生負擔 |
| 00:01:27,674 | 00:01:52,801 | 然後更糟糕的是我們在教師流失速度這麼快全台有2600個教師缺的比例缺額的比例校師會議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教師留任的關鍵現職教師經常擔心被惡意投訴不少優良的教師選擇離開就是因為無法承受這種無限循環的壓力這樣子制度如果不改革教師荒只會越演越累 |
| 00:01:53,581 | 00:02:15,336 | 目前政府所停在的做法就是調整流程加速審查可是沒有辦法解決根根本的問題既然學界教育團體前教育部長都指出教師會教室會議對不起校室會議已經偏離原意甚至淪為爛數的溫床我們應該要勇敢面對這項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
| 00:02:16,076 | 00:02:32,648 | 以此本席提出三點具體的主張第一 我們應該啟動校事會議的全面檢討明確化受理的門檻包含第一 不等立民審查第二 不得缺乏具體事證沒有責任 沒有證據的投訴第二 強化教師程序的保障 |
| 00:02:33,368 | 00:03:01,105 | 當案件已經撤回就應該停止調查並確立專業調查的機制檢視調查員的素質及法學素養第三教育部應該要正式評估廢除校室會議的可能性讓校園回到教育本質而不是檢舉文化的戰場各位同仁小子化已經是在談留才留培育的問題了如果連基本的工作環境都無法保障我想學生本 |
| 00:03:06,701 | 00:03:12,236 | 好 謝謝林倩琪委員的發言接下來我們請張志倫委員發言 麥玉禎委員請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