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6574

黃仁 @ 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Text
0 黃委員仁:(9時48分)有請外交部長。
1 主席:請林部長。
2 林部長佳龍:委員好。
3 黃委員仁:部長,首先我們先恭喜川普能夠當選,是不是能帶來全球的安定,我們以待後面的演變是如何,但是我們不得不相信,你們也要重新的調整跟思考未來臺灣的利益跟美國的利益要怎麼樣的互惠跟互動,以及未來要怎麼樣的合作,臺灣有它的獨立性,不是因為美國的新政府造成了我們臺灣的壓力。今天我們講的,過去拜登政府這幾年推動的全球民主信賴夥伴關係,我相信這個一定會有不同改變的角度,我們當然希望我們的信賴夥伴關係能夠存在,當然拜登上任之後,可能會有所的改變,因為我們可以了解拜登……
4 林部長佳龍:川普。
5 黃委員仁:對,川普,在選舉之前,都已經對世界、對我們臺灣都表達了他們將要採取什麼樣的策略跟政策,你來回答一下。
6 林部長佳龍:其實對美國的國家政策,尤其在國際關係上有各種的路線,不過基本上它是民主國家,它在全球裡面對理念相近國家的同盟關係是會持續的……
7 黃委員仁:現在我講的是川普未來對臺灣會實施什麼樣的手段?
8 林部長佳龍:就是包括像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還有有關於國會通過的這些法案,這些都是會延續的,這是第一層。第二層,就是他的政策,我剛剛提過,其實在川普第一任總統的時候,後來拜登是把他的政策延續、擴大,所以這8年來是有其一致性跟發展性。
9 黃委員仁:部長,你還是在規避我的問題,現在我們講一個,本席觀察到川普執政的特色如下:第一個,美國優先,以美國為軸心的單邊主義,減少美國的安全責任,交易主義以及關稅治百病等這些特色,都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甚至造成其他國家的利益直接受損。川普過去不是只對中國大陸採取不友善策略,對北約、歐盟也是如此,可見他的想法是想把世界區分為美國跟非美國,只在乎美國是否能夠獲得立即的利益,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要思考的問題,對於臺灣,未來他是不是要重新調整提高保護費用,為什麼?因為有兩項的問題,你先回答我剛剛前面的問題。
10 林部長佳龍:就是說,對川普的路線有各種的名詞,我不太用這些名詞是因為,所謂美國優先,其實任何總統執政都是美國優先,只是說他的作風跟怎麼樣去形成一個在國際穩定的力量,作法不盡相同。
11 黃委員仁:現在問題……
12 林部長佳龍:對臺灣來講,臺灣的重要性……
13 黃委員仁:我只針對他對臺灣未來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第一個,他已經對外說要對臺灣收取保護費,這保護費項目是什麼?是提高軍備的軍購預算,還是要從整個總預算的1.2兆,現在你要回答這個問題嘛!
14 林部長佳龍:是啦,我跟委員講,臺灣為了自己的國防安全,都一直有付費,我們都有編預算,現在因為美國沒有在臺灣駐軍,所以所謂保護費的這種講法是後來媒體將它簡略或可能有一點誤導啦。本來對於臺海的安全就是臺灣自己要盡一份責任,我們的盟邦也基於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還有這些軍售來跟我們合作……
15 黃委員仁:我知道啦,部長,我現在問的是未來,我們現在要去面對,針對國內國人的關心,第一個,臺灣半導體,美國說我們臺灣半導體搶美國的生意,要向臺灣收保護費,對所有進口美國的產品都要加徵10%的關稅,這就是問題所在,10%有多少?
16 林部長佳龍:委員,他用關稅作為美國優先的一個手段,這不是只針對臺灣,他對中國甚至要增加課徵六成的關稅嘛……
17 黃委員仁:我們不講別的,我們講臺灣就好了,現在國人擔心的是什麼,川普當選之後,對全球甚至對臺灣,現在臺灣最關心的議題就是未來我們是不是要提高軍購預算,還是要從整個總預算裡面來收取保護費用,這就是兩個……
18 林部長佳龍:是,我跟委員報告,我們跟對方溝通時,我會呈現的是,比如過去八年來,我們的國防預算從每一年3,300億已經增加到六千四百多億,我們的增加率八成以上,而且未來還會持續增加,我們對美國的……
19 黃委員仁:如果他不接受呢……
20 林部長佳龍:我們的軍購,它還有二百多億美金的軍售武器還沒有遞交,所以我們都透過一定的溝通,我們要不卑不亢,本來我們就要持續,因為隨著我們GDP及預算的增加,我們的比例跟總額也會增加。
21 黃委員仁:部長,因為時間因素,你再提供一個書面的報告給我,好不好?
