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D / 155335
陳冠廷 @ 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Index | Text |
---|---|
0 | 陳委員冠廷:(11時57分)你好,我們請主委。 |
1 | 主席:有請吳主委。 |
2 | 吳主任委員誠文:陳委員好。 |
3 | 陳委員冠廷:主委好。主委,臺灣不是國際電信聯盟成員,會不會影響我國的太空發展? |
4 | 吳主任委員誠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我們過去從最早期的類比通訊,到2G、3G、4G到現在5G,我們其實都有實質地參與標準制訂的過程,在當中去瞭解,我們也在一些部分有貢獻。 |
5 | 陳委員冠廷:通訊衛星使用的無線及微波的頻寬,是為了避免訊號干擾,ITU根據國際電聯組織法的第四條會主責協助全球無線電的頻率分配跟跨國頻率協調,如果說臺灣被排除在國際體制之外,要怎麼樣保障我們發展6G次世代通訊的權益?你的意思是說ITU跟臺灣爭取參與WHO、UN、ICAO等各種國際組織一樣,都沒有必要性,反正透過外圍或者是透過合作的方式、或者是用中華電信與新加坡的合作模式、或者是用科研用的可循為科學研究及實驗之特殊保留頻段,就可以解決,我們不需要實質參與,我們不需要進入這樣子的ITU? |
6 | 吳主任委員誠文:其實不需要直接進入啦!其實我們長期以來ITU的任何活動我們都透過我們的法人機構以及產業界,都有實質的參與。 |
7 | 陳委員冠廷: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參與UN,也不需要參與WHA,只要透過其他的合作,就能夠達成實質參與的目標? |
8 | 吳主任委員誠文:我們是在不得已的狀況之下。 |
9 | 陳委員冠廷:我們是在不得參與的狀況之下,但是商用的低軌衛星,因為需要使用專供商用、排除他人干擾的頻寬,還是必須要透過ITU,與其他國家進行協調交涉,才能夠完成使用登記嘛,現在的余憲政副主任已經在2021年受訪的時候表達說,臺灣以往參與的經驗可能沒有辦法複製在通訊衛星的頻寬協調上面,所以想請教主委,在這樣子的狀況之下,臺灣在發展6G通訊衛星時,怎麼樣可以透過合作的模式,來去達成我們想要達到的實質參與?這樣的困境,我們該怎麼處理? |
10 | 吳主任委員誠文:是。我們現在策略上就是會跟美國、日本合作,那跟美國、日本合作,因為我們自己也沒有相關的經驗,所以跟他們合作以後,我們在衛星的架構和規格,因為我們自己晶片的產業很強,我們也希望發展晶片來跟他們合作,對他們也有利,對我們也有利,所以將來這些規格會跟我們合作非常成熟的國家,像美國,會來協助我們發展相關的產業。 |
11 | 陳委員冠廷:謝謝主委,但是我還是要再講一件事情,當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回答「不會」的話,其實對我們未來參與外交的國際組織是有傷害的,我們要盡我們所有的能力去參與,我們不僅僅要實質參與,我們要能夠加入這樣子的國際聯盟相關組織,我們不能夠放棄,所以當你說不會影響的話,其實是有一點影響的。 |
12 | 吳主任委員誠文:謝謝委員提醒。的確,但是我本意不是說都沒有問題啦。 |
13 | 陳委員冠廷:我們沒有在質疑你的善意,我只是說以後我們的言詞上面大概是要注意一下。 |
14 |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謝謝。謝謝。 |
15 | 陳委員冠廷:我問這個沒有什麼對或錯,因為臺灣現在的國際環境處境之下,我們的確就是會遇到這樣的困難。 |
16 | 吳主任委員誠文:就是說有這個限制,我們還是很努力要做。 |
17 | 陳委員冠廷:謝謝。主要就是要向你表達這件事情,以後被問到類似狀況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不會」、「沒有影響」。 |
18 | 吳主任委員誠文:謝謝委員。 |
19 | 陳委員冠廷:沒關係。 |
20 | 主委,除了頻譜分配之外,還有一個部分就是火箭發射的部分,我們不是ITU的成員,所以我們無法在發射火箭前送交提前公布資料或協調請求書給ITU,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們要如何確保我們能夠推動入軌火箭計畫的登記順利進行? |
21 | 吳主任委員誠文:的確就是因為有這個困難,所以我們才需要跟美國來合作,也希望這種合作會逐步讓臺灣有機會,只要我們做得好的話,將來有機會突破這個困境,也許就可以直接加入這個國際組織。 |
22 | 陳委員冠廷:好,最後主委,我還是要再次提到,我們從1999年到現在發射的22顆衛星,在聯合國系統是被標註成「Taiwan, province of China」,所以我剛剛一直在強調,我們必須要把這個態度做出來,不能夠說沒有辦法,我們就不去嘗試,好不好? |
23 | 吳主任委員誠文:好,謝謝,謝謝陳委員。 |
24 | 陳委員冠廷:好,謝謝。 |
25 | 主席:好,謝謝陳冠廷委員。主委先請回。 |
26 | 接下來我們有請何欣純委員。何欣純委員,何欣純委員不在。 |
27 | 請蔡易餘委員。蔡易餘委員,蔡易餘委員不在。 |
28 | 請高金素梅委員。高金素梅委員,高金素梅委員不在。 |
29 | 請林楚茵委員。林楚茵委員,林楚茵委員不在。 |
30 | 請徐欣瑩委員。徐欣瑩委員,徐欣瑩委員不在。 |
31 | 請蘇巧慧委員。蘇巧慧委員,蘇巧慧委員不在。 |
32 | 請蘇清泉委員。蘇清泉委員,蘇清泉委員不在。 |
33 | 請邱志偉委員。邱志偉委員,邱志偉委員不在。 |
34 | 請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鄭正鈐委員不在。 |
35 | 報告委員會,今天登記質詢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有張嘉郡委員、邱志偉委員提出書面質詢。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28 |
---|---|
meet_id | 委員會-11-2-22-3 |
speakers | ["萬美玲","林倩綺","洪孟楷","柯志恩","陳培瑜","張雅琳","陳秀寳","林宜瑾","郭昱晴","范雲","吳沛憶","葛如鈞","葉元之","吳春城","王定宇","鍾佳濱","羅廷瑋","羅智強","陳冠廷","張嘉郡","邱志偉"] |
page_start | 375 |
meetingDate | ["2024-10-09"] |
gazette_id | 1138101 |
agenda_lcidc_ids | ["1138101_0001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38101_00017 |