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60193

林沛祥 @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0,089 00:00:03,121 然後呂冠偉董事長準備
00:00:15,836 00:00:43,402 主席、各位專家、學者、業界的先進們大家早安非常高興今天能參與這一場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的公聽會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之快、影響之深已經讓我們的生活、產業甚至整個社會結構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不只是科技的進步更是一場關乎於倫理、法律跟人權重大的挑戰跟機會
00:00:45,082 00:01:01,576 討論人工智慧基本法正是為了在這波浪潮中找到一條適合台灣的發展路線所以我提出以下五點第一點我認為台灣需要有自己的人工智慧模式
00:01:02,637 00:01:20,193 目前國際上有兩種人工智慧的治理模式歐盟模式跟美國模式歐盟重視風險管理對於高風險的AI應用進行嚴格監管比如醫療公共安全這些領域而美國比較偏向市場導向強調創新跟產業競爭力我認為台灣
00:01:25,477 00:01:54,617 應該結合這兩者的優點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台灣模式我們可以學習歐盟的風險分級管理針對高風險的AI應用確保安全性跟透明性同時也要跟美國一樣對於創新留有足夠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台灣需要加入自己的特色譬如數位平權文化多樣性等讓AI的發展真正符合我們的社會需求
00:01:56,018 00:02:21,755 第二点我提议以人为本让科技让AI服务每一个人人工智慧的发展最后面还是要回到人的身上让科技造福每一个人而不是加剧社会的不平等首先我们要缩小数位落差偏乡地区的数位基础设施要能够跟上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AI技术带来的便利
00:02:22,395 00:02:47,931 再來我們要推動全民的數位教育尤其是針對弱勢族群幫他們提升技能避免在AI時代被邊緣化另外人工智慧也應該為永續發展服務像是能源管理氣候變遷應對這些領域AI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但同時之間我們也要注意技術對環境的影響確保它是可敘的
00:02:49,380 00:03:12,343 第三點我們應該要培養人才讓台灣在國際上站穩腳步人工智慧的核心競爭力到底說還是人才我們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到AI的科技研究跟教育上面培養出更多國際級的專業人才我認為政府應該增加對AI研究的支持尤其是在基礎研究跟前沿技術這些領域
00:03:13,504 00:03:36,463 同时我们也要推动产学合作让学界跟企业一起参与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教育上面中小学我们就应该开始把AI的相关课程融入在孩子教育里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到这些技术而对于大学生跟在职人士我们也应该
00:03:38,803 00:03:53,102 其實還有另外一點我們的AI博士好像只有100個AI博士只有35個留在台灣這是很大的危機這點如果不改善的話其實我們再怎麼樣有再好的AI教育都沒有用我們要提供更多的新修建修經會幫助他們在AI時代
00:03:53,823 00:04:15,093 掌握需要的新技術第四點我們也剛有同仁提到資料共享資料是人工智慧的基石沒有高質量的資料AI技術就無法發揮它的潛力我們應該建立一個資料開放與共享的機制讓政府和民間資料能夠更備好的利用
00:04:17,814 00:04:39,230 當然資料的安全跟隱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有明確的規範來保護各資並且制定合理的價值分配機制來確保資料貢獻者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第五點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來迎接AI時代的挑戰
00:04:40,629 00:04:59,094 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可避免的會對勞動市場帶來衝擊有些工作可能會被取代而有些工作可能會需要新的技能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勞工來適應這些變化確保勞工的權益不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而受損害
00:05:00,194 00:05:16,784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訓跟職能教育機會幫勞工提升競爭力我們也要製定相關的保障機制確保AI在應用勞動市場時不會侵犯到勞工的基本權利
00:05:17,705 00:05:31,762 最近有關Mid Journey也好當AI剛出來的時候有關Mid Journey還是有關世衛財產權甚至最近最紅的吉卜利的狀況吉卜利的這個化石的風格我覺得這未來可能會一直不停的在發在重生在我們的AI產業裡面
00:05:34,145 00:05:54,419 而這一點是需要我們去直接去注意的如何能夠保持原創性但是如何又能夠融合所有的元素在裡面這是未來AI可以幫助我們但是同時之間AI如何也要保障當初原創者的精神這是我們未來在AI基本法也好還是在人工智慧裡面也好我們需要去注意到的最後
00:05:56,775 00:06:10,630 人工智慧是一個充滿潛力的領域但它同時也帶來許多挑戰我期待今天的公聽會我們能夠凝聚更多的智慧與共識為了台灣的人工智慧來發展出創新的局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