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60191

郭昱晴 @

Start Time End Time Text
00:00:07,501 00:00:12,689 主席 各位委員還有在場的與會先生 大家好今天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來討論這個人工智能
00:00:14,705 00:00:21,591 智慧基本草案的這樣子的一個會議那我就以下提出幾個重點來跟大家說明我想台灣不應該只是在歐盟的風險或者是在美國的市場導向當中取得折衷的一個做法而是應該要主動來提出屬於自己的台灣模式
00:00:36,204 00:00:50,635 在負責任的這個AI的應用跟產業的一個轉型當中其實要來展現台灣民主的一些韌性那我舉例來講其實我們可以接近這個加拿大他們在這個演算法的影響評估當中的一些制度那麼他來
00:00:51,715 00:01:18,256 透過所謂的保障透明跟信任打造我們自己屬於這個亞洲第一個AI民主的治理一個模式那第二點我想這個數位平權不應該只是一個空泛的一個口號而是要從這個制度的設計的語言開始建立我想在台灣其實不管是在偏鄉或者是高齡族群他們在使用這個網路的使用率其實目前為止其實還是有待這個提升的一個空間
00:01:19,016 00:01:34,602 那尤其是在這個寬頻跟普及跟網速的這個品質當中其實還是存在有些許的一些落差那自己直接會影響到AI應用的一個基礎設施那我建議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的這個科技普及性列為所謂的國家的義務
00:01:35,502 00:01:51,830 避免這個AI的發展它只變成所謂的這個數位精英的一個專利而是應該是要推動到全民共享的一個進步那另外呢其實我才提到一點就是根據這個美國國家兒童失蹤跟受虐兒童的這個援助中心他們的資料指出
00:01:52,430 00:02:08,669 在2023年他們接獲了4700份由AI生成的兒童性剝削的圖像或者是影片那這比前一年呢增加了12%這也凸顯到了這個AI有可能會威脅到所謂的弱勢族群他們的安全喔
00:02:09,250 00:02:25,980 所以在推動AI的同時其實要怎麼樣建立有效的一個監管的機制避免這些技術性滲透到社會的底層這是我的建議第三點我想AI應該不是只有是科技上的一個問題它更應該要關乎所謂的產業跟人權
00:02:28,301 00:02:37,046 我們常常要說這個要扶植台灣的AI的產業但是要思考就是當我們的產業在面臨這樣的一個挑戰雖然在台灣其實我們有很多的半導體製造業還有我們的醫療影像等等其實我們這些品質都已經是所謂的世界級的一個優勢了但是在AI的發展我們仍是屬於所謂的初期
00:02:51,713 00:03:18,576 所以我們應該是不是先聚焦在本土優勢的領域來推動AI的一個應用並導入AI倫理的一個審查能夠讓這個創新跟社會責任能夠並行發展好 那第四點是關於所謂的資料的治理其實是不容許所謂的這個模糊性的一個空間的存在那我想現行的個資法其實沒有辦法有效的處理非個資的資料的治理跟共享的一個問題
00:03:19,577 00:03:45,747 那這個點呢其實我們建議是不是可以參照歐盟他們在推動資料共享的一個架構那來成立這個資料公益信託或者是數據共管的一個平台讓這個資料呢從這個私人壟斷轉向所謂的公共利益來推動這個AI的發展的重要性那第五點呢就是AI跟勞動權益的不能對立啦應該是要共同的進化才對那我想呢根據這個預測這個AI呢將要
00:03:48,451 00:03:49,696 就可能取代
00:03:52,837 00:04:16,874 8500萬個的工作但是也因為AI的發展也可能會創造9700萬個新的職位我想這重點不是在於我們人力或者會不會被AI取代而是我們是不是可以有所謂的轉型的能量政府應該要提供更多支持的一些措施讓工會跟勞工來參與所謂AI轉型的過程當中的一些決策
00:04:18,035 00:04:42,758 那第六點呢我建議就是AI的主管機關應該是要設在所謂的這個訴法部而非國科會那我想AI其實它不是只有科研上的問題那更是應用在跨部門的整合的一些議題那訴法部呢作為所謂的數位政策的一個統合的單位統整的單位是更應該就是更適合負責這個AI的法規的推動跟執行
00:04:44,124 00:04:48,186 那第七點我想這個AI的發展還是要守住這個民主的一個防線所以要如何強化這個AI的國防的防護網那我想這AI的技術有可能會帶來一些國安上的一些危險風險那特別是來路不明的這些AI的模型
00:05:00,814 00:05:03,117 它有可能會透過所謂的滲透國防電網甚至在我們的醫療的體系當中這些基礎的設施成為我們的國安的一些漏洞所以像舉例像中國深層的這個深層式的一些AI
00:05:15,831 00:05:24,994 它也可能會用在所謂的認知作戰或者是選舉的干預來威脅我們的民主的制度所以我呼籲其實我們應該要建立所謂的AI國安的審查的機制來加強關鍵設施當中的這個AI的安全審查並且實施這個內容來源的一個標記還有就是政治性模型的一個透明的清單
00:05:39,618 00:06:01,433 來避免使用到來路不明的這個AI的模型那最後一點我想這個立法其實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我們應該要如何來打造AI治理的這個行動的引擎剛剛其實志傑老師也特別有提到其實我們應該要設置這個沙盒試驗場域讓整個創新的應用可以在安全可控的條件下來做發展
00:06:02,774 00:06:21,266 我想AI的立法應該是要根據台灣的社會的需求還有民主的價值來做這樣子的一個設計那我們也希望能夠打造自己所謂的台灣的模式使得AI的技術能夠服務全體的人民讓我們來共享這樣子的一個社會進步的資源以上報告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