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VOD_ID | 157470 | 
        
        | IVOD_URL | 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7470 | 
        
        | 日期 | 2024-11-27 |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 | 聯席會議-11-2-20,19-1 | 
        
        | 會議資料.會議代碼:str | 第11屆第2會期財政、經濟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 
        
        | 會議資料.屆 | 11 | 
        
        | 會議資料.會期 | 2 | 
        
        | 會議資料.會次 | 1 | 
        
        | 會議資料.種類 | 聯席會議 |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0] | 20 |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1] | 19 |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0] | 財政委員會 | 
        
        | 會議資料.委員會代碼:str[1] | 經濟委員會 | 
        
        | 會議資料.標題 | 第11屆第2會期財政、經濟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 
        
        | 影片種類 | Clip | 
        
        | 開始時間 | 2024-11-27T09:58:15+08:00 | 
        
        | 結束時間 | 2024-11-27T10:06:29+08:00 | 
        
        | 影片長度 | 00:08:14 | 
        
        | 支援功能[0] | ai-transcript | 
        
        | 支援功能[1] | gazette | 
        
        | video_url | https://ivod-lyvod.cdn.hinet.net/vod_1/_definst_/mp4:1MClips/4b9db3dc7042177a728294cc9bd6bee89efc61e85f95edfbe54b9bd157483afaa64db3ebae0f41b75ea18f28b6918d91.mp4/playlist.m3u8 | 
        
        | 委員名稱 | 賴瑞隆 | 
        
        | 委員發言時間 | 09:58:15 - 10:06:29 | 
        
        | 會議時間 | 2024-11-27T09:00:00+08:00 | 
        
        | 會議名稱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財政、經濟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事由:審查中華民國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詢答及處理)
【預算提案截止時間:11月26日(二)中午12時】) | 
        
        | transcript.pyannote[0].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0].start | 0.030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0].end | 2.4103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1].start | 2.7478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end | 4.5197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2].start | 4.7390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end | 7.50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3].start | 9.6834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end | 30.8447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4].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4].start | 31.047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4].end | 53.40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5].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5].start | 54.807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5].end | 69.522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6].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6].start | 69.82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6].end | 72.1378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7].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7].start | 72.4247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7].end | 87.10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8].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8].start | 72.6440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8].end | 72.7453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9].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9].start | 87.207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9].end | 95.9990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0].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10].start | 91.932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0].end | 94.17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1].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11].start | 94.6828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1].end | 97.197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2].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2].start | 96.471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2].end | 99.390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3].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3].start | 99.930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3].end | 103.2047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4].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4].start | 103.9134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4].end | 108.6384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5].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5].start | 109.2290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5].end | 112.5028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6].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6].start | 112.80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6].end | 116.7553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7].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7].start | 117.7003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7].end | 119.4047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8].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8].start | 119.961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8].end | 121.5140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19].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19].start | 122.037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19].end | 129.4284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0].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20].start | 124.062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0].end | 124.3153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1].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21].start | 125.901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1].end | 144.582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2].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22].start | 144.0928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2].end | 148.530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3].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23].start | 148.530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3].end | 155.19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4].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24].start | 155.19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4].end | 155.331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5].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25].start | 155.331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5].end | 235.33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6].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26].start | 235.4034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6].end | 245.32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7].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27].start | 246.40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7].end | 252.750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8].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28].start | 252.852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28].end | 252.93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9].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29].start | 252.93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29].end | 349.9678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0].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30].start | 349.96784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0].end | 371.9222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1].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31].start | 371.6690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1].end | 393.3197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2].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32].start | 393.55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2].end | 423.79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3].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33].start | 424.1334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3].end | 485.3390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4].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34].start | 484.056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4].end | 484.54596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5].speaker | SPEAKER_00 | 
        
        | transcript.pyannote[35].start | 485.52471875 | 
        
        | transcript.pyannote[35].end | 487.971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6].speaker | SPEAKER_01 | 
        
        | transcript.pyannote[36].start | 487.97159375 | 
        
        | transcript.pyannote[36].end | 490.08096875 | 
        
        | transcript.whisperx[0].start | 0.751 | 
        
        | transcript.whisperx[0].end | 7.107 | 
        
        | transcript.whisperx[0].text | 經濟部次長聯次長跟台電董事長聯次長跟曾文森董事長 | 
        
        | transcript.whisperx[1].start | 9.917 | 
        
        | transcript.whisperx[1].end | 35.029 | 
        
        | transcript.whisperx[1].text | 市長先提一下軟性一點的這一次我們的棒球拿到了12強的冠軍我想全國都很開心其實我也要特別提到臺灣隊長陳潔憲也是臺電人臺電當時也支撐他我們看他履歷有一段時間是在臺電如果當時沒有在臺電也許就不一定能夠延續到他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所以我還是要肯定 | 
        
