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62420

Field Value
IVOD_ID 162420
IVOD_URL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62420
日期 2025-06-11
影片種類 Clip
開始時間 2025-06-11T10:11:50+08:00
結束時間 2025-06-11T10:16:06+08:00
影片長度 00:04:16
支援功能[0] ai-transcript
video_url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5b5dae1827dbf6c978f7f7a1834baf83023e49d939498c5a7ecf2f83f27aab3be63f43b907692b25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委員名稱 羅智強
委員發言時間 10:11:50 - 10:16:06
會議時間 2025-06-11T09:00:00+08:00
會議名稱 立法院第11屆第3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事由:「法院組織法有關司法公開透明修正立法之探討」公聽會)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5.32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0].end 215.92971875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SPEAKER_00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216.65534375
transcript.pyannote[1].end 256.09221875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5.359
transcript.whisperx[0].end 34.501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主席還有出席的我們的專家學者跟列席的官員大家早安那司法透明化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價值那人民看見司法怎麼運作也是強化信任的關鍵所以因此我們現在社會對司法公信力的期待跟焦慮是與日俱增那根據匯流在去年做的調查只有三成的人認為司法是公正的那這當然是非常大的司法危機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35.482
transcript.whisperx[1].end 53.381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那面對近年來司法透明化的呼聲高漲所以近期國會再度啟動對於法院組織法修正的討論包括法庭是否要開放直播其實這也是當年蔡英文總統推動司法改革在司法國事會議上的一個重要的改革方向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54.002
transcript.whisperx[2].end 78.877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那司法院跟法務部針對法院主持法修法提出的書面意見那指出法庭直播可能衍生 證人不敢作證被告遭網路公審 個資外洩等問題那我覺得這些擔憂當然不是無地放矢啦但是要審慎看待 但是我也要提醒就是也不能說就是把這個所謂的風險 有風險就全面的保守跟退縮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79.838
transcript.whisperx[3].end 100.223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那麼最關鍵的核心就是你還是要能夠盡量的在司法透明化的過程當中讓陽光進到司法裡面那找回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感那兩份報告都強調歐洲日本美國聯邦法院多位實施法庭直播那就是說因此台灣也不可以推動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101.283
transcript.whisperx[4].end 128.721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那事實上部分國家包括美國部分的州法院早已經有限度的採行直播或影音公開的機制它其實也有一些實務經驗可以參考那舉例來說早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認為開庭時允許影像報導是侵犯了被告公平受審的權利違反正當法律程序但是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那聯邦最高法院也轉而認為憲法並未限制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131.383
transcript.whisperx[5].end 156.744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州是否開放刑事審判的轉播因此許多州逐漸的開放法庭直播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國家的司法系統都在拒絕直播那當然也如同法務部跟司法院提到法庭直播固然具有資訊公開民主監督跟法治教育這些潛在價值但如果沒有妥善設計制度卻可能引發政人不敢作證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157.705
transcript.whisperx[6].end 186.568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被告遭到社會審判以及網路剪輯霸凌等等副作用那任何公開影像都可能被漏收放大使當事人隱私跟名譽無法修復那這些提醒當然要審慎對待那麼尤其在法庭上有時候會涉及個人的病史或是一些其他的隱私問題如果沒有配套 足夠配套保護的話那也有可能造成某些社會弱勢者更加遠離司法救濟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187.449
transcript.whisperx[7].end 215.491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那當然我是能夠理解司法透明也不是一個非常容易的改革啦那直播也不是萬能的解方但是也不能讓所謂的潛在風險變成改革停滯的藉口那還是回到我一開始說的就是這次討論最關鍵的核心還是要怎麼樣去強化司法體系的公正性找回人民的信任感立法院討論法院組織法修改不是為了製造對立而是希望能夠大家一起
transcript.whisperx[8].start 216.741
transcript.whisperx[8].end 240.375
transcript.whisperx[8].text 集思廣益共同找到一條讓正義被看見當事人被保護那社會也可以信任司法的一個平衡方案台灣是言論自由非常成熟的社會那人民是有權來看司法怎麼運作但這個透明也不能變成全民公審的審判場所以因此我們期待司法院在制度設計上可以還是要再開放一點
transcript.whisperx[9].start 241.525
transcript.whisperx[9].end 255.481
transcript.whisperx[9].text 在所謂的態度上以及方法上多走一步提出更平衡的一個司法改革方向能夠找到一個兩邊都能夠兼顧的一個中道之路以上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