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_ID |
158819 |
IVOD_URL |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8819 |
日期 |
2025-01-13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 |
聯席會議-11-2-15,36-1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str |
第11屆第2會期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
會議資料.屆 |
11 |
會議資料.會期 |
2 |
會議資料.會次 |
1 |
會議資料.種類 |
聯席會議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0] |
15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1] |
36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0] |
內政委員會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1] |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
會議資料.標題 |
第11屆第2會期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
影片種類 |
Clip |
開始時間 |
2025-01-13T09:25:35+08:00 |
結束時間 |
2025-01-13T09:28:44+08:00 |
影片長度 |
00:03:09 |
支援功能[0] |
ai-transcript |
video_url |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293c543958a38e47df76304808d0365b29f121d6a4fe60ddb3dca60030ab772a3d33e1e9d2057dc9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
委員名稱 |
李彥秀 |
委員發言時間 |
09:25:35 - 09:28:44 |
會議時間 |
2025-01-13T09:00:00+08:00 |
會議名稱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事由:一、繼續審查委員賴士葆等20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案。二、繼續審查委員陳玉珍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增訂第七條之四條文草案」案。三、審查委員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等17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八十三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委員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等16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二條及第六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審查委員蘇清泉等27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三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六、審查委員陳玉珍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七、審查委員李坤城等20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七十八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八、審查委員李彥秀等16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五條及第五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九、審查委員高金素梅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八十三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審查委員魯明哲等16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一、審查委員徐巧芯等21人擬具「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二、審查委員盧縣一等18人擬具「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
3.49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0].end |
39.38346875 |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
SPEAKER_01 |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
22.13721875 |
transcript.pyannote[1].end |
22.33971875 |
transcript.pyannote[2].speaker |
SPEAKER_00 |
transcript.pyannote[2].start |
40.21034375 |
transcript.pyannote[2].end |
185.53784375 |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
4.247 |
transcript.whisperx[0].end |
32.385 |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
謝謝張偉 在現場所有的委員大家早安我的提案是在根據地質法的第55條跟第56條現在的房價越來越高但是我們政府的軌道建設其實陸陸續續都完成了但是我們的生活圈其實也不斷的擴大那都市人口下降之後活動的人口其實都會逐步的提升在特別是在六都裡頭我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現在在日間的 |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
32.785 |
transcript.whisperx[1].end |
33.888 |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
活動人口總共有321萬但是真正戶籍數只有261萬但是 |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
40.287 |
transcript.whisperx[2].end |
65.165 |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
白天的活動人口數其實也都是所有各縣市政府在施政上的推動上所要持續的關注所以現在少子化之後人口涉及數的下降其實未來都是長遠的趨勢現在以第55條為例現在以台北市可以以各縣市可以設置到第三位副市長 |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
65.865 |
transcript.whisperx[3].end |
95.063 |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
達到250萬人未來目前只有新北台中跟高雄可以但是如果以我們現在人口老化然後少子化之後恐怕未來包括六都裡面要達到250萬的各縣市長遠來看其實都會越來越少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我們現在的地質法未來各縣市要應付社會人口老化包括上下班的交通通勤的問題完善的幼兒教育食安的政策 |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
95.783 |
transcript.whisperx[4].end |
120.709 |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
還有更重要是要面要解決現在極端氣候的整體的變化我覺得現在各縣市政府他們的挑戰跟業務也越來越多所以未來如何去因應他們的這個專業更專業化的治理更多元更專業化的治理我覺得應該在六都裡面直接都不要去思不要只考量到250萬的人口數應該可以設置第三位副市長 |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
125.33 |
transcript.whisperx[5].end |
153.049 |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
未來讓這個六都裡面各縣市他們可以去考量到他們未來除了財政狀況之外因為只增加一位副市長的裁員那他們也會朝向更專業化完善化去處理他們副市長的設置那另外非六都的部分我提的版本是未來如果人口有達到總人口數的2%也能夠新增第二位副市長未來藉此來推動他們的政務相關的負擔 |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
155.931 |
transcript.whisperx[6].end |
183.172 |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
这个是以跳脱绝对人口数来当作唯一标准的思维现在中央的业务包括面临政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但是地市法在第55条跟第56条的修正呢其实就是让未来的施政地方施政的推动可以朝向更专业化来去处理那增加的裁员其实是由地方上来做负担而且只是增加一位副市长的 |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
183.913 |
transcript.whisperx[7].end |
185.339 |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
费用而已以上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