        | transcript.whisperx[2].start | 36.23 | 
        
        | transcript.whisperx[2].end | 53.184 | 
        
        | transcript.whisperx[2].text | 臺電其實除了在發電上的供應外其實臺電球隊其實在民間這件事情上其實有所貢獻那當年曾經在2013年曾經為了要省1億的這個經費曾經考慮要解散還好後來沒解散啦如果解散了大概就沒有成績了董事長你的看法呢 | 
        
        | transcript.whisperx[3].start | 54.841 | 
        
        | transcript.whisperx[3].end | 71.337 | 
        
        | transcript.whisperx[3].text | 我跟委員報告這個其實這個臺灣隊長真的臺電不敢鞠躬我們只能夠說臺電一直都是提供一個基層的棒球環境的支持那他的成就確實他的努力那我要講的事情是臺電不只只有棒球隊我們有6個球隊 | 
        
        | transcript.whisperx[4].start | 72.818 | 
        
        | transcript.whisperx[4].end | 99.155 | 
        
        | transcript.whisperx[4].text | 其實我們球隊的同仁留在臺電的工作表現其實都不錯那其實站在臺電的立場我們是希望說那部長上次去視察臺電他也特別要求我們多招募球員然後這些球員其實未來臺電很多工作他們都能升任我們會持續﹖所以這些球隊都會延續嗎對不對﹖球員的﹖董事長這些球隊都會延續下去嗎而且特別跟委員報告一件事 | 
        
        | transcript.whisperx[5].start | 101.939 | 
        
        | transcript.whisperx[5].end | 115.976 | 
        
        | transcript.whisperx[5].text | 臺電提供的這種位置,因為我們基本上是一個固定的工作,球員有廚藝的問題,我們退役的問題,所以我們有在設想一個新的辦法,就是我們覺得說如果來臺電的球員未來他想打職業隊,我們會鼓勵他去打職業隊。 | 
        
        | transcript.whisperx[6].start | 120.097 | 
        
        | transcript.whisperx[6].end | 148.336 | 
        
        | transcript.whisperx[6].text | 他在台電的職務我們會幫他保留有一天當他退下了職業隊能夠再銜接回來我認為這樣很好啦我也期盼未來特別是這些都是相當優秀的一些那我覺得不管是職棒或民間的他們都有一個很好的銜接管道你才能夠讓更多優秀人才進入到這個體系內那他們才有機會為台灣創下了很好的一些成果就是他的運動員生涯之後如果願意在台電我們非常非常歡迎 | 
        
        | transcript.whisperx[7].start | 148.456 | 
        
        | transcript.whisperx[7].end | 166.703 | 
        
        | transcript.whisperx[7].text | 所以臺電在穩定的獲利、穩定的經營狀況下還是會全力來支撐這6個球隊的運作是好 謝謝那我要講的也是其實我要講到也是要穩健的運作如果臺電持續的面臨到財務上的壓力所以接下來當然要談的其實 | 
        
        | transcript.whisperx[8].start | 168.323 | 
        
        | transcript.whisperx[8].end | 191.613 | 
        
        | transcript.whisperx[8].text | 這一段時間其實最早是在2022年的時候這個二無戰爭以後導致到了整個電價油價的上漲而導致了整個虧損包括臺電、中油的虧損然後我們又強制的去壓住希望不要因為民生上的影響而造成的物價的波動我們希望穩定住通膨所以臺灣的通膨其實控制的相當好物價控制的相當好 | 
        
        | transcript.whisperx[9].start | 192.593 | 
        
        | transcript.whisperx[9].end | 220.107 | 
        
        | transcript.whisperx[9].text | 這個也是導致很多國家都幾乎都面臨到通膨的問題甚至執政權都垮掉了甚至人民是抱怨聲很大但是我們穩住了但是我們穩住了這個部分變成臺電跟中油就扛住了這個責任了扛住了這個責任之後虧損就很大所以我認為其實國家當我們這幾年經濟這麼好的時候我們的稅收也都增加我們的盈餘這麼多的時候其實支持臺電支持中油我認為是應該要做的 | 
        
        | transcript.whisperx[10].start | 221.127 | 
        
        | transcript.whisperx[10].end | 242.874 | 
        
        | transcript.whisperx[10].text | 臺電跟中央等於是幫我們扛住了第一線如果我們遇到了通膨的問題甚至遇到了恐怕遇到的挑戰更大了所以我認為立法院其實應該要支持這樣的預算所以我們看到其實整個總的臺電吸收的成本總數加起來這幾年大概支撐了6794億這個數字正確吧董事長 | 
        
