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7370

王正旭 @ 第11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王委員正旭:(14時)謝謝主席,有請邱部長。
1 主席:請邱部長。
2 邱部長泰源:委員好。
3 王委員正旭:部長好。今天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備詢,雖然有20分鐘的休息時間,但是胃好像沒有休息到,腦袋也要一直運作。
4 邱部長泰源:謝謝,大家共商國事。
5 王委員正旭:大家都是為了臺灣所有民眾的健康,還有怎麼把疾病處理好,心意都是一樣的。我們也知道要打造「健康台灣」,慢性病的防治是很重要的,如果慢性病防治可以做好的話,不只可以活久一點,也可以活得好一點,所以今天利用這個機會和部長討論一下有關健康檢查,這部分的資料怎麼統合才能夠落實預防醫學。
6 2024年的「健康台灣推動元年建言書」三個議題,就是要針對疾病防治、癌症治療和全齡照顧,好好地擴展健康檢查、落實預防醫學,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也是部長一直堅持的,包括賴總統也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民眾不要因為身體有疾病才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
7 可是之前的經驗到底怎麼樣?我們可以從這個資料看出來。2021年國民健康署做了調查,發現過去3年來,40到64歲做過健康檢查的只有61.2%,65歲以上更少,只有45.7%,大部分的原因都是認為自己很健康,根本沒有必要。在座各位看起來,很少人是40歲以下,依照這個比例可能有一半沒有去做健康檢查。沒有做過健康檢查,可能就覺得自己身體健康,但這是真的嗎?還是有什麼風險存在?我們期待部長在打造健康臺灣的過程中,能夠提出更好的誘因或更好的方法。
8 包括你們在兩個星期前說的,補助費用要翻倍,讓大家有機會做檢查,服務項目也能夠根據需要增加,還有年齡也要調整,因為現在的規定是40歲嘛!事實上現在年輕的一代,有可能30歲就不一樣了,因為生活型態真的變化非常快,大家做的工作也不一樣。這是您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可是我們也想要了解,如果真的做了健康檢查,這些資料要怎麼收起來?這就變成一個重要的議題,要不然大家做了之後,分門別類,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來蒐集這些資料,如果這些資料沒有辦法統整,我們就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大的數據庫,這樣很可惜。
9 目前我們看到的,就是有不同的對象類別,可以分勞工、學生、公務人員和一般民眾、國人,這些對象都有法源依據要求做健康檢查。這些健康檢查當然會產出相關資料。我們知道一般勞工透過雇主提供費用做檢查,所以理論上他可以擁有資料,可是目前的法源只有針對高危或結果有異常的人,才會交由主管機關備查,資料是放在雇主那邊。
10 學生是透過學校衛生法,由學校記錄建檔,一般是維持7年,如果這些建檔的內容、需求能夠統整的話,對於學生也能夠有比較好的照顧。公務人員是用不同的方式,部分對象是提報服務機關,和一般勞工適用的勞安法是一樣的處理過程。一般國人的健康檢查資料,事實上都是屬於個人的需求,並沒有好的方式統整,這是我們目前看到的狀況。這些健康檢查的資料散布在各個地方,就像一串粽子一樣,現在有沒有好的方法?或者未來如何把這些東西統整起來?
11 我們也知道,事實上這些健康檢查來自不同的經費,我們如何在現有的法源之下,未來能夠以妥善的方式,透過受檢者的同意把這個資料釋出,由國家或者哪一個單位統籌?這個就是今天要和部長討論的地方。目前我們知道資料的嫁接有幾個可能性,我們剛剛說過,有不同的受檢對象和受檢過程,基本上分別由公立和私立醫療院所協助。我們可以看出來,公立的部分包括教育部、衛福部、退輔會、國防部,還有很多地方政府,這些事實上都是由主管機關處理。至於私立的各醫療院所,大家就是各自處理、保管相關資料。
12 想要請教部長的是,如果國人能夠經過妥善的授權過程……因為我們也了解這是很重要的個資,關於個資,目前有個人資料保護法在保護個資,我們非常清楚必須嚴守個資的處理模式,這些健康檢查的資料,在哪一種情形之下,可以透過妥善的方式應用,讓國人的健康得到更大的保護?所以我們昨天也透過和勞動部的討論,希望勞工健檢的資料能夠有機會和衛福部介接,好好地利用這些內容。請問部長,未來有什麼好的方式可以介接相關資料?怎麼研議?有沒有期程?請提出來讓本席參考。
13 邱部長泰源:非常感謝委員關心這個部分。這麼做的確能夠更加照顧國人的健康,而且從預防醫學方面來說,這也關係到個人的健康管理,如果能夠落實健康管理,讓病人能夠早期預防、早期診治,這樣的遠景,我們非常敬佩。因為這牽涉到不同……這幾十年來,我們對於醫療資料的整理、連結,其實花了很多心思,因為這很困難,但是我們已經從實務上、經費上和法制上克服,包括通過相關法令,現在行政院就在研議一個資料庫的專法。
14 當然,剛剛也有提到個資法的部分,因為需要病人同意,假如病人同意,關於委員的想法,之後我們再來看怎麼落實,好不好?我們會和各部會互動,委員剛剛提到勞動部已經有意願處理,其實衛福部過去和勞動部在很多的資料連結上,彼此都很有誠意合作,也都連結得不錯。
15 王委員正旭:提醒部長,你剛剛說「這個病人」,他們不是患者,這是健康檢查。
16 邱部長泰源:對啦!應該是說民眾啦!