22 林部長佳龍:好,這個我們有說帖,我們把給美國的說帖也給委員,我請同仁準備,大家關心的一個是晶片,另外一個就是軍費,這兩個說帖我們會提供給委員。
23 黃委員仁:好。另外,現在我們臺立外交生變,就是10月底立陶宛國會大選後由社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並組成聯合政府,日前準總理帕魯克斯表示,將尋求與中國大陸全面恢復正常外交關係,並稱立陶宛允諾臺灣開設以「臺灣」為名稱的代表處為外交錯誤,他對外向記者表示是外交錯誤。臺立關係生變的第一個警訊是社民黨在今年5月份總統大選的時候,連任的瑙塞達總統也曾經表示過,要把以「臺灣」名義設立的代表處改為「臺北」,以穩定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當時前外交部吳釗燮部長也信誓旦旦的說名稱不會改變,短短半年又生變了,又發生這樣的狀況,部長,你新上任,你會怎麼樣來應對這樣的問題?對於將會生變這個部分如何因應?
24 林部長佳龍:首先,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是臺灣跟立陶宛雙方政府當時達致的共識跟決定,我們當然會努力去維護,我想任何變更也需要經過雙方面的程序。至於他們大選完後新政府組成,未來對於這個政策,我們並不反對立陶宛跟中國關係正常化、設大使館,這不矛盾嘛,立陶宛跟臺灣發展正常的外交關係,這個不一定要去受制於中國嘛……
25 黃委員仁:現在已經提示了說這是外交錯誤,他們對國際媒體表達那是外交錯誤,並希望我們將「臺灣」改為「臺北」,這個就是一個警訊了。另外就是……
26 林部長佳龍:我覺得委員可能要稍微,他在後半段也有提到其實立陶宛是一個主權國家,也不是在外力的壓迫下就一定會改變,我們當然要去努力,怎麼樣去實質的增進臺立關係,除了理念相近之外,我們跟他們的經貿及各方面合作也很重要……
27 黃委員仁:立陶宛是主權國家,他已經跟我們臺灣是本來邦交的國家裡面,好,它現在已經要跟大陸進行雙邊關係或是直接關係,它已經對外講了是外交錯誤,說以「臺灣」為名在立陶宛設代表處是一個外交錯誤,這就是一個警訊,現在他們沒有共識,我們再怎麼要求他們也不接受我們的共識的話怎麼辦?現在問題就在這裡。
28 林部長佳龍:我們就是會去溝通、說明,其實立臺中三邊的關係不是零和的,立陶宛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我想如果中國願意回來跟立陶宛發展正常的關係,不要再制裁他們的經貿,或者是自己撤出大使館,我們基本上都不反對,所以立中跟立臺關係是兩件事情,是可以同步來發展,創造多贏,我們會去溝通,但是委員提的沒有錯,這個值得我們去注意,因為這些都代表我們外交上未來的挑戰。
29 黃委員仁:我跟部長講,我們跟立陶宛建立關係,主要就是在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兩個事件上,其實立基點並不穩固,尤其在新冠疫情結束後,立基點消失的前提下,臺立關係動搖的可能性大增,這就是一個主因。我們也特別請外交部加強跟立陶宛的雙邊關係,好好的把我們的理念告訴他們,我們希望能夠穩住穩定我們的邦交國,好不好?
30 林部長佳龍:我們朝委員剛剛提示的方向來努力,確實如你所說,怎麼去穩固雙邊的關係,讓它更紮實,不會因為中國是不是跟立陶宛恢復設置大使館而受到影響。
31 黃委員仁:好,謝謝部長。
32 主席:謝謝黃仁委員,部長請回。
33 接下來請馬文君委員上臺質詢。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64
meet_id 委員會-11-2-35-11
speakers ["林憶君","王定宇","陳冠廷","黃仁","馬文君","林楚茵","徐巧芯","羅美玲","沈伯洋","洪申翰","楊瓊瓔","洪孟楷","賴士葆","李坤城","牛煦庭","羅智強","葉元之","陳永康"]
page_start 301
meetingDate ["2024-11-07"]
gazette_id 1139501
agenda_lcidc_ids ["11395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外交部部長、大陸委員會報告「美國總統大選後,對於美中台三邊關係及未來國際局勢發展 之影響」,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39501_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