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_ID |
158821 |
IVOD_URL |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8821 |
日期 |
2025-01-13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 |
聯席會議-11-2-15,36-1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str |
第11屆第2會期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
會議資料.屆 |
11 |
會議資料.會期 |
2 |
會議資料.會次 |
1 |
會議資料.種類 |
聯席會議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0] |
15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1] |
36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0] |
內政委員會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1] |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
會議資料.標題 |
第11屆第2會期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
影片種類 |
Clip |
開始時間 |
2025-01-13T09:32:32+08:00 |
結束時間 |
2025-01-13T09:36:20+08:00 |
影片長度 |
00:03:48 |
支援功能[0] |
ai-transcript |
video_url |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293c543958a38e479d4943e38fd3fc5929f121d6a4fe60ddb3dca60030ab772a903ae40ffbf14373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
委員名稱 |
徐巧芯 |
委員發言時間 |
09:32:32 - 09:36:20 |
會議時間 |
2025-01-13T09:00:00+08:00 |
會議名稱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事由:一、繼續審查委員賴士葆等20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案。二、繼續審查委員陳玉珍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增訂第七條之四條文草案」案。三、審查委員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等17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八十三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委員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等16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二條及第六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審查委員蘇清泉等27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三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六、審查委員陳玉珍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七、審查委員李坤城等20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七十八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八、審查委員李彥秀等16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五條及第五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九、審查委員高金素梅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八十三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審查委員魯明哲等16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一、審查委員徐巧芯等21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二、審查委員盧縣一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
4.384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0].end |
223.692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
224.99159375 |
transcript.pyannote[1].end |
227.03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2].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start |
227.5228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end |
228.29909375 |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
4.897 |
transcript.whisperx[0].end |
28.96 |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
謝謝主席我今天要提案的說明主要是在地方制度法的第55條那有關於這個副市長怎麼樣能夠這個增聘那根據內政部在110年公佈的電信資料像以我們台北市來說平日的日間人口活動有350萬人那跟晚上停留的時間相比差呢增加了71萬人 |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
30.601 |
transcript.whisperx[1].end |
45.99 |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
所以也就是說在台北市有很多人他們是戶籍他或許他沒有設在台北市但是他工作的地點就是在台北市所以對台北市而言我們平常日常要管理的人數不會是戶籍上面的人數 |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
46.71 |
transcript.whisperx[2].end |
61.044 |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
实际上是更多的所以我们用台北市的历年的户籍人口数据来讲的话近40年内呢台北市的人口数在民国79年是最高271万人那在20年的期间之内大概是226万260万人上下 |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
64.207 |
transcript.whisperx[3].end |
89.174 |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
可是从2016年开始因为少子化高龄化等等的问题再加上新冠一起爆发其最主要是这个那所以呢很多在国外的市民他来不及回台湾就被除户所以110年的时候台北市遭遇一个情况就是从人口的260万人大幅降到252万甚至有后来在111年的时候跌破变成248万 |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
90.794 |
transcript.whisperx[4].end |
108.582 |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
可是台北市的人口大多都是戶籍他可能在周遭的縣市但是他的工作地居住地還有學校他的小孩子是在台北市念書的所以如果我們這種總人口負債的情況是負成長的情況沒有逆轉的話那地方 |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
109.682 |
transcript.whisperx[5].end |
134.993 |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
職責趨向於專業分工化它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我們認為就是說讓地方各縣市政府能夠流暢的去推動市政的情況應該針對地質法來進行修正讓各個職轄市都能夠增設就是總共有三位副市長讓市長有更多彈性跟資源能夠提高品質比方說以台北市政府來說在張溫德副市長上任之前一個副市長他要負擔16到18個機關 |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
138.835 |
transcript.whisperx[6].end |
165.247 |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
基本上來說這是幾乎很難運作的情況以時差事來說真的是過於繁重了那有三位副市長的情況之下一位副市長他是負擔11到12個部局處也已經非常多了但是可以降低一些分工跟溝通的壓力也有助於提供這個推動建設強化地方自治的職能所以我們這次修正的線型條文是在55條希望就是說呢我們這個 |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
168.649 |
transcript.whisperx[7].end |
184.875 |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
有關於人口在250萬以上的直轄市這個部分呢我們直接變成是直轄市的部分就是設置副市長三人那我再補充一下就像以台北市來講現在也遇到一個很奇怪的情況我們的人口數在250萬上上下下 |
transcript.whisperx[8].start |
185.735 |
transcript.whisperx[8].end |
209.279 |
transcript.whisperx[8].text |
上跳下船有时候是255万有时候249万那这种情况到底应该要设多少个副市长那我们也搞不清楚那所以我们会希望就是说像现在人口全台湾的人口都在递减但是直辖市的负担并没有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希望能够修改地质法让我们直辖市直接有三位副市长就不需要 |
transcript.whisperx[9].start |
209.739 |
transcript.whisperx[9].end |
221.465 |
transcript.whisperx[9].text |
每天都在計算那個人口有沒有達到250萬這也是一件浪費時間很無聊的事情所以僅此提出提案說明希望各位內政委員會的委員能夠來通過這樣子的一個修正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