17 王委員正旭:這是健康民眾所能夠提供的資料,所以我們很期待。部長,如果衛福部需要我們一起處理的話,也非常歡迎,我們一起討論。
18 邱部長泰源:這對國人的健康很重要。
19 王委員正旭:是。再來,簡單向部長請教兒童健康檢查的部分,很簡短的請教一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小朋友7歲之前有7次健康檢查機會,或者有這方面的機會,可以掌握小朋友成長過程中的健康問題。不過這7次的分配方式是4、2、1,分布相當不平均,這部分之前可能已經做過非常深入的討論,半歲之前的小朋友需要4次檢查,再來就是兩歲、三歲的時候需要檢查,可是3到7歲只有1次而已,這部分有機會是不是也能夠再研議看看?
20 邱部長泰源:好,優化新生兒和兒童健康檢查的部分,我們會研議。
21 王委員正旭:OK。再來就是現在大家很擔心的腸病毒,腸病毒最近單週就有2.2萬人次,看起來可能會更嚴重,因為天氣已經在改變。針對冬季的流感,包括RSV的防治,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不知道目前有沒有更好的對策可以減少家長的擔心?
22 邱部長泰源:謝謝委員,是不是請莊署長說明?
23 莊署長人祥:腸病毒疫情的部分,主要是因為現在流行的都是克沙奇病毒A型,就是A16型和A4型,我們現在唯一有的疫苗是EV71型,但是它並沒有交叉保護的作用,所以ACIP委員會建議自費接種,如果民眾認為有需要,可以選擇自費接種。因為腸病毒沒有特效藥,所以目前一般還是用衛教宣導。另外就是預防重症,只要有看到重症的前兆,就是由基層醫師轉介,因為有這個部分,其實今年的重症比較少,我記得只有3例還是4例,大概比往年少,還是輕症比較多,這是腸病毒的部分。
24 流感的部分,因為現在孕婦可以打流感疫苗,所以可以保護新生兒。另外6個月以內嬰幼兒的新手爸媽,他們也可以打流感疫苗,目前這些都在推行。
25 RSV的部分比較傷腦筋,因為某個廠牌的RSV疫苗,孕婦施打後可以保護新生兒,但是目前才剛通過藥證,應該是明年才會有疫苗進來。不過健保署針對早產兒,或是有先天性疾病、1歲以下的,都有提供單株抗體,這都是可以運用的。不過今年有個好消息,今年的RSV其實沒有很高啦!大概每35週到45週會有一個高峰,今天已經是第46週,看起來今年不是太高。
26 王委員正旭:好,謝謝署長和部長的說明,謝謝主席。
27 邱部長泰源:謝謝委員。
28 主席:謝謝王委員,謝謝部長。接著請陳培瑜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40
meet_id 委員會-11-2-26-10
speakers ["蘇清泉","陳昭姿","林月琴","盧縣一","陳菁徽","王育敏","邱鎮軍","林淑芬","黃秀芳","廖偉翔","黃國昌","賴士葆","邱議瑩","洪孟楷","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涂權吉","吳春城","羅智強","張雅琳","羅廷瑋","楊瓊瓔","楊曜","王正旭","陳培瑜","劉建國","陳瑩"]
page_start 55
meetingDate ["2024-11-21"]
gazette_id 11310501
agenda_lcidc_ids ["113105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中華民國 114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衛生福利部主管預算(公務預算及基金)(僅詢 答)
agenda_id 11310501_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