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呂委員玉玲:(10時44分)謝謝主席,部長要不要先喝口水?好,請郭部長。 |
1 |
主席:請郭部長。剛剛召委是說,你可以先休息喝口水。 |
2 |
郭部長智輝:謝謝委員。 |
3 |
呂委員玉玲:部長,臺灣中小企業的彈性跟創新的能量是維繫我國經濟發展跟社會安定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很多中小企業也引領著產業的隱形冠軍,所以我們在2023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裡面都有提到,尤其是全體企業的中小企業部分占了98%,如果我們的政府還是把眼光放在扶植核心的產業,長期忽視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對整個就業市場會造成很不健康的影響,部長,你認同嗎? |
4 |
郭部長智輝:我認同委員這樣的垂詢。 |
5 |
呂委員玉玲:是,尤其現在很多企業在數位的轉型上碰到這六大瓶頸的困難,部長,你了解這六大問題之後,要怎麼樣去解決這些問題呢?因為每個企業的各種型態非常地不同,差異也非常大,你要因應各個產業的需求而去扶植他們,對不對? |
6 |
郭部長智輝:是,我們大概會透過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幫助這些產業先數位化,因為數位化以後…… |
7 |
呂委員玉玲:尤其是製造業跟服務業。 |
8 |
郭部長智輝:都一樣,不管是製造業或者服務業,都會透過數位化以後把資料儲存,資料儲存以後把它化成資訊,然後再導入AI化,就是讓它智慧化,它可以提供比較好的資訊,讓業者比較容易做對的決策。我們幫助這些中小企業,第一個就是讓它高值化、選對的事情來做;第二個,我們幫它降低成本,讓它把事情做對。這個大概是現在我們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在努力的部分,因為這個太多了…… |
9 |
呂委員玉玲:就是太多了,所以我針對製造業來跟部長提醒,尤其在製造業來講的話,目前有57%的業者是第一階段只有數位化,第二階段數位優化的只有5.2%,第三階段數位轉型的有30.8%,7%則是完全沒有數位化,你知道這個原因在哪裡嗎?是因為成本問題,所以不願意投資,還是看不到它的成效? |
10 |
郭部長智輝:原因非常多,因為有的產業是規模太小,有的是資金太少,有的是不願意跟產業鏈配合,我想我們會針對這些盤點出來的問題把它集中以後下去解決。 |
11 |
呂委員玉玲:其實經濟部已經抓出這六大問題了,尤其製造業是很重要的中小企業,我們希望部長要了解問題,針對個別產業的不同跟落差,你們相因應的對策要做出來。 |
12 |
郭部長智輝:是,我們會從供應鏈的垂直關係來輔導這些比較弱的廠商,因為…… |
13 |
呂委員玉玲:讓業者也願意投資,是不是?投資這些設備進來,才有辦法數位化。 |
14 |
郭部長智輝:我們也有一些優惠的貸款可以來協助他們做轉型。 |
15 |
呂委員玉玲:好。接下來本席想請教的是,我們半導體產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在整個產業裡面又可分為IC設計、晶圓代工,還有封測測試這三大方面,尤其臺灣在晶圓代工跟封測測試的部分是世界第一,我們的IC設計占全球21.3%,僅次於美國,尤其在這整個計畫裡面,我們看到2023年到2024年成長到20.6%。請問,我們現在也有做出一個目標,在2028年我們IC設計能量方面能夠成長多少? |
16 |
郭部長智輝:這個部分是不是請他們跟您回答? |
17 |
呂委員玉玲:好,請回答。 |
18 |
