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6994
沈伯洋 @ 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沈委員伯洋:(10時9分)謝謝主席,有請局長。 |
1 | 主席:請局長。 |
2 | 蔡局長明彥:謝謝主席,沈委員早。 |
3 | 沈委員伯洋:局長好。雖然今天的題目是AI,但一開始我想問一個時事,這個時事其實跟AI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其實是非常類似的問題,媒體的官方說法,我剛剛看到在媒體區受訪時你好像已經有回答過這問題了,所以我就不再贅述。我先講右邊這件事,右邊是與馬斯克有關的影片,該影片的字幕從頭到尾都在講他要撤出什麼之類的,不過其實裡面講的英文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就是亂上字幕!在澤倫斯基之前很多的影片裡,俄羅斯也做過類似的事,中國也做過類似的事,就是澤倫斯基講了一堆話,而底下上了一些完全無關的字幕。這是從早期從到現在一直有的操作方式,不過昨天發生了一件更麻煩的事情,也就是拜習會。拜習會的場合就是畫面上看到的樣子,裡面根本就沒有人講到賴清德,可是央視在旁白的時候講了這句話: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然後新華社、還有臺灣的報紙跟媒體,就直接把這個當作事實來報導。我看到有些媒體報導比較平衡,說現場完全沒有提到,但中國的官方文件講了這件事。現在對我們來講,有一個很麻煩的地方在於,臺灣有些人會把中國的東西直接copy過來講。問題出在假設我們今天出來闢謠說,我們都沒有聽到講賴清德!結果他們就自己說,沒有,但是在內部時他們有聽到,最後就是有理說不清。在這邊我想請問,目前國安局對這一類方式的新聞比較好的回應說法會是什麼? |
4 | 蔡局長明彥:就這問題來講,我們第一時間也有去比對白宮對外的公開新聞稿,也會去研判中共領導人在國際場合、一般在處理類似事情的說法。確實像委員所提到的,不能排除可能是中共的官宣、官媒在會後的刻意操作!在APEC期間,其實不只剛剛委員所提到的個案,我們也注意到在中共與新加坡領導人會談過程當中,似乎也有這種會後刻意的新聞操作及處理,包括認為新加坡黃總理曾經在會中提到恪遵一中原則與反對臺獨…… |
5 | 沈委員伯洋:對,菲律賓也有過,印尼也有過。 |
6 | 蔡局長明彥:有很多國家似乎在會後都遭到中共在媒播上以刻意手法處理,所以對於跟中共的會談,各國都很警示,看事後怎麼樣有自己的版本,避免成為中共單方面、片面的說詞,這也變成大家共同關注的議題。當然,希望媒體朋友們在報導相關的議題過程中能多方查證。 |
7 | 沈委員伯洋:非常感謝局長講到這點。如果我們跟國人說之前印尼、菲律賓等國家也都發生過明明會面時沒有講的東西,結果中國在事後的文件講出來。講出來以後,我們也不是要去爭執到底真或假,因為這種東西有理說不清。但我們可以強調,中國很喜歡在事後去講一些你在公開時找不到的內容,這樣以後國人在看到中國的官方說法時會有一些警惕,也不會落入對方陷阱,甚至認為沒有啊,他們私底下有偷偷講到什麼之類的,不用去爭執那樣的細節。但這也是我擔心的,所以我今天早上就特別把頭版都拍過,不過比較重要的當然是我們昨天贏球。但某報的頭版就直接講「首度點名賴清德」。其實這件事明明沒有在現場發生,是後來才出現在官方文件,卻刊在頭版。至於中國時報的講法就是「陸方新聞稿點名」,這就講得比較清楚,表示這不是現實發生的,是新聞稿點名的。我覺得臺灣現在是一個隨時可能會被入侵的國家,如果在危急時,我們的媒體是把中國新華社的內容直接當作頭版來報導,也沒有講為什麼這樣報導,報導跟事實到底一不一樣,就廣泛地在臺灣發送,我認為這會是國安危機,這可能是個別倫理上的問題,而國安局這次是整理後直接跟媒體回應,我想之後也應該繼續往這方向邁進。 |
8 | 蔡局長明彥:好。 |
9 | 沈委員伯洋:這雖然跟AI沒有直接關係,但這也是我之前比較擔心的。就AI來講,中國的AI技術當然好,不過有時候不一定需要用AI,他可以使用非常簡單的,譬如真實的影片。也就是說,影片從頭到尾都不是AI,都是真實的,卻配上錯誤的字幕。其實配錯誤的字幕是第一步,下次可能是配上錯誤的語音!現在語音是真的,字幕是假的,至於AI則可以讓語音是錯的,字幕也是錯的,一步一步往下做,讓臺灣人越來越習慣,越來越搞不清楚這樣的機制。不管是數發部或國安局報告都有提到,近期之內有越來越多的造假,像我自己也被造假了。這個其實還不是最大的重點,最近剛好數發部……對不起,這可能要請教林次長。這幾天剛好很多財經粉專被下架,由於Meta本來就有詐騙回報的相關機制,所以開始有人說,會不會是數發部做的?我看到次長有回答,讓我覺得這真的不知道是造謠還是怎樣。我現在有一個問題,詐騙是不是有向Facebook回報的機制? |
10 | 林次長宜敬:是。 |
11 | 沈委員伯洋:如果跟Deepfake有關呢?因為Deepfake有可能是詐欺,如果是詐欺的話我們直接回報,這個沒問題;但像這樣的方式能不能歸類在詐欺? |
12 | 林次長宜敬: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像這樣的Deepfake是不是可以構成詐欺?這的確是很有爭議的。不過這樣的事其實不能由行政部門直接認定,因為臺灣是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對於是否為詐欺,最終必須由檢調機關調查,由司法機關決定。相較於威權國家,威權國家很簡單,就是政府一下令,所有事情可能當天、甚至一個小時之內就解決了。至於我們民主國家,有時候會覺得好像有一隻手被綁在後面來做事情,但這就是自由民主的代價,這也是我們未來非常大的挑戰,不過我們還是必須想辦法去面對。 |
