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6966

葛如鈞 @ 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葛委員如鈞:(9時41分)謝謝主席,有請教育部鄭英耀部長。
1 主席:有請鄭部長。
2 鄭部長英耀:委員好。
3 葛委員如鈞:部長早。我想一樣向所有的校長還有先進前輩致意,我曾經讀過三間學校,也在兩間以上的學校教課,也非常高興有這麼多人一起為教育努力,部長,您的責任很重。首先,我先提兩個今天大家熱議的議題,我過去多次關注雙語政策,一直提到AI時代,現在所有手機的AI服務都可以做到同步翻譯,未來還會更好,但我們的教育政策卻為了配合過去前行政院長……投影片好像有點問題,AI已經很進步了,但是我們在播放投影片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時間麻煩幫我暫停一下,這是技術上的問題,不是我們的問題。麻煩繼續,待會再補我幾秒,謝謝。
4 我想配合雙語政策變成教育現場有些亂象,很多的學科其實會變成反而學不好,現在有消息指出,教育部願意迷途知返、從善如流,重新調整雙語政策,想請教一下部長,因為在座大家都很關心接下來到底要怎麼辦,想向您確認是不是接下來除了英語課以外,其他課程都不用採取英語授課?回答是或不是就好,不用解釋。
5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在中小學的英語課是的。
6 葛委員如鈞:就是只有英語課,不用再雙語了,中小學是這樣?
7 鄭部長英耀:不能這樣簡化地說,我們希望國中小從日常生活裡,他能夠開始從最簡單的自我介紹到學校、到社區導覽、食、衣、住、行等等的這些……
8 葛委員如鈞:謝謝,接下來麻煩教育部要提出比較完整的配套。
9 鄭部長英耀:是。
10 葛委員如鈞:因為現在你們新聞的說法是交給第一線的學校決定,可是您現在又站在這裡說有完整的作法,不能一刀切,到底是該怎麼做,希望可以提出完整的說明。
11 鄭部長英耀:謝謝委員的提醒。現在我請國教署處理,等於將六年分成兩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三年,然後有一些具體的作法,希望學生……
12 葛委員如鈞:好,相關配套措施什麼時候進行調整,部長可不可以給一個明確的期程?因為我們現在很多學校,不管是大專院校還是中小學,都還有雙語的預算啊?
13 鄭部長英耀:是。
14 葛委員如鈞:期程,什麼時候會提出明確的調整措施、配套措施?一個月、兩個月?
15 鄭部長英耀:我們兩個月可以提。
16 葛委員如鈞:兩個月內嘛?
17 鄭部長英耀:是。
18 葛委員如鈞:好,謝謝。另外,還有「班班有鮮奶」,本席7月就提醒這個政策非常混亂,剛剛是迷途知返,現在這個政策是甩手不管。對於配送有問題的學校,到底接下來要如何處理,可不可以請部長給一個明確的答復?
19 鄭部長英耀:我想跟委員報告,我還是要這麼說的,感謝農業部關心我們學童的營養。
20 葛委員如鈞:對!我們也非常感謝。
21 鄭部長英耀:也感謝地方在這部分的一些政策協助。
22 葛委員如鈞:謝謝。請說到底接下來配送有問題的學校如何處理?部長跟農業部可不可以研議一週內給出完整的作法,我們待會還有很多議題要討論。
23 鄭部長英耀:這個部分,農業部在11月底會有整個政策上……
24 葛委員如鈞:所以是11月底以前會有一個完整的說法,是嗎?
25 鄭部長英耀:是、是!會開會、會協調。
26 葛委員如鈞:那再麻煩,我們會持續追蹤。部長,我想今天是教育部114年的預算詢答,想先跟您分享我們的高教領頭羊──臺灣大學,即將在2028年邁向百年校慶,我也非常恭喜。陳校長也特別提出呼籲,在近幾年的榮景之下,我們也應該要有更多的基礎建設、更多的前瞻,包含像日本的大學每年有100億日圓的補助,或者其他世界級的大學也都持續在往前更加地推動,但近來我們面臨人事費的增長,甚至電價還有可能調整,非常難做相關經費的一些因應,非常多的大專院校也都積極呼籲,包含本席。是不是可以再為高教請命,站在教育部的立場,剛剛洪孟楷委員也說了,可不可以再向行政院爭取高教前瞻基礎建設經費或用其他的方式,剛剛他是說兩倍,還提出了烏紗帽的請求,我是不是請您再強化一下您的意願跟積極態度?
