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7004

林憶君 @ 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林委員憶君:(10時29分)謝謝主席,有請國安局蔡局長,還有調查局吳副局長。
1 主席:請蔡局長及吳副局長。
2 蔡局長明彥:謝謝主席,召委早。
3 林委員憶君:早安。本席上周才剛去法國進行國會外交,剛回國,其中拜會了法國參議院外交暨國防委員會的副主席,他也注意到我們臺灣近年來都飽受了施壓的力道,包括散播假訊息,還有網路攻擊,並告訴我們訪團法國同樣也面臨了俄國的各種威脅,也期盼雙方未來能夠深化的往來。在這上面顯示其實AI確實正以不同的方式在改變整個世界,也改寫了許多國家的外交以及國防作戰的政策,所以本席在這邊有一個具體的建議,國安局應該要更加積極、主動和我們友好的國家多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互相交流AI的情蒐。
4 現在我進到主題,有關上周四網路及社群瘋傳一段疑似中國開始散播,透過AI深偽仿聲的技術造假的抖音影片,影片是前立委高嘉瑜批判時政,經證實是不實的假影片,這個假影片來自中國的抖音,影片用AI模仿的聲音生成,以假亂真,雖然嘴型上面是完全對不上,但是這種深偽變照的影片恐怕只會越來越真,而且越來越多。還有今年1月份2024年總統大選剛結束,網路也在瘋傳習近平致電祝賀賴清德當選中華民國臺灣第16任總統的影片和圖片,後來也經證實,也確定是虛構的、捏造的資訊,是錯誤的訊息。所以面對資安與國安的疑慮,本席想請教國安局,未來將如何採取有效的行動,如何讓國人有辦法明辨真偽,還有如何透過教育和宣導的方式來嚇阻中國越來越猛烈的認知作戰,避免未來發生更大的國安問題?否則這樣的中國造假的影片、認知作戰的新型態作戰模式恐怕可能是未來趨勢,國安局將如何因應中共這些非傳統式AI技術武器化的供給以及滲透模式,還有如何加強這些假訊息的揭露,尤其是認知作戰、滲透作為的揭露呢?
5 蔡局長明彥:對,第一部分跟委員說明的是,在國際交流合作的部分,怎麼樣來因應錯假訊息或認知作戰,一直是我們跟國際友盟進行討論交流的重點,大家針對這些應處的經驗來做交流,也可以強化我們自己本身民主的韌性,以因應這些認知作戰對我們社會產生的衝擊,這大概是第一點的說明。第二點是針對AI生成的技術不斷在網路上散布這些錯假的訊息或影音,基本上我們國安團隊有建立一個跨單位的機制,在網路上來進行查找。這部分也確實用了很多新的技術跟系統,能夠在網路上各個不同的社群媒體平臺,找到這些有問題的帳號所傳散的錯假資訊,找到之後,也要進行必要的通報,所以跟委員說明的是,我們現在每個禮拜找到的這些錯假訊息的資訊,可能都有到四萬多件之多,我們會從過程當中去篩濾,對我們的社會秩序或國家安全比較危害的部分,通報到行政院相關部會來做查處,或儘快對外做必要的說明,這大概是行政措施上我們的努力。
6 另外在法規上、法律上,也跟委員說明一下,因為有一些AI散布的這些錯假訊息,假如有傷害到個人的名譽或社會形象,因為它是屬於告訴乃論,我們會很強烈的建議當事人可以跟警方報案或跟司法單位提告,進行相關的司法程序。另外一部分,假如有涉及到比較公訴罪的部分,它也許涉及到反滲透法或涉及到刑法的相關部分,這個部分我們也會跟我們國安團隊裡面具有司法警察機關權力的,包括調查局、刑事局跟憲指部來進行相關的查處。最後一部分是跟社群媒體平臺的合作,公私合作,那麼怎麼樣來跟社群媒體平臺做舉發、檢舉,請他們下架這些有問題的帳號,過去以來,事實上像刑事局針對這部分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據我看到的資料,他們在今年前三季的資料,第一季跟Meta舉發的有三萬多件,第二季四萬多件、第三季兩萬多件,所以我也必須要利用這個機會跟大院各位委員說明一下,我們相關團隊跟各個單位對於查處這些有問題的錯假訊息散布,事實上也是非常的努力。
7 林委員憶君:好,謝謝局長。
8 現在我請數位發展部的次長。
9 蔡局長明彥:謝謝。
10 林次長宜敬:委員好。
11 林委員憶君:調查局副局長請回。
12 請問數位發展部次長,之前盛傳數發部針對一般的民眾用抖音服務進行限制,後來經過數發部的澄清,由於抖音是在2019年就被行政院列為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的產品,是這樣沒錯吧?
13 林次長宜敬:是。
14 林委員憶君:目前是不是只有限制在我國公部門所屬的設備和場域,考量資訊的安全,全面禁止安裝抖音軟體呢?
15 林次長宜敬:是。
16 林委員憶君:請問,目前有沒有對公務人員私人的手機,還是一般的民眾做出這樣的限制呢?
17 林次長宜敬:沒有。
18 林委員憶君:為什麼沒有限制呢?是沒有人力,還是沒有法規,還是不敢限制,還是根本不想限制呢?
