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7270

柯志恩 @ 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柯委員志恩:(9時40分)謝謝召委。我們是不是請部長跟公視胡董事長?
1 主席:好,李部長跟胡董事長。
2 柯委員志恩:謝謝。我今天看到李遠部長跟胡董事長站在一起,不禁非常感慨。過去一位是實務工作者,一位是媒改的學者,今天兩位都握有所謂最大的權力,我們就來看看:到底你們過去的理論有沒有辦法化為實務,成效到底如何?
3 首先我先延續一下,我想請問部長,黨政軍退出媒體,目前為止你認為這還是媒改團體的普世價值嗎?
4 李部長遠:是,當年我們在……2006年,黨政軍退出媒體,兩家公媒用標售的方式……
5 柯委員志恩:你認為現在這個價值還是存在……
6 李部長遠:當然存在。
7 柯委員志恩:你也遵守這樣一個價值?
8 李部長遠:對、對、對。
9 柯委員志恩:但是我們先來看看,剛剛孟楷委員也特別提到,這當然是因為余天,我就直接講了嘛,因為他說民進黨本來要給他公視、華視。連公視大家都會拿來酬庸!但是部長剛剛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你認為立法院還是有一個監督的機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到底為什麼這位大老會有這樣的說法。因為明年之後可能就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結果,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這位民進黨的大老對於他的言詞可能要好好地……還是民進黨高層曾經promise他什麼東西,以致他講話這麼直接。但我還是要提醒,在7月31日兩位NCC卸任委員就砲轟,說我們臺灣已經走向政媒集團化,這是臺灣民主非常大的危機。其實你也可以看出目前的政論節目完全反映這樣一個事實,早上執政黨在說些什麼,晚上……或者是他們要把一個人設摧毀或是做什麼事情,可以兩、三個月連續不斷用一條龍的方法去做到,這是商業媒體。但是我們來問公視。我想請問一下,小野部長,你剛說了,你當初在2006年當了9個月的華視總經理,然後你憤而辭職是因為你受不了公視對華視的干預,把華視搞得四不像。現在過了18年,你和董事長再次重逢,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文化部長,公廣集團的資源還是這麼樣大!我想請問部長,你覺得你對公視有多大的影響力?對於公視所謂的獨立自主,你覺得你管得到嗎?
10 李部長遠:我完全沒有影響力,為什麼?因為當初成立公廣集團的目的就是脫離政府的控制,所以大家一直誤會,要求我怎麼對公共電視……
11 柯委員志恩:好,那下次審查文化部預算,公廣集團就應該離開,不要每次審預算都跟文化部綁標綁在一起,我們問公視的事情,都要問到文化部長,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12 李部長遠:因為它是一個行政法人,我們負責編預算,但是我們不能干預它。
13 柯委員志恩:喔,你負責編預算,所以某種程度你還是有些影響力……
14 李部長遠:它是一個財團法人。
15 柯委員志恩:好,財團法人。我們今天當然還是把帳算在你們文化部的頭上,你看,11月4日突然通過3,000萬投資一個新創的AI跟活動執行,我在11月10日就揭發這件事情,部長看完之後說你一定要嚴審,但是我想請問部長,11月15日公視開董事會,這件事情你知道嗎?
16 李部長遠:我剛剛有講過……
17 柯委員志恩:你都不知道?
18 李部長遠:我不知道,我完全不會去……
19 柯委員志恩:那你事後知道嗎?
20 李部長遠:我完全不會插手他們的董事會。
21 柯委員志恩:那你告訴我,你要怎麼嚴審?我講完之後,你不是告訴我說你要嚴審嗎?
22 李部長遠:有關投資這個部分,譬如說資產活化或者投資新公司,他們報備給文化部的時候,文化部有責任要去看看為什麼……
23 柯委員志恩:好,他們所做的決定,你們文化部要不要背書?你要嚴審啊!你要背書吧?
24 李部長遠:如果經過我們審查後,當然就背書啊!
25 柯委員志恩:那我看你有沒有審查。我們來看看嘛!我覺得很奇怪,公廣集團什麼時候變成一個秘密組織了?11月4日才說要開所謂「創新創業」的會議,而且當天所有的資料都列為機密,開完全部回收,11月10日我有揭露,11月15日又開董事會,不僅很快速地通過投資管理辦法,有董監事認為這項辦法需要花多一點時間來瞭解,但是不被接受,最後還是在沒有投票表決的狀況之下立刻通過,而且被要求簽下保密協議,董監事也不敢對外發言。有沒有這種事?什麼時候搞得這麼黑箱了?
26 李部長遠:是不是可以請董事長……
27 柯委員志恩:等一下,我先把它講完。你們號稱是全國民眾的公共電視,對於這樣的議案卻是強行通過耶!我先請問一下部長,對於公視投資管理辦法這樣整個作法,你覺得合宜、合法、合理嗎?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28 李部長遠:其實長期因為華視的虧損……
29 柯委員志恩:沒有,你先看看嘛!我現在只問這件事情,3,000萬的投資嘛!