27 鄭部長英耀:感謝委員對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關心。事實上,我跟委員,還有我們所有大學校長的心情是一樣的,所以今年在高教跟去年比我們增加了20億,在這部分我們怎麼樣持續地對高等教育資源給予更寬裕的經費,讓他們對未來有一個更大的想像發展,我們會努力。
28 葛委員如鈞:我想還是遠遠不足啦!接下來可能還有很多費用要調整,所有的價格都在上漲,麻煩您再積極爭取。同時非常多的校長,包含臺大陳校長也在現場,包含本席也都提到,其實現在的人才培育應該要有一個跨部會小組,從人才培育來談,我們只是舉AI為例好了,教育部、國科會、經濟部、國發會、數發部之間,其實就有很多橫向的溝通可以做得更好,更何況整體的人才培育。所以我想請教部長,臺灣未來如果要跟其他人競爭,我們人才培育的中長期規劃,甚至未來幾十年、甚至百年的大計,這是最重要的。請教部長能不能向行政院爭取,成立一個跨部會的人才培育小組,讓大學可以有一個跟各部會直接溝通的平臺,最重要的是這個平臺應該要讓各大學可以參與,部長可不可以承諾?
29 鄭部長英耀:謝謝。跟委員報告,目前行政院內部事實上是以國發會來啟動,本來我們在人才培育、在人力預估,就有一個跨部會的會議。
30 葛委員如鈞:所以現在全臺灣未來的人才是國發會在管,不是教育部在管嗎?
31 鄭部長英耀:我們當然也參與,但是要有一個……
32 葛委員如鈞:接下來這個平臺到底要是誰?我們現在疑問是這個跨部會平臺大家都在踢,教育部踢國發會,國發會踢國科會,國科會又踢給辦公室,這到底是誰?教育部長,您能不能有……
33 鄭部長英耀:感謝委員的提醒。委員說的當然也是一種方式,就是在人才培育,我們更積極地成立一個跨部會小組。
34 葛委員如鈞:那不然,我們這麼多大學校長在這裡聽您說話幹嘛呢?我們請國發會來就好啦!人才培育嘛!
35 鄭部長英耀:謝謝委員提醒,我們可以更細膩地針對人才來組成一個小組,我們來努力。
36 葛委員如鈞:教育部可不可以直接啦,我想教育部很重要,希望可以跟行政院爭取。同時我們談到人才培育,其實我們也看到一些亂象,我非常多次的質詢也都提起,現在的多元入學很可能被坊間稱作多錢入學,學習歷程檔案一個單一PDF只能上傳4 mega,影片只能傳幾秒鐘就算了,我們持續追蹤還是希望可以提高,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有貧富不均的問題。我們一再地詢問、坊間一再地提醒,教育部一再地說沒有,但是怎麼樣?所有的課程都還在銷售,甚至還有雙11特價,然後蝦皮上面所有的東西還賣出什麼?有的賣出10萬份、有的賣出4.7萬份,還評價很高,五星好評喔!到底有多少學生都用這些所謂的銷售的方式、付費的方式來做多錢入學?沒有錢的學生是不是不公平?老師有沒有辦法去分辨出這些付費的服務?這種作法難道是教育部想要的嗎?
37 接下來,我們還有很多同學的這些資料很可能是用AI產生的,AI也可能要付錢,AI做出來的東西,老師目前也沒有工具可以評斷,接下來排山倒海而來的這些資料,有的是付錢的、有的是AI做的,到底我們應該要怎麼做?無獨有偶,近年來我們還推動了什麼?APCS的甄選。有越來越多的名額要採用甄選的方式,雖然報名考試的費用是教育部來支持的,但是補習班如雨後春筍出來。我想我們剛剛列了一系列的問題,其實都在講我們的教育方針跟政策不能變成多錢入學,有錢的人就可以入學,部長,面對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教育商品化,我們一定要打擊這樣的現象,教育部有沒有探討背後的原因?
38 鄭部長英耀:感謝委員的指導,確實我想教育多元化,我們就希望肯定人就是有個別差異,所以才希望他在生涯的發展……
39 葛委員如鈞:金錢的個別差異嗎?能力的個別差異嗎?
40 鄭部長英耀:每一個人……
41 葛委員如鈞:所以能力比較差的就要去補習嗎?要付錢?
42 鄭部長英耀:不是,所以我們多元的入學管道本來就是因應學生希望他能夠適性發展、更好的發展,所以剛才委員所提的當然不是教育部所樂意看到的,我們也知道民間的業者,有時候當然在招生的手法,或者從利潤上的考量。
43 葛委員如鈞:要不要打擊?教育部長。
44 鄭部長英耀:我想我們一定會在……
45 葛委員如鈞:要不要打擊?要不要處理?要不要研議?
46 鄭部長英耀:補習班或者有一些不實的……或者一些行銷手法,我想我們會……
47 葛委員如鈞:已經賣出20萬份,教育部要研議如何突破教學現場的侷限性,不要進一步再有教育商品化的現象好不好?
48 鄭部長英耀:是。
49 葛委員如鈞:進一步的研議可以提供給本席。
50 鄭部長英耀:謝謝委員。
51 葛委員如鈞:有專家也提出,善用AI工具當然有壞的,就是他可能會偽造是自己做的,但也有好的,提升他的能力。那我想請教一下部長,您知道114學年度在中小學的階段,一共編列多少預算來推動數位平權?
52 鄭部長英耀:跟委員報告,在數位平權的部分,數位學習的精進方案有27億。
53 葛委員如鈞:是,27億除以200……再來,其實就是這個答案沒錯啊!