        | transcript.whisperx[11].start | 246.902 | 
        
        | transcript.whisperx[11].end | 269.587 | 
        
        | transcript.whisperx[11].text | 市長,因為民生跟那個產業的部分一個是約2800一個約4000這些都等於是幫忙扛住了這不是台電的員工不認真也不是台電不努力就確實是因為吸收了這些本來如果完全是民間的他可能就跟你漲上去了但是因為富有國家的任務富有穩定那我們都知道 | 
        
        | transcript.whisperx[12].start | 270.987 | 
        
        | transcript.whisperx[12].end | 271.127 | 
        
        | transcript.whisperx[12].text | 賴瑞隆 | 
        
        | transcript.whisperx[13].start | 299.261 | 
        
        | transcript.whisperx[13].end | 322.597 | 
        
        | transcript.whisperx[13].text | 人民去承擔嘛,你漲起來的話,那民生這些物價的波動,人民恐怕要繳納更高的。那我覺得已經努力的做到了,讓一些該負擔的,比如說它的企業獲利很好的狀況,我們給它收起來,收起嘛,把它拉出來。但是對於基層這一塊的民生呢,我們盡量努力穩住它。 | 
        
        | transcript.whisperx[14].start | 323.257 | 
        
        | transcript.whisperx[14].end | 323.377 | 
        
        | transcript.whisperx[14].text | 董事長﹖ | 
        
        | transcript.whisperx[15].start | 351.129 | 
        
        | transcript.whisperx[15].end | 358.176 | 
        
        | transcript.whisperx[15].text | 報告委員,那個增資的部分沒有辦法拿來處理累虧因為臺電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要處理累虧問題那1500億其實跟委員報告我們這幾年大概是臺電投資電力建設最高峰的時候包括電網的建設還有發電設備的建設這一點是1500億是要支持建設 | 
        
        | transcript.whisperx[16].start | 371.749 | 
        
        | transcript.whisperx[16].end | 393.575 | 
        
        | transcript.whisperx[16].text | ﹗ | 
        
        | transcript.whisperx[17].start | 393.575 | 
        
        | transcript.whisperx[17].end | 393.675 | 
        
        | transcript.whisperx[17].text | 賴瑞隆 | 
        
        | transcript.whisperx[18].start | 416.585 | 
        
        | transcript.whisperx[18].end | 416.725 | 
        
        | transcript.whisperx[18].text | 賴瑞隆 | 
        
        | transcript.whisperx[19].start | 436.408 | 
        
        | transcript.whisperx[19].end | 463.116 | 
        
        | transcript.whisperx[19].text | 繼續說明啦那我希望說的立院同仁大家支持台灣是大家的台灣的電力要持續的穩定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不發電你不穩定整個電力的系統的話那像高雄是持續在努力的高雄的電力有40%中送北送我們還在蓋新的燃氣電廠為什麼因為台灣需要特別是未來的半導體產業鏈包括AI都很需要很多的電力所以我們持續做 | 
        
        | transcript.whisperx[20].start | 464.016 | 
        
        | transcript.whisperx[20].end | 464.636 | 
        
        | transcript.whisperx[20].text | 謝謝瑞隆委員接著我們請嚴寬恒委員質詢 | 
        
        | gazette.lineno | 275 | 
        
        | gazette.blocks[0][0] | 賴委員瑞隆:(9時58分)謝謝主席,先請經濟部次長,連次長跟台電董事長。 | 
        
        | gazette.blocks[1][0] | 主席:好,連次長跟曾文生董事長。 | 
        
        | gazette.blocks[2][0] | 連次長錦漳:委員好。 | 
        
        | gazette.blocks[3][0] | 賴委員瑞隆:次長,先提軟性一點的,這次我們棒球拿到12強的冠軍,我想全國都很開心,其實我也要特別提到台灣隊長陳傑憲也是台電人,台電當時也支撐他,我們看他履歷有一段時間在台電,如果當時沒有在台電,也許就不一定能延續到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所以我還是要肯定台電除了在發電上的供應外,其實台電球隊在民間這件事情上是有所貢獻,當年在2013年為了要省1億的經費,曾經考慮要解散,還好後來沒解散,如果解散了大概就沒有陳傑憲,董事長您的看法呢? | 
        
        | gazette.blocks[4][0] | 曾董事長文生:跟委員報告,這個台灣隊長,真的台電不敢居功,我們只能說台電一直是提供一個基層棒球環境的支持,他的成就確實是他的努力。 | 
        