30 李部長遠:你說這件事啊?
31 柯委員志恩:當然啊!以這種方法來通過這樣的投資管理辦法,把三分之二的門檻拿掉,你覺得這樣合情、合理、合法嗎?
32 李部長遠:三分之二的門檻拿掉?
33 柯委員志恩:是,顯然你真的不太管公視,看得出來。
34 李部長遠:我管不了公視啊!
35 柯委員志恩:但是你不能不管到公視啊!你當初在華視的時候也是因為受不了公視而離開!我只是問你,剛剛我所報告的這件事情、這麼秘密的狀況,你覺得合情、合理、合法嗎?我請問你的觀點嘛!
36 李部長遠:我的觀點啊?我現在不太敢講觀點耶,我會被人家扭曲。
37 柯委員志恩:不會啊!我們這裡都有錄影啊!對於剛剛我講的過程,你覺得可以嗎?
38 李部長遠:這不是事實啊!你要不要聽聽我們董事長的回答?因為我們時常看到片面的說法,那不是事實。
39 柯委員志恩:我們還是往下看。你看,這總要有一個議程嘛!11月14日,華視董事會通過幾個重要的議程,目前預編了明年2.3億的虧損,這是預編的,所以好像還沒有開始就預編明年會虧損2.3億,而且向銀行增借了3億的額度,所以目前為止,整個華視的借款額度將達到44億,然後明年再借1億的現金流量。我們先往後看,把這整個過程看完。然後你又提出華視的變革,要來處理土地、辦理優退還有新創公司,所以從11月4日、11月14日到11月15日,快速通過、要求保密、回收資料、列為機密、三分之二條款全部鬆綁。再往下看,然後呢?為什麼我們大家對華視這麼樣子的、覺得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案?因為土地開發。我沒有說任何事情,我只說它是何其敏感。要活化、要創新,沒有問題,但我們還是要問。
40 再往下看一下,因為時間非常有限。公視創立以來非常重要的把關機制是,要做任何投資必須占投資單位三分之二股份,但是這個限制在11月15日被解除。所以說呢?你對於這樣所謂的3,000萬要投資AI的這個層面……為什麼要有這樣的條款?就是未來萬一倒閉、虧損,到底是誰要來負責?所以我說,你要設立、你要轉型、你要做任何的事情,我只問部長,你認不認為需要有一個究責條款?否則這是我們人民的錢啊!這是我們人民的錢啊!而且你放手一搏!我只問,以公共服務價值為設立宗旨的公視到底在哪裡?你剛剛講了一堆,你剛剛回答洪孟楷的問題回答到一半,我們也問啊!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公廣集團目前有1,200個員工,找不到任何人可以來執行創新創業活動,而需要成立額外的公司來做這樣的事情嗎?這樣合理嗎?而且告訴我們3年之內可以損益平衡,你相信嗎?AI大家都想用,經濟部、國科會比公視更專業,而且他們的經費動輒上億,公視有需要做這個來湊熱鬧嗎?
41 我還是要問,事實擺在這個地方,112年虧損2.4億,113年虧損2.3億,114年預計要虧2.3億,這樣加起來,整個虧損就高達7億,而且我還要強調,所有的無線電視台,臺視、中視、民視都是有盈餘的,財報清清楚楚,華視位於蛋黃區中的蛋黃區,而且還有其他3台所沒有的租賃收入,如果沒有這些租金的話,這3年華視的虧損將超過16億,這是事實嘛!所以在營運部分,你們要以3,000萬來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可以說服我們嗎?本業沒有辦法做好,你覺得這可以說服我們嗎?好吧!請胡董事長一併說明。簡短說明,我們等一下還有其他的問題。
42 胡董事長元輝:謝謝委員,我很快地說明。第一個,我們納入公廣集團以來,平均虧損是2.5億,這幾年明列的虧損都在平均虧損值以下,但是我們的營運成本不斷增加,以去年來講,我們去年比前年的利息支出增加兩千六百多萬……
43 柯委員志恩:董事長,你講這個東西……
44 胡董事長元輝:我只是想做一個……
45 柯委員志恩:我希望你給我一個完整的項目……
46 胡董事長元輝:沒問題!
47 柯委員志恩:你沒有辦法像其他的無線電視台有盈餘,起碼可以減少虧損……
48 胡董事長元輝:我們已經在……
49 柯委員志恩:你要減少虧損……
50 胡董事長元輝:所以我們負責任地做這件事。
51 柯委員志恩:可是你現在告訴我們,你們有1,200個、這麼多的員工,還要再額外成立一個新的公司,你覺得要如何說服我們?我覺得這才是最大的點。而且這整個過程當中,就像我剛剛所提到的,有需要這麼秘密、有需要這麼黑箱、有需要這麼保密、不准外洩嗎?