54 鄭部長英耀:有將近2億,然後還有一個BYOD也有……
55 葛委員如鈞:沒關係,我們算過了,每一個中小學生平均起來大概就是3塊錢,一個月其實就是幾十塊錢,跟我們營養午餐比起來相差18倍,這些錢可能要存一年才能買一個月的ChatGPT的費用,ChatGPT一個月要20塊美金。教育部如果真的有心要推動數位平權、AI平權,要讓不只是中小學的學生、大專院校的電腦教室、高等教育的同學都應該要有能力來使用這些服務,完全看不出來教育部推動數位平權的決心,這個部分教育部長可不可以承諾來檢討一下?
56 鄭部長英耀:我想我們確實一直在努力,因為與時俱進,ChatGPT、OpenAI確實在整個學習跟教學上影響是很深遠的……
57 葛委員如鈞:我們講的是數位平權的預算,好不好?麻煩再討論一下。接下來其實還有很大的問題是我們的數位素養,恭喜我們的運算思維全球第一,我們的資訊素養現在是排名第四,但是加起來75%的人都只有基本能力,是什麼呢?我用一張圖來表示,所有的這些學生、所有的這些年輕人,在沒有好的資訊素養教育的情況之下變得很會吃不會挑,這其實不是我們要看到的年輕人在數位世界裡的能力。在各國,包含美國、歐洲、日本都開始持續加強定義數位素養,而且應該要持續地來幫助他們,否則就會遇到一些很不好的現象。這是近期發生的一個悲劇,有一個14歲的年輕人,接下來非常多的人都在用AI,結果沉迷AI聊天最後輕生,到底我們臺灣的學生,不管是高等教育的、不管是中小學生,使用AI的比率、使用的方法、使用的是付費還免費,教育部有沒有進行調查?
58 鄭部長英耀:首先謝謝委員,我還是要先感謝我們全國的中小學老師,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國際的評比,在面對問題的邏輯思考、分析問題,能夠在世界排名第一。另外,他的科技素養事實上也名列前茅……
59 葛委員如鈞:辨別真假的素養。
60 鄭部長英耀:我想不管怎麼樣,它是一個國際評比,然後它對臺灣的教育,我們八年級的學生,我想這個部分還是真的要肯定我們老師的用心。
61 葛委員如鈞:肯定嘛!
62 鄭部長英耀:但是剛才委員所提的AI,確實國外有許多的研究證據,包括在今年美國有一本書……
63 葛委員如鈞:不好意思,部長,我打斷你,因為主席已經站起來了,我問的是臺灣的AI工具使用的比率跟現狀……
64 鄭部長英耀:是不是能夠請……
65 葛委員如鈞:主席對不起,因為我們部長沒有回答問題。
66 吳司長穎沺:跟委員報告,我們目前有的……應該是說我們教育部的學習平台上面,我們有的AI工具,10月份每一天上課平均大概是3.3萬名學生,其他的部分我們沒有做一個全面的調查。
67 葛委員如鈞:在這裡具體向教育部提出兩點要求:第一,請教育部參考國外對數位素養的研究,尤其是這些真假資訊的吸收跟辨別的能力,參考他們的定義,兩個月內來調整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跟數位素養有關的定義。第二,請教育部研議定期,定期喔!針對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生進行AI工具使用情形的調查,研議結果希望一個月內以書面回復本席,以上兩點部長可不可以承諾?
68 鄭部長英耀:謝謝委員的關心,確實因為AI,所以我們在8月開學前就有一個數位指引給家長、給校長、給老師……
69 葛委員如鈞:我知道你們會講數位指引,使用的狀況,而且不是只是使用你們提供的工具,不要活在平行時空。
70 鄭部長英耀:我們一定會再來瞭解並跟委員報告……
71 葛委員如鈞:我相信所有的校長都非常關心,希望知道這個……
72 主席:部長,後續再書面或口頭回答。
73 葛委員如鈞:主席也會很想知道好不好?麻煩部長。
74 鄭部長英耀:謝謝葛委員提醒,我們一定會再更進一步瞭解後跟委員報告。
75 葛委員如鈞:謝謝主席。
76 主席:謝謝葛如鈞委員的質詢,部長等請回。
77 下一位請萬美玲委員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22
meet_id 委員會-11-2-22-8
speakers ["范雲","洪孟楷","葛如鈞","萬美玲","陳培瑜","林倩綺","陳秀寳","郭昱晴","林宜瑾","張雅琳","吳沛憶","黃健豪","吳思瑤","林德福","王育敏","陳昭姿","涂權吉","楊瓊瓔","吳春城","羅智強","林月琴","羅廷瑋","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葉元之","陳俊宇","翁曉玲","柯志恩","邱志偉","何欣純"]
page_start 339
meetingDate ["2024-11-14"]
gazette_id 1139901
agenda_lcidc_ids ["11399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4年度教育部主管 47 所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 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教育部所屬機構作業基金、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 金、學產基金、運動發展基金、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基金;三、審查114年度行政法人國 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案;四、審查114年度行政法人國家運動科學中心預算案(僅進行詢答)
agenda_id 11399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