        | gazette.blocks[5][0] | 賴委員瑞隆:對。 | 
        
        | gazette.blocks[6][0] | 曾董事長文生:我要講的事情是,台電不止只有棒球隊,我們有6個球隊。 | 
        
        | gazette.blocks[7][0] | 賴委員瑞隆:對。 | 
        
        | gazette.blocks[8][0] | 曾董事長文生:我們留在台電的球隊同仁,工作表現都不錯。 | 
        
        | gazette.blocks[9][0] | 賴委員瑞隆:對。 | 
        
        | gazette.blocks[10][0] | 曾董事長文生:站在台電的立場,我們是希望部長上次去視察台電,他也特別要求我們多招募球員,這些球員未來在台電的很多工作都能勝任,我們會持續球員的…… | 
        
        | gazette.blocks[11][0] | 賴委員瑞隆:所以這些球隊都會延續,對不對?董事長,這些球隊都會延續下去喔? | 
        
        | gazette.blocks[12][0] | 曾董事長文生:對,而且特別跟委員報告一件事,我們也發現就台電提供的這種位置,因為我們基本上是一個固定的工作,球員有除役的問題、有退役的問題,所以我們有設想一個新的辦法,就是如果來台電的球員未來他想打職業隊,我們會鼓勵他去打職業隊,那他在台電的職務我們會幫他保留,我們正在設想將來讓他無後顧之憂去為國爭光。 | 
        
        | gazette.blocks[13][0] | 賴委員瑞隆:有一天當他退下職業隊能夠再銜接回來,我認為這樣很好,我也期盼未來特別是這些相當優秀的,我覺得不管是職棒或民間的,他們都有一個很好的銜接管道,才能夠讓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入到這個體系內,他們才有機會為臺灣創下很好的一些成果。 | 
        
        | gazette.blocks[14][0] | 曾董事長文生:就是他的運動員生涯之後,如果願意在台電,我們非常、非常歡迎。 | 
        
        | gazette.blocks[15][0] | 賴委員瑞隆:所以台電在穩定的獲利、穩定的經營狀況下,還是會全力來支撐這6個球隊的運作。 | 
        
        | gazette.blocks[16][0] | 曾董事長文生:是。 | 
        
        | gazette.blocks[17][0] | 賴委員瑞隆:好,謝謝。我要講的也是要穩健的運作,如果台電持續面臨到財務上的壓力,所以我接下來要談的是這段時間,最早在2022年俄烏戰爭之後電價、油價的上漲,而導致整個虧損,包括台電、中油的虧損,然後我們又強制去壓住,希望不要影響民生、造成物價的波動,我們希望穩定住通膨,所以臺灣的通膨控制得相當好、物價控制得相當好,這也導致很多國家都幾乎面臨到通膨的問題,甚至執政權都垮掉,人民抱怨聲很大,但是我們穩住了,我們穩住的這個部分變成台電跟中油扛住了這個責任,扛住責任之後虧損就很大,所以我認為當這幾年國家經濟這麼好的時候、我們的稅收也都增加、我們盈餘這麼多的時候,支持台電自始至終是我認為應該要做的,因為台電跟中油等於是幫我們扛住了第一線,如果我們遇到了通膨的問題,恐怕遇到的挑戰更大,我認為立法院應該要支持這樣的預算,我們看到整個台電吸收的成本,總數加起來這幾年大概支撐了6,794億,這個數字正確吧?董事長。 | 
        
        | gazette.blocks[18][0] | 曾董事長文生:報告委員,是的,因為民生跟產業的部分,一個是約兩千八,一個約四千。 | 
        
        | gazette.blocks[19][0] | 賴委員瑞隆:這些等於是幫忙扛住了,這不是台電員工不認真,也不是台電不努力,確實是因為吸收了這些,本來如果完全是民間,可能就跟你漲上去了,但是因為負有國家的任務、負有穩定,我們都知道水電都是基本的民生,一旦動了,物價絕對波動,而造成的通膨問題絕對更加嚴重,所以我認為國家要幫忙扛住這個責任,也不要把這個虧損讓台電整個去負擔,我認為這對台電也是不公平,而且會造成台電未來營運上面更大的一個壓力,所以我是支持由政府來撥補這件事情,你不撥補,剩下要面對的,難道是讓人民去承擔嗎?你漲起來的話,民生這些物價的波動,人民恐怕要繳納更高。所以我覺得你們已經有努力做到讓一些該負擔的,比如說企業獲利很好的狀況,我們把它拉出來;但是對於基層這一塊的民生,我們儘量努力穩住它,企業有獲利的,你繳比較高的電價,反映電價,我認為這個合理,也應該,你賺了錢,該你吸收的電價你就要吸收,但是對民生,我們既然穩住了,那就應該讓國家獲利的部分來支撐,所以我想這個角度上我是支持的。我們也看到,其實也不是今年開始,2023年我們也支持增資1,500億以及特別預算500億,共2,000億來支撐嘛,董事長,對不對? | 
        