19 林次長宜敬:因為這個沒有法規,我們知道在一些威權國家,如果政府看到哪些app,他們覺得他們不想要的話,他們可以馬上下令,大概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把它封起來,但是我們臺灣是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我們做任何事情並不是能由行政部門下一個命令就可以馬上做了,我們這個必須要有立法,然後有一些譬如它是不是假訊息,是不是有詐欺等等,最後的判斷還是必須由司法單位來判斷。
20 林委員憶君:好,因為我根據刑事局現在詐騙案件的統計,2023年民眾被詐騙的金額高達88.78億,其實已經創史上新高了,而在科技上面的發展,近年來臺灣的詐騙也是引發民怨,詐騙集團也越來越猖獗。賴清德總統在今年的8月20日出席2024年全面阻絕詐騙論壇中,強調了打詐視同作戰,不成功絕不罷休。
21 林次長宜敬:是。
22 林委員憶君:我想請問一下,數發部還在2022年7月成立的打詐國家隊到現在,其中刑事警察局轄下成立的打擊詐欺犯罪中心擔任國家隊的幕僚,數發部似乎是不是這樣迴避了打詐的責任呢?
23 林次長宜敬:沒有,我們非常積極主動在做打詐的工作。
24 林委員憶君:目前的詐騙大部分都是透過網路進行嘛!
25 林次長宜敬:是。
26 林委員憶君:請問網路平臺是不是由數發部這邊來管理的呢?
27 林次長宜敬:是。
28 林委員憶君:政府透過跨部會合作積極打詐,組織了打詐國家隊,但是我覺得成果好像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理想,而且詐騙集團還是非常猖獗,今年8月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根據輿情資料庫分析,針對政府打詐國家隊各部門在打詐的聲量統計,其中負聲量最高也最顧人怨的部會,你們知道是哪個部會嗎?
29 林次長宜敬:請委員直接說吧!
30 林委員憶君:那就是你們數位發展部啊!現在你們的負聲量已經高達了1.2萬則,而且網路好感度只有0.35。我想請問一下,像現在詐騙集團越來越多,又盜用了照片和資料,而且又跟上潮流,也用AI深偽合成的照片和影片在社群中販賣,還有廣發各種金融產品及投資訊息,政府的效率還比不上詐騙集團,詐騙集團比你們部會都還要更了解科技和潮流,抓詐騙的是警政署、調查局、國安局,請問數發部的功能是在哪裡呢?
31 林次長宜敬:跟委員報告,基本上現在網路詐騙也是一條產業鏈,他們的作法,第一步,這些詐騙集團會在Facebook或在Google這種公開的社群平臺,他們放一些廣告或者是假訊息,想辦法把這些民眾騙到LINE的私人空間裡面、放到一個群組裡面,這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如果一般民眾進去,看到裡面可能有200人,然後每個人都在聊,說他賺了多少錢等等,但是其中199人是詐騙集團的成員,只有那個民眾進去以後會遭到詐騙,接下來甚至詐騙集團會把這些民眾騙到一個一對一的私聊,而且通常像是Signal,還有Telegram這種加密的一對一私聊空間,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躲避政府的監管,即使事後發生了詐騙的事情,我們檢調單位也沒辦法進去看他那些加密的訊息,他都拿不到,等到民眾已經匯款的時候,通常詐騙集團很快會再做轉帳,用各種方式去洗錢,把錢洗掉,在後半段,事實上就是我們內政部警政署他們在做的事情,還有金管會,他們在阻斷金流,那我們數發部在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阻止這些詐騙集團,把這些民眾騙到這個小房間裡面,所謂的小房間裡面,就是這些LINE的群組裡面,因為一旦被騙進去以後,我們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很少,所以我們現在在這個打詐團隊裡面,即整個政府的打詐團隊裡面,我們數發部跟內政部以及金管會的分工基本上是這樣子,我們在前面儘量的防堵,我們也必須講,我們數發部非常努力,事實上我們有建立一套系統,在9月30號到10月14號當中,抱歉,是到11月8號,我們接受了民眾4萬8,648件的通報,其中一萬五千多件,我們已經通知Facebook、Google還有LINE請他們下架,一萬五千多件的這種可疑的詐騙廣告或者訊息,如果我們不做這件事情的話,那這一萬五千多則的詐騙訊息或者是廣告,一定會騙更多的民眾進入這個小房間,所以我們做這個事情很多的民眾沒有感覺到,因為這個事情,這些詐騙後來就沒有發生了,沒有發生並不表示我們沒有做事,事實上我們數發部的同仁是非常努力在做這件事情的,以上跟委員報告,謝謝。
32 林委員憶君:因為我看數發部一年其實耗費納稅人211億……
33 林次長宜敬:跟委員報告,我們現在的預算,明年提報的預算是86.6億,然後再加上前瞻預算,明年雖然會退場,但是有47.6億,所以我們總共的預算應該是134.2億,謝謝委員。
34 林委員憶君:但是到現在資安問題還是很嚴重,所以打詐到現在似乎還是沒有對其他部會有任何的幫助和成效,但是我還是希望,最後還是希望數發部要好好的發揮整個功能。
35 林次長宜敬:謝謝委員。
36 主席:接下來請陳冠廷委員發言。因為局長時間有限,請您這邊控制好。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8
meet_id 委員會-11-2-35-14
speakers ["林憶君","羅美玲","洪申翰","徐巧芯","黃仁","沈伯洋","陳永康","陳冠廷","馬文君","王鴻薇","賴士葆","洪孟楷","葛如鈞","楊瓊瓔","黃國昌","王定宇","林楚茵"]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4-11-18"]
gazette_id 11310101
agenda_lcidc_ids ["113101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數位發展部、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報告 「AI 技術在資安、深偽(Deepfake)影片及錯假訊息之影響評估及因應」,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101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