52 胡董事長元輝:我們所有的董事都開過專案會議,而且各項的會議,包括我們施振榮董事長都當仁不讓……
53 柯委員志恩:給我看一下你們所有的會議紀錄,你們給我們看一下所有的會議紀錄。
54 胡董事長元輝:這件事情當仁不讓,我們一定要積極推動,是所有董事一致同意……
55 柯委員志恩:對不起,你要積極推動的話,你也要說服我們立法院要不要給你這筆3,000萬,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看不出一個端倪,因為剛剛我所提出的問題,你們還沒有辦法給我解決。
56 最後我利用最短的時間來問一下文化部,小野部長,你知道我們TaiwanPlus在第幾個頻道嗎?
57 李部長遠:我不知道。
58 柯委員志恩:你怎麼會不知道?你是文化部。
59 李部長遠:我剛才講過公共電視獨立營運,我不會去看它那個……
60 柯委員志恩:天啊!我覺得目前為止,我們公共電視真的是……
61 主席,我們要排一個專案來報告,文化部長完全不曉得公共電視,只是因為它非常獨立,所以你也不知道它的頻道在哪裡?
62 李部長遠:它每個地方的頻道都不同。
63 柯委員志恩:對啊!大概都在什麼頻道?
64 李部長遠:應該兩百多吧!
65 柯委員志恩:一百多、兩百多,頂多一個臺中,臺中的給你一個八十幾頻道,這個部分是所有委員都會看到的,我還是特別強調,你看!公視基金的收入短絀,從110年到現在,不斷的短絀,是這麼樣的多。還有最重要的是,我還是回應一下,真的!你們所給我們的資訊當中,告訴我們臺灣這個東西跟臺灣的主流媒體,我們的TaiwanPlus跟主流的國際媒體CNN、BBC、彭博、半島電視臺等並列。我光看到這個陳述,部長,你是媒體人,你相信嗎?你覺得我們可以跟BBC這樣的東西並列嗎?你相信嗎?你覺得可能嗎?跟這些媒體並列?這是你們講的,你覺得這樣的措辭會不會有點太誇大?
66 李部長遠:我們現在是跟這幾個全世界最著名的電視臺放在同一個OTT平臺,我們的收視率是第三名。
67 柯委員志恩:收視率第三名?部長,你要不要去看看真實的收視率一下,好不好?你不要每次都看到這個資訊,你光是看到這個部分,你看它每一次,不管在YouTube或在任何地方的按讚數等各方面,你真的還是要看看事實,雖然你都比較看文字的,但是在媒體的部分……而且這裡面你告訴我用英文,但是你看這個比例出來,很清楚!亞洲的比例最高,收看的比例最高,它的整個收看率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多,你真的應該看看事實,而且亞洲,特別是印度,好不好?臺灣群眾看得最多。你看你砸了一億多,觀看次數的比例還是以亞洲為主,我們都以英文發音來看的話,其實美洲只占17.7%,更不要說是歐洲,歐洲還有很多法語語系,他們根本不太看,我只是呈現一個事實給你看。而且審計部還告訴你,這是審計部講的,不是柯志恩所講的啊!審計部告訴你完全集中在亞洲,還有很多部分績效未達標,而且你們當初所設定的,不管是結案核銷、辦理時間等等之類,他們都認為有非常大的問題。最後,你看花了七點多億,宣傳費花了一億多,然後你看新聞節目製作買賣、一般節目製作等等,這全部都呈現出來。你當過媒體,你當過製作人,你覺得這樣的東西CP值到底高不高嘛?部長可以看得出來到底高不高嘛!最後,你看你們委託第三公司來辦理的這樣子一個滿意度,連臺籍的人士,滿意度都不到80%,你們設定80%,但是你看,在臺的外籍人士是我們最大的target,他對於節目的滿意度都還不到你們所設定很低的80%,這些都是我們對於TaiwanPlus非常大的質疑,58億,但是你們現在只花了二十幾億,表示還有很多的績效是完全沒有辦法呈現出來的,這個部分勢必在我們所有的預算審查當中,一定會嚴格審查的部分。然後我還要請公視對於3,000萬要投資的這一塊,請你給本席一份非常詳細的資料,還包括你們從10日到14日、15日所有的會議紀錄,請你一併交給本席來看一下,可以嗎?文化部長可以嗎?
68 李部長遠:可以。
69 柯委員志恩:好,謝謝。
70 李部長遠:謝謝。
71 主席:謝謝柯志恩委員,部長跟董事長請回。
72 主席(林委員倩綺代):我們接下來請萬美玲委員。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28
meet_id 委員會-11-2-22-9
speakers ["萬美玲","林倩綺","洪孟楷","柯志恩","葉元之","陳秀寳","葛如鈞","陳培瑜","林宜瑾","郭昱晴","吳沛憶","吳春城","范雲","張雅琳","黃國昌","羅智強","羅廷瑋","翁曉玲","吳思瑤","賴惠員","王美惠"]
page_start 359
meetingDate ["2024-11-21"]
gazette_id 11310401
agenda_lcidc_ids ["113104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文化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 預算案有關文化部主管國立文化機構作業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算案有關文化部主管文化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四、審查114年度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 心、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預算案(僅進行詢答)
agenda_id 113104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