        | gazette.blocks[20][0] | 曾董事長文生:報告委員,增資的部分沒有辦法拿來處理累虧,因為台電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要處理累虧的問題。至於1,500億,跟委員報告,這幾年大概是台電投資電力建設最高峰的時候,包括電網的建設,還有發電設備的建設,所以1,500億是要支持建設。 | 
        
        | gazette.blocks[21][0] | 賴委員瑞隆:我的意思也只是說,其實我們都在支持這件事情,就是讓台電體質更加強健,特別是上次有一次大停電,興達那一次造成全臺大停電,大家突然發現我們電網的韌性確實還不夠,所以這段時間我們繼續加碼去投資整個電廠的韌性,這也是應該要做的,你如果不加碼韌性的話,整天跟你跳電,或者是出現問題就整天罵你缺電,造成人心惶惶的,我認為台電現在政策方向都是正確的,包括加強電網的韌性、加強綠電、加強各項電力的開發,讓我們的電力更穩定,加強更多的變電站等等,我認為都是正確的,但是要做這些建設需要錢,除了增資以外,國家給予撥補,讓這些電力的費用不要全部由台電來扛,我認為這才能健全臺灣的電力系統,我認為這也是對我們的未來跟我們的下一代做最好的投資跟建設,所以我是全力支持,也希望次長跟董事長繼續說明,我也希望所有的立院同仁大家也支持,臺灣是大家的,臺灣的電力要持續地穩定,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不發電,你不穩定整個電力的系統的話,像高雄是持續在努力,高雄的電力有百分之四十中送、北送,我們還在蓋新的燃氣電廠,為什麼?因為臺灣需要,特別是未來的半導體產業鏈,包括AI都需要很多的電力,所以我們持續做,綠電的政策絕對是正確的,地方的綠電蟑螂該清就清、該抓就抓,絕對要扼除掉,但是國家的能源政策、綠電政策絕對是正確的,而讓電力穩定供應這樣的方向也是國人的期待,我們希望次長跟董事長繼續加油,希望能夠把這整件事情做好,好不好?謝謝。 | 
        
        | gazette.blocks[22][0] | 連次長錦漳:好,謝謝委員。 | 
        
        | gazette.blocks[23][0] | 主席:謝謝瑞隆委員。 | 
        
        | gazette.blocks[23][1] | 接著請顏寬恒委員質詢。 | 
        
        | gazette.agenda.page_end | 96 | 
        
        | gazette.agenda.meet_id | 聯席會議-11-2-20,19-1 | 
        
        | gazette.agenda.speakers[0] | 賴惠員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 | 林德福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 | 吳秉叡 | 
        
        | gazette.agenda.speakers[3] | 賴士葆 | 
        
        | gazette.agenda.speakers[4] | 郭國文 | 
        
        | gazette.agenda.speakers[5] | 賴瑞隆 | 
        
        | gazette.agenda.speakers[6] | 顏寬恒 | 
        
        | gazette.agenda.speakers[7] | 鄭正鈐 | 
        
        | gazette.agenda.speakers[8] | 張啓楷 | 
        
        | gazette.agenda.speakers[9] | 陳玉珍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0] | 陳亭妃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1] | 黃珊珊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2] | 李坤城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3] | 鄭天財Sra Kacaw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4] | 王鴻薇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5] | 蔡易餘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6] | 楊瓊瓔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7] | 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8] | 羅明才 | 
        
        | gazette.agenda.speakers[19] | 邱志偉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0] | 葉元之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1] | 牛煦庭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2] | 洪孟楷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3] | 黃國昌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4] | 邱議瑩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5] | 王世堅 | 
        
        | gazette.agenda.speakers[26] | 陳超明 | 
        
        | gazette.agenda.page_start | 1 | 
        
        | gazette.agenda.meetingDate[0] | 2024-11-27 | 
        
        | gazette.agenda.gazette_id | 11310701 | 
        
        | gazette.agenda.agenda_lcidc_ids[0] | 11310701_00002 | 
        
        | gazette.agenda.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財政、經濟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 
        
        | gazette.agenda.content | 審查中華民國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 | 
        
        | gazette.agenda.agenda_id | 113107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