陳副署長佩利:報告委員,我們有推動晶創計畫,我們要推動國內IC設計導入先進或國際高度信任的優勢特殊晶片,預估IC設計產業採用先進製程的晶片比率,會從112年的39%提升到113年的43%。 |
19 |
呂委員玉玲:113年43%,現在不是二十點…… |
20 |
陳副署長佩利:採用先進製程…… |
21 |
呂委員玉玲:2028年能夠提升到多少? |
22 |
陳副署長佩利:我們期待能夠到50%。 |
23 |
呂委員玉玲:提升到50%? |
24 |
陳副署長佩利:對。 |
25 |
呂委員玉玲:我們跟美國的差距是多少,你知道嗎?我們現在是20%,美國將近有60%,差了3倍,你現在提高到50%,我也樂觀其成,那就加油了,好不好?現在資訊方面的人才是有斷層的,人才不足,而且在整個產業上也有缺工的情形,部長都知道吧? |
26 |
郭部長智輝:對,是的。 |
27 |
呂委員玉玲: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在「資訊通訊科技學門」裡面,畢業後沒有投入就業的非常地多,2019年有19.63%,2023年到36.58%,部長知道什麼原因嗎?為什麼畢業後沒有投入這個職場? |
28 |
郭部長智輝:他也許不願意到工廠去工作。 |
29 |
呂委員玉玲:所以有很多的因素,也許可能就是有當兵的問題、各方面,但是在缺工、缺人才的情況下,我們怎麼樣去培訓人才、怎麼樣去徵才是很重要的,部長在這方面的因應也要找出一個對策,好不好? |
30 |
郭部長智輝:是。 |
31 |
呂委員玉玲:尤其外籍學生裡面將近有兩萬人在臺灣就讀資訊通訊相關科系,但是留在臺灣的不到一半,47%而已,他們在臺灣的生活上或者就業上,我們要怎麼去輔導他們呢? |
32 |
郭部長智輝:這部分我們之前在院會裡面有討論過,我們會希望過去這兩萬多人的僑外生將來可以有百分之七十、八十留在臺灣,透過一些方法…… |
33 |
呂委員玉玲:什麼方法? |
34 |
郭部長智輝:現在勞動部有在設計讓他們留下來的方案。 |
35 |
呂委員玉玲:勞動部設計而已,你這邊呢? |
36 |
郭部長智輝:國發會跟勞動部他們在討論。 |
37 |
呂委員玉玲:你們的目標呢? |
38 |
郭部長智輝:我們的目標,我們自己…… |
39 |
呂委員玉玲:他們現在不留下來的原因,你們知道嗎?生活上、工作上? |
40 |
郭部長智輝:他們都知道。 |
41 |
呂委員玉玲:還是產學合作上面的問題,或者是沒有辦法學以致用?這是很重要的,是不是? |
42 |
郭部長智輝:是的。 |
43 |
呂委員玉玲:產學如果有落差,不能學以致用的話,他們就不可能投入職場,或者對職場根本不了解,沒辦法去就業,這也都是問題,所以在我們學門裡面的話…… |
44 |
郭部長智輝:現在經濟部自己本身跟教育部在協商,我們經濟部會每一年訓練2萬5,000位僑外生跟本土的學生,就是專業的、比較科技業的。 |
45 |
呂委員玉玲:你們訓練好,能夠就業嗎? |
46 |
郭部長智輝:就業。 |
47 |
呂委員玉玲:2萬5,000人都能就業? |
48 |
郭部長智輝:我們的二加四計畫就在執行這件事情,也就是說,兩年他來讀書,由國家提供學費跟雜費,經濟部提供生活費,他們必須…… |
49 |
呂委員玉玲:所以他們畢業後就一定要投入? |
50 |
郭部長智輝:一定要工作,不然的話,他就要還那個錢。 |
51 |
呂委員玉玲:所以我們提醒部長,現在怕的是他們學了這個科系以後有學用落差,沒有辦法學以致用,我們訓練了這麼多人,卻沒有投入職場,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有好的因應措施,好不好? |
52 |
郭部長智輝:好,謝謝委員支持。 |
53 |
呂委員玉玲:謝謝。 |
54 |
主席:謝謝呂委員,謝謝部長。 |
55 |
主席(呂委員玉玲):請賴士葆委員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