13 | 沈委員伯洋:對,這是我比較擔心的。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打詐專法,但詐欺是限定的,所謂詐欺就是刑法的詐欺取財,是詐騙金錢。如果是詐騙金錢的話,那麼我們用詐騙的定義去向各平臺做回報,我覺得合理;但如果要將這個視為詐欺的話,但它並沒有直接造成財產損害,也不是用我的名義買賣股票。所以可否乾脆另闢蹊徑?也就是不要用詐欺這一條路徑,而用Deepfake當路徑,跟社群平臺談設立Deepfake回報的專門路徑?以後只要出現過……不過這個是在抖音上,所以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抖音不會理我們。但如果是在Facebook、在YT上,譬如沒有標記為AI,是Deepfake,有哪幾個標準是我們可以跟他們回報,直接做另外一條途徑,看數發部有沒有機會去跟這些社群平臺談一下? |
14 | 林次長宜敬:是,我們現在持續跟這些主要的社群平臺做溝通,之前他們比較不願意跟我們配合,還推說總部在美國或在日本,所以沒辦法影響總部的決策。但經過幾個月不斷地溝通,他們的態度有比較鬆動。我們後來也發現,臉書在臺灣的法遵部門基本上只有兩個人,根本管不到業務部門!所以我們後來直接去跟他們在新加坡的亞太總部溝通,接下來就直接到美國總部溝通,也透過美國政界人士,當他們來臺灣訪問,與數發部會談時,我們就跟他們抱怨,希望透過美國輿論以及美國政府部門來對Facebook施壓。美國國會以及行政部門對Facebook也面臨同樣問題,他們也覺得很頭大,所以他們感同身受。這幾個月來,不管是Facebook、Google或LINE的態度都有改善。至於Deepfake,只要我們提出的解釋是合理的,相信他們都會配合。如同委員所講的,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在TikTok! |
15 | 沈委員伯洋:所以這個機制必須趕快建立,因為會變得越來越多!打詐機制固然立意良善,臺灣詐騙卻還是很多,不過我個人認為中國才是最大的詐騙集團,但這個就不用回答了。在政治上,我們現在遇到這種大型且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做詐欺,像這就是今年才出現過的事,我覺得也蠻扯的。這是今年9月才出現的事,是直接Deepfake烏克蘭外長的形象,甚至跟美國參議員做視訊連線;在連線的過程裡,參議員覺得有點怪怪的才趕快通報!所以這已經不是影片了,而是連線的那一個人有問題!我覺得這部分機制要趕快建立,因為一樣的事情有可能會發生在臺灣。因為時間到了,後面我沒有辦法再細問。不過數發部跟國安局在所寫的AI報告裡說,畢竟AI在不同的層次裡,如果今天是在Level 2的話,自動化防禦比較沒什麼問題;如果做到紅隊程度的Level 3,畢竟現在要做到紅隊的創意還是要比較夠,但是防守這個部分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做的,我看到美國有這個相關的……主席,不好意思,再給我30秒,就是DARPA,他們在去年開始有這個AI,這個我猜次長很熟悉啦,他們有這個計畫,他們直接請大家來攻,然後去把這個漏洞找出來等等之類的,因為防禦這件事情是我們現在馬上可以做的。我記得剛剛局長跟次長在回答的時候都有講過,我們已經有用AI在防禦,那這部分可以強化。 |
16 | 至於AI要應用在紅隊這個有創意的部分,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我們不是很確定,但至少我看OpenAI的報告,放在假消息的部分,它說已經有說服力了,所以當它已經開始有說服力,我們先不要管一般的資安攻擊,但如果是假消息,還有像剛剛講的Deepfake這個部分有可能是必須要先去注意的。我後面當然有一些建議,還有一些法律上的問題,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可能會再去交通委員會問一下部長或次長。 |
17 | 林次長宜敬:是,謝謝委員。 |
18 | 沈委員伯洋:謝謝主席,謝謝局長,謝謝次長。 |
19 | 主席:謝謝沈伯洋委員。 |
20 | 接下來我們請陳永康委員上臺質詢。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58 |
---|---|
meet_id | 委員會-11-2-35-14 |
speakers | ["林憶君","羅美玲","洪申翰","徐巧芯","黃仁","沈伯洋","陳永康","陳冠廷","馬文君","王鴻薇","賴士葆","洪孟楷","葛如鈞","楊瓊瓔","黃國昌","王定宇","林楚茵"]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4-11-18"] |
gazette_id | 113101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101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數位發展部、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報告 「AI 技術在資安、深偽(Deepfake)影片及錯假訊息之影響評估及